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

巫峽以西。

白帝城。

就在魏王曹操大舉率衆北征軻比能,北疆局勢撲朔迷離、勢弱潮涌之時,此刻的關平一行經過十餘日的長途跋涉終是艱難的跨過了巫峽天險,抵達了北岸的白帝城。

白帝城,原名紫陽,曾是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時,其麾下將領公孫述叛離他自立爲帝,又發現了巫峽一帶的地勢險峻,於此建都,遂改名白帝城。

此城立於瞿塘峽的白帝山頂,前靠南岸的長江水,東依夔(kui)門,單單從地勢高度上來說,便已經呈壓倒之勢,這也就造就了白帝的易守難攻。

只不過。

在漢以前,白帝也並不知名。

真正讓白帝城大放異彩,讓世人所熟知還是在三國時代。

因爲,這裡進行了一件足以名傳千古的大事件。

永安託孤!

主角自然便是雄主劉備與賢臣諸葛亮因君臣間關係毫無保留的相互信任,導致着“永安託孤”這一事件直到後世都千古傳唱着。

白帝城也自然而然的名聲遠揚。

當然,在原史上荊州失守以後,此城也承擔着蜀漢抵禦吳軍的第一道前線,並憑藉着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一直保持着巴蜀東部的安寧。

後三國時期,直到劉禪投降,江東都未踏進巴蜀一步,江東名將陸抗曾率數萬大軍西進入蜀想趁蜀漢滅亡之機大肆擴充領地,以形成與司馬家的二分天下、南北對峙的局面。

可誰又曾想到,數萬大軍的吳軍居然被小小的白帝城給拒之門外!

由此,也成就了羅憲破陸抗的威名。

白帝山頂。

此時,關平緊緊屹立於一處高聳的山峰上,身旁則是十餘名面無表情卻紛紛手執着利刃、孔武有力的八尺軍漢。

“唉,巫峽果真不愧是天險矣!”

“這的確是巴蜀東部的最重要防線。”

這一刻,親身經歷了巫峽天險的關平,面色不由凝重無比,輕輕嘆息着。

巫峽總計分爲水道和陸路,可實際地理卻是陸路地勢險阻,高聳林立的山石使得道路崎嶇不平,凹凸不已。

這種道路別說是行軍,就算是普通的通行都極爲不易!

水道通行也有很大的危險,在巫峽經白帝的那數十里間,水下幾乎是到處佈滿着礁石,稍有不慎,便會導致船隻盡翻。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恐怕天下無人會想到這天下間竟然還有如此險峻的道路。

正如唐代大文豪李白先生詩中所描述的那般“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現在關平親身經歷了以後,才忽然覺得,這句詩並未有絲毫誇張的成分在內,實際情況反而猶有過之!

關平前世便是屬牂牁郡人士(今貴州),他也曾有幸到過長江三峽一帶旅遊,見識到了當地的地形地貌,亦是受獨特的地利給深深震撼。

“少將軍你這是?”

一旁龐德聽罷這席仿若低不可聞的消息以後,不由面露疑慮,雙目緊緊望着他。

蜀漢根基便是巴蜀之地,白帝城作爲東部重鎮,按理說肯定是越堅固越好,他卻是隱隱間不明白,關平爲何還會心生嘆息。

當然,這也與他並不知曉關平爲何而嘆的緣故!

濃濃沉吟一番,他也並未在此事上過多糾結,半響以後,不由轉首相問着:“龐將軍,前去拜見白帝守將李嚴將軍的衛士可曾返回?”

聞言,龐德面色陡然一肅,遂拱手厲聲道:“啓稟少將軍,已經回返。”

“現在李嚴將軍已於府中設宴,等待少將軍前往。”

“哦?”

“那便速速前去吧,我等雖是遠道而來,可也有不要讓李將軍等多時也!”

說罷,關平面露着笑容,輕輕向諸衆開了句玩笑話,才領衆徑直向白帝城北大門行去。

半響。

站在白帝城外,望着約莫兩丈有餘,依山傍水所建造的仿若高聳入雲的“山”城,關平不由又受到了數分震撼。

徐徐入了城,他命劉伽先行率衛士就近館邑進行休整,而自領着從旁龐德穿過街道,向軍府方向行去。

軍府。

外堂。

“將軍,關少將軍已經抵達府外。”

此時,這員年約五旬,後背隱約有些佝僂,鬢髮隱約間已有白髮的年老僕從於府門口接待了關平的通報以後,便迅速奔入了府中,拱手向李嚴請示着。

“哦?”

“關平到了?”

說罷,李嚴一席戎裝,身長八尺,面若冰霜般的四旬壯漢頓時便屹立而起緊緊說着。

“你速速前去領他入內!”

“諾。”

一席號令,這員年老家僕也絲毫未有猶豫,便拱手告退。

實際上,作爲如今朝內正值器重的朝臣,李嚴也不必如此禮遇關平的。

雖說關羽與劉備關係非同一般!

但那也只是關羽,並不是關平。

似他這樣的重臣,關平請見他,他也壓根不用如此重視。

不過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於去歲的荊州守衛戰,讓李嚴看到了關平的無限潛力。

須知,那可是江東的數萬吳軍,而且主帥亦是聞名江淮的都督呂蒙。

就這樣的實力,就算是於大江上與荊州軍正面對壘,也不一定能處於下風。

可實際情況卻是,關平僅憑數千精兵倉促回防,在關羽主力大軍被攔截於漢津港無法通行的過程中,先是力排衆議出城殺了吳軍銳氣。

後又以負傷之軀強撐着出城背水一戰!

正是於這一戰中,關平徹底擊碎了呂蒙最後攻取江陵的希望,讓其只得被迫率衆渡江固守公安。

然後,他卻並不滿足於此,又膽大的率衆趁機攻襲了陸口、巴丘等重鎮,最終以北伐數月的疲憊之師重創了吳軍,逼迫孫權和談,使之無奈割地求和。

“關平可結交也!”

“現今尚書法正已經是面臨病危,主公也垂垂老矣,想必少主過不了數年便能執掌大位。”

“屆時,依主公對軍師將軍諸葛孔明的依賴性,他必然位列百官之首,我等只得屈居於下,我如若想要與他一爭高下,恐怕只能找外援共同對抗了。”

此時,李嚴一邊屹立堂中等待着,一邊卻是靜靜思索着去歲的荊州守衛戰以及關平的總總傑出表現,不由暗自沉吟着。

他很清楚,作爲劉備最爲倚仗的諸葛亮,於法正病逝以後,必然是凌駕百官之上,如若劉備又有何不測,那劉禪繼位,恐怕他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故此,李嚴眼光不弱,自然也能想到,如若自身想要與他爭權,那必然是要廣善結交外援,特別是在外的統兵大將,將他們團結到共同的陣營,方纔有對陣諸葛亮的勝算。

而關平便是如今李嚴的心理人選。

須知,以劉備、關羽的親密關係,真到百年以後,李嚴深信只要關羽力諫劉備讓其子接替他鎮守荊襄。

再輔以關平如今已經展現出的卓絕能力,劉備會拒絕的可能性將極爲低下!

因爲,荊州的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非大才者才足以鎮守一方。

不然,荊襄將無法抵禦曹吳雙手的雙重打擊。

李嚴所想的是,只要結好關平,日後關平一旦接替關羽成爲新的荊襄都督,那他們二人便可一內一外,結爲強有力的聯盟。

“啓稟將軍,少將軍已至!”

就在李嚴想得正入神的時候,五旬家僕也迅速奔入了堂中拱手稟告着。

一席話落,不待李嚴轉醒,關平當先上前數步,遂面露笑容,拱手說着:“後輩關平拜見李將軍,同時也恭賀將軍出鎮一方,爲我大漢治理州郡,保守民衆安寧。”

話音落定。

此時李嚴才瞬息轉醒過來,聽罷這席話語,略微愣神片刻,他也不愧是久經官場的老狐狸,面色也變得極快,頓時間便換上了一副笑臉,連忙謙虛着:“哈哈,少將軍過譽了!”

“李某這算哪門子功績啊。”

“似汝父都督荊州多年,頻頻抵禦曹賊的強勁兵鋒,去歲又親自率衆北伐於襄樊一代大破曹仁,將曹賊所派遣的援軍于禁等七軍進皆淹沒。”

“此等功勳方纔是我輩習武中人方所傾慕的。”

說到這,他不由繼續誇讚着:“不僅如此,所謂虎父無犬子,關少將軍也同樣不墮父親之名,在極爲艱難的局勢下亦能穩定住戰局,控住軍心守住荊州,使得吳軍偷襲之策最終破產。”

“後還能反擊大破吳賊,此等殊榮又豈是李某坐鎮後方所能相比的?”

一席話語,李嚴也不由自嘲着。

“呵呵!”

聽罷,關平呵笑一聲,並未言語!

不過他卻是陡然警惕起來,李嚴今日對自己如此禮厚,可不現實啊。

須知,據史記載,李嚴可不是一位謙謙君子,反而是一位深謀遠慮、功利心極重的政客。

他可不相信李嚴這位朝中重臣會不計回報的如此禮遇的招待於他。

除非是關羽親臨還差不多!

既然想到了這,關平遂也不願過多深究,便一笑而過,徐徐說道:“不知李將軍,我等可否於府中在敘?”

說罷,李嚴深知關平在不動聲色的轉移話題,不過也快速的屏退了家僕,並笑着伸手指引着:“關少將軍,請入席吧!”

一言既出,關平也不推辭,除了命龐德守在府外禁止任何人入內以後,便向席間行去。

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章 名將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十四章 收心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
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章 名將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十四章 收心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