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

“嗯?”

“義封,你有何事?”

此刻,呂蒙聞訊,不由眉頭一皺,喃喃問着。

聞言,朱然先是面向諸將,報以微笑,隨後面露嚴肅之色,拱手道:“大都督,以然之見,我軍圍城時,必先要分配好兵力。”

“如今,我軍聚集於此的主力有三萬五千餘衆,加上漢津阻攔關羽的五千精卒,以及駐防長沙的黃老將軍,總計將近五萬軍力。”

“故此,然以爲,圍城兵力,至少需要不下於兩萬兵力,不然關平一旦聚集兵力,攻其一點,我軍防線必定土崩瓦解。”

“其次,奪取四周據點,然以爲,只需五千兵力外加黃老將軍所部便足矣!”

一席話語,朱然面色淡然,輕聲道。

眼見他半響未言,韓當卻是率先忍不住了,不由出言道:“朱然,如若剛纔按照你所分配的兵力,我軍還多出一萬。”

“這一萬大軍,又當如何?”

此話一落,府中諸將才紛紛反應過來,緊緊凝視着朱然身軀。

是啊,還有一萬人呢?

“大都督,瑾失策了,還望恕罪。”

就在此時,諸葛瑾卻是面露憂色,徐徐站出,拱手乞罪着。

“子瑜,你這是何罪之有?”

這一刻,呂蒙見狀,也不由懵了,這是玩哪一齣啊。

隨即,諸葛瑾言語道斷,喃喃解釋着:“大都督,諸位將軍,剛纔我等都忽略了北部的防線。”

“還是朱將軍思索妥當,考慮到了這一節,提醒了瑾。”

頓了頓,眼見諸將眼中疑慮之色越發濃厚,不由輕了輕嗓子,高聲道:“如今我軍提前進佔漢津,將關羽所部回防的水路斷絕。”

“可是,我等卻是忽略了,從襄陽至江陵,並不單單只是水路,亦有陸路可通行。”

“所以,朱將軍的打算便是,提前於北部防線構造防線,抵禦陸路回援的荊州軍卒。”

此話一落,朱然立即拱手,言語堅錚,說着:“諸位將軍,沒錯,子瑜先生所說正是然所想。”

“關羽突破不了漢津,心憂江陵局勢,必然會選擇重回陸路,雖然稍微耗時,可也總比被一直困守於江面上強。”

“故此,大都督,我軍也當趁早打算,不可不防。”

隨着諸葛瑾,朱然的先後解釋,諸將尋思一番,也明悟了。

眼見這一幕,正襟站立的呂蒙也不由微微浮現着一絲笑容,暗暗道:“看來我軍當真是人才濟濟,日後就算吾逝去,東吳也依舊能抗衡曹劉。”

“主公,你務必要重用諸位將軍啊。”

此刻,呂蒙面色是陡然一鬆,他是真的放心了!

原本,他疾病纏身,最擔憂的莫不是自己身損以後,己方會陷入無人可主持大局。

可現在,陸遜、朱然,甚至諸葛瑾,無不展現出了自身之能。

如此,東吳又何愁忌憚曹劉?

“好,本都督下令,我軍兩日之後,逆江西進,劍指江陵。”

“此次,務必奪取荊州,誅殺關羽,全據江南。”

一聲冷厲的高喝聲瞬息響起,呂蒙面容嚴肅,言語間透露着總總堅錚,諸將聞訊,遂紛紛拱手應諾,隨即離去。

緊隨着,公安城外,方圓數裡,旌旗烈烈,吳軍士卒正在加緊備戰着,上空亦好似隱約浮現着濃濃戰意。

這一幕,無不預示着,大戰一觸即發!

………

與此同時,江陵城,關府。

“諸位,就在剛剛,本將便已經收到漢津方面的戰報。”

“吳軍果真不出所料,率衆襲取了港口。”

“如今,吳軍主將陸遜與君侯於江面激戰數場卻是勝負未分,遲遲未能突破防線,爲今之計,父帥已經派遣一萬步卒重返陸路,準備從當陽、麥城回防。”

頓了頓,關平眼神凝重,環顧四周,嚴肅道:“如若不出所料,駐防公安的呂蒙想必也已經得到這則消息。”

“故此,本將猜測,最遲不過兩日,吳軍必將進駐城下,進行圍城。”

“照此看來,想要守住江陵城,唯有靠我等抵擋吳軍的攻勢,將他們拖在城下,等待父帥所派遣的援軍回防,以及蜀中漢中王得到消息,派遣援軍東進。”

“如此,我軍方纔有一線勝機。”

“所以,爲今之計,唯有拖時間,只要江陵不失,我軍便能立於不敗之地!”

一言一語,關平目視諸將,徐徐說着。

話落,一旁鄧艾面色不變,拱手道:“少將軍,如今我軍守備軍卒在八千餘衆,算是這數日來,所徵召的城中青壯守城,兵力也約有一萬五千餘衆。”

“艾猜測,想必吳軍的兵力也不過三萬之衆,雙方兵力差距倒不是太大。”

“守城,還是能守住至少半年以上的。”

此話,鄧艾神色自信,其餘諸將聽聞,亦是面露笑意,進皆附議。

是的,吳軍不擅攻堅,又何況是江陵這等堅城。

故此,諸將都有極強的信心,能夠守住城池。

聞言,關平面帶笑意,緩緩道:“劉伽,前兩日本將命你轉移江陵周邊村落民衆,堅壁清野,肅清城外。”

“此事,你辦得如何?”

話音剛落,劉伽便瞬息站立,拱手堅錚說着:“啓稟少將軍,吾已經安然將城外周邊民衆進行轉移,現將他們分別安置於中州、枝江等城。”

“好。”

“劉伽,此次你行事不錯,功勳先暫時記下,等戰後一同稟告君侯,再行封賜。”

“諾。”

只說,得到了承諾,劉伽頓時面露喜色,高聲道。

他本身便爲賊寇,力排衆議響應荊州軍,爲的便是于軍中博取功名。

如今,他立下戰功,又焉能不喜?

隨即,望着諸將一臉的自信之色,關平笑了笑,卻是忍不住潑了一盆冷水。

“諸位,此戰如若只有一萬軍力防守城池,你等可有把握,守住城池不失?”

“少將軍,你這是何意?”

望着關平那面露淡然的臉色,鄧艾不由心下一沉,遂率先拱手相問。

他太清楚不過了,每次關平有此神色,便絕對有奇策!

沉思一番,鄧艾面露堅毅,拱手道:“少將軍,需要守住城池不失,至少我軍回防的五千精銳之士,要留守三千於城中。”

“單純的依靠原本的守備軍卒以及所徵召的民衆,艾不敢保證。”

“故此,艾能擔保,只要有三千精銳之士留守城中,在會同徵召的青壯,至少守住城池半年不失!”

一席話,鄧艾言語堅錚,率先表達了自身的立場。

話落,從旁諸將孫狼,龐德等將,進皆紛紛面露不解,用異樣的目光緊緊凝視着關平。

這是,又要出奇策了?

這句話,是諸將此時內心中的唯一想法。

半響功夫,龐德先行拱手道:“少將軍,你可是要遣軍出城,並不固守城池?”

“然也!”

話音剛落,關平便點了點頭,肯定道。

“少將軍,可如今吳軍兵鋒正盛,我軍固守城池尚且兵力不足,哪還有餘力與敵軍野戰呢?”

此時,孫狼亦是面露憂慮,徐徐說着。

“哈哈哈。”

“諸位,你等細細想想,如若我軍當真全力固守城池,以江陵雄厚的城防,定能保住城池不失去,這是必然的。”

“可是,一旦江陵周邊據點受吳軍拔取,城池又被全面圍困,那戰局又將如何發展?”

頓了頓,他不由目視諸將,眉宇間彷彿露出一絲追憶之色,遂道:“那我軍便是曾經的曹仁。”

“他呂蒙便能成爲曾經的周郎。”

“兵法雲:城池久守必失,此句話是極爲有理的。”

“你等想想,我軍的確能全力以赴,防守城池,可能守住一月時間,也能守住百日。”

“但是,圍城半年呢,一年呢?”

“難道,我軍只能寄託於援助的到來破敵?”

一席話語落下,鄧艾思索片刻,沉聲道:“目前爲止,這是唯一的辦法吧?”

“畢竟,我軍兵力不足,就算再有奇策,恐也難以實現。”

此話一出,龐德、孫狼,劉伽等將紛紛附議,然後勸誡着。

見狀,關平眉宇一舒,揮手止住,遂道:“吳軍大都督呂蒙早在十餘年前,周郎病危之際,便心存取荊州的心思。”

“故此,魯肅還未亡之際,呂蒙便一直屯駐陸口,時刻考察着荊州地勢,爲奪取荊州做準備。”

“可以說,呂蒙謀劃取荊州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預謀已久,此次機會他等待了許久,對於取荊州,更是勢在必得!”

“所以,本將能想象到,在吳軍圍城之際,無論是父帥,還是蜀中援軍,必定都無法快速援助江陵。”

“如果,我軍單純固守城池,而將戰爭勝負寄託於援軍,那此戰纔會舉步維艱,戰局也會陷入危局!”

“所以,本將想先行出擊,打亂吳軍部署,然後將水攪渾,如此,局勢纔會愈發利於我軍。”

一席話語,關平神色自信,輕聲說着。

聞言,諸將肅然,龐德遂拱手道:“少將軍,你可已經有絕佳方案?”

“方案已有,只要江陵能守住不失,此次我軍必定能掌握戰爭主動權。”

“當然,江陵戰局也是吾一直所憂慮的,故此一直未下定決心。”

此時,關平同樣面露慮色,徐徐思索着。

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
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