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

高翔一語,算是問出了問題的核心。

以如今的情形來看,大軍增援陽平一線抵禦羌人的猛烈進攻可謂是刻不容緩!

不然,單憑王平這千餘衆決計抵擋不了。

可既然曹軍有襲取子午的動向,又不可不防!

可是,由於黃金城防線並未成型,子午谷周邊的防禦都還未建立起來,又堅事態緊急,這場羌人寇略戰來得又是如此突然,漢軍幾乎都沒什麼準備。

連谷口建造箭塔、堡壘的時間都沒有。

曹軍當真襲來,壓根抵擋不住的!

留主力於南鄭呢?

這肯定行不通。

目前羌人軍團於陽平前線全力進攻,可己方卻還保留實力,一旦陽平關有危,可漢軍又判斷失誤,曹軍並未奇襲子午谷,那這失地之職誰又能來承擔?

這席話出落,饒是魏延也不由托腮細細沉思起來,喃喃嘆道:“唉,還是敵軍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也!”

這一刻,魏延有心感嘆,如若給他幾年時間,他一定能將漢中之地遍佈軍事堡壘,將防禦做到極致。

可現在卻是……

誰曾想,曹軍距此大敗一年未至便再度席捲而來,當真是禍不單行。

“子午谷之地不得不防,可主力也必然要抽調前線,那這後方又當如何防範呢?”

細細一語,魏延喃喃自語着,苦心思索着對策。

“應該怎麼辦呢?”

“有了!”

許久,魏延內心忽是升起一絲明亮,院裡陡然面露欣喜之色,遂拾步趕忙前往主位上就坐然後奮筆於竹簡上書寫着。

一時,堂前以高翔爲首的衆將見狀,紛紛面露疑惑。

衆將約莫等待了大半響功夫。

魏延才緩緩停下掌中毛筆,看向衆將輕笑着:“諸位勿憂,本將已有主意了。”

“怎麼說?”

說罷,諸將疑慮的目光再次加重數分,等待半響,少數幾員將佐忍不住問着。

一旁的高翔卻是手扶着下額,面露沉思之狀,有些若有所思,緩緩道:“將軍的意思是連夜遣斥候前往巴西面見張將軍,向其稟告實情?”

“請求張將軍率衆屯駐邊境,防範子午谷一線?”

此言一出!

諸將釋懷,上首的魏延卻是手撫鬍鬚,笑而不語。

他的確就是此意。

按照現今局勢,前線戰局危急,羌人勢力龐大絲毫不足以掉以輕心,主力相援幾乎是註定的。

子午谷一面目前看來,也只能請求駐軍巴西的張飛所部了。

“張將軍勇猛無雙,早年便曾大破張合,有其鎮守漢中一線,想必張合老賊前來必將被嚇得屁滾尿流也!”

“哈哈哈。”

“胡兄所言不錯!”

頃刻間,堂內雜亂無章,諸將紛紛各執一詞議論紛紛,氣氛轉瞬間便歡愉起來。

“聒噪!”

良久,魏延目光如刀,忽是凌厲站起,沉聲道:“好了,閒話少說,前方戰況吃緊,我軍當抓緊備戰,三日以後便兵出南鄭西進陽平,此戰以高翔爲前鋒,領三千精卒率先開路。”

“高翔,可否接令?”

話音而落,魏延面上滿是堅毅之色,鄭重的望着他。

“末將領命!”

“此戰必當奮勇爭先,絕不辜負將軍的厚望。”

話落,高翔先是一陣錯愕,緊隨着便是無盡般的狂喜,遂立即拱手高聲道。

啓用高翔,魏延也有着小算盤……

剛剛軍議時,他表現出的軍事才能也令魏延這平日裡恃才傲物的人也刮目相看,便打算將其培養出來。

也算是發展自身的班底。

魏延深知,漢國初立,可目前的領軍人物如關羽、張飛這一代統帥都垂垂老矣!

日後興師北伐,振興漢室靠誰?

還是要靠自己這等資歷雄厚卻又身經百戰的青年將領。

既如此想,便需有作爲,麾下沒有獨屬於自身的班底,日後如何總署三軍北伐?

“北伐大權,我魏延不管如何也要爭一爭。”

此刻,魏延面上極爲堅決,雙拳緊握,內心深處細細想着。

……

號令傳下!

漢中全郡便霎時間開始動員起來。

各方、各部接到指令以後紛紛匯聚南鄭。

三日以來,魏延親自訓示甲士、點閱甲冑,並補充大軍所需糧草軍械用度。

花費幾日的功夫以後,全軍齊備。

漢中軍分批各部向沮縣開拔,準備與大舉來襲的羌人一決雌雄!

山雨欲來風滿樓。

與此同時,漢中信使星夜兼程疾馳奔赴巴西郡的閬中城。

城內,張府。

會客廳前,身形魁梧、長相相當彪悍,長長的鬍鬚多如牛毛,密佈下額,已經滿滿發白,年約五十有六的老將張飛身坐於主位上,眼中沉靜無比,緊緊盯凝着下方正匍匐着卻又喘着粗氣的信使。

眼神仿若雷霆般令人畏懼!

信使望了一眼這攝人心魄的眼睛,滿面瘡痍,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在出一口,連連低下頭,哪還敢對視?

許久,上首張飛一手繼續執筆批覆着案几上公文,另一邊也彷彿聲若銅鐘,高聲道:“魏延派汝前來,所謂何事?”

這一記話語,十分的不友善。

當然,這並不是針對信使,他還沒這資格。

針對的自然是漢中太守魏延。

漢中此役結束以後,劉備上表天子自請爲漢中王,然後論功行賞,當時幾乎軍中之人都一致斷定,漢中這塊戰略要地,非資歷深厚者、身經百戰者,獨當一面者不可勝任!

這三點,張飛、魏延都具備條件。

二人都在攻劉璋、取漢中時立下了極大的功勳。

可諸人卻都以爲漢中太守最終會落於張飛。

無他,只因劉關張桃園結義,誓同生死,早已親如一體!

既然關羽已經位列漢國第一大將,又假節獨自都督一地,那漢中這裡更應該給張飛了。

張飛自己當時也是欣喜不已,也時常逢人便說:“看吧,當年跟隨大兄,他肯定不會虧待我等兄弟的!”

“現今二兄已經都督一州,我肯定也會有這一天的。”

可事實上……劉備的舉動出乎衆人意料之外……

乍然聽聞,連張飛本人都懵了!

魏延竟然被破格提拔爲漢中太守了?

雖然事後,漢中王劉備還是找了他這員老兄弟談心,期間張飛也的確釋懷了!

席間,劉備面懷歉意,輕聲道:“三弟,爲兄對不住你!”

“原本在決議進軍漢中前,爲兄也是深思熟慮過,如若攻取了漢中便以你爲漢中太守,鎮守此地,似雲長這般光耀門楣。”

“讓你也成爲我大漢的第二頂樑柱。”

話落此處,劉備愣神了一下,有繼續說着:“可後續爲兄又細細想了想,爲大局考慮,爲了你我三兄弟費盡千辛萬苦所拼搏的這片基業考慮,漢中還是不應以你鎮守。”

“三弟,雲長和爲兄,我等三人都已經年過半百,可曹賊勢大稱居中原,想要光復漢室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興許會經過數代的努力才能實現。”

“可如若凡事都由你我三兄弟來主持大局,後起之秀得不到鍛鍊,豈不是荒廢了他們的能力,讓我們開創的基業陷入後繼無人的局面?”

“三弟,你可能明白爲兄內心的這一番苦楚?”

這席話出落,張飛頓時間便淚流滿面了。

也正是這番話,讓他釋懷了,不在糾結此事!

可不糾結歸不糾結,心裡的芥蒂自然不會消散。

魏延畢竟是後起之秀,資歷、戰功皆在他之下,讓此人獨領一地,張飛又豈會願意?

這也導致張飛對魏延極爲不感冒。

一席雷霆般的喝聲,令信使戰戰兢兢,只得如履薄冰似的拱手稟告着:“啓稟張將軍,漢中有變,羌人數萬之衆大舉寇略陽平關一帶,猛攻甚急,太守將要盡起漢中主力援助。”

“那援助便是,遣你來巴西何甘?”

張飛依舊不擡首,語氣凌厲的說着。

“可張將軍,魏都督言,他若率主力前往前線,恐漢中生變!”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十四章 收心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十四章 收心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