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

一語落下,一員已過三巡而立的中年卻生得一副忠直的面孔,眉宇間飄逸着濃厚的睫毛。

這員中年乃是軍師將軍諸葛亮所表的蜀郡太守,如今的治中從事楊洪。

楊洪一語,馬超斜眼望了一眼,想了想輕笑着:“超之意是我軍此次出川入涼不需要在隴右之地與曹軍有過多的糾纏。”

“隴右本就是曹賊經營之地,現又在重視之下,難以奪取爾!”

頓了頓,馬超有些垂頭喪足,腦袋聳拉了幾分語氣也有些無奈的說着:“但最關鍵的原因還是,隴右各地的羌氐部落本就極爲稀少,不服從、反抗的各部早已被曹軍以雷霆之勢剿滅之!”

“剩下的多半也已經依附,策反拉攏難以有效。”

“而一旦超成功穿過河西走廊,入河西地區,超不敢說能夠完全據有涼州,但是借羌氐之力摧毀西羌國的統治,並非難事!”

一言一語,他雖然語氣有些平和,可面色上卻又充斥着無盡的自信。

“河西諸羌氐部落,超自信還是有威望的,雖離開日久,但還是會賣幾分薄面的。”

話音落下,馬超剛剛分析完涼州的局勢,便已經着實開始準備爭奪入涼的主將之選了。

他自入蜀以來,已經六七年時日,無時無刻想的不是重振旗鼓、重回西涼整兵在戰曹賊,可現實卻令他一次次失望,甚至化爲不甘,可卻又無能爲力!

最初投張魯,奮力進兵攻劉璋。

目的也是想通過獲取更大的功勳,以此憑藉碩大的功勞進言提軍入涼州。

可張魯終究碌碌無爲,實力有限不說,最後只能屈服於曹賊之下,將基業拱手相讓。

投劉備,迫降劉璋。

這倒是找到了好的歸屬。

漢中一戰,確實讓他與張飛取武都打通涼州的道路了,可卻未成功……

隨後,便是長達大半年駐軍邊地,毫無戰事可言,時間久了,內心自然有些鬱悶寡歡……

與曹賊身負殺父之仇,有着滔天之怒。

此次入涼攻曹軍將會有雪恥的機會,馬超又焉能不爭取?

“臣願率衆入涼州,還望主公批准!”

下一秒,馬超昂首挺胸,拱手高聲請戰着。

言語堅錚,神情嚴肅。

聞言,漢中王劉備亦是撫須大笑了起來,緊接着也徑直起身屹立,高聲說着:“好,好啊,難得孟起有如此拳拳報國之心,孤怎會拒絕乎?”

“馬超聽令,孤命你爲徵西都督,督五千戰騎北上入涼,結援諸羌氐部落,共伐漢賊。”

說到此處,他眼神才微微偏離,望着諸臣說道:“以孟起爲將,諸君可有異議?”

“臣附議!”

一席話音而落,階下諸臣紛紛起身而立,拱手迴應着,回覆是多麼的一致。

當然,這也是聰明人間的一種默契罷了。

劉備這麼問他們,只是不想表現出獨斷專行而已,可內心恐怕早就打定以馬超爲主將了。

這時候的他們建議還重要麼,倒不如順水推舟。

關鍵是,要是誰反對,劉備卻真讓他上?

怎麼辦?

入涼州,涼州亂了百餘載,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相互角逐。

沒有根基的去了,恐怕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不過,想歸想,朝臣中一部分人還是向馬超拋向了羨慕的目光。

徵西都督!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絕不是戰時的臨時官制。

目前爲止,己方唯有關雲長以前將軍之身份持節督荊州之卒擁有臨機決斷之權。

“恐怕漢王是準備讓馬孟起經營涼州爲日後的北伐做準備了。”

這席話幾乎是目前諸朝臣內心深處所想的共識了。

如此殊榮,何人不羨慕?

“好,諸君既然都無異議,那此事就這麼定了。”

“三日以後,孤校場親點兵,表孟起爲將。”

再次確認一番,劉備便宣告朝會結束,隨即拂袖離去!

議會結束,大殿亦是轟動了。

“馬將軍,可喜可獲啊!”

“孟起,看來主公還是重視你的呢。”

“將軍果真厲害呢,就是希望不要重蹈覆轍也!”

這一瞬間,殿中氣氛陡然突變,馬超面色陡然扭曲,拳掌緊握,怒氣轉眼攀升至頂點。

一席席言語,朝臣在離去之際不乏有恭賀、忌憚以及羨慕甚至冷眼嘲諷者。

片刻後,一旁的趙雲輕輕走過,拍了拍馬超的肩膀,安撫着:“孟起,不必在意!”

“既然主公器重於你,你只需要此戰中戰功卓著,一心爲大漢謀福便好了,其餘人的話何須放在心上?”

“是極,是極,子龍所言不錯,老夫也想隨孟起你北上征戰了,可惜主公卻以年紀而名,讓老夫閒賦居家養老。”

“哈哈哈,不說了,老夫現在卻是羨慕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此時鬢髮發白,身軀八尺的黃忠走來大笑着道。

自從上次舉鼎而負傷以後,黃忠性情便收斂了許多,曾經他自認爲自己雖是老卒,可卻絕對不輸於其他人。

可舉鼎一次,他生命垂危,病體加重,這兩月以來如若不是神醫吳普的調養,恐怕壓根活不了這麼久。

“老將軍近日身體可好?”

見狀,趙雲先是抱拳行禮,微微詢問着。

“子龍不必掛礙,有坦之帶來的吳神醫,老夫身體好多了,甚至在神醫的調養下,我還覺得精神狀態比以前更充沛了,哈哈!”

瞧見二人開導自己,馬超灑然一笑,說着:“是啊,主公此次既如此器重於超,讓我擔此重任,我確實不能辜負主公的期望。”

“此次重回涼州,超勢必重整旗鼓再戰曹賊,不僅僅爲報我馬家滅門之仇,更爲大漢建立穩固的後方,爲日後主公舉大軍北伐而開拓前哨。”

說着說着,他臉色便堅定起來,握拳道。

……

就在朝臣紛紛離去之際。

偏殿中。

劉備屹立上方,望着階下諸臣,面色平靜,緩緩說着:“孔明,孝直以爲,孤當真要以膝下親子隨軍?”

此話剛落,法正面露鄭重之色,拱手道:“主公,此事不可猶豫,定要如此!”

“雖然臣無端猜忌同僚有小人之嫌,但爲了我大漢的命運,爲了日後我大漢在多出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這道坎須要邁過去。”

法正徐徐說着,遂又解釋着:“孟起內心深暗藏雄心,難保他重回涼州以後不會復起,如若此時主公膝下的某位公子在軍中,孟起一旦復起自立,那勢必會監禁公子,以引爲人質!”

“當然,臣也能理解主公愛護諸子的良苦用心,只是時不我待,還望主公能大加決斷。”

一席話落,法正面色不變,遂閉口不言!

他已經將情況大加分析了一遭,至於如何選擇,那就要看劉備了。

此事落罷!

劉備卻是遲疑不決,他面色連連變幻,更多的還是親情間的不捨。

所謂“虎毒不食子。”

作爲父親,明知將自己兒子隨軍可能會有被作爲人質的風險,這個決定當然不是那麼好下的!

雖說早年他確實時常拋妻棄子,可那是戰爭期間,是被動的。

“夫大事者,必當以人爲本!”

這番話是劉備在長阪坡面對曹軍數千精銳戰騎時所說的。

那時節,全軍都有傾覆之危,可劉備卻依然能做到不拋棄百姓,此等胸懷、仁義豈會是冷血之人?

更何況是自己親子?

思慮權衡了大半響,劉備以唏噓的眼神望向一側的諸葛亮,帶着求教的神情相問着:“孔明,孝直之策,你以爲呢?”

“臣附議法尚書之策!”

只是,諸葛亮卻手執羽扇,雙手合禮,沉聲道。

一語見地,劉備面色仿徨,心底暗暗道:“看來只有忍痛捨棄一子了,馬超啊馬超,孤望你千萬不要自掘墳墓,如若爾當真敢叛,孤誓殺汝,並夷滅其族!”

他此時望見自己麾下最得力的謀臣都持相同謀劃,他也只得如此了。

馬超必須要試探一番,方可大用!

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十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十四章 收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
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十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十四章 收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