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

漢津港,周遭水寨上,如今已然豎立了無盡的“吳”字戰旗,迎風招展着。

港口外,漢津北約莫三十餘里處的江面上。

此時,數百餘隻鬥艦、艨艟,以及數艘龐大的樓船正滿載而歸,航行着。

半響功夫,數員身披荊州戰甲的軍士迅速奔回,登上樓船,拱手道:“君侯,小人領命撐船先行往前方刺探軍情。”

“就在剛纔,也就兩刻鐘的功夫,小人與數員同僚抵達了漢津港江面,可我們卻發現了異常情況。”

“漢津港上,好似飄着的不是我軍戰旗,反而是吳軍將旗。”

“吳軍將旗?”

一席話落,身長高大的關羽着墨綠袍,屹立於甲板,此時不由丹鳳眼微睜,卻是隱約感受着一絲不同尋常。

“你確定,不是我軍將旗?”

“君侯,小人們發現這一幕以後,卻也擔憂打草驚蛇,並未太過靠近。”

“可我等數人都對我軍戰旗極爲熟悉,這應是不會看錯。”

旋即,雖然斥候並未萬分保證,可關羽也從他的神情上,感受到了絲絲堅錚。

顯然,這斥候眼力不錯,自信他看到的是正確的。

聞言,關羽紅彤的臉龐上卻是浮現出凝重之色,思索半響,撫須道:“你,迅速前去通稟諸將,前來議事!”

“諾。”

號令傳下,斥候先行退下,從旁親衛軍卒亦是拱手應諾,前去召集諸衆。

此刻,關羽面色不由越發凝重,眼神緊緊凝視着江面,一言不發,不知再沉思着什麼。

“君侯。”

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許久過後,馬良、王甫等衆徐徐登上甲板,一致拱手行禮着。

聞言,關羽徐徐回身,揮手示意諸衆落坐,然後跨步行去,面目嚴肅,朗聲道:“諸位,剛纔我軍斥候所打探到,漢津疑似已被吳軍奪取。”

“吳軍襲擊了漢津?”

“對。”

隨即,關羽言語堅錚,將先前斥候稟告的情況大概給諸衆講明。

聽罷,趙累先是一陣錯愕,然後滿臉疑慮不解,高聲道:“可不對啊,吳軍襲擊我軍的計劃既然如此周密,那肯定是以取荊州爲終極目標。”

“如今,吳軍不趁我軍還未回防南郡之際,趁機攻取江陵,卻反而襲擊漢津。”

“這,又是何道理?”

一席話語,可謂是說到了在場諸將的心聲,進皆頻頻點頭。

唯有馬良聽其言,喃喃不語,眉宇間絲絲憂慮透露而出!

“不過,由於發現了反常情況,斥候也怕打草驚蛇,便未敢繼續深入。”

“也有可能,斥候眼花了,並未徹底瞭解清楚。”

此話一落,關羽撫須,言語也極爲輕聲,並未有了先前的自信,這句話連他自己都說服不了,也只是心裡安慰罷了!

畢竟,斥候沒有絕對的把握,也不會上報此事。

話落,一旁馬良不由面露憂色,拱手高聲道:“君侯,諸位將軍,依良看,吳軍襲取漢津,斥候情報應該屬實。”

“漢津港,先前一直有五千水軍士卒的規模再此屯駐,可自從我軍北伐以後,此地守備力量便幾乎已近空虛。”

“吳軍只需數千軍士,趁夜突襲下,我軍斷難抵擋的!”

聞言,主薄廖化也不由面露疑慮,詢問着:“可先生,孫權既然如此興師動衆,竟不惜背盟我軍,反而與曹賊稱臣結盟,必然是以攻取荊州,全據江南爲終止。”

“如今,吳軍偷襲漢津,可卻暴露了他們的行軍意圖,如此,我軍於江陵的守備軍卒必然會得到消息,萬分警惕的抵禦吳軍。”

“真這樣,那吳軍無法奪取南郡,豈不是因小失大?”

一席話落,諸將不由紛紛將目光聚集在馬良身間,也是滿臉露出濃濃的茫然。

下一秒,從旁馬良不由面露笑意,喃喃道:“其實,此事很簡單。”

“你等可別忘了,少將軍可是提前領軍回防的,而且還是穿過淮水、長江支流,於東吳江夏邊境穿過的。”

“很顯然,少將軍在回軍的過程中,不由發現了吳軍的作戰意圖,迫使他們襲取荊州的計劃被洞悉。”

“良保證,此時少將軍肯定已經回防江陵,正在穩固城防,準備迎接接下來的吳軍圍城。”

頓了頓,馬良環顧四周諸將,以及一旁靜靜聽聞,卻一言未發的關羽,不由道:“故此,良猜測,吳軍必然是無法再繼續偷襲江陵城以後,才臨機改變計劃,前來奪取漢津的。”

“畢竟,漢津乃是襄陽與江陵水路之間的必經之地,只要一旦控制漢津港口,便能牢牢扼制住我軍回防江陵。”

“如此,他們便能有時間,以主力大軍圍攻荊州城,清除江陵周邊的所有據點,將之變爲孤城,與我軍進行消耗戰。”

“須知,我軍自從七月北伐曹賊,至今已經征戰數月已餘,軍士早已是人困馬乏,戰局長久僵持,於我軍不利!”

“依照良所想,這應該便是吳軍的真實意圖。”

話音落下,馬良面色也逐漸轉爲憂慮,拱手喃喃道:“君侯,此戰難矣!”

“此次偷襲漢津的吳軍至少也有五千餘衆。”

“而港口爭奪戰,實際上,也就是水軍之間的比拼,可我軍總共便一萬水軍的規模,襄陽留守了五千水軍健兒於周倉統領,駐防漢水。”

“至於剩下的五千水軍將士,想要於江面上正面擊潰吳軍水軍,何其難也!”

“畢竟,吳地水師、戰船自古聞名,於江河爭鋒,我軍難以取勝。”

此話一出,諸將亦是頓時陷入沉寂,卻是無人再反駁着馬良的話語。

事實上,馬良說的確是實情,如若此刻是陸戰,荊州諸將可以說絲毫不懼,各個都能大拍胸脯,揚言大破吳賊。

可現在卻是即將要面臨與吳軍的水戰。

這,諸將心裡都沒底!

沉寂半響,還是趙累先行打破了沉默,朗聲道:“累有一事不解,從襄陽回防江陵,並不只有水路可行,我軍依然可沿陸路,途徑當陽、麥城回防。”

“爲何吳軍便如此斷定,我軍會沿水路南下,然後前來襲取漢津?”

此話一出,諸將面上疑慮更勝一籌。

此刻,便不待馬良出言解釋,關羽面色不顯,淡淡道:“此事,還用說麼?”

“很簡單的邏輯,沿水路南下,回防時日比陸路少上許多,我軍既然能有水路回軍,又豈會捨近求遠,前去選擇陸路?”

“其次,我軍也押解着數萬曹軍戰俘,也更不可能選擇陸路,東吳多智者,不會想不到這一點。”

“退一步來說,就算東吳大臣未想到,可那呂蒙小兒心計可不弱,也必然會想到襲擊漢津。”

“畢竟,漢津乃我軍唯一的一道港口,一旦有失,那我軍日後於長江之上,將再無與吳軍爭鋒的希望。”

“如此,就算吳軍此次奪取荊州失敗,可他們也立於了不敗之地,失去唯一港口的我軍,就算還心存順江直下滅吳的心思,恐也無能爲力了!”

話說到此處,關羽不由哀嘆一聲,面露憂慮道:“唉,這纔是吳軍的企圖啊。”

一言落畢,才盡解諸衆疑惑。

不得不說,關羽不愧爲擅長水戰的大將,盡將水戰要領熟記於心。

實際上,事實如此。

江上作戰,港口便相當於後勤保障所在。

不然,未有港口的存在,遙遙江水上,水軍士卒一直待在戰船上休息麼?

話落,關羽丹鳳眼微睜,面色陡然大變,高喝着:“廖化,由你統帥步卒於此處嚴陣以待觀陣,馬良你輔助之!”

“趙累,你於本帥一道,領五千水軍健卒,並數百條戰船,向漢津港逼近,挑戰吳軍。”

“這一次,本帥誓要領教一下,這長江之上,究竟誰能稱雄一方。”

此言一出,關羽竟是渾身氣勢暴漲,高喝着。

這一刻,吳軍的到來,也激起了他的雄心,誓要一份高下的心思。

畢竟,這一萬水軍自從當初還屯駐新野、樊城時,便組建的,可後來由於聯吳抗曹,一直未有與吳水軍一決高下的機會。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關羽又豈會放過?

他現在想的便是,要以水軍之力,堂堂正正於江面上,徹底擊潰吳軍,重奪回港口,回防南郡。

之所以名步卒固守停靠岸邊固守,關羽也有打算。

畢竟,步卒雖然有數萬規模,可這江水作戰,不懂得戰船的調配,再多的軍卒也是惘然!

赤壁一役,曹操大軍是東吳的數倍,可結果呢?

這,便是證明!

“記住,沒有本帥軍令,你等只能停駐岸邊,不可妄動。”

“違令者,斬!”

只說,此刻組織好水軍士卒以後,關羽手執利劍,面色嚴肅,目視着廖化,高聲道。

聞言,廖化亦是絲毫不猶豫,拱手應諾道:“還請君侯放心,末將分得清輕重。”

“不會爲君侯添麻煩的。”

眼見廖化言語堅錚,關羽遂不再述說,利劍出鞘,一聲令下,數千水軍士卒便操控着數百隻戰船,沿江而下而去。

一場水戰,在所難免!

岸邊。

目視着水軍士卒的背影徐徐離去,逐漸消失於盡頭,一旁廖化不由喃喃道:“先生,你說,君侯此去,會不會有閃失?”

此言一出,便能看出廖化內心的擔憂。

畢竟,吳軍水師不可小覷!

“哈哈。”

輕笑一番,馬良高聲道:“廖主薄多慮了,雖說我軍戰船性能比不上吳軍的。”

“可君侯統帥水軍之力,可絲毫不遜色於吳地任何一員江表將領。”

“廖主薄不必心憂,此次就算君侯無法戰勝吳軍,可自保之力也還是有的。”

一言而出,眼見着馬良神色自若,言辭鑿鑿。

廖化遂也不再多說,可依然是一如既往地緊盯着江水上。

見狀,馬良輕笑一番,也不再多說。

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十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十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十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十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