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

“傳令下去,命各部立即向亭子兩側的大山裡潛藏,放蜀軍過去。”

只是,郭淮思索了好半響卻忽然下令道。

此令一下,周邊諸將驚愕,韓德亦是面露疑惑之色,驚詫道:“郭司馬,這……?”

眼見着諸將都有些面露不解,郭淮笑了笑隨即快速解釋着:“諸位勿疑,本將如此作爲並不是要放任蜀軍離去,而是爲了減少我軍損失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郭司馬此話怎講?”

亭子一側的一位將校不由相問着。

“你等試想想此處的地形,這座亭子的兩側乃是大山林立,但這條正中的官道卻方圓數裡皆是平坦之地,現如今蜀軍已然發現我軍且狂奔向我軍,意圖與我軍決一死戰而殺出重圍。”

“想必此時的蜀軍必然是軍心高漲,必將會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信念與我軍交戰,諸位都是久居西涼之悍將,應當知曉數千騎士一旦於平地上奔騰而起將是什麼樣的後果。”

說到這,郭淮面容鬆動,笑道:“既然現階段蜀軍士氣正旺,那我軍何不必其鋒芒呢?”

此言剛落,韓德臉上露出一絲擔憂,拱手說着:“郭司馬,我軍放蜀軍相過,赤亭一路向西便可直入隴西諸地,若到時蜀軍騎士依舊四處劫掠以打亂郡內軍事部署,豈不遭了?”

“哈哈。”聞言,郭淮面色淡然,輕笑着:“韓兄多慮了,隴右數郡以及隴西之地現下皆是我軍在涼州穩固的根基所在,單憑關平的這兩千餘衆就算成功入涼州,也妄想動搖其根基。”

“隴右數郡的防禦自不必說,隴西郡也早在本將率衆離開之時,便命費曜負責各地的守備情況,無須擔憂蜀軍會造成太大的破壞。”

“一旦蜀軍入涼州而一無所得時,他們所攜帶的乾糧必定匱乏,屆時我軍在聯合已經重新殺回羌道的西羌軍徹底封鎖回返蜀中、漢中的要道。”

“到那時節,任由關平在如何詭詐多端也唯有兵敗一途,如此豈不是好過我軍現在直面蜀軍之強勁鋒芒而自損部衆?”

一番分析下,諸將才逐漸明悟了郭淮的意圖,不由紛紛面露笑意,拱手讚揚道:“還是郭司馬思慮良多,吾等不及也!”

……

二三十餘里的路途,對於騎士來說不過是一瞬息的功夫罷了,只見此時的主將關平縱馬奔馳着,掌中大刀早已握緊,雙目微睜,面色嚴肅,仿若已經做好大戰一場的準備。

至於麾下衆漢軍騎士亦是各執長矛,準備與曹軍廝殺一場。

漸漸地、漸漸地……

兩千餘漢軍騎士一瞬息的功夫便奔過了赤亭處,繼續一路向西狂奔而去!

而此時,漢軍諸將卻不自覺的回首遙望着亭子方向,彷彿感覺到一切都不可思議,他們竟然如此輕鬆的便殺出了曹軍重圍?

“阿興,我不是在做夢吧?”

“赤亭處不是有曹軍精銳攔截嗎,爲何會如此輕易便衝過來了,曹軍究竟有何把戲?”

此時,關興、張苞首先感到不對勁,二人便一齊議論分析着。

片刻後,龐德也縱馬奔至,拱手高聲道:“少將軍,此事不對勁呀,那郭淮能力不俗,堪稱曹營當中的良將,現所領軍士戰力強悍,規模亦在我軍之上,怎麼會如此好心的放開道路讓我軍過來?”

一席話落,關平緊拉繮繩緩緩勒住胯下戰馬,揮刀示意全軍暫做休整,隨即才斜眼望向龐德,一臉的凝重,沉聲道:“令明將軍,不必如此糾結,你還沒有看明白嗎,這纔是那郭淮的高明之處呀。”

“他定是眼見我軍數千騎士一力奔騰而起,聲勢太過浩大,軍心士氣也正值鼎盛之際,若此刻阻攔我軍勢必會是兩敗俱傷的局面,對於他來說得不償失。”

“如此之下不如先放我軍過境,待消磨我軍銳氣或者耗盡所攜帶的乾糧以後再行圍殺,此舉豈不是事半功倍?”

此話落下,龐德思慮片刻已有些許明悟,但面上還是露着一絲疑惑,不由說着:“但少將軍,郭淮就不怕放我軍過境此舉會仿若放虎歸山麼?”

“一旦我軍縱橫馳騁於涼州之地,攪亂曹軍所部署的後方或者引起涼州各羌人間的相互攻伐,那豈不是徒增麻煩?”

“令明將軍此言差異。”

只是,話語落罷,關平卻彷彿有些面露悲觀的神情,從旁關索見狀也不由面露不解,輕聲問詢着:“大兄,您爲何如此悲觀,難道是前方還有曹軍伏兵?”

“豈止是伏兵如此簡單,接下來我軍萬事皆要小心翼翼,一旦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也!”

說到這,關平強行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說着:“郭淮此次雖明爲放我軍離去,但這只是他爲了暫避我軍此時強勁的兵鋒的目的而已,之後他定會聯合各軍甚至已經回援羌道的羌人圍剿我軍,封鎖回返蜀中、漢中的所有退路。”

“到時,我軍若無法立足涼州,待所攜帶的乾糧耗盡以後,便猶如砧板上魚肉任人宰割,這纔是郭淮的可怕之處!”

一番話語落定。

關平沉默了半響不由長吐了口氣,嘆道:“此人不得不承認果真有先見之明,竟然已經在隴西之際便開始算計本將了,當真是難纏的對手也。”

“若本將所料不錯的話,隴右數郡與隴西之地曹軍必定早有防備,我軍想要攪亂涼州局勢引起混亂的計劃恐怕是泡湯了,現在得要重新合計一下接下來的部署了。”

隨着關平的一番番分析,諸將校還在慢慢的消化,片刻後,龐德先行拱手問詢着:“那不知少將軍接下來可有計劃?”

聞言,關平面露無奈之色道:“我軍現在也就這接近兩千餘衆的規模,接下來單憑我軍之力極難擺脫敵軍的算計,必須要藉助外力方可與曹軍、西羌軍進行周旋。”

“少將軍所言……難道是說羌人?”

“嗯……龐將軍所言不錯,本將正是如此所想,只是我從未到過涼州,對於此地的局勢還不甚瞭解,不知龐將軍是否能夠介紹一二?”

關平面目嚴肅,緊緊注視着龐德說道。

這一席話語落下,周邊衆將都不由圍攏了過來細心傾聽着,他們也很好奇自家將軍接下來會針對郭淮的計劃如何應對。

“少將軍,涼州羌人各部至今實力尚存的主要有湟中一帶的燒當羌、隴西西南部的參狼、白馬羌,這三羌族部落是一直鼎力至今,饒是曾經虎步隴右的夏侯淵征討涼州時都未曾剿滅,實力可謂是異常強盛,難以對付。”

分析完羌人情況,龐德又徐徐說着:“還有便是河西數郡的情形亦是魚龍混雜,伐同、蛾遮塞等衆乃是酒泉、張掖一帶的氐人首領,麾下約莫有萬餘衆,實力雖比不上三大羌族,但礙於河西之地曹軍管轄薄弱,他們卻也是當地的土霸王,壓根不服從河西之地的官吏管理。”

“其次,實力稍微薄弱的亦有西平一帶的俄何、燒戈等氐人首領,但由於西平郡現如今乃是西羌國的腹地所在,境內大多氐人都依附了西羌。”

一番話語,龐德徐徐分析着。

片刻後,關平面帶思索之色,沉聲道:“令明將軍,你接下來說一下涼州各部可有哪一支羌人部落親近我大漢的,如何?”

“好!”

號令傳下,龐德面色也陡然再度嚴肅起來,鄭重道:“要說親近我大漢的羌人,如此說來算是白馬羌了吧。”

“白馬羌?”

“對,正是白馬羌,在兩年前的漢中大戰時,馬孟起曾與張飛將軍率衆屯駐固山,當時馬超曾憑藉昔日於涼州的聲望號召當地氐人部落,率衆起兵響應的便是白馬氐王楊駒。”

“楊駒?”

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十四章 收心
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十四章 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