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城東北角的十景園衚衕, 素來就有皇城的江南園林這一稱呼。它本來是前朝的一座傳承了三百多年的老王府, 風景雅緻, 殿堂林立。到了夏天的時候更是一副萬花博覽,蝶飛蜂舞、雀鳴柳翠的壯觀熱鬧景象。

當然,現在的十景園衚衕是大清朝的宗室貴族,皇親國戚們聚集的地界兒。阿茹娜格格帶着人操辦的大清第一份民間日報《藤蘿日報》的“抄寫房”,就坐落在這裡的一處雕欄玉砌, 精緻小巧的小四合院裡。

三格格喝了口熱乎乎的奶-子茶,和幾位大臣家的小姐妹們商議着明天的報紙主題, 順便閒談聊天。“忙忙碌碌的, 這日子過得就是快,感覺春耕儀式還是前幾天的事兒, 這又快到了春分祭祀太陽神的日壇慶典了。昨兒個回宮後,三弟和我炫耀,說皇阿瑪親自帶他們放風箏祈福。”

聽出來三姐姐語氣裡隱藏的那點兒憤憤不平和失落, 五格格抿着嘴兒笑,“估計是皇阿瑪疼愛太子殿下,給太子殿下祈福,讓兩位皇后娘娘保佑太子殿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然後太子殿下念着哥哥弟弟們,就把阿哥們都給帶着, 一起參加了。”不說皇阿瑪,上次她在慈寧宮請安,聽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她們說話兒, 也都是在替太子殿下的身體擔着心。

這馬上要開始兩位皇后娘娘的送葬儀式加上三年守孝期間的各種規矩,太子二弟作爲唯一的嫡子,可不是最受累的一個嗎?況且太子二弟的身體才徹底好起來沒多久,皇阿瑪難免的要擔憂。

“應該是。我聽我爺爺說了,皇上和太子殿下父子感情特別好。太子殿下又是最兄友弟恭,疼愛弟弟們的。” 張英老師家的寶貝大孫女甜姐兒跟着接口道。

甜姐兒自小在家就被全家人寵着,在這個院子裡也因爲是年齡最小的,大家都疼讓着她,讓她的性子一直都頗爲嬌憨活潑,不過她因着家裡的耳濡目染,已經初顯一股文風儒雅的氣質,在詩詞歌賦方面特別有靈性。

停頓了一下,見大家都好像在思考,甜姐兒眼睛一轉,就有了主意。對着她最崇拜最喜歡的阿茹娜姐姐提議道:“阿茹娜姐姐,我們明天要不要準備一篇有關放風箏的文章?”

“小格格們,還有幾天就到月中了,今年的春分祭祀太陽神典禮估計要取消,你們要提前放風箏的話,就在這幾天裡就好。”受命來看顧這些孩子們的博爾濟吉特王妃思索了片刻,認真的

提醒在場的小姑娘們。

這個月的十七號,就是把兩位皇后娘娘的靈位從鞏華城移到奉先殿的移靈儀式,接着就是奉送梓宮入景陵的送葬儀式。然後就是“頭七,五七,百日”這些大大小小的祭祀儀式。

雖然皇上體恤寬容,沒有下旨舉國哀悼,但是京城的各民族老百姓們卻是免不了的要守制半年,尤其是下葬後的七次“燒七祭祀儀式”,百日祭祀,這段時期要格外注意。估計要等過了大半年的時間,老百姓們方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鬆快鬆快。

當然,三品以上的文武滿漢蒙官員們以及他們的家眷們,都是要老老實實的,規規矩矩的給兩位皇后娘娘守制一年。

所以今年三月初三春分時節的祭祀太陽神典禮應該是沒有了,典禮後的這一整個春天的踏青活動,當然也是沒有了。要放風箏,最好是趁着這幾天內。

一直安靜的聽着小姑娘們說話的阿茹娜格格聽到這裡,迅速的有了決定。臉上帶着點兒嚴,慢慢的開口回答道:“恩,明天報紙上放一篇有關春分時節放風箏的文章或者小故事。”

“剛剛王妃的話讓我有了兩個想法兒。其一就是我們以後把一些節日的風俗習慣等等都提前寫,就和在冬天就開始設計春天,夏天的新款服裝首飾的意思一樣,想在大清老百姓的前面,大家說如何?”

“這也是一種引導和提醒。畢竟等到了正經過節的日子,誰還有那個空閒的功夫去看我們的《藤蘿日報》?”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就這樣。”三格格開口,五格格跟着點頭,其他人自然也沒有異議。

“其二就是,發佈一個徵文佈告,明天還有後天的報紙主題就是兩位皇后娘娘的生平。”

“作爲天下女子的楷模,典範,兩位娘娘肯定都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我們就以宣傳兩位娘娘的賢德事蹟,來表示自己的敬意和懷念。”阿茹娜小格格心想,這也是她唯一能爲上輩子的親額娘做的一件事兒了。

“阿茹娜格格說的有道理,明後天兩天的報紙主題確實應該是這樣。甚至後面幾天的報紙上也要登錄一些兩位娘娘的賢德事蹟。”李光地家的大女兒首先支持。

博爾濟吉特王妃經常說她有滿蒙女兒家的豪爽利索,平時做事也是大大方方,風風火火的,和李光地大人的謹慎守禮多有不同。

李大小姐停頓了一下,看了一圈,見大家夥兒都點頭表示贊同,就接着說道:“現在我們就開始看看,昨天投上來的那些稿子裡面,有哪些是符合今天的主題,有哪些是要留下來備用的。

自從要從民間徵集稿子,抄寫房每天都收到好多讀書人投遞的文章,她們都要認真的一一,再決定是不是要留下來。但是因爲民間有很多有才之士,寫的稿子文才不凡,立意新穎,比翰林院的官員們寫的更活波生動,因此阿茹娜小格格這一夥人每天都是痛苦並快樂的看稿子。

因爲《藤蘿日報》主要面對的就是大清的女孩子們,所以有這些女娃娃們看了決定喜不喜歡才最合適。當然,被派來協助的翰林院的官員們,也會在開始和最後給他們再把好這兩道關。

現在整個大清尤其是京城都被兩位皇后娘娘的葬禮儀式影響,像博爾濟吉特王妃這麼考慮的人家很多,都在想着要趕在兩位皇后娘娘的葬禮前,把後面一些日子不方便做的事兒,能提前的都提前處理了。

比如今年整個春天的踏青活動肯定是不能有了 ,疼愛孩子的父母們都會把這些,放風箏祈福去晦氣之類的活動,都想在前面。或者是家裡有到年齡的孩子,要成親嫁娶的,也要仔細的琢磨着怎麼把日子朝後延遲。

當然也是有一些人家,自從兩位皇后娘娘的送葬日子公佈後,因爲各種原因實在等不及了,就兩家商議着很倉促的把孩子們成親的日子提前了的。

就好像三格格說的,忙忙碌碌的日子過得飛快,在全京城的官員們老百姓的肅穆以待中,在康熙皇帝的悲痛不捨,傷心不已中,二月十七號這一天如期的到來了。

恰巧前一天小太子畫好了最後一個北邊國家的地圖,因此他是安心的早早就梳洗睡覺了。早上四點鐘的時候,就被值夜的春蘭姑姑喊起來,伺候着他梳洗,穿上大清太子的孝子孝服。

仔細的檢查了一遍太子殿下全身上下,確認都收拾妥當,沒有任何疏漏了。春蘭姑姑就讓其他宮人都退出去,只留下她和魏忠小管事,把她袖兜裡的兩個一紅一白,小巧精緻的玻璃瓶子拿了出來。

先倒出紅色瓶子裡面的藥丸子,在小太子的眼睛上抹了抹,又倒出白色瓶子裡面的藥丸子,在小太子的眼睛上抹了抹。確認小太子眼睛開始變得紅通通的,淚汪汪的,一副泫然欲泣的哀痛傷心的模樣兒,春蘭姑姑就鄭重萬分的,把這兩個小瓶子遞給了這些天會跟隨着伺候太子殿下的魏忠小管事。

儘管她知道魏忠管事的穩重仔細,可還是再一次細心謹慎的叮囑着:“紅色的玻璃瓶裡裝的藥丸子是“月兔”,白色的玻璃瓶子裡裝的是“淚雨”。大約每隔兩個時辰給太子殿下擦一次眼睛。”

“千千萬萬要記好時間,寧可提前,不能延後。小心再加小心的,在太子殿下休息的時候,避開其他人了在塗抹,可不能讓別人看到或者察覺了。”

“春蘭姑姑您放心,小魏子保證做的妥妥當當的。如果出了一點兒差錯,你們就把小魏子的腦袋擰下來。”魏忠小管事接着那兩個裝有給太子殿下催淚用的小藥丸玻璃瓶子,那如臨大敵的謹慎申請跟拿着太子殿下的“太子印章”一樣,信誓旦旦的和春蘭姑姑保證。

春蘭姑姑用力的瞪了瞪小魏子,“我們要你的腦袋有什麼用?要的是你把事兒辦的絲毫無差。”

兩位毓慶宮太子殿下的心腹宮人說到這裡,對視一眼,都是一樣的心有慼慼焉,替他們的太子殿下感慨不已。

你說這誰能想的到,太子殿下遭受了那樣的疼痛泡了一個月的湯汁子,好不容易的讓身體徹底好起來,居然會落下這麼一個聞所未聞的奇怪毛病?就連孫老御醫都摸不清楚原因。

當時太子殿下拿着禮儀官送來的兩位皇后娘娘的移靈儀式流程書,問他們這幾個心腹宮人,要怎麼才能哭出來眼淚的時候,大家夥兒都驚呆了。

他們這纔想起來,伺候太子殿下這麼多年,都沒見太子殿下哭過,流過眼淚。不管太子殿下遇到什麼事兒,內心是怎麼的傷心痛苦也好,治療身體泡藥浴的時候是怎麼的疼痛難忍也好,都只是咬牙默默的承受,從沒有過常人那樣的痛哭流涕,淚流滿面等等。

喜梅姑姑和春蘭姑姑兩個人偷偷摸摸的給太子殿下用了她們能想到的各種方法,哪怕是用很刺激眼睛的薄荷水,姜水稀釋後給太子殿下擦眼睛,除了讓太子殿下的眼睛紅紅腫腫的,看起來像生病不舒服的兔子一樣,根本沒有任何其他的效果。

大家夥兒這個着急啊,可是還不敢聲張。這個時候鬧出來,那是絕對的要被有心人藉此做個大文章。他們毓慶宮的宮人們都清楚太子殿下對於元皇后的孝順懷念,經常和皇上一起去鞏華城看皇后娘娘,還親自給元皇后抄寫了很多祈福的經文等等。

可是這天下人他們不會知道這些,尤其是那些恨不得天下大亂的有心人,纔不管真相如何。

他們只知道,元皇后是爲了生太子殿下難產去世的。從今天開始到下個月初八回來,太子殿下作爲仁孝皇后娘娘唯一的嫡親孝子,就是要狠狠的表現出來他對元皇后的深切懷念和哀痛不已才行。

如果太子殿下在給元皇后送葬的整個儀式期間,只是一副面無表情,嚴肅鄭重的樣子,跟着禮儀官的唱誦乾哭,表現的不夠傷心,沒有眼淚,皇上和文武百官看着肯定會在心裡面嘀嘀咕咕,對太子殿下產生不滿。

胤礽自然不知道毓慶宮的心腹們,這幾天就因爲他問了那句“怎麼哭出來眼淚”,都想到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方向。 不過小太子看着他們都莫名其妙的,慌慌張張的把自己嚇的不成樣子,就親自跑了一趟太醫院,找到孫老御醫給他診脈看了看。

在孫老御醫也表示他的身體完全沒有問題,比常人健康的多。他心裡就明白了,這輩子抹薄荷水都流不出來眼淚,應該因爲他上輩子的人生帶來的心理問題,抑制了他的正常生理反應。

未來的星際人都知道,人魚的眼淚掉落下來,就會變成一顆顆美麗非凡,光彩奪目的珍珠。拿來入藥,就可以製作起死回生,藥到病除的神藥“人魚淚”。因此就有很多窮兇極惡的人會鋌而走險的去抓捕囚禁人魚,用各種方法折磨他們,逼迫他們哭出來眼淚。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身爲一個人魚,淚水就是他一生積攢的生命精華。在人魚的每一次哭泣中,損耗的都是他們的生命力,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到人魚的壽命。所以人魚的一生中都極少有流淚哭泣的時候,尤其是在逼迫的情況下,更是不會有淚水。

就比如他自己,他的母親在他一出生的時候就給他下了各種禁制,防止他在傷心或者傷身的時候會忍不住流下損耗生命的淚水,讓他傷上加傷。

再加上後來他成長過程中遭受的各種困苦磨難,孤獨寂寞,更是讓他習慣了壓抑自己,變得沉默寡言和麪無表情,也讓他把母親叮囑的“不能流淚哭泣”這個□□,刻印在了靈魂裡面,哪怕是失去意識的時候也是本能的謹記。

當時孫老御醫反反覆覆的認認真真的診了好幾次脈,也只是再次確定了太子殿下的身體現在是特別的好,非常的好。

不過他想起來上個月太子殿下泡藥浴的事兒。

太子殿下被藥性入體的非人疼痛折騰的那麼悽慘,皇上在一傍看着就要眼眶發紅忍不住哭了,他自己卻是咬着牙硬撐,從始至終就沒掉一顆淚。因此孫老御醫認爲太子殿下現在哭不出來眼淚,沒啥稀奇的。

有些人就是比常人性情堅韌,雖然太子殿下有點兒太過堅韌了。

因此孫老御醫就拿出來了兩枚太醫院收藏的,對眼睛沒有害處反而有點兒保養作用的催淚藥丸子:能讓人淚如雨下,淚入泉涌的“淚雨”和能讓人的眼睛紅腫和兔子眼一樣的“月兔”。

當然“淚雨”也沒讓太子殿下流出眼淚來,但好歹擦了以後,兩隻眼睛不再是那麼幹淨精神了,而是看起來水汪汪的,裡面好像都裝滿了傷心倔強的淚水。再配合着使用“月兔”,就有些紅腫的眼睛裡面蓄滿了淚水,馬上要哭的稀里嘩啦的模樣了。

“春蘭姑姑,你不用嚇唬魏忠,沒有那麼嚴重。孤知道你們的心意,會記得按時塗抹這兩個藥丸子。” 小太子真沒覺得這事兒怎麼可怕。其實他更想說的是,就你們這幾天折騰的這個勁兒,滿宮裡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估計都已經知道了。

聽太子殿下自己這麼不在意,春蘭姑姑和魏忠小管事就更是擔心了,太子殿下聰明是聰明,就是對於人心險惡沒有一點兒計較。哎,太子殿下這個樣子,他們這些伺候的人,當然是要把所有的隱患都想到了,提前給排除了。

“五點了,還有半小時就是準備儀式開始了。孤先去乾清宮看看皇阿瑪。” 胤礽記掛着這幾天情緒低沉了很多的皇阿瑪。想在出發去鞏華城之前,去看看他陪陪他。

本來正在獨自一人傷心,懷念仁孝皇后的康熙皇帝,看到小太子滿臉關切,雙眼紅腫,淚汪汪的一副要淚流不止的模樣,忍禁不住的扯了扯嘴角,“孫之鼎那個老傢伙手裡還是有不少好東西的。”

胤礽毫不奇怪自家皇阿瑪已經知道了這個事兒,點了點頭,很是愧疚的說道:“是兒臣自己的問題,皇阿瑪。兒臣很是內疚。”

阿茹娜格格的上輩子,給仁孝皇后送葬的時候,應該是真情實意的哭泣哀悼,痛不欲生。可是他雖然能感同身受這種失去母親的痛苦,卻實在是代入不了阿茹娜格格的角色。

畢竟他連仁孝皇后的面都沒見過,平時孝順懷念仁孝皇后的所作所爲,不過是因着這具身體的責任,還有勸慰着皇阿瑪,讓皇阿瑪好受一點罷了。

可是現在的關鍵的是他哭不出淚水,連做個樣子都要靠着孫老御醫給的這兩枚小藥丸。胤礽覺得他很是對不起康熙皇帝對他一直以來的關懷備至,寵愛信賴。

康熙有點兒不忍直視,平時刻板守禮,表情稀少的太子現在的這幅模樣。稍稍擡高了視線,看着太子的光腦門兒,有點兒驚訝的問道:“你自己知道原因?” 什麼毛病能讓一個好生生的人抹着刺激性的薄荷水都沒有眼淚?

小太子低着頭想了一會兒,才擡起頭,語氣艱難的回答道:“是兒臣的母親,打從兒臣稍稍懂事起,就□□兒臣不能哭泣流淚。”

康熙皇帝心頭一震,他想到了太子上輩子的身世。

那位異域的侍妾應該受過很多不爲人知的折磨屈辱,她□□自己的兒子不能哭泣流淚,也是一番難得的慈母心腸了。一個不受寵的,混血的庶子在一個漢人的大家族裡面要生存下去,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堅韌不屈和咬牙硬撐。

人一哭泣,就會軟弱,可是太子的上輩子,應該是沒有可以讓他放心的軟弱一會兒的環境。

這都轉世重生了,內心深處還是牢牢記住這個□□,連薄荷水的刺激都能抵抗,可見太子的上輩子是吃了很多很多難以想象的苦頭。

康熙皇帝忍不住安慰的拍了拍太子的小肩膀, “她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用自己僅有的生存智慧,讓你學會堅強,讓你能好好的活下去。”

···

胤礽心裡納悶,皇阿瑪怎麼知道他的母親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 這一章節,我考慮了有一週。 怎麼讓小太子度過這漫長的送葬儀式。 首先就是哭的問題,皇后的葬禮上,哭是一種禮儀,什麼時候哭,哭幾聲,好像都有講究。 在下實在想象不出來小太子痛哭流涕的模樣,糾結了一週,還是這麼寫了。 請容許在下先哭幾聲,在下匱乏的腦洞, 哇哇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