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14

《冬裝》這本是分爲上中下三卷,第一卷是冬款中的童裝,即5-15歲的孩子們的款式,從頭到腳,帽子,圍脖,內衫,毛衣,棉衣或者羽絨服或者羊絨大衣,再到內褲,毛褲毛褲,長褲,皮靴,棉靴,棉毛襪,手套,護耳的耳捂,一應俱全。

分門別類的,從不同的面料,不同的款式,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等等各個方面,都有細細的解釋說明加顏色鮮豔,精美細緻的配圖。當然,不包括內褲,內褲只有兩個男女不同款式的圖紙。

小太子採用了目前的西洋畫圖法,把衣服的各種比例畫的分毫不差。看書的人可以直接把尺寸放大幾倍,交給裁縫去做衣服。

第二卷則是青年到中年的冬裝款。由於面料的特點和使用說明在上卷已經說了,這卷就主要是從各種不同風格,不同場合,不同需求(價錢)這幾個方面,給出了很多很多可供選擇的不同男女款式。

尤其特別介紹了旗袍和華衣。旗袍本就改良自滿洲的袍服。華衣也就是後世的西服,類似中山裝,小太子給取名華衣。

女裝方面,在女子的抹胸上特別說明了,可以加一對鋼圈。和內褲一樣,小太子沒敢配圖,只是畫了一個黑白的圖紙以供參考。男裝方面,則主要是在制服方面,尤其後世的軍裝,小太子覺得好,都給畫了出來。

第三卷,正是老人們的冬裝款。和童裝一樣,主要以舒適爲主,配上吉祥富貴的的花紋。這方面主要介紹了顏色的搭配和麪料的選擇。怎麼看起來面色更好,年紀輕些。

阿茹娜格格看完了這本書,覺得小太子簡直太貼心了,他實在不習慣這輩子天天要穿的,這個花盆底兒。瞧瞧這女童的皮靴多帥氣。這書來的及時啊,馬上做一套溫馨的冬款家庭裝,過年參加各家宴會的時候穿。

小胖手戳着書中的一個款式簡潔又不失童趣的女童手錶,小格格滿心的可惜,手錶還沒開始研製,只有等着了。

倭黑大人和自家鈕鈷祿福晉看完了這本書,兩人都是眉頭輕皺,一臉惋惜。“爺,你說莫不是真的是天妒英才?”太子殿下如此才華,卻身體那麼差,真的是招了天妒了嗎?一向爽直潑辣的鈕鈷祿福晉忍不住嘀咕。

“聽人說太子殿下最近好了一些,起色好了,精神頭也好些了,雖然更瘦了額,可這不是長個子抽條嗎?”

倭黑大人家世代忠心皇家,真心的希望將來皇權更替不要有波瀾。再想想太子殿下和自家閨女的事情,心情更是複雜。只能天天祈禱太子殿下得祖宗保佑,可以好起來。

阿茹娜格格拿了一些書送給她認爲不錯的小姐妹。倭黑大人把書送給了康熙,各位同僚,至交好友,同族兄弟們,鈕鈷祿福晉拿着書送了宮裡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各宮娘娘們,孃家幾家,交好的福晉們幾家。。。

一家人真的是把書當今年的年禮來送。

康熙皇帝拿着書,想着昨晚上佟佳表妹穿着那個胸衣,身着旗袍的樣子,忙默唸了幾句清心咒。再看一眼這本書,忍不住哼了一聲。

這明明是朕的武英殿印刷的書,那個臭小子居然都擡到了倭黑家。倭黑一家子還真拿它當年禮了,真的是夠慪,臉皮夠厚的。

康熙皇帝和小太子都還是關心對方,心裡把對方當兒子和父親對待。

最近兩人的表面關係相處也是緩和了很多,皇帝和太子在太皇太后的慈寧宮,或者皇太后的慈仁宮偶爾遇到,能像個正常的君臣一樣見個禮,打個招呼,問個安。

當然康熙皇帝對小太子的氣還沒全消,板着個臉,對着恭恭敬敬給他行禮問安的小太子。

太皇太后冷眼瞧着,雖然嘆息,但也沒強求能和以前一樣。

皇太后也看在眼裡,抽空啊就勸慰太皇太后:“皇額娘,我們的皇帝和太子都體貼孝順,有您看着那,還有列祖列宗保佑着,都會好起來的,慢慢的,就會和以前一個樣兒。”

“孝順是孝順,這父子倆啊都是倔脾氣。哎,又怕勸說多了,皇帝和太子又犯擰巴。只能是我這把老骨頭,多看着他們了一些。”

皇家父子,這樣子或許纔是正常。這幾年的父慈子孝,一家和樂,就好像是一個美夢,隨着小太子的身子骨變差,夢醒了。

總歸是個美夢,不是噩夢,身在皇家,能做個美夢就已經很好了。

太皇太后心裡清醒的認知到,將來太子的身體如果不能好轉,那將會是愛新覺羅家的一場災難,想想前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太子離世以後,各位皇子們的你爭我奪,甚至後面引發的的靖難之役。

每次想到這些個事情,她的心都在抽痛,她最疼愛太子,可是其餘的小阿哥們,那個出生的時候她不是都抱過?這都是她的嫡親的兒孫,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讓她最心疼的孫兒玄燁,打小就父母緣分淺,現在又是夫妻緣分薄,將來,連父子親情,也守不住了嗎?

將來若有那一天,皇帝,要怎麼去面對,像朱元璋失去他的太子一樣的傷痛?又怎麼去面對,兒孫們的自相殘殺?

雖然太皇太后不知道康熙皇帝一開始,主要是顧忌小太子的真實身份。但是她猜測的不錯,現在啊,小太子那一副骨頭架子的模樣,更是讓憤怒漸消,慢慢接受小太子和阿茹娜格格倆人身份的康熙皇帝擔憂。

雖然孫御醫說太子的身體已經有起色,精神頭看着也確實是好了一些,但是對比大阿哥,三阿哥,正在長成的四阿哥,還是太差了些。

小太子雖然沒上朝,可這滿朝文武那個不是人精,宮裡頭幾個皇子的情況,大家都心裡門兒清。誰沒個小心思?

明珠大人領着一些文臣武將,頻繁的上摺子,要太子出閣學習,康熙皇帝一概沒有理會。可是心裡也清楚,他不能一直這樣壓着啊。

這馬上過了年,太子又長大一歲了。歷朝歷代,哪有不跟着上朝,學習處理政事,就喜歡跑造辦處和鐵匠木匠呆在一塊,弄那些器械的太子?

想起小太子,康熙皇帝就心情鬱悶,要嘆氣。但想起小太子送他的寶貝箱子,想起上回戴鋅演示給他看的最新研究成果,康熙皇帝控制不住的心潮澎湃。

平定三藩的戰爭馬上就快結束了,大清有此神兵利器,就可以開始計劃安撫蒙古各部,收復琉球,剿滅海盜,反擊西藏的葛爾丹,甚至是攻打俄羅斯,等等。

這段時間,小太子每天堅持不懈的練習阿茹娜格格送的心法,現在稍稍的就有了感覺,可以試着去控制他那在腦海裡面亂竄無須的精神力了。所以臉色看起來確實是好了一些,有了點血色,精神也好了一點。

從毓慶宮走到慈寧宮,再到慈仁宮,乾清宮轉一圈兒請安完畢,也不再是一副馬上要暈倒的模樣了。甚至還偶爾去看看大阿哥,三阿哥做功課,或者去教導四阿哥認字。

縫紉機已經開始生產出售,雖然因爲需要用到鐵的原因,生產並不多,而且價格極爲高昂,但還是引起了轟動。

小太子此前特意在書中,說明了手工做衣服和縫紉機做衣服的不同。尤其在風俗上面,本着求同存異,有容乃大的原則,做了特別詳細的介紹。

因此不光沒有引起保守派和守舊黨的反對,反而大家的接受度極高,縫紉機加上那本不停在印刷的《冬裝》一書,以非常猛烈的勢頭,改變了大清老百姓的穿衣習慣。尤其是京城的滿漢蒙貴族們和江南的大小士紳們。

華夏人自古以來,講究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

宮內宮外,從京城到江南,颳起了一股強烈的穿衣風。

從販夫走卒到豪門貴族,出門的第一件事,今天穿哪套衣裳?什麼風格?怎麼搭配?

春蘭姑姑和喜梅姑姑開始熱衷於打扮他們的太子殿下,喜梅姑姑親自動手,兩根編織針飛舞,照着《冬裝》上的圖樣,兩天就織出來一件橘紅色的套脖子的高領羊毛衫。

小太子美滋滋的伸胳膊伸脖子,直接就給穿上了,橘紅色是暖暖的顏色,趁着小太子蒼白的皮膚,好像也有些紅潤了。

“好看,我們太子殿下穿着啊,就是特別好看。明兒個照着第二個圖,再織一件月季紅的,帶鈕釦的穿起來方便,配個圍巾,脖子就不冷了。” 喜梅姑姑看着小太子穿着她親手織羊毛衣,轉圈給他們看,很有成就感。

對着玻璃鏡子看了看,總覺得哪裡不大對勁。胤礽轉身又換上了內務府送來的羽絨服和長褲皮靴,再看看玻璃鏡,可不是一個精神帥氣的小太子嗎?正好衣服穿得多,也就不大看出來他的瘦了。

收拾妥當,小太子就直接去了研究蒸汽機的院子,也就是玩具處。

直接取字面意思,製造小太子玩樂器具的地方。這是當時康熙皇帝帶着對小太子的憤怒,和矇混宮裡宮外大家眼光的目的,給取的名字。還御筆親寫了這三個字,做了個牌匾,掛在院子的大門上。

可惜小太子完全沒在意這個名字。現在他既然有了精力,又不用和以前天天做各種四書五經等功課,可不是撒歡一樣的天天跑玩具處嘛。

於是大家就經常可以看到,一身黃彤彤太子服的小太子,親切不拘泥的和黃履莊兩個人頭挨頭,趴在桌子上,研究這個圖紙怎麼改動,這個零件怎麼製造,用什麼材料。

作者有話要說:  修改了一上午,奉上今天的更新。 親們,在下和晉江成功簽約啦,9號開V。先謝謝大家的捧場支持。 在下一定加油更新,嘻嘻,先把明天的章節和9號的一萬字準備出來。 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