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兩個弟弟簡單的用過今天的最後一頓飯,胤礽安排宮人們伺候他們梳洗上牀, 又吩咐小李子公公開始準備講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此脫身, 自己坐在了毓慶宮的書房。

他要好生想想, 怎麼把昨天他和皇阿瑪提到的那四位先生給請到京城, 做鎮女子女院。哪怕是四位先生都不願意親自來京城,他們能推薦一位學生,或者當世的哪位繼承他們思想學說的文人也好。

既然黃宗羲能安排他的學生萬斯年先生來京城參加《明史》 的修訂, 當是大局觀非常強, 非常理智的一位當世文豪, 讓他再安排個學生來女子學院講學,應當並不難?小太子摸摸鼻子,心裡實在是沒有底氣。

當年滿清和前朝的戰爭曠日持久, 死傷無數, 實在是太過慘烈, 對於這些心學大家們的身心傷害都很大, 尤其是王夫之老先生。他的全家人在戰爭中到處流浪,天災**之下損失了七七八八,血親所剩無幾。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 胤礽並不想去打擾這些先生們現在安穩寧靜的晚年生活。

可是當前朝野之間都極盡的推崇的程朱理學,小太子承認這個學說有很多優點,但是它裡面的那些“存天理, 滅人慾”,“三綱五常”等等說法對於當前的社會發展,尤其是對這天下的女子, 危害實在是太大。

小太子想捨棄掉它的這個部分,只選取其優點。就需要和他對立的心學大家們的支持,比如王夫之先生,顧炎武先生以及他們的思想學說追隨者們。他們若能站出來,建立系統的教學材料,教授天下學子,進而影響這“八股科考”,纔是上上策。當然,心學的理論也不全然都是優點,也需要捨棄一部分。

潤潤筆,胤礽在紙上寫下一行字:華表或者祠堂和拜訪萬斯年先生。

華表或者祠堂,胤礽想的是把他們建設在揚州,表示當朝政府對當初“揚州三日屠”的後悔和歉意,以及現在要民族大融合,慢慢的消除民族等級制度,共建大清帝國的決心。但是這個估計皇阿瑪目前不會答應。就算皇阿瑪答應了,八旗旗主們也會極力的阻止。

劃掉“華表或者祠堂”,另外想辦法去緩和民族矛盾。小太子開始考慮拜訪萬斯年先生的可行性。

想了好一會兒也想不出來怎麼去拜訪萬斯年先生,真是好生的糾結猶豫,他怕萬一把萬斯年先生給惹惱了,一氣之下回了南方講學,那他真是哭都沒地方哭去。還是找機會先問問大學士徐文元的意思。於是這一條也畫個叉。

想到萬斯年先生在修訂的《明史》,再想到皇阿瑪在修訂的《大清律》,還有明天的拜師儀式,小太子靈機一動,刷刷的,把後世二十世紀到四十世紀的人們,通用的標點符號給具體詳細的寫了下來。

古華夏在漢代以前,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那時候的人們對於文獻資料的理解出現了很多的偏差,甚至對於一個句子都有了相反的解釋,讀書寫字都非常的不方便。於是到了漢朝時期,就出現了簡單的符號,比如用於斷句的豎線,橫線,下勾線,頓號這些。

到了宋明時期,讀書著書中需要用到的符號基本完備,出現了密圈,密點,大小圈圈等等。只是不夠系統完善,在實際使用中也不是很方便簡潔。而且因爲每個讀書人寫字看書的習慣不同,對於標點符號的使用習慣也不同,因此這些符號的具體意思並不統一。

尤其是遇到好的文章的時候,滿篇的密圈,密點,大圈圈,小圈圈等,極爲妨礙看書人的心情。胤礽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也都是先在開頭寫下幾句說明,大圈圈什麼意思,小圈圈什麼意思,等等,非常的麻煩。

簡化和統一標點符號,是有必要在大清境內廣泛推廣的。小太子把寫好的紙張吹乾,放在一個匣子裡,打算明天送給皇阿瑪和兩位師傅,作爲附加的拜師禮。也是讓他們幫忙參詳參詳,根據目前在使用中的標點符號情況,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地方。

考慮到四位先生就算肯答應派學生來京城也是遠水不解近渴,而且,就算他們來京城估計也是和萬斯年先生一樣,堅持不領官職不拿俸祿。

所以小太子急需一位能認可大清女子的才華能力,同情他們的不平等遭遇,還能認識到程朱理學不合理之處的文官,來協助蘇茉兒姑姑處理女子學院的各項事宜。

哎,本來這個事情應該是皇阿瑪和滿朝文武要煩惱的,可是小太子真怕他們又選了一個“湯斌大人” ,到女子學院教授那些女孩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嘟嘟,康熙朝初期的所有文人資料,我挨個的看看。”

“好的,主人。” 隨着小太子的身體變好,嘟嘟的體型也變的明顯了很多,魚尾上的鱗片一片片的分明,閃閃發亮。聽到小太子呼喚它,開心的甩了甩自己的魚尾巴。

在程朱理學風行天下,遵循明朝體質“八股取士”的大清朝,要找到想要的人,真的是很難。小太子看過一個又一個文豪大家的資料,終於找到了兩個符合心意的。

戴廷栻,在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去年“被迫”赴京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目前在山西聞喜縣做訓導大人。而且他還與顧炎武先生交好,擅長書法,尤其在散文方面的造詣,廣受讚譽。看資料就覺得戴先生真的挺合適,如果他願意來京城做事,應該是一位很好的書法和散文講師。

施閏章,不光是同情被父母拋棄的女嬰,積極營救,還籌措資金在他管轄的地區辦學做教育事業。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兩年前,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名列二等第四名,被授於翰林院侍講的官職,負責纂修《明史》。施大人居然在京城,太好了,就是他了!

胤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人,心裡高興的同時,也對這個“博學儒”科考試產生了興趣。

“博學儒”科考試就是“博學宏詞科”簡稱詞科,在唐朝開元年間首創,也稱宏詞或者宏博,主要是用於考察天下文人的真實才華。它也是屬於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是在科舉制度之外,發掘和籠絡全天下飽學之士的另一種手段。

參加考試的資格要求很低,非常的空泛,不管是秀才還是舉人,也不管是已經出仕做官的官員,還是聞名鄉里的大儒,只要有各地督撫大人的推薦,就可以直接到京城參加考試。

而且考試題材也廣泛,不要求必須做八股文章,詩、賦、論、經、史、制、策等,都可以。考試合格後,便可以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職。

因爲詞科考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方式,每次開設都能爲朝廷選□□很多優質良才,對社會影響巨大,也因此歷朝歷代一般都很少開設詞科考試。

而這兩年因爲“平定三藩”的戰爭結局已定,康熙皇帝有時間和能力去集中人力物力,正式動手修纂《明史》,於是便開設詞科考試。下詔書誠招或者是“強迫”天下有識之士,甚至“明朝遺民”赴京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後,一般都是送進翰林院,參加《明史》的編修。

當然,滿清政府從入關開始就着手纂修《明史》這個事兒,不過是爲了告訴天下人,明朝已經滅亡,新的朝廷已經確立。另一方面就是籠絡那些自稱“明朝遺民”的文豪大家,給他們一個心理的慰藉。

其實就是給他們找點兒事情做,不要天天閒着沒事兒,就去參加什麼“詩社”,討論如何“反清復明”。

小太子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去翰林院編修《明史》的地方看看,能遇到史學大家萬斯年先生就更好了。看資料裡記載的,那裡真的是人才濟濟,讓小太子很是心動不已。他覺得讓那些人天天纂修《明史》,太浪費人才了,簡直是暴殄天物。

對於今晚的思考結果還算滿意的胤礽,估摸着這個時候小李子應該已經把那個故事講完了,雖然不捨,還是決定放棄了再研究研究直流發電機的計劃。難得陪一次弟弟們,小太子不想讓他們失望。

他最近的時間太緊張了,小太子決定明天早上,就派魏忠把那兩張便攜式手搖直流發電機的圖紙,先送給黃先生折騰。

把今天想到的這些先生們的資料都重新整理一下,也放到那個小匣子裡。出了書房,就來到了四阿哥和五阿哥兩位小哥倆的寢室。

“小李子公公,爲什麼小女孩沒有衣服穿?”

“四阿哥,因爲她的家裡很窮。”

“窮就是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嗎?小李子公公?爲什麼她家裡窮?”

...

小太子一進去,五阿哥胤祺就撲到了他的懷裡,嗚啦哇啦的說了一通。小李子公公不會說蒙語,四哥把童話給他簡單的翻譯完,就一個勁的追着小李子公公問個不停,根本不理會他。他也有很多問題要問。

胤礽讓小李子出去領了賞銀直接回去休息,自己逐個的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家裡窮是因爲土地被大官人吞併了,沒有土地耕種,沒有地方做工,家裡沒有糧食,也沒有銀子買糧食。”

“他父親之所以打她,逼着她出來賣火柴,是因爲他父親知道,賣了火柴,或者遇到一個好心人能給她一口飯吃,就有可能活下去。不出門賣火柴就會被凍死在家裡。”

“他父親是疼愛小女孩的嗎?當然,作爲父親,哪有不愛自己的女兒的?”

“京城有很多吃不上飯的小女孩。這天下啊,還有好多好多的人吃不上飯。”

“行,四弟的點心,和五弟的奶-子茶,明天都省下來一份,給京城裡的小女孩們吃。”

“到了熄燈時間了,有問題明天再問。”摸摸兩個弟弟毛茸茸的大腦袋,胤礽阻止了弟弟們繼續追問“爲什麼”。 現在不睡,明天早上估計都爬不起來了,而且他自己也困了。

“太子二哥,胤禛陪你睡。”“恩恩,太子二哥,一起,牀大大。”

“行,你們先進被窩躺好,孤進去快速的梳洗,十五分鐘就回來。”

四阿哥和五阿哥小哥倆聽話的進被窩裡躺好,頭挨頭,一起盯着個小孩拳頭大小的木頭小鬧鐘,開始給他們的太子二哥計時。

作者有話要說:  深刻的覺得晚上寫文效率太低。 嚶嚶嚶。以後儘量早睡早起。 嘻嘻。 麼麼噠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