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不想看兒子那遲鈍木呆的模樣, 怪不得上次又被阿茹娜狠狠的咬了那麼一口, 哪個小姑娘遇到這樣不解風情的未婚夫不覺得憋屈的慌?

“皇阿瑪問你,對於世事人情,是你懂還是皇阿瑪懂?”

“當然是皇阿瑪更懂, 兒臣有自知之明, 一竅不通。”小太子大方豁達的承認,自個的性格缺點。

“那就是了,這些事兒你就聽皇阿瑪的安排就好。不過, 今兒說到了,皇阿瑪就給你提個醒。”

“兩個女子學院招收學員的事兒, 都進行的差不多了,蒙古那邊會送來一些小姑娘進學。看他們的意思, 將來有的是打算着進你的毓慶宮的。”

嚥下嘴裡的奶-子茶,小太子眼巴巴的看着康熙皇帝,“皇阿瑪, 昨天兒臣帶着四弟和五弟,去看望了七弟和八弟。兩位弟弟都肉嘟嘟的, 見人就笑,特別招人喜歡。”

聽到太子這句話,有點兒怔愣的康熙皇帝, 默默的回看小太子, “皇阿瑪知道你有七弟和八弟兩位弟弟,也知道他們都很招人喜歡,只是皇阿瑪不知道, 兒子你的俊臉皮居然這麼厚。”

“剛纔還委屈巴巴的說自己剛剛七週歲,轉眼就想着給你那半歲都不到的八弟,拉媒做娃娃親?讓皇阿瑪猜猜,這是紫禁城城牆的厚度?還是皇城城牆的厚度?”

“厚臉皮”的小太子完全不在意自家皇阿瑪的嘲笑,繼續建議道:“皇阿瑪,兒臣覺得七弟和八弟挺合適的。而且皇阿瑪您看,兒臣不光有大哥和很多弟弟們,還有一些堂兄弟們。宗室家裡的好兒郎更是多的很。”

康親王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王妃,不就是來自科爾沁蒙古?聽三姐姐說她爲人處世特別好。伴讀燕泰也曾經在他面前誇過他的嫡母康王妃。

沉吟片刻,康熙皇帝覺得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也確實是,以小七和小八親孃的出身,尤其是小七的腳疾,將來讓他們娶個京城的八旗貴女,估計他們也彈壓不住。“聽起來,好像確實是有那麼點兒道理。”

“不過,將來如果需要,你自己去和你烏庫瑪麼說。可不要讓皇阿瑪給你頂鍋。”

其實康熙皇帝本身也不想讓蒙古貴女進他的後宮,但他還是看着太皇太后的面子,不輕不重的納了幾位蒙古女子。

看三格格和五格格現在的樣子,將來嫁到蒙古的機率估計不多,大清現在也不需要特意送格格們過去聯姻了。將來多幾個兒子迎娶出身蒙古的小姑娘做福晉,也確實是有必要的。

聽到皇阿瑪鬆口,胤礽立刻做保證,“皇阿瑪放心,烏庫瑪麼那裡,將來兒臣自己頂着。保證讓她老人家開開心心的答應下來。”

康熙皇帝樂了,“小子好不害臊,這麼大的口氣。”

“不過,看在世祖皇帝的面子上,太皇太后估計,可能,真的不會強求於你”

這幾年下來,康熙皇帝也發現了,太皇太后不光是把太子當成嫡親的重孫子一樣的寵着關心着,還在是不知不覺中,就把太子當成了世祖皇帝一樣的疼愛着。

不過太子的性情,確實是和他的皇父在某些地方很是相似。重情重義,至情至性就不說了,學習或者做事的時候,重視尊重所有才華出衆的官員們,不分滿漢蒙那個民族。自己天分高卻也是一直苦學不輟,好無驕躁之氣。

想到這些事兒,康熙皇帝突然覺得,太子在男女之情上木頭遲鈍一些,真的挺好。

大清朝和愛新覺羅家,可不能再出現一個“孝獻端敬皇后”了。

小太子卻是不認同皇阿瑪的說法兒,一臉認真的解釋,“皇阿瑪,烏庫瑪麼疼愛兒臣,不是因爲世祖皇帝。”

康熙皇帝忍不住的又笑出了聲,“不錯,算你小子有良心,這些年你烏庫瑪麼沒白白疼你。”

“說到這裡,朕想起來,還有一件事一直就沒和你提過。”

“朕當年是虛齡十二歲,週歲十一歲,迎娶你皇母的。正好四年後,你也是週歲十一歲,也和皇阿瑪一樣,十一歲舉行大婚之禮好了。也讓太皇太后喝你一杯喜酒。”

胤礽已經從阿茹娜格格那裡知道了這個消息,此刻聽了也沒有什麼驚訝的,可是他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皇阿瑪,十一歲大婚,兒臣沒有問題。可是,那個圓房怎麼解決?”

十一歲啊,他可能還沒長大。而且孫老御醫在管理宮裡女醫科剖腹產學習的時候,還順便研究出來了一個適婚適育年齡報告。報告中關於男子和女子的年齡方面,有很具體的說明,男女雙方都要滿十六週歲,真正的長大成人,身體長好了纔好結婚生娃娃。

皺了一下眉頭,康熙皇帝問道:“是不是孫之鼎和你講了他們的新研究?那個老糊塗,現在和你說這些做什麼?”

他覺得,在教導兒子成人這方面,自己可以和兒子適當的聊聊。至於別人,那就算了,他兒子今年虛齡可才八歲,萬一這些事兒引導的不夠好,影響了兒子的性情怎麼辦?這個男女之事可是一件必須慎重對待的大事兒。

小太子見皇阿瑪突然情緒低了一些,怕他歸罪孫老御醫,連忙解釋道:“皇阿瑪莫怪。是孫御醫上次給兒臣請平安脈的時候,被兒臣好奇問到了,才說了幾句。”

康熙皇帝點了點頭,“當年你烏庫瑪麼是在皇阿瑪十五歲的時候,給安排的教導宮女。皇阿瑪本來想着你也十五歲。不過,既然孫之鼎帶着人研究了,說到十六歲方爲最好,那就推遲一年,十六歲。”

胤礽暗暗的舒了一口氣,“兒臣謝皇阿瑪。 ”

“皇阿瑪,四年後的秀女大選,阿茹娜格格需要參加嗎?兒臣覺得格格應該不會喜歡參與大選之事。”

“關於兒臣的太子妃人選,還請皇阿瑪暫時不要把格格定下來。兒臣和格格提到過,等四年後再確認一次格格本人的意願。不管到時候她作何決定,兒臣都答應過她,尊重他的選擇,認真對待。”

“兒子,皇阿瑪對於你的呆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顯的阿茹娜小姑娘已經動了心,呆兒子還說要給人傢什麼自由選擇的機會。

“行,皇阿瑪就隨了你的意。四年後,在春天的大選開始之前,朕就讓阿茹娜自己做出選擇。當然,小格格也不需要參加大選。”

“到時候如果小格格初心不改,做出同樣的決定,皇阿瑪就直接去給你到倭黑家下聘禮。就和你皇母當年嫁給朕的時候一樣的流程儀式。”

胤礽總覺得康熙皇帝那裡怪怪的,居然答應的這麼輕鬆,可是他又說不出來哪裡奇怪。只好無奈的回答:“兒臣謝皇阿瑪。兒臣只是覺得,滿人八旗裡面,適合做太子妃的名門閨秀還是不少的。格格她應該更喜歡宮外頭的自由生活。”

聽了這話,覺得兒子實在是呆的讓人沒眼看的康熙皇帝,擡頭看了看牆上的鐘表,“宮外頭就自由?真是小孩子見識。趕緊的去午休,到時間了起來和皇阿瑪一起用晚膳。”

被趕去午休的小太子,纔想起來他還有個問題沒來得及和皇阿瑪確認。只好等晚膳後散步的時候再做詢問。

老百姓都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現在這沒有一點兒風的炎熱天氣,可不是看了一會兒書,就會不自覺的要打盹兒嗎?中午必須好好的睡一覺纔好堅持下午的功課。

美美的睡了一個午覺的胤礽,自覺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安靜的陪着康熙皇帝用好晚膳後,父子二人慢慢的散着步,不知不覺的就逛到了御花園。

看到太子又只顧盯着這滿園子各種各色,千姿百態的花兒們猛瞧,一副眼睛不夠使,永遠看不夠的癡迷模樣。康熙皇帝就帶着小太子,找了一個地處綠樹濃陰的小亭子落座,避開天上火球似的的大太陽。

進入七月份的皇家御花園,當然是百花齊放,美不勝收,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上輩子,小太子的奶奶一直很喜歡,親手養護一些開花的植物在家裡。她常對小太子說,鮮花是大自然給予世人最大方的恩賜。

他們一家人能有時間,有機會聚在一起,守着花骨朵兒,安安靜靜的等待它把自己完全綻放開來,就是一家人非常美好的人生時刻,是一種莫大的幸福體驗。

可是這些花卉植物,在水土稀缺,實在難以大量養活的未來星際時代,很多都是隻有圖片資料,實物卻是看不到了的。

“待會兒要做幾個鮮花插瓶,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送過去。”小太子喃喃自語。

“你就霍霍,這滿園子的鮮花,夠你折騰一個夏天的。”康熙皇帝對於太子這個喜歡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鮮花插瓶的習慣,已經是無奈的接受良好了。雖然他還是挺心疼這開的正好的花朵兒的。

胤礽回過神來,端正面容,開口解釋,“皇阿瑪,您不覺得,鮮花香氣襲人,沁人心扉,是這方天地給予人類最好的饋贈嗎?兒臣看着它們這種安安靜靜,不吵不鬧的活躍生動;還有這副偷偷摸摸,競相開放的樣子,就不自覺的心曠神怡,煩惱頓消。”

“皇阿瑪不覺得。”

小太子裝作沒看見康熙皇帝的不以爲然,繼續自娛自樂的分享他的心情,“兒臣喜歡做插花送給長輩,是因爲兒臣覺得,插花它是一種既可以自娛娛心,又可以娛人娛意的事兒。”

“插花的過程,就是給這些花兒再一次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境,擺放在一個花瓶裡,組成一種全新的,可以保存更久的生命。這個過程本身就很安謐美好。”

“每次兒臣把做好的插花送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分享這份天生天長的生機勃勃和美麗動人,就覺得有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

插花是小太子重生到這個時代以後,才發展的一項個人樂趣。畢竟上輩子的星際時代,每一朵鮮花都是寶貝,怎麼可能還有插花藝術?

“哦,既然胤礽這麼喜歡,下次皇阿瑪不賞賜你那些珠寶玉器,古董寶玩了,就送你幾捆鮮花即可。”

···

“皇阿瑪,您送兒臣的那些古董,都推放在倉庫裡面,兒臣確實有點兒不知道拿它們怎麼辦纔好。不若我們建個圖書館和博物館,皇阿瑪?”

小太子說着說着,自己也覺得這個主意特別好。他怎麼把這事兒給忘記了那?“我們把方便分享出去的典籍古董,都有償的展示給世人觀看,讓大清的老百姓,都有機會欣賞欣賞老祖宗們的文學藝術創作。皇阿瑪覺得如何?”

“恩,具體的說說。”康熙皇帝沒有任何表態。

“圖書館就是存放着很多很多的書籍的地方。凡是大清的讀書人,誰都可以花點銀兩在那裡翻閱任何一本書;也可以留下足夠的押金和借閱費,把書帶回家讀,讀完後再送回來。這樣就節省很多書籍印刻的成本,和讀書人買書的花費。”

“博物館就是存放一些歷史文物,古董字畫的地方。對着所有大清的老百姓開放,人們簡單的付些銀子買張票,就可以進去欣賞觀摩半天或者一天,就和二皇伯的遊樂園一樣。”

“胤礽,你這個主意,可不簡單啊。”康熙皇帝覺得,他不能貿貿然的答應下來。“索額圖是不是和你說了,有一些保守古板的文臣跟朕彈劾你的事兒了?”

胤礽點了點頭,“昨兒索額圖大人來找過兒臣。本來午休前兒臣就想和皇阿瑪提這件事兒的,沒來得及。”

暗暗的在心裡嘆了一口氣,康熙皇帝解釋道:“去年你折騰那些玻璃香水,肥皂縫紉機等等,就有大臣覺得是不務正業,不思進取。但是那時候你還沒進學,只當是小孩子好奇心旺盛,玩玩而已。他們也就只是觀望。”

“現在你已經正式進學了,雖然研製出來的火器和蒸汽機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是還是有一些頑固派,守舊派覺得你殺氣太重,不遵祖制,違背了千年來儒家的那套以仁義治理天子的思想學說。”

“他們認爲,你沒有按照他們這些士大夫們所希望的那樣,推崇程朱理學,孔孟之道,就是沒有仁義,不守規矩。”

說完這番話,康熙皇帝自己也很是感慨無奈。他不知道,一心爲着老百姓着想的兒子,能不能明白這其中的爲難之處,“圖書館和博物館,看似是普及教化,宣揚聖賢文化的大功德,但是它預示着,你要打破這些士大夫們,千年來處於文化壟斷地位的制度模式。”

“它們和建設學院不一樣。孩子們進學院學習,首先要拜祭了孔子和朱子。然後這些孩子就都作爲孔子和朱子的學生,進入士大夫集團,和這些文臣們處於同一個利益團體。”

“現在朕還能鎮壓下去這些反對的聲音,護着你,但是朕擔心,你這個圖書館一弄出來,他們就會鋌而走險,狗急跳牆。”

這些人打殺幾個或者是更多,對於康熙皇帝而言根本就無所謂,也就是對他本人的“仁愛”的名聲有點兒影響罷了。但是他最害怕的是,在他還沒徹底穩住局勢之前,這些人狗急跳牆的傷了太子。

“皇阿瑪昨天就在思考,要不要安排目前朝廷中程朱理學的帶頭人,熊賜履給你做老師,緩一緩這種對立的局面,現在不用琢磨了,你這眼看是要抄了程朱理學的老家了。”

真是愁人啊,太子太過優秀了,也是一種會折騰人的苦惱,尤其是折騰他這個皇阿瑪。

太子這個比別人多轉了幾百年的腦袋瓜子,太過顯眼,不流於世俗。而他最害怕的是,發展到最後,他這個皇帝都護不住他,世人難容。

歷史上那些主持改革的那些大功臣們,雖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但是他們自己,卻是沒有一個能有好下場的。

小太子皺了皺眉頭,“皇阿瑪,如果確實需要拜熊賜履大人,甚至是湯斌大人做老師,兒臣不會拒絕的。熊賜履大人和湯斌大人一樣,雖然都是對於程朱理學太多狂熱推崇,但是人品性情是沒得說的。”

“當然,兒臣心目中認可的老師人選,除了那幾位心學大家外,據兒臣所知,當世還有王錫闡先生和梅文鼎先生。他們二人,博學多才,才華橫溢,對於當前世界的算學和曆法的研究,很有成果。”

“拜熊賜履爲師這個事兒,皇阿瑪會再好好的琢磨。現在只能主要以求穩爲主,不適合有什麼大動作,等朕把那批人慢慢的給處理掉了,局面穩定了,在找機會折騰那個圖書館和博物館。”康熙皇帝慢騰騰的語氣裡難掩殺機瀰漫。

“梅文鼎這個人,皇阿瑪知道,是個難得的飽學之士,他還是李光地和黃履莊二人共同的好友。王錫闡卻是沒聽說過。”康熙皇帝有點兒疑惑,大清居然還有他不知道的飽學之士?

“皇阿瑪,關於這位王錫闡先生你確實是不知道。歷史上記載,是在他去世後,後人印刷寫有他研究成果的書籍後,才瞭解他的才學的。”胤礽表情認真的解釋。

“據說,王錫闡先生多年來潛心治學,爲人高潔,沒有刻板的門戶之見。所研究的歷法更是於實際的天象結合,特別務實不說,更是和現在西方傳入大清的算學知識,詳細的互加印證,沒有一點兒國家偏見。”

“因此在王錫闡先生的學說爲人所知以後,就被譽爲是和梅文鼎先生,薛鳳祚先生同等的一代曆法大家。廣受世人讚譽。”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章,好像答應了一位寶寶,叫大寶再見的親親,這周有一天日萬的,一直碼字忘記更新了。 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