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平樂

五阿哥瞅着滿臉寫着“這奶=子茶真好看”的三阿哥樂呵。這就是想要左擁右抱的代價, 得之桑榆, 失之東隅也。

因爲喜好繪畫,這些日子和歐洲文人接觸最多的六阿哥接口, “胤祚看了莫里哀先生的所有戲劇。莫里哀先生的遺孀這次也來了大清, 說是要完成她亡夫的一個心願。據說她看完了《西廂記》的演出之後說,曾經有言, 王實甫先生會和莫里阿先生在天國相見,徹夜長談。”

七阿哥面露迷茫, “《西廂記》不是根據唐代元稹的《鶯鶯傳》改編的嗎?《鶯鶯傳》的結局是張生和鶯鶯“私定終身”後, 罵人家姑娘‘不妖其身, 必妖其人’,然後鶯鶯姑娘另嫁他人, 張生一輩子沒有中榜。”

八阿哥微笑着說道:“不光是改編, 王實甫先生還大膽的化用了唐宋以來八個詩詞名家的佳句麗語, 所以很多人讀着都覺得很親切熟悉。而且王實甫先生本人也是博覽全書,才華橫溢,詩詞底蘊及其廣博。”

“王實甫把故事改的更加曲折生動,桃麗娜和紅娘確實是有共同之處,兩個故事也有共情之處。我看過《丈夫學堂》和《太太學堂》。聽說因爲這兩部戲劇宣揚新思想,希望百姓衝破神權思想的牢籠而被指責爲“□□”、“詆譭宗教”, 遭到教會的禁演。”

弟弟們各抒己見,太子殿下就放鬆的一邊品茶一邊聽。

從對莫里哀先生的人生際遇嘆息不已,到對他的人品才華驚歎連連。說到法蘭西學院爲莫里哀先生立了一尊石像,底座上刻着這樣的題詞:“他的榮譽什麼也不缺少, 我們的光榮卻缺少了他”,小傢伙們都是各有各的感觸。

聽到莫里哀先生回到路易十四的那句幽默之語,“尊敬的陛下,娶妻難,照應妻子更難。···比治理一個國家困難得多”,又都瞅着三阿哥樂呵。

憋屈的三阿哥對着這些只會看他笑話的兄弟們說不出話來,只有在心裡發狠,有本事你們永遠不娶福晉,或者不納側妃。

國事、家事各個都是事兒,康熙皇帝的龐大後宮因爲這夥兒歐洲來人當然也是激動異常。

吆,他們的國王都只允許有一個合法的妻子和很多不合法的情婦,情婦生的孩子沒有王位繼承權,國王絕嗣就要由近枝親屬繼承王國;吆,天主教規定一夫一妻制度,如果國王違反了教義還會被教皇廢除,所以亨利八世要另娶必須先合離。

哎吆,人人誇讚的伊麗莎白一世居然是女子,在她的統治時期,是英國人口中的“黃金時代”,是英國最強大的一個時期?哎吆吆,亨利八世的幾個王后都是他的宮廷女官出身?最後一個王后居然是一個結過兩次婚的女子--?上一個王后居然和人私通被處以火刑?!

歐洲人都不怕家醜外揚?

因爲太子妃有孕在身,這些天不停接見這些洋人貴婦的皇貴妃娘娘,和因爲這些西洋人的藝術刺激又靈感勃發的榮妃娘娘,以及幫忙協理宮務的惠妃娘娘、宜妃娘娘抽空聚在自己的蘭藻齋嘮嗑,“你們說說,這些洋人真會折騰,把一個教會捧上天。”

榮妃娘娘聽着這些大八卦,自覺後面幾個月的故事來源都有了,當下就歡喜的笑了笑,“我聽三阿哥說,亨利八世爲了生一個合法的繼承人,爲了合離再娶,和不同意他合離的羅馬教廷翻臉,趁機脫離了羅馬教廷,確立了英國國教,國教聽命於皇帝。”

“然後這纔過去多久,他們又開始折騰什麼新教,說要脫離昏庸國王的統治,要弄什麼轄制國王的議會。我覺的這些英國人就是愛折騰。一會兒信教,一會兒信皇帝,一會兒信議會,將來不知道信什麼?”

宜妃娘娘端起來她的奶=子茶,對着木質吸管吸了一口,口氣涼涼的說道:“可能他們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信什麼,才這麼折騰,一信起來不光把老子娘都忘了,連自個兒是誰都忘了。”

“不像我們老老實實的過自己的日子,有空的時候該信佛的信佛,該信道的信道,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一身輕鬆。”

惠妃娘娘嚥下嘴裡的點心,麻利的接口,“宜妃妹妹說的在理。他們就是一推兒不知道信啥的糊塗蟲,不折騰折騰心裡不舒坦。”

皇貴妃撫掌大笑,“可不是這個理兒嗎?孔聖人不是說過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他們折騰這個議會、□□,估計又是瞎折騰。”

“就跟《太太學堂》裡面那個所謂的貴族一樣的瞎折騰,居然要自己培養一個只會針織女紅的妻子?這樣的姑娘天底下不是很多?最後弄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同樣有一個女兒的榮妃娘娘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可不是這麼說?雖然像《吝嗇鬼》裡面的父親出賣兒女的婚姻換錢不對,但是我看那個《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瞎折騰,父母生養了他們,他們就這麼回報?”

康熙皇帝聽到這裡就沒有再繼續聽下去,悄無聲息的走人。

妃嬪們對莎士比亞的戲劇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這些天四九城裡頭看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的人,幾乎都在說這倆孩子不孝。看了《太太學堂》的人也都在說這個貴族白癡傻帽。雖然大清國也還有養童養媳的家庭。

就連新式學院的年輕人看了都說這傢伙瞎折騰,更不要說做父母的人看了有何感想。

不過,她們對於歐洲人的信仰問題,卻是看的很準。歐洲人可不是就沒有根骨定性嗎?用兒子的話說,就是沒有自信的時候信奉神權,自信心膨脹以後又搞個人崇拜,從來沒有給自己找一個明確的定位。

這天晚上,太子殿下在和太子妃殿下看完了英國大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後,梳洗完畢,發現時間還早,月色美好,就一起躺在濠濮間迴廊上的軟椅上賞風賞月。

他正閉着眼睛體驗濠濮間這份幾乎沒有人爲設計感的自在閒適,與山水林木共歡樂,伴鳥獸禽魚同悠遊的時候,被太子妃用手輕輕的戳着臉頰,微微睜開眼睛,就見她神色猶猶豫豫的問道:“你說,將來我們的小寶寶要是愛上了一個無才無德、無財無貌的平頭老百姓,怎麼辦?”

太子殿下聽了眉毛都沒有動一下,“孤前些日子想要實行新的《婚姻法》,皇阿瑪不同意。他認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最好。孤想着凡是沒有絕對的好或者不好,也就沒有堅持。至於我們的孩子將來的婚姻大事,···。”

“怎麼說?”太子妃很好奇。“無財、無貌亦或者無才都可以隨他們自己的主意,酌情取消他們的身份待遇即可,或者讓他們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過普通日子。但是無德,就堅決不能同意。”太子殿下對於德行的要求沒有任何的猶豫,也沒有任何的遲疑。

阿茹娜因爲他這般冷靜的姿態,小眉頭微皺,不過她也沒有多說什麼。反正將來如果孩子們不懂事,和《羅密歐與朱麗葉》裡面的鬧騰不休惹他傷心生氣,她一定會先教訓他們。胤礽發現她皺了眉,以爲她在擔心孩子們的將來,就輕聲安慰,“不要多想。”

“我們就算管得了他們的婚姻,也管不了他們一輩子。對於西方社會的父母子女關係,有一點孤挺欣賞,就是相對的彼此獨立。我們華夏人的父母,一般都是父母爲了孩子的將來活,孩子爲了父母的願望活。”

頓了頓,他細細的聽着不遠處的梧桐樹上傳來的越來越歡快的蟬鳴聲,非常有節奏的“知——知——”,聲音還很響亮,時而漲起,又時而落下,桃花眼裡就泛起了笑影兒。

望着湖邊的楊柳拂過水麪;湖裡零星點兒的那幾瓣小碎荷花兒,夾雜在擠擠挨挨的層層荷葉中,隨着小小的水流空隙漂流,在這初十稍顯疏淡的月色下,說不出的別緻風情、輕盈素雅,就忍不住笑了出來。

太子妃聽着此起披伏、不絕於耳的蟬聲大作,瞅着這個月下的大美人,驀然想起那句“蟬噪林愈靜,鳥鳴景更幽”,剛剛想要對着面前更幽的“美景”做點什麼,又怕打破這份美好。

哪知他突然又接着說道:“沒有說哪種方式好,哪種方式不好。只是對於我們的情況,當然是更適合相對的彼此獨立。”

“如果他們要折騰着,喜歡一位被皇阿瑪或者孤貶斥的人家的姑娘,也答應他們。”

每個人的人生都只能靠自己的取捨決定未來的方向。立身高處,就要德行高潔。退修其身、進濟蒼生應是身爲皇家人的基本要求。就好像梧桐樹上的蟬兒一樣,飲天地之靈氣,吸萬木之精華,然後在這寂靜的秋夜裡盡情歌唱,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個月的生命。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總是,要對得起口中的美食佳餚、身上的綾羅綢緞;對得起這方明月清風、蟬鳴殘荷。

本來心裡被他這個不解風情的木頭弄得正兀自幽怨的太子妃,眼看他露出這幅冷峻甚至可以說是“無情無心”的小表情,再也忍耐不住,伸手輕輕的捏着他的小鼻子,瞬間仙人姿態的太子殿下就因爲呼吸不暢而下了凡間。

眨巴一下眼睛,確認了她眼裡的不滿,耍無賴的太子殿下吧唧一口就親在了她的手心上。被耍無賴的太子妃又氣又羞,把自己憋得臉蛋兒通紅,乾脆扯着他的小俊臉一通折騰,一直到他臉上終於又有了“人氣兒”才放手。

無辜被折騰一番的太子殿下,看着她還不是十分滿意的小模樣,又笑了,非常“大度”的開口詢問,“太子妃殿下請講。”

太子妃殿下傲嬌的瞥了他一眼,不想講,就做了一個睡覺的表情。太子殿下心領神會,立馬起身扶她去寢殿休息。阿茹娜本來還想着到牀上再和他說一會兒話的,哪知道一挨着牀突然就睏意上涌,直接就睡了過去。

胤礽被她這個香甜的睡相感染,本來還不困的他也在不知不覺中睡着。

歡喜愉快又緊張繁瑣的交流談判還在進行着,在每一個前來大清國的人,每一個參與接待的人,每一個天天盯着太子殿下的當天小電影津津樂道的人,都覺得大有收穫的時候,大清國康熙三十年的中秋節如約而至。

八月初十四這天午後,天氣晴朗,輕風拂面。明淨澄澈的太陽光亮麗卻又不灼熱,剛剛好的溫度好像是小娃娃純真無邪的小眼神兒一樣。輕快活潑、毫無心機的溫暖,讓人們忍不住打開胸懷,盡情的徜徉在這般可愛的陽光下,張開雙臂和它來個大大的擁抱。

康熙皇帝就在這麼一個陽光剛剛好,秋風剛剛好的日子裡,領着寶貝兒子,在紫禁城的太和殿正式宴請所有的歐洲來使。

鳴鞭三響,衆人在這份寂靜無聲的莊嚴肅穆裡面行禮完畢,丹陛大樂奏起,美酒佳餚紛紛端上來,歌舞鼓樂紛紛登場。

在大清國越呆越是感觸深的法蘭西帝國的王太子,壓根兒就沒心思慶賀。他看着端坐高臺之上,和空中的大太陽一樣舒適愜意的大清皇帝和太子殿下,想想自己的國家法蘭西如今的情況,心裡只有羨慕的感嘆。

大清國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國家,他們的皇帝正值當年,他們的太子殿下如日初生,他們的皇太孫馬上就要在全世界人們的翹首以盼中降臨人間。所有的一切都是這麼的美好,所有的幸福都可以憧憬,怎能不讓各國人們心馳神往?

法蘭西的財政大臣看着場下的好似是山林打獵的宮廷舞蹈,想到愛新覺羅皇室祖先們的“發家史”,和歐洲的蠻族一樣,也是華夏人眼中的蠻夷,就生出一絲不甘心,想試一試。沒道理出身山林的愛新覺羅家可以把大清國治理的這般好,波旁王朝就不行?

王太子對着他眼裡的不甘搖頭,法蘭西如今的情況,一動不如一靜,只要一動起來,就是下一個英格蘭,很可能還沒有英格蘭的好運。

因爲這次接待歐洲使團的事兒完成的非常圓滿,驕傲自豪的大清國人把太子殿下和各位歐洲人的小電影在世界各國每天這麼一播出,又刷了一波大清太子殿下的二三事,引得全世界人們激動熱情的嗷嗷叫喚着“太子殿下”,滿朝文武大臣想着大清國無限美好的未來,各個都是滿心滿眼的歡喜興奮。

等到康熙皇帝說了一句簡短莊重的祝酒詞,衆人起筷開動,各種幽默、詼諧、隆重、喜慶的慶賀詞、祝酒詞一一響起。文武大臣們、各國的官員們,上下臺階互相祝酒,珠帽轉動之間,好像是滿天的星斗,又好像是空中的陽光在細碎閃動。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天幕下垂太陽西斜。大臣們和賓客們臉上的莊重謹慎、溫文爾雅都要繃不住。

身爲理藩院大臣,對於大清國當前的外交進展實在是興奮難耐的阿嘞尼大人,首先下了場,圓圓胖胖的佛倫大人一看,也咧着嘴巴跟着下場,得到太子二哥同意的小阿哥們紛紛跑到廣場上拉開架勢。

好嘛,有這倆活寶和阿哥們的一帶動,大家夥兒都不再繃着,麻溜的離開座位,跟着曲子翩翩起舞。

美酒摧毀人們的理性思維;舞動的曲子更是促使人們血液奔騰,釋放着被壓抑的本性。場下舞動的大臣們隨着跳動的腳步逐步展露真我,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淋漓酣暢的抒發着自己的真實情感。

瞧瞧法蘭西王太子的一臉菜色,真開心吆;瞧瞧奧地利皇家人的鞋底兒大長臉,真可愛吆。

本來不想下場,只想安靜喝酒的王太子,···想下場又有點兒不好意思的奧地利皇家人,···當誰不會跳來着?

然後,正在和老承恩公喝酒的康熙皇帝瞅着席位上只剩下的零星幾個人,看看廣場上擠擠挨挨的,各種膚色各種髮色的“羣魔亂舞”,心裡只有一句你們開心就好;手裡捏着一根大雞腿的太子殿下發現他們都自得其樂的玩鬧起來,放心的開吃。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各國各民族的舞曲挨個的來了一輪,反正這些人打小兒都是接受諸如君子六藝之類的嚴格教育,又因爲當前各個國家的聯繫增多、交流頻繁,不管哪個國家的曲子多多少少都瞭解一二,都能跟着跳幾下,唱幾段。

佛倫大人覺得幾年前皇上吼的那段《友誼地久天長》比較應景兒,就拉着正在和八阿哥比劃猛虎倒地的四阿哥過來,三個人一起吼,“···舉杯痛飲,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三阿哥覺得那年他們兄弟在毓慶宮唱的《小雅·魚麗》很貼心,就拉着五阿哥高聲唱了出來,“···熱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珍饈齊全!···甘美任品味,····應有盡有之,···。”

法蘭西王太子接過宮人提供的樂器,被稱爲最適合在傍晚寧靜時分做伴奏的法蘭西六絃維奧爾琴,和他的財政大臣放開嗓子吼着他們新學會的“漢家祝酒歌”,“···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側耳聽。···”

被法蘭西王太子的奇腔怪調逗的直樂呵的康熙皇帝,忍不住看向整場宴會都是隻顧埋頭吃喝的呆兒子,“胤礽不下去吼一嗓子?”呆太子嚥下嘴裡的藕盒,擡起頭來,很是認真嚴肅的回答,“回皇阿瑪,兒臣還沒吃飽。”

···

瞅瞅他面前一個個已經是上了第二輪,卻又變得光溜溜的菜盤子,再看看自己面前好像沒動筷子的菜盤子,康熙皇帝直接發話,“再給你十分鐘。”“···兒臣遵命。”話一落,又抓了一隻肥肥的大雞腿在手裡,繼續奮鬥。

太子殿下很無辜,他是真的沒有吃飽。今兒中午午休的時候,因爲寶寶們突然胎動劇烈,他一着急就對着太子妃輸送了比平時多多的內力,導致他現在丹田裡面空蕩的很,急需補充各種食物轉化能量出來。

自覺年齡大了,心性越發“止如水”的老承恩公始終沒有下場,安安靜靜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偶爾和過來給他敬酒的大臣們聊幾句,沒人的時候就自己慢騰騰的品嚐宮裡的美食點心,間或擡頭看一眼自己的太子外孫兒,蒼老的小眼神裡是掩飾不住的慈祥喜樂。

此刻聽他和皇上相處的這般輕鬆自在,又因爲皇上的催促甩開腮幫子跟個貪吃的小倉鼠一樣,鼓着臉頰吃的津津有味,一雙桃花眼快活的眯成兩道月牙兒,好像手裡的雞腿就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心裡暢快的老人家笑的臉上菊花朵朵開,也抓了一根雞腿在手裡慢慢啃。

康熙皇帝看着自己身邊的這一老一小,瞅着自家二哥和五弟眼裡快要忍耐不住,幾欲噴發的磅礴笑意,只能在心裡感嘆一句,天人之姿的寶貝兒子,哪怕是胡吃海喝也比一般人好看。

此時此刻,只顧着抓緊時間大吃大喝的太子殿下,恨不得自己多生一張嘴巴。短短的十分鐘對於場下衆人來說可謂一擡腿兒,一亮嗓子的時間,對於“還沒吃飽”的他來說,卻是三隻大雞腿的大事兒吆。

等到他嚥下嘴裡的最後一口雞肉,真摯誠懇的陪着自家皇阿瑪、二伯父、五皇叔、外祖父、岳父、、、各位長輩各碰了一杯美酒後,在宮人的伺候下慢騰騰的漱口淨手完畢,在迫不及待的恭親王的催促下,慢騰騰的起身。

作者有話要說: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大人的將進酒,是蠢作者以前最喜歡吼的一首。哎。各位親們,美酒雖然好,記得適量吆。切不可把後半輩子的酒在前半輩子都喝完了。現在只能瞪眼看別人喝。感謝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起風了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紅顏禍豬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