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

兩日後。

漢江已北,樊城。

江邊,約莫兩萬餘衆的魏軍士卒緊緊列陣,陣勢間相互緊密配合,極爲嚴謹。

全軍將士望向江面上,都不由大喜過望。

因爲,如今的漢水江面上已是隨着寒潮的來臨,連續兩日的大雪紛飛冷空氣的籠罩下,水面已是化成了冰層。

連日以來,魏軍無法克襄陽,都因漢水天險而被阻隔。

可現在冰封江面,不僅可以踏兵渡江,漢軍引以爲傲的荊州水師也將喪失了用武之地。

一連想到這些,縱然如今寒風凜冽刺骨,但魏軍上下卻都心懷火熱,他們終於不用在遭受荊州水師的威脅而可以渡江圍城前去援助主力大殺四方了。

徐晃集結起全軍部衆,先是令一隊騎兵縱馬奔馳於漢江江面上試試冰層,查探結冰厚度是否能夠支撐大軍大規模的渡江。

畢竟,若騎士縱橫都無絲毫問題的話,便步卒就更問題不大了。

當一隊騎士來往徘徊數遭都未出現任何變故時,徐晃懸着的心才悄然放下,隨後他縱馬揮斧面向全軍將士怒吼着:“諸位將士們,我等已經兵臨漢江數日有餘,雖兵鋒強勁卻由於漢江天險的阻隔而遲遲無法存進,但現在竟連蒼天都在冥冥之中相助大魏,於關鍵時刻天降暴雪冰封江水,助我軍渡江。”

“大魏威武,大魏定當承天順命,掃清叛逆。”

一席怒喝,魏軍上下亦是紛紛發出怒喝般吼聲:“威武,威武,大魏必勝!”

古人本就對上天敬畏無比,故而皇帝纔有自稱天子,寓意“天之驕子”,代替蒼天來治理人間,其傳國玉璽更是雕刻“既壽永昌,受命於天”來宣示正統性。

徐晃搬出了這一套ꓹ 自然是讓麾下各部軍士紛紛士氣大漲。

這一刻,瞧着暴雪忽臨冰封漢江ꓹ 無不是歡欣鼓舞。

下一秒,徐晃命諸部列陣緊密配合着渡江。

由於冰層的原因,戰船已經無法再暢通無阻ꓹ 原本遊曳於江面上的荊州水師也只得提前退卻,而駐軍襄陽城的寇封得到此消息後ꓹ 也欲效仿曾經的關平那般於江面大肆鑿冰。

只不過。

徐晃好不容易想到了利用天時破漢江天險,又豈會讓寇封得逞?

他幾乎隨時都輪流派遣軍士巡視ꓹ 一旦發現荊州軍動員周遭民衆鑿冰ꓹ 便立即大舉出擊滅之!

針對於此種情況,寇封心知已無法阻止魏軍渡江,無奈之下只得放棄鑿冰轉而大肆加固城防並囤積糧草等軍事物資,以防接下來的圍城或者強攻。

隨後,又立即遣人迅速往宜城前線通報此變故。

宜城方面,漢軍大營。

隨着氣溫驟降,漢江水位逐漸下降ꓹ 水師的便利逐漸喪失優勢時,再隨着襄陽傳令兵的抵達ꓹ 關平便已明悟ꓹ 漢江天險或許已經防守不住北岸魏軍。

得知徐晃部已在緩緩渡江ꓹ 從事龐林沉吟片刻ꓹ 不由拱手勸誡着:“君侯。現寒潮導致漢水上下開始結冰制約了我軍水師的行動,若等氣溫再行驟降ꓹ 冰層越發穩固之時ꓹ 恐怕便再難施行對魏軍後勤糧道的打擊了。”

“到時若魏軍得到充分補給ꓹ 又有樊城方面的徐晃部兩面夾擊,如此我軍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便會大肆暴露而出ꓹ 恐怕屆時局面會越發不利!”

一席話語落罷,龐林停頓一下,遂建議着:“依林看,不如提前率部撤離,待堅守堅城到明年開春水位回升時,再行與魏軍爭鬥。”

一番話語,龐林徐徐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鑑於目前的局勢,他建議罷兵休戰,待來年再戰。

只不過。

這則建議卻遭到了諸將的連連反對,其間早年於江陵武舉中脫穎而出的魏磊隨着屢立戰功而被任命爲馬軍校尉,掌管一支主騎。

此刻,他直言道:“關將軍。目前縱然敵衆在我軍之上,但即便如此,這連日來的決戰,我軍卻依舊能夠與之抗衡且佔據上風。”

“末將以爲,即使因寒潮的原因導致水師無法暢通無阻,但單憑步軍,也能擊破強敵。”

此話剛落,與之關係親近的好友譚權,龍治等將也紛紛出言附和着,理由無外乎都是希望繼續以步軍與魏軍決戰,雖死無憾!

瞧着麾下的一衆將校士氣絲毫不受天氣的影響,關平內心的可戰之心亦是不自覺間高漲數分,但現在不比以往,他作爲主將所考量的乃是大局,不能再繼續憑勇而定。

以前,他縱然謀劃有誤,但好歹身後還有其父兜底。

但現在自己獨當一面,關平卻深知每做一步決定都需要慎重。

隨即,他回首側目望着從旁的幕僚劉逢,低聲道:“先生,龐從事之見,您怎麼看?”

聞言,劉逢思慮片刻,拱手沉聲道:“君侯。以逢愚見,我軍此次縱然即將會遭受魏軍徐晃部的夾擊,兵力上遠遠處於劣勢,但我軍也斷然不可避戰,不然襄陽城定成孤城也!”

“若我軍一時撤離,那魏軍勢必大舉圍困襄陽城,而漢江水位下降至少一兩個月的冬季寒潮時期是沒辦法動用水軍外圍策應襄陽,而步軍一旦撤退,也將無法再抗衡魏軍。”

“畢竟,作戰講究士氣,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要戰便要戰至最後,一旦我軍此刻罷兵休戰,那襄陽則斷能存也!”

一時之間,劉逢鄭重地解釋着前後因果。

聽聞着總總原因,關平內心本就不傾向於罷兵休戰,這一刻也更是打定了主意,要戰鬥到底!

沉思半響,關平面色忽然嚴肅起來,面視諸將沉聲道:“諸位。龐從事之言也的確在從大局方面考慮,再繼續顫鬥下去我軍會面臨着兵力上的劣勢,但本將已經計議已定,此次無論如何,都要戰鬥到底,戰至最後一人。”

“此戰雖險,但本將亦絕不後退半步,與諸位將軍同在。”

“將軍威武,威武……”

一時,隨着關平表明瞭戰鬥到底的立場後,此起彼伏的陣陣高吼聲頓時響徹大營之間高呼着,他們心底所燃起的戰鬥意志再度強烈數分。

隨後,關平揮手打住諸人,遂道:“現敵將徐晃正趁漢江冰凍之際率部渡江,但兩萬餘衆想要全權渡河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而爲避免遭受敵軍夾擊,使局勢進一步惡化,本將決定先發制人,直取曹仁大營,大破魏軍。”

這一番豪言壯志脫口而出,關平隨即不等諸將以反應的情況便下達了道道指令,只爲明日的決戰。

他已經做出“破釜沉舟”的準備,此戰不成功便成仁。

翌日清晨。

漢軍大營。

營間各部軍士齊聚一團列陣,陣勢與陣勢間長戈林立,那緊密的陣勢間充斥散發着軍士們那令人畏懼的騰騰殺氣,讓人感到森嚴無比卻又望而生畏!

關平此刻一席藏青戰袍,高居將臺,厲聲高呼着:“諸位將士,此戰關乎着我荊襄諸郡的榮譽,若敗,則魏寇可乘勢追擊,勢如破竹蓆卷諸地,本將想必你等爲了家中父老妻兒的安危,定然會考慮榮辱後果,便不再多說什麼。”

“本將重申一點,此次將與你等同在,同甘共苦,流盡最後一滴血,誓死不退,寸土不讓!”

“大漢萬勝,萬勝……”

隨着關平一番番慷慨激昂地陳詞,營間濃厚的氣氛頓時便燃了上來,下方萬千軍士紛紛揮舞着掌中長戈竭力高呼着。

漫天之聲,仿若震耳欲聾地雷鳴一般。

聲勢空前絕後!

緊隨其後,關平更是面向全軍將士承諾着:“此戰關乎全局之戰,本將承諾,此戰但凡斬殺敵寇攜首級超五人者,戰後一律官封一級,賜民爵,若不幸戰死者,則朝廷將會發放三倍撫卹金於每戶,以表諸位戰功之志。”

“諸位勇士們,戰鬥吧……”

一記記的鼓舞之下,數萬漢軍將士攜着高昂的步伐、腳踏整齊的步伐齊聲邁步出營向敵營攻去。

關平更是身先士卒,領西涼騎士居於前方。

其間,諸將士紛紛高唱着“興漢之歌”:

批鐵甲兮,挎長刀。

與子征戰兮,路漫漫。

同敵愾兮,共死生。

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揚我漢威兮,戮曹賊。

與子征戰兮,終不懈。

馬踏草原兮,逐胡兒。

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赳赳強漢兮,豈不興哉?

一位位漢軍士卒高唱興漢歌,無不振奮起來!

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
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