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

江面之上,三千餘衆操控的商船沿途逆流而行,穿行武昌、黃州,三江口等水流,逐漸進入了荊州水域。

“各部按事先指令行事,從現今起,我等便是從吳中沿江西進貿易的商隊,沿途所遇烽火臺上,荊州軍卒的盤查,注意不要露出破綻。”

“不然,一旦被發現我等的真實身份,那屆時兵不血刃取荊州的計劃便泡湯矣!”

此時,江水上,身着白衣的呂蒙屹立商船上,徐徐向各部下令着。

號令傳下,身着白衣的軍士都各自押運着商船分散而行,沿着長江支流繼續前行。

約莫半響功夫,麻屯境內,沿岸邊,一眼望去,便是數十座高約兩丈有餘的烽火臺聳立在江岸兩旁。

不僅如此,幾乎每隔十餘里,便接連了一座烽火臺。

遠遠望去,單單是這一處,便修築了百餘座烽火臺,層層佈防,防禦極爲嚴謹。

遠方,商船越行越近,呂蒙目光也逐漸注意到了前方緊密的烽火臺,不由喃喃道:“這沿江密佈烽火臺,當真是傑作,完全監視了下游。”

“我軍一旦有絲毫風聲,都將瞬息被敵軍得知。”

一時間,呂蒙也是目光緊鎖,暗暗沉吟着。

他之所以詐病返回吳中,以養傷爲由,推舉名聲不顯的陸遜接替,除了有迷惑關羽,己方無意襲取荊州的心思外。

最重要的是再借機思索對策,應該如何破沿江烽火臺,悄無聲息的殺到江陵城下。

這纔是呂蒙,詐病返回的真實意圖。

思索良久,他纔想到以假扮客商的策略。

“前方就要到了,注意言行,不要暴露。”

此刻,呂蒙神情嚴肅,目視周遭跟隨的客船,徐徐下令着。

指令傳下,吳軍商船其速亦不算慢,短短時間便抵達了兩岸的烽火臺內,然後速度便降下來,準備接受着臺上的守軍盤查。

只不過,令人驚奇的事件卻來了!

只見,吳軍商船穿過一座又一座烽火臺,皆是暢通無阻,並未有絲毫軍卒阻攔,盤查,一路暢通無阻!

又向前行駛數裡,呂蒙終於感受到了不對勁。

“停船,你領一衆靠岸上去,悄然奔上烽火臺,打探一番情況。”

“荊州軍究竟有何把戲。”

這一刻,由於己方並未遭受着阻攔,呂蒙也絲毫提不起慶幸的神色,反而面露憂慮,不敢再繼續向前行駛。

畢竟,沿江烽火臺便是荊州軍設在長江沿岸,防範下游吳軍的屏障所在。

可現在己方前行卻並未遭受阻截,很難想象,這不是敵軍的陰謀。

故此,再呂蒙命一衆上岸前去打探後,也下令其餘商船靠岸停放,暫時進行休整,等待軍情。

半響功夫,腳步聲匆匆響起,剛剛奉命領衆前去打探的一員軍侯立即回返,上船拱手道:“啓稟大都督,我等已經查探清楚,烽火臺上空無一人,並無絲毫荊州軍卒的蹤跡。”

“不僅如此,連綿數十里的沿江烽火臺都已經是人去樓空,絲毫未見荊州軍的士卒駐防。”

一席話落,呂蒙愕然,遂面如土色。

“什麼,密佈江岸的烽火臺竟然空無一人?”

“這又是怎麼回事?”

此時,呂蒙也半思不得其解,荊州軍究竟去哪了?

“難道是撤離了?”

思索一番,他又否決着:“可這也不對啊,這道防線是抵禦我江東的最有利地界之一,荊州軍豈會如此輕易就放棄?”

“這不合常理啊!”

只不過,此刻那名軍侯又繼續稟告了,前方麻屯渡口方面,也是守軍全無,順帶着連戰船都已經消失不見。

得到這則軍情,呂蒙面色越發疑慮,暗暗沉吟着:“看這架勢,荊州軍真的是堅壁清野,全線撤離了啊?”

不過,搞清楚了這戰況,他也繼續命麾下軍卒繼續休整,並未立即前行。

這一刻,呂蒙徐徐步入岸上,凝視着江上滔滔江水,感受着江風的吹拂,閉目沉思着。

他在思索着,荊州軍究竟有何謀劃!

畢竟,策劃了一手白衣渡江的計略,目的便是要一一拔取沿江烽火臺據點,消滅掉荊州軍耳目,然後襲取荊州的行蹤可以不被泄露,安然突襲公安、江陵。

可按照現在來看,這道防線卻是直接被放棄了,呂蒙思索半響,都未得出結論。

“荊州軍是收縮防線,還是另有目的?”

此時,目視着江水,他暗暗苦思,反而不敢再輕易繼續逆流前行。

畢竟,如今敵情不明,呂蒙也擔憂這是荊州軍的引誘之計,萬一繼續西進,反被伏擊,那便大事不妙了!

一時間,三千白衣部衆便停滯於此,並未存進。

直到夜色逐漸降臨時,麻屯下游才傳來絲絲響動,片刻後,一副壯觀的場景便映入諸衆眼簾。

只見,下游的江水之上,千餘隻戰船齊備,其中樓船十餘隻,鬥艦、艨艟若干,船隻上吳軍士卒林立,弓弩手整裝待發。

行軍之間,戰船列陣整齊劃一,隱約間能夠感受着每位吳軍健兒身間的肅殺氣息。

遠遠望去,這支船隊規模極爲浩大,約莫數萬大軍有餘。

片刻後,數員吳軍斥候先行劃艨艟抵達烽火臺處,呂蒙等衆休息旁。

“大都督,你等怎麼還在此處?”

數名斥候上前,立即便發現了正在此處休整的商船,白衣軍士,不由奔到呂蒙面前,拱手道。

聞言,呂蒙回首,沉吟片刻,遂道:“咦,你們怎麼來了?”

話落,其中一員吳軍士卒拱手道:“啓稟大都督,主公所派遣的援軍,以諸葛瑾、周泰韓當等將,所領導的軍士抵達陸口以後。”

“公安守將便與陸將軍達成共識,願舉公安城獻城歸降。”

“故此,陸將軍便點齊陸口數萬兵力,齊出逆江西進,他言,大都督此刻想必已經摧毀了此處的烽火臺據點。”

“己方西進,便能隱藏行蹤,勢如破竹,與大都督一道,一同兵臨江陵城下,進行圍城。”

短短片刻功夫,這員軍士便將出兵指令進皆彙報。

話音落下,呂蒙一言未發,只是面露苦笑。

如今的局勢,撲朔迷離,他不知從何說起!

難道說,他被困此處,不敢再繼續用兵麼。

這豈不是打自己的臉,畢竟,偷襲荊州的計劃本就是呂蒙一手促成的。

等待片刻,吳軍戰船齊齊抵達此處,陸遜的主艦也隨後抵達。

然後,眼見白衣軍士進皆停留於此,陸遜疑慮,立即上岸,前去面見呂蒙。

二人相見,呂蒙不由面露苦笑,將前因後果訴說一遍,遂道:“伯言,你以爲荊州軍有何詭計?”

“蒙總覺得,這情況有些不對勁啊!”

聞言,從旁陸遜也不由沉思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十一章 亂像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
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十一章 亂像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