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

“子經,你建議孤遣使入鮮卑會面首領步度根,以利誘其出兵與軻比能相攻,分散軻比能所部的兵力?”

聞言,士子裝束的牽招不由面露笑意,拱手道:“魏王,臣就是這意思,步度根乃是鮮卑魁頭之弟,自他上位以後便與軻比能所部不合,雙方時常相互攻伐,連年來的廝殺下,也讓兩方部落間積攢了極深的仇恨。”

“臣覺得,如若我軍能夠以利誘之,再許諾他們些許承諾,步度根應該是會動心,與我軍相交約定共伐軻比能。”

說到這,他面露自信之色,繼續說着:“曾經臣駐防雁門郡時,曾廣遣死士深入塞外打探情報,曾刺探到步度根所部掌控了大部分牧場,部落衆多,甚至肥沃的河套平原以北都被鮮卑所據。”

“也正是如此,步度根所部約莫有控弦之士七八萬,實力與軻比能不相上下。”

“步度根可以引爲我軍助力。”

一席話落。

牽招鄭重拱手請求着。

說罷,上首曹操眼神微動,瞟向四周諸臣,朗聲道:“諸君,此策汝等以爲如何?”

話音落下,堂下諸臣聽罷也不由面露沉思之狀,思慮着。

半響。

已過四旬的司馬懿一席青衫服飾,鬢髮盤起拱手附和着:“魏王,臣附議。”

“臣也同意。”

短短功夫,司馬懿、董昭等衆紛紛同意。

眼見諸衆皆同意,曹操也是大喜過望,正準備下達決策時,卻是發現了屹立一處角落裡古井無波,面色卻無絲毫表情的年老老者。

曹操頓時間心便沉了下來,不由道:“文和,剛剛子經所獻之策,你怎麼看?”

言語落定,他雖然心裡不悅,可還是滿面笑容,詢問着。

一言而出,耳聽着直指自己,此刻滿面白鬚,鬢髮皆白的七旬老者,面上卻依舊滿面紅光,顯然保養極好,整個身軀都未有佝僂的神態。

旋即,賈詡才徐徐而出,躬身行禮:“魏王!”

自從他早年隨張繡歸順以後,賈詡也深知曹操疑心極重,故而於曹營當中也謹小慎微,很少在主動進言。

賈詡身處曹營二十餘載,唯一主動獻策的也就唯有曹操南征取荊州以後,建議他暫緩東進,還有便是西征馬超、韓遂等西涼聯軍的時候,獻了離間計,瓦解了西涼聯盟,助曹操平定了關涼。

“魏王,牽子經之策的確乃良策,但可一試,不過我軍全力北征,此戰關乎着我軍將士軍心士氣能否達到巔峰。”

“此戰極爲關鍵,我軍只能勝,不能敗!”

說罷,賈詡面色不由陡然鄭重起來,高聲道:“故此,魏王不可將取勝之機一昧寄託於外敵之上,還是應該由我軍自己來掌握戰爭勝負。”

一席話語落下,賈詡面色平靜。

眼見着他的神色,曹操遂不由笑着道:“文和可是有妙計了?”

“妙計倒也談不上,不過老臣倒是有一小計,可助魏王破胡寇。”

話音剛落,諸衆頓時斜眼望着賈詡,面上也不約而同的露出一絲懼色。

賈詡之策,在場中人,誰又沒有見識過?

不出則已,一出必定是屍骨累累。

也正是如此,“毒士”之名纔會流傳出來。

如今,他又有了對付鮮卑的策略,諸臣此刻想來,也不約而同地覺得軻比能估計又要遭殃了。

隨後,賈詡既然被點名,也毫不拖延,雷厲風行的便將自身所謀劃的策略給一一和盤托出!

聽罷以後,在場諸臣不由紛紛面露笑色,紛紛於內心暗歎着:“軻比能此次若來,必定將遭受更大的慘敗!”

這一策和盤托出以後,曹操沉吟片刻,便批准了下來。

………

軍議結束以後,魏王曹操遂也不耽擱,繼續領主力直驅北進,向靠近長城防線的高柳、馬城進發。

不過在行軍途中,牽招也領一衆並大將朱靈西進幷州雁門郡而去。

兩日功夫以後,浩浩蕩蕩的北伐大軍高舉着迎風招展的“漢”字大旗,並數十面環顧四周的魏字王旗,耀武揚威的進駐了邊境馬城。

然後,曹操命曹洪領一干禁衛軍前往高柳一代駐紮,固守長城沿線以此與馬城形成響應之勢。

安排下去以後,曹操親鎮馬城,一邊修繕殘破的長城,另一面也緊守馬城,靜待着塞外胡人的動向。

這一刻,也就在曹軍熱火朝天的在邊境忙活着的時候。

代郡塞外。

彈汗山。

王庭內,此刻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王位上,一年過四旬、頭頂着漢人冠帽,身席儒服的軻比能正盤坐於王坐上,與各部落的族長商討着軍情。

軻比能,是鮮卑繼擅石槐以後,又一位興起的鮮卑傑出大汗。

原本,擅石槐病逝以後,由其子和連繼位,只不過此人卻全無半點能力,他在位期間壓根威懾不了各部落的族長,最終導致各族紛紛背離,脫離王庭統治而自立。

故此,這也導致了和連想要急切證明自身的能力,重建擅石槐在位時的強大鮮卑,便引軍南侵。

只不過。

和連卻是一去不復返,在侵犯北地郡時不幸中箭身亡。

自從和連亡以後,原本擅石槐一統的強盛鮮卑,勢力也逐漸衰弱下來,各部落間紛紛脫離王庭統治,選擇自立,獨佔各牧場。

當然,軻比能也是一位人物,自他掌兵以後便脫離了王庭,趁中原內亂相互攻伐,漢人無暇顧忌邊境防守之時,引軍跨過長城防線入內陸,劫掠漢民,搶奪牛羊、糧食等物資。

也由於連年的劫掠,也讓軻比能於鮮卑中威望大增。

短短數年時間,他便一統上谷、代郡以外的塞外之地,整合了紛紛自立的諸部落,使得原本衰弱的鮮卑再次有死灰復燃之勢!

經過這十餘年的發展,軻比能也是大肆擴充軍備,組建強悍的鐵騎,東征、北征,將自立的各部落再次分化,瓦解,使得東部鮮卑素利、彌加,闕機紛紛畏懼其兵鋒,只得宣佈臣服。

事至如今,軻比能脫離王庭以後,如今實力也問鼎中部鮮卑之首,超出了原本實力便極強的步度根所部。

這一刻,軻比能所部也雄踞於代郡、上谷,以及漁陽,右北平等地塞外之北,麾下控弦之士十餘萬衆。

關鍵的關鍵,還是軻比能從小便由於進入中原,十分仰慕漢人文化,故而他整合各部落以後,也大力推行境內漢化改革。

將掠奪來的漢民分配下去,讓他們教會鮮卑神講漢化,縫製漢服,最關鍵的還是教耕種。

由於軻比能身先士卒,自身便說漢話,模仿着漢人的君王身席的王服制作王冠、王服。

也隨着軻比能的強制改革,這數年時間以來,成效也極爲明顯!

很多部落基本上已經初步掌握了耕種的方式。

當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流血是必定的!

只不過,軻比能對於反抗的部族,也只用了一個字來貫徹落實。

那便是,殺!

反抗者,出兵平叛。

這也是漢化能夠初見成效的關鍵因素。

這也是鮮卑繼擅石槐以來,逐漸有興復的趨勢,軻比能也逐漸成爲了漢人邊疆的心腹大患。

魏王曹操幾乎每年都需要派遣護鮮卑校尉,遣軍防禦邊境防線,謹防胡人大舉寇略邊疆,引起治下不穩。

這一次,曹操之所以決定北征,除了要取得一場大捷振奮軍心以外,也未嘗沒有徹底打殘軻比能所部的意思。

實在是,軻比能野心勃勃,時刻都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報!”

只說,就在軻比能與衆族長正談到關鍵地方時,王庭外的高大侍衛不由忽然腰懸利刃疾馳奔進,遂跪地抱拳高吼着。

“何事?”

聞言,軻比能話語被打斷,不由言語不善,冷喝着。

聽罷,侍衛頓時驚慌失措起來,連忙快速稟告着:“啓稟大汗,據我方遊弋於幽並邊境的哨騎羣刺探,得到關鍵信息。”

“中原的魏王曹操率領約莫二十餘萬北征大軍已於近日進駐了馬城、高柳等邊境城池,據守長城防線。”

“聽哨騎的彙報言,漢軍想必是想攻伐我軍。”

一席話音落下,侍衛遂不再久留,拱手躬身行禮以後,便徑直退出王庭外。

緊隨着,剛剛商談軍情的數員族長聽罷這則消息,纔不由紛紛高聲道:“大汗,漢軍自不量力,我軍還未主動進犯中原,他們便主動趕赴北疆前來送死!”

“大漢,我等請命,還請調集全軍鐵騎,出軍漢人邊境,一舉摧毀漢軍主力,轉而殺入中原腹地,奪取天下,搶掠漢人女子以及漢人的無限財富。”

只說,一時之間,隨着曹操來襲的消息傳遍王庭內以後,諸部落族長皆不由喜氣洋洋,各自高笑着,甚至眼睛都隱隱發紅。

他們心動了!

漢人的財富無不隨時牽掛着他們的心思。

說罷,一員身軀長得極爲魁梧,高達九尺的壯年族長不由陡然站起,拱手高喝着:“大汗,既然漢賊主動來犯,我大鮮卑絕不能坐以待斃,不予理睬!”

“還請大汗下令糾集各部全軍,殺向代郡,滅殺漢賊,殺入漢人腹地,搶掠中原。”

“我部願爲先鋒!”

片刻之息的功夫,一兩員壯漢族長更是羣情激奮,眼神裡透露着眼紅的神態,厲聲請戰着。

一席席請戰之聲不絕於耳!

不過,可汗軻比能卻並未立即應諾下來。

此時,聽聞漢軍主動來犯的消息以後,他不由徐徐起身,緩緩走向王庭出口掀開帳簾,奔到外面眼神微動,徐徐望着一望無際的草原,眉宇間極爲憂慮,不知在思索着什麼。

至於此刻,各部落族長也面露疑慮,隨後也紛紛一同奔出王庭內。

“漢軍來犯了?”

“曹操這又是想幹嘛?”

這一刻,軻比能頭腦涌動,暗暗思索着。

由於他早年曾在中原內陸棲息過,深知漢人崇尚陰謀詭計,相互算計,此時聽聞曹操來襲,他也不敢貿然率軍進發,深怕中計。

兩年前的塞外之戰,他還歷歷在目!

那一戰,他以自身麾下的精銳戰騎寇略邊疆,可曹操兒子曹彰卻拋棄步卒,獨自率三千本部幽燕之士迎戰。

可事實卻完全出乎意料,曹彰勇冠三軍,其麾下數千幽燕之士更是精銳騎士,他麾下諸衆竟然無可抵擋!

最終被鑿穿陣勢,他無奈之下只得拋棄牛羊等物資,倉惶敗走。

自從整合各部落以後,軻比能也時刻潛入密探入中原,刺探消息。

他自然知曉,魏王曹操此人能力不可小覷,憑藉自身卓絕的能力,以弱勝強,平定了整個北方。

故而,他此刻聽聞曹操親自攜天子之勢,遣大軍北征,他卻是不敢輕舉妄動,深怕誤中敵計,再次被大敗。

“大汗,你還在猶豫什麼?”

“我軍鐵騎戰無不勝,豈是兩條腿的無膽漢人所能相比的?”

“只要我方十餘萬騎士出動,寇略邊疆,必能一戰告捷,徹底擊潰漢賊,殺入中原腹地。”

“屆時,富饒的中原將任由我等馳騁,此舉又何樂而不爲呢?”

陡然間,從旁諸族長眼見着軻比能一改往日雷厲風行的常態,此時竟然猶豫徘徊不定起來,不由紛紛出言勸誡着。

一席席話音落下。

軻比能沉吟半響,才忽然回身注視着諸衆,平靜道:“諸位,你們沒有仔細研究過曹操。”

“此人最初只是一官宦子弟,可他卻身性詭計多端,雄才大略,從最初的區區一介太守以弱勝強,最終大破中原實力最爲強盛的袁紹,問鼎北方。”

“如今此人親自率衆來襲,我等絕不能大意,說不定這便是漢軍所設下的圈套而故意引誘我軍前往,然後趁機聚而殲之!”

“基於此,我等不能不防矣!”

一席話落,軻比能面色不由越發憂慮起來,頭腦涌動一直思索着應該如何應對。

“我方該如何應對漢軍的進犯呢?”

一時,軻比能喃喃自語着。

“報。”

“啓稟大汗,上谷方面急報……”

只說,就在軻比能思慮之際,遠方一員哨騎縱馬而來,隨後迅速下馬急切奔至,遂氣喘吁吁的高聲啓稟着。

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一章 夢議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六章 背水紮營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
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一章 夢議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六章 背水紮營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