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

“兄長。”

桃園之內,劉備正緊緊的凝視着遠方桃林凝神,半響以後,先後趕來的關羽、張飛對視一眼,遂低喊着。

瞧見熟悉的聲音,劉備才連忙回首而過,頓時神色激動,上前握着關羽手掌回着:“雲長,你我究竟有多久未相見了?”

“兄長。距建安十五年湘水盟分離以後,至今已有十年零三十日未見了。”

“十年之久!”

聞聽此言,劉備不由愣了一下,隨即有些感慨着:“當真是歲月不饒人也,十年以前我等身體尚且還健朗,現在卻都已經白髮蒼蒼,滿面皺紋了。”

一邊感慨着,他亦是眼神灼灼的凝視着關、張頭頂上的白髮,略有追憶般的說着。

三人許久未見,自是有聊不盡的話題。

暢談良久,關羽面如重棗的紅臉稍稍正色一下,隨即問詢着:“兄長,您如此匆忙的遣使奔赴荊州命弟趕來漢中,可是有何要事?”

一席話落,從旁張飛亦是滿面不解,目光中透着層層疑惑的目光。

提及此處,劉備停頓了片刻,隨即深吸口氣,沉聲道:“雲長,翼德,爲兄恐怕不能兌現桃園之誓言了。”

“大兄,此話怎說?”

一席話落,張飛滿面不解,甕聲道。

可一旁的關羽聽聞此語,丹鳳眼又微微低垂察覺到劉備面露覆雜之色,一時心下不由忽然想到了什麼般,漸漸生出了悲傷之情。

“兄長……”

“雲長。”

瞧着二人的神情,劉備雖未明言,但張飛又哪能還看不出什麼情況,眼眸裡也不由淚流直下,臉頰淚如泉涌。

三人屹立於桃林之中,忽是緊緊擁抱一團。

這一刻,他們好似回到了當初正值壯年時代,正值胸懷報效國家,以建功立業博取功名爲榮的興欣之火的年紀。

約莫半月時間,一閃而逝。

這日,南鄭永安宮外,空中早已是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原本只是絲絲猶如潤物無聲般的雨點滋潤着大地,但未過多久便已是傾盆大雨,“嘩啦啦”的響聲緊緊洗刷着地面。

而永安宮內。

此時氣氛卻是極爲沉悶,御榻上斜躺着的天子劉備身子骨相比半月以前更是虛弱了數分,面上亦是越發消瘦無比。

一副無精打采,病懨懨之狀。

這段時日以來,劉備身間暗傷又蹦發數次,雖有御醫及時診斷處理,但那也不過只是回天乏術罷了!

而劉備的身體自然也隨着病重而一日不如一日。

今日。

劉備召集了幾乎所有朝廷重臣於寢宮外候着。

諸臣皆以羣臣之首的丞相諸葛亮馬首是瞻。

只見現今的諸葛亮身着一席白衣,頭戴綸巾,手執着鵝毛羽扇輕輕搖着,面上頭一次陷入了焦着以及心憂的無力之感。

他一向是算無遺策,臉頰隨時都是一副談笑風生的面容。

可隨着如今劉備不尋常的召喚諸羣臣一致趕赴漢中,以他的聰明才智,他心下便已經明悟,劉備已經是命不久矣!

只不過。

現正是三國鼎立,局勢亦是處於最微妙的時期,若天子劉備一旦病逝,則勢必會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屆時勢必會造就外敵窺視,國內動盪的局面。

這對於接下來己方準備再度北伐的戰略將極爲不利。

但生死一事,又豈是人力所能阻止的?

就在諸臣於外靜靜等候的同時。

寢宮內。

關羽、張飛相互跪坐於牀榻前的席子上,三人皆是淚流滿面,痛哭到一團,流露出濃濃的悲傷之情。

哭泣許久,劉備才擦拭下眼淚,撐着虛弱的語氣說着:“雲長,翼德。爲兄之身體怕是不行了,但所謂生死有命,此乃天註定非人力所能阻擋,人人皆會逝去,你等也不必悲傷。”

“這一世,我等三兄弟能桃園結義,同甘共苦,一同延續了此大漢江山,爲兄無憾也!”

稍微振作心神,安撫了一下關、張二人的情緒隨即才輕輕道:“爲兄唯一可惜的便是不能親自與你們一同攜手再度北伐僞魏,以推翻魏國統治,興復漢室,重新讓此亂世歸於一統,歸於大漢江山的統治,讓天下百姓皆能過上好日子。”

劉備神情冠然,語氣悲憫,也不由再度引起了關、張的共鳴。

二人雖然依舊悲慼不已,但還是聽勸強行止住了眼淚不讓掉下。

“大兄,你一定會好的。”

“弟與二兄肯定會時刻陪伴於您身旁的。”

張飛止住淚,神情肅然的說着。

從旁關羽聞言,亦是頻繁點着頭。

話落。

劉備欣慰一笑,但卻是揮着顫巍巍的手迴應道:“雲長,翼德。這一世能與你們結爲異性兄弟,當真是爲兄的福氣以及幸運。”

“但日後恐怕兄長再無法與你們一道了,你們接下來一定得好好享受生活。”

說着這些,劉備沉吟半響,才道:“爲兄已經思慮周全了!”

“雲長,翼德你們都已經是年過六旬的老人了,待爲兄離逝後,你們也別在繼續掌軍操勞軍事政務了,便安心遷於成都養老便可。”

“一方面修身養性,另一方面也可憑藉這多年來的威望而坐鎮朝堂,輔助阿斗穩固嗣君之位,以防朝中有宵小作亂矇蔽聖心。”

話音落罷,劉備稍微停歇片刻,遂繼續道:“現雲長你的長子關平也已經成長起來,足以能夠獨當一面也!至於荊襄數郡的安危便交由他去守備,爲我大漢守禦東部防線。”

“又加上亦有黃公衡的輔助,想必以平兒的統御之才,則定能保荊州不失並與蜀中主力相連接,北伐曹魏,東拒孫氏。”

一席話音剛落,他遂又緩緩看向張飛道:“翼德。你數載前所提拔的巴西人巨扶,近半年來爲兄也潛心觀察了一番,此人確有統兵之才,胸懷兵法韜略,他足以接替你統領全軍,駐軍巴西,防禦蜀中已北之地的防線。”

“你們二人日後就不用再繼續親力親爲,爲之操勞了。”

“咳咳……”

說話的途中,劉備不由又是猛烈咳嗽一陣,但依舊是堅執的爲關、張着想,二人亦是大受感動,關羽連忙迴應着:“但請兄長放心,弟與三弟定會盡心竭力的輔助阿斗侄兒穩固帝位,絕不會辜負兄長期望,亦不會讓奸臣矇蔽。”

一番肺腑之言的託孤,三人再度抱緊哭泣一團,劉備才依依不捨間擦乾眼淚屏退二人並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諸葛亮以及最受親待的尚書法正入內。

待諸葛亮、法正入了寢宮,瞧着劉備哭過一場,眼睛越發紅腫,身子也越發虛了,面上也越發悲痛起來,隨即連忙一道奔到牀榻前行跪拜禮:“臣等參見陛下!”

“孔明,孝直平身。”

瞧見二人抵臨,劉備連忙揮手,隨即說着:“你二人乃朕的左膀右臂,若無孔明曾經於草廬中的一番隆中對戰略規劃,朕有如何能成今日的一番基業,於西川之地延續漢室正統呢?”

“朕能有今日,丞相當是首功。”

一席堅錚的話語,劉備更是強撐着身子肯定着。

隨後,他又回望着法正,說着:“而朕若無孝直,便不至於能如此輕易平定蜀中、漢中,這大好基業亦不會如此穩固。”

“功勞亦只在丞相之下。”

“丞相與朕就如同高祖與子房也,孝直便猶如高祖帝的陳平也!”

最後一席話,劉備彷彿要高吼般,高聲的確立了二人的功績。

更是分別將諸葛亮,法正喻爲劉邦的張良、陳平。

“陛下嚴重了。”

話落,諸葛亮不由拱手道:“陛下。您當今之計還應當好好休養身體,不宜在過多說話,再加重病情了。”

一旁法正聽聞亦是點頭附議。

只不過。

天子劉備卻是揮揮手,示意自己無大礙。

緊隨其後,他更是將一側今年虛歲剛好二十及冠,身着錦服的青年招呼了過來,隨後牽着他手面向諸葛亮,沉聲道:“阿斗。爲父即將命不久矣,日後無父親再從旁時,你凡事定奪之際皆需斟酌丞相的建議。”

“若丞相不可,你則斷然不可違背,並且日後侍奉丞相當如同侍奉爲父這般,特別要將丞相看做親生父親一般對待。”

“阿斗,爲父之言,可否聽清?”

瞧着自家父親嚴肅的神色,劉禪卻依舊露着傻乎乎的面容:“孩兒不敢辜負父親希望。”

“這……”

“此事是否不太妥當?”

一時,聽聞劉備竟讓阿斗侍奉自己爲父親時,諸葛亮雖然有些心下面露喜色,但面上依舊還是感受到了一陣受寵若驚,不由爲難道。

“丞相不必推辭。”

“阿斗尚且還年幼,日後就勞煩丞相替朕好好教導了。”

“孝直也希望您能似輔助朕這般,真誠待阿斗。”

“臣等謹遵聖諭!”

一時,諸葛亮,法正一致拱手說着。

隨即,劉備又不由看向了從旁年紀尚且幼小的魯王劉永、樑王劉理,他忽然不由想到了什麼頓時沉聲道:“阿斗。你務必要聽爲父的話,日後不管如何都不要手足殘殺兄弟兄妹,你是否能做到?”

“孩兒定以父親之旨意馬首是瞻。”

隨後,劉備屏退法正後,更是單獨與諸葛亮道:“孔明。此事連孝直都不曾知曉,但爲了大漢江山的延續,朕決議,孔明你有臨機決斷之權,若世子可輔則輔,若不可輔,君可直取之!”

“啊?”

這一語剛落,諸葛亮便渾身打了個機靈,他沒想到,劉備竟然如此器重於他,賦予了他如此便宜行事的權利。

下一秒,諸葛亮頓時感動得痛哭流涕:“臣定當竭盡全力,舟車勞頓,安心輔助世子成大業,北伐中原已匡君輔國,興復大漢江山。”

一時間,隨着君臣二人間的坦誠布公下,諸葛亮饒是定力過人,也不由大受感動。

隨後,劉備沉吟片刻,不由道:“孔明。你近年來與那馬幼常關係密切,亦師亦友是否如此?”

“陛下聖明!”

恭維一番,諸葛亮隨即解釋着:“幼常與亮見解一致,故而亦師亦友。”

“但馬謖此人卻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孔明切記切記也!”

一時,劉備直言道。

諸葛亮雖面露不解,但開始應承了下來。

繼諸葛亮後,他又一一與李嚴,趙雲等諸臣相繼託孤。

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十章 攻城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
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十章 攻城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