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

隨着石陽反擊戰的大勝,魏軍從上到下都軍心旺盛,但還不待文聘喘氣,一則信箋便陡然送到了石陽的案几處。

文聘匆匆看罷,卻是頓時大驚失色。

原來,就在五日前,石陽攻防戰正值激烈之際,他的得力干將因軍中缺糧導致軍心士氣急劇下滑,無奈之間只得集結部衆開城迎戰。

吳傑準備戰勝漢軍一場,以凝聚己方軍心。

但卻未料到,漢將關平早已於上昶城外準備妥當,魏軍一出便遭受了強有力的攻勢。

雖說漢軍只有兩千餘衆的規模,但由於人人身批重甲、手持陌刀,結陣廝殺亦是猶如砍瓜切菜一般。

幾乎不到半個時辰,魏軍被被殺得血流成河,殺得膽寒、崩潰,而吳傑也被關索斬於陣間。

“不明武器?”

細細觀着戰報上所描述的那不明的陌刀,文聘一時不由陷入了沉思當中,片刻後又沉吟着:“關平這支軍隊戰力究竟有多強悍,竟然能以少勝多大破我軍?”

“而且好端端的,上昶如何缺糧了?”

一連串的問題頓時齊聚文聘腦海裡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早在兵發石陽時便已嚴令後勤務必隨時供應上昶,務必不能讓此城陷入斷糧境地。

但爲何斷糧一事還是發生了?

其次,己方駐防於上昶的軍力也有三千餘衆,而且也是自己這十餘載來親自所訓練的軍士,戰力方面自然精悍,如何會被漢軍輕易擊垮?

吳傑也不是無能之輩,真要無能也得不到文聘的器重。

半響,文聘眼神凌厲,望着堂下的送信軍士,沉聲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爲何上昶城會陷入斷糧?”

那位軍士身軀已是遍佈創傷,戰甲亦是殘破不已,顯然是吳傑麾下之衆倖存軍士。

聞言,他連忙拱手道:“文將軍,據當初吳將軍所分析,於半道劫掠糧草的乃是羣山間的山賊等匪患勢力。”

“山賊?”

“本將駐軍江夏十餘載,軍威早已遍佈四方,何處的山賊膽寒招惹本將?”

這番話出落,文聘不由得更陷入了沉思。

但事既以發生,再追究過往已無絲毫意義。

……

待文聘重新加固了石陽城防,遣一軍駐紮於此嚴厲防範正處夏口水域休整的吳軍以後,便率本部軍力加急趕赴安陸重鎮。

他現在是絲毫的功夫都不敢耽擱了。

現吳傑戰死、上昶失守,那進軍安陸途中便將再無險關阻攔,皆是一馬平川之地了。

若漢軍此時忽然水陸之軍進犯,那空虛的安陸焉能抵擋?

而上昶的失守也打亂了文聘的全盤部署。

他本是想以分兵拒之,堅守待援。

待己方主力齊聚以後,再行對蜀吳雙方發動反擊。

可此時己方援軍還未傳來絲毫消息,上昶卻失守了。

……

上昶城。

府衙。

而就在此刻文聘正心慌慌加緊率衆趕赴安陸之際,關平卻于軍府設宴款待諸將校,以及犒賞浴血廝殺的諸將士。

至於迅速提軍奪取安陸,關平沒想過。

若奪取了安陸,那文聘將只能敗退而走。

如此,魏軍又焉能源源不斷的遣軍前來相爭?

關平的計劃可就是吸引魏軍主力親至呢。

待宴席落罷,諸衆皆一一告辭離去以後,還不待傭人前來收拾風捲殘雲的殘羹剩飯,一席身席黑袍,面目冷峻的青年女子便腰懸利劍猶如鬼魅般席捲而至。

抵達關平面前以後,此女才緩緩揭開了面紗。

真容展現而出!

隨後,女子拱手拜着:“少將軍,諸事已經徹底辦妥。”

“陽濤,你確定?”

聞言,關平神色陡然嚴肅起來,道:“你可知,此事將關乎着日後作戰的方式,若此招不慎被敵軍所知,後果將不堪設想。”

“還請少將軍放心。”

“事成以後,我便當着賊衆之面斬殺了數位賊首並放出震懾之言,若他們敢供出主謀者,將會悄無聲息的消失於世間。”

“一衆賊子早已親眼目睹了暗衛的刺殺之術,現都已瑟瑟發抖,我已命他們分遣寨中金銀財寶各自散了。”

“文聘此時已無從在遣軍前往征剿並得知真相。”

一番番話落,關平頗爲滿意的點了點頭。

暗衛,便是這三年以來,他着手仿造後世大明錦衣衛所組建的一支暗殺組織。

倒還算不上特務組織,關平也沒有如此想法。

暗衛的組建人員參差不齊,有罪大惡極之人、亦有鬱郁不得志的士人,同樣也有犯罪的商賈。

雖然身份各自的不同,但都是身世不白之人,在加入暗衛以前,都會先行接受數月的洗腦訓練,方纔可逐漸任命暗衛核心機密。

而暗衛統領則就是此前受吳人所蠱惑刺殺過關平的陽濤。

自從關平手下留情並未處死她,反而安排了自家妹妹關鳳陪同其一起考察荊襄各郡的風土人情以後,陽濤內心便對關平的印象大爲改觀並逐漸對其欽佩無比!

而此次羣山諸山賊劫糧,致使上昶斷糧便出自關平的策劃,暗衛之手。

在陽濤率暗衛的出動下,羣山環繞的各匪患頭領的性命皆被暗衛人員所掌控,性命攸關之下才不得不聽從於指令,率衆斗膽駐防於安陸通往上昶的主要通道之上,劫掠糧草。

這才致使半月間吳傑得不到半粒糧食的補充,無奈出城一戰被全殲的情況。

但也由於此事手段並不太光彩,關平又擔憂此事暴露以後,未來魏吳雙方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徒增麻煩。

故而,關平事先便給陽濤下了嚴令,事成以後務必斬草除根,斬殺各羣賊頭目並驅散諸賊匪,以此讓魏軍得不到絲毫真相的可能。

至於全盤斬殺羣賊,關平沒有想,因爲如此做動作太大,目的極其明顯,有心調查一番便很容易看出端倪來。

待此事落下,關平問起了其餘問題,說着:“打入敵軍內部一事進展如何了?”

“啓稟少將軍,江東會籍郡已經有暗衛人員成功潛入,現正在逐漸朝建業中樞滲透,估計還需要一些時間。”

說罷,她臉色也不好看,又如實道:“但魏軍方面,情況卻不容樂觀!”

“之前滲透數次,但都被賈詡此人所窺破,而當魏人有了警覺以後,暗衛潛入也變得困難之極,今歲八月賈詡逝世以後,我已經再次安排潛入了,但不知是否能夠成功。”

此話落下,關平徐徐點頭。

“嗯,此事不急一時,魏國智謀之人衆多,的確不可小覷,滲透之時切記務必小心,不可暴露暗衛之機密,關鍵之時縱使犧牲掉部分成員也絕不能暴露我等意圖。”

“屬下遵命!”

此言落下,關平面色也越發冷峻,隨後又平和道:“不過,賈詡雖然已逝,但你卻不能就此放鬆警惕了,魏國現在有一人伴隨着擁立曹丕之功已經坐上高位。”

“此人之陰不下於賈詡,你若安排諸事之時遇見此人,務必不要小覷之!”

眼見關平說得如此鄭重,陽濤神色一動,連忙問道:“何人?”

“司馬懿。”

“司馬懿?”

“屬下記下了。”

“好,你繼續去忙吧,若本將有所需要,自會聯絡你。”

一番話畢,陽濤又重新帶上面紗,再度如鬼魅般眨眼離去,好似什麼情況都未發生般。

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章 夢議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章 夢議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十一章 亂像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十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
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章 夢議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章 夢議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十一章 亂像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十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