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

“先破文聘,我軍亦才能毫無顧忌的北伐,而不用在擔憂糧道問題。”

瞧着諸將一致的神色疑惑,關平不由輕笑着道。

隨後,他又神情嚴肅的解釋着:“我軍曾連年與荊北一線的魏軍所對峙,文聘卻屢屢率偏師勁旅沿沔水而行,趁機襲我運往前線的糧道,可謂防不勝防,不厭其煩。”

“若想保持糧道暢通,江夏北部諸地必須奪取,文聘必先其殲滅。”

話畢,關平義正言辭的厲聲說道。

一席話了,諸將各自沉吟了起來,開始思索着先滅文聘、奪江夏的戰略是否可行。

半響,陳式微微一笑,遂拱手回道:“少將軍此計略,式附議。”

不過,同意歸同意,他猶豫片刻還是說出了內心擔憂:“少將軍,你可知江夏已北西連沔水、東連淮水、汝水等數條淮河水系,若我軍盡取大衆圍攻江夏之際,駐軍壽春的滿寵勢必會提軍增援。”

“到那時節若我軍無法短時間破城,豈不是耽擱了陛下北伐大事?”

此話一落,大部分諸臣都一致望着關平,眼中露出期待翹楚期盼的眼神,顯然他們都認同了陳式的說法。

聞言,關平隨即收回地圖上的手指,昂首挺胸的屹立不倒,嚴肅道:“單憑我軍之力,的確難以做到短時間內攻陷江夏,但如今我軍不是重修與吳人的聯盟了嗎?”

“有如此優勢豈不利用起來?”

一席話音,關平話裡有話,輕笑着道。

聞言,傅肜先行反應過來,驚呼着:“少將軍之意是遣使相邀孫權一道攻擊江夏?”

“然也!”

話落,關平直直點頭贊同。

與此同時。

諸衆也再次開始活躍着,其間長史馬玄,馬良之長兄面懷憂慮之色,說着:“若聯合吳軍一道取江夏,一旦孫權奪得江夏已北,則其將全據整個江夏郡。”

“到那時,吳人水軍更爲強盛,在這江南水鄉,孫權要是一旦再次與我軍反目,豈不作繭自縛了?”

此話落下,又一人沉聲道:“不僅如此,江夏北部與淮南、襄陽接壤,更是夏口北面的屏障所在。”

“吳人奪之,則能於西部構造穩固的防線。”

“日後若我軍有意東征,也將困難重重。”

瞧着諸人皆對關平提出各式問題,上首關羽卻靜待一旁,並未言語。

現如今的他其實已年過六旬,精力已經漸漸不行。

他現在反而希望自家兒子能夠早日獨當一面,能夠爲己分憂。

故此,如今他也想借此次北伐的佈局細細觀察一番,若沒有自己的干預,他會如何用兵?

瞧着諸人各式各樣的提議,關平笑了笑,直截了當道:“所謂日後東征,那也是以後的事,當務之急曹魏方纔是大敵,當一致對外才是!”

說完此話,他臉色卻又忽然一變,隨即冷聲道:“但另一方面,平只是遣使讓吳人相助共同攻略江夏,但我又如何會許諾盡割其地給孫權?”

“而我的割讓方式也極其簡單,雙方皆盡出全力,但至於收復以後的郡縣歸誰,那便以實力爲尊,自己打下多少領地便佔領多少。”

耳聽着關平如此言語,諸衆才長舒一口氣。

他們剛纔還真的擔憂關平會許諾割江夏之地換取孫權的支持呢。

只是,聽了此語,一側的黃權撫須問詢着:“但真要如此劃分地盤,以孫權的精明,他當真會接受且率衆出擊嗎?”

“肯定會。”

聽罷,關平面露着肯定之色道:“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吳人數次攻伐濡須口、巢湖,但卻始終無法越合肥雷池一步,這才迫使孫權將吳候府西遷。”

“其一是爲了更好的謀奪我荊州,但若有再爭江淮的機會,其必定也不會輕易錯過。”

“而江夏北便相鄰汝南、蘄春等地,奪之則進可從側翼威脅淮南,或者對襄陽而虎視眈眈且能對夏口重鎮形成控衛之勢。”

“此等戰略要地,孫權縱然摸透本將的謀劃,他也必然會與我軍合作。”

說完此話,關平面上又展露出面容:“當然,以江東諸將的自信,他們又豈會覺得真在江面上水戰,我軍戰力能強過吳軍?”

一番番的分析下,關平說服了再場諸人。

而主帥關羽也當即頒佈了先行解決文聘的軍令。

隨後,關羽沉聲道:“平兒,此次作戰計劃既然是你提之,那爲父便命你總督攻江夏一事,不知此次你當如何調兵遣將?”

一語落定,關平望着其父那目光灼灼的眼神,心下大受感動,遂連忙拱手道:“父帥,諸位將軍,經過了三旬左右的休養,我荊襄諸郡早已是甲兵已足,兵糧亦是滿如倉。”

“現我荊州軍約莫有七萬餘主力軍,其間本將上庸駐軍一萬且含有三千餘騎士。”

“襄陽駐軍七千,以寇封將軍統領。”

“公安駐軍三千,由馮習將軍所領。”

“江陵城防軍三萬精銳,由父帥親自總督,其間並有五千西涼鐵騎以及五千水軍將士。”

“而黃將軍則領一萬五千餘水軍健兒並五千步卒屯駐荊南之地。”

一時間,關平先是自信滿滿的一番軍力分析,隨後才道:“故此,此次平決議,攻江夏一事主要由我麾下的上庸軍士爲主,其餘軍力爲輔,主要起威懾作用,壯大聲勢即可!”

“而待我攻擊江夏時,曹魏方面勢必不會坐以待斃,到時坐鎮宛城的夏侯尚、徐晃必將南侵,給我軍造成壓力。”

“此時,父帥便可遣精銳軍士北上進駐漢水南岸的魚梁洲一線佈防與魏軍所對峙,爲孩兒爭取時間。”

“而馮將軍你的主要任務便是籌措軍糧務必要保證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絕不能出現一絲意外。”

“而黃將軍則領荊南之衆全力防守各處要口,全面監視下游吳軍之動向,雖說漢吳聯盟,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可不希望三年前的白衣渡江再度重演。”

一席話音落下,隨後關平才道:“父帥,此乃孩兒此次作戰的詳細計劃,還請定奪!”

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六十章 留守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十七章 城破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章 名將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
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六十章 留守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十七章 城破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章 名將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