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

楊明看着時間差不多了,打發了陳寶慶,又滿樓的查遺補缺,然後去大華實驗室的主樓等着。

差不多8點鐘,就陸續見到心急的廠商代表,但多數是些小公司的。楊明安排他們在會議廳坐下,就由黎渙祥和公關部的一羣人分別陪同,並且瞭解一些他們的需求。

大華實業發展到今天,雖然算不得國際大公司,但也是資產數十億美元的規模了。有這樣的厚身板,普通的外國公司也不好見欺,早到的小型公司多是準備做採購,或者做配套的。作爲一種替代性極廣的新興材料,碳纖維的市場可以說是無邊無際,只在於成本和利潤多少。如果一定要用某種材料做類比的話,碳纖維可以看作是未來的鋼鐵,它的特性使得大部分鋼鐵所能實現的功能,都可以由碳纖維來替代,並且做的更好。

因此,外國公司一聽說廉價的碳纖維材料,立刻就殺奔了過來,有想買成品的,也有想出售相關原料的,其中不免設備生產商和某些擁有獨特技術的小公司,大華實驗室的主樓大廳,很快就像是菜市場一樣繁鬧,至少有四五個人,操着兩三種語言,喊着:我全包了!

偏偏碳纖維的銷售方式尚未確定,一羣人只好陪笑,沒一會的功夫,楊明先受不了了,端着茶出來透氣,就見後門抽菸的黎渙祥。

兩人相視一笑,楊明無奈的道:“款爺太多了,咱也受不起。”

“是產量太小了。”黎渙祥一口抽了半截煙,吐成菸圈,道:“王贇他們做的時候,我都看着呢,瀝青紡絲比蠶絲紡絲還麻煩,那麼先進的設備,一年才做幾十噸的產能,太不容易了。別說是外國公司了,咱國內的企業都能包圓了。”

“價格太貴了,國人消費不起。”楊明笑了。

“我看不一定,別的不說,醫療方面總用的上,要能替代外國進口的石油器械,咱們自己都能把幾十噸的碳纖維給吃了,我看蘇董就有這個意思。”黎渙祥又是狠狠一口,把菸屁股在門邊給熄滅了。

楊明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道:“供不應求是好事啊,你怎麼愁容滿面的。”

“有錢賺不到,你能不急嗎?實驗室就是個燒錢的窟窿,眼瞅着能收支平衡了,一個項目策劃書遞上來,幾百幾千萬就扔出去了。錢好花,能賺錢的項目就不多了……”

這個話題說起來就綿綿不盡了,楊明趕快給他打斷了,笑道:“蘇董就沒指望大華實驗室能收支平衡了。”

“他怎麼想是他的事,咱們要是不想,窟窿越來越大,總有失血過多的時候。”黎渙祥說着笑了兩聲,道:“再說了,賺的越多的項目,經費也越多不是,你看海洋鑽井研究所,深海鑽井平臺都要到第四代了吧,聽說進度最快的項目組,都做出4000米以下的準備了,那還不是大華船業和油田部門支撐的?碳纖維研究所能有現在的進度,靠的是2000名的助手和實習生?你說王贇他的膽子怎麼那麼大?那是閆學燦給他撥的經費,LNG船項目組的錢直接划過來,這次要是成了,LNG項目組還有財大氣粗的時候呢。”

大華實業的內部考覈嚴格,趨於官僚化,與之相對應的是各級主管的權限也大爲提高。像是LNG船這樣的項目,國內的研究所能分到項目,大華實驗室也能分到項目,除了總公司確定的比例以外,具體分配的權限還是下放了。

楊明坐在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卻是有點機會談論人事和權限的事,連忙將話題拉回來,道:“你前面說問題是產量太小,怎麼?有主意?”

“擴產是最直接的手段,碳纖維研究所收了2000多名助手和實習生,你說一直搞研究?全部升到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那不可能,再多經費也不夠,也沒那麼多項目。所以我猜,王贇打的就是擴產的主意,一旦擴產,那問題就變成了需求了。”

“哦?怎麼說?”

“水平好的繼續搞研究,這2000人本來就是拔尖的,好的裡面挑好的,把能堪大任的撿出來做助理研究員。剩下的就可以做種子,派到車間去,全部搞碳纖維的生產。以後,繼續招來的人也照章辦理,就和這些年輕人學生產,然後互相競爭,好的再到研究所,不好的沉到車間去。”

“用大學生做工人,太浪費了吧。”楊明驚住了。

“要不碳纖維這麼貴?你以爲外國的碳纖維工廠裡面用的是什麼工人?碳纖維的生產,要用離心機,要用驅動機組、紡絲機、水洗機、牽伸箱,這纔是處理原絲的步驟,搓管機、薄膜纏繞機、抽芯機、拋光機、固化烘箱……哪一個不是幾百種數據。”黎渙祥如數家珍道:“碳纖維的絲比頭髮絲還要細的多,整個生產過程都不用工人接觸,就是穿着白大褂,看各種機器的參數,操作機器,不說每次操作都要計算吧,生產一個批次的碳纖維,算個十次八次的是沒少的,每次數據都不一樣,沒有物理化學的基礎,不懂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搞錯一次損失可就大了,要是弄壞了機器,蘇董這次購買的機器多少錢,你心裡有數吧。”

楊明聽黎渙祥這麼一說,覺得還真有可能,頓時一脖子的白毛汗,道:“這麼說,還非得大學生?那以後到哪裡招人去?”

“大學生要不願意來,那就自己培訓。不過,專業對口水平好的大學生,培訓兩個月就能用,培訓普通工人可就費勁了,要是遇上那種不懂百帕是什麼的,我看只有一把屎一把尿的,才能拉扯一個合適的出來。”

楊明愣住了,冥思苦想了半天,也不明白啥是“百怕”,不禁黯然神傷,敢情咱到大華實驗室來,連做工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黎渙祥卻是說的興起,咳嗽兩聲,道:“你也別覺得埋汰人,碳纖維所現在的碳纖維,還不是王贇他們一手一腳生產出來的,你看電影裡的外國工廠,穿着白大褂看數據,操作電腦生產的,做的不就是這樣的工作。那些學生要是願意留到車間搞生產,以後還有機會搞科研,他們要是不願意留大華,就中國現在的環境,我敢說,十有**是再也碰不到離心機,紡絲機什麼的了。”

“不行,我得確認一下。”楊明皺起了眉頭。

黎渙祥奇怪的道:“確認什麼?”

“今天有那麼多的外國公司的人來,蘇董一會到了,要是把10000個小時轉助理研究員的話給擱下了,那以後可就不好運作了。”

黎渙祥笑了,道:“別說10000個小時要兩三年的時間,誰要是能完成,那至少也屬於精英了吧。”

楊明有點放心,但他是做辦公室主任的,還是搖頭道:“我一會找王贇問問。”

說着,他把杯裡的茶水一飲而盡,打了個招呼就回去了。

黎渙祥想了一下,也由着他了。碳纖維所發展的太快,他也看不清楚了。

楊明出門就見一輛禮賓車停在主樓外,透過玻璃幕牆,可以看到拄着一根黑色小棍子的杜卡特。蘇城陪同在側,兩人卻是用英語談笑風生。

楊明連忙迎了過出去,就站在門側,點頭道:“蘇董,杜卡特先生。”

“楊明你是見過的,我的辦公室大管家。”蘇城笑容滿面的介紹着,陪着杜卡特慢慢走,並道:“咱們先在大廳裡坐一會吧,等人來全了,我們再一起談。”

當天未能參觀大華實驗室,杜卡特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雖然不忿於自己的領先優勢被剝奪,杜卡特仍舊只能微微點頭,道:“那就喝點中國茶好了,對了,能請碳纖維的研究者出來說話嗎?”

他還是想要提前瞭解些信息。

蘇城笑了笑,對楊明道:“你去請王博士過來。”

“是。”楊明轉身就去打電話,然後到樓前一點等着王贇。

一會兒,就見王贇坐着電瓶車過來了。

楊明招了一下手,讓電瓶車停下,就笑笑說:“王博士,咱們走過去吧。”

“好。”王贇一臉憨厚的下車了,吩咐開車的實習生自己回去。

從路口到主樓,只有短短的一截,楊明沒什麼磕絆的就把黎渙祥的話說了,問:“王博士,你有什麼打算得和總部交流,2000人的安排是大事,如果出了問題,不是碳纖維所的事,是大華實業的事。”

王贇默然不語。

楊明站住不走了,拉住他道:“你得說清楚。我可給你說,現在的國家政策不明朗,你要是敢坑了人家學生,有人就敢用坑埋了咱們。傻子瓜子當年僱傭8個人還要大討論呢,你這可是2000人。”

王贇託了一下酒瓶底似的眼鏡,道:“這2000人,我的確是準備充實研究所的。碳纖維的前景很廣闊,我認爲擴充到海洋石油研究所的規模,沒問題。”

海洋石油研究所要突破500人了,算上外包和工程人員那就更多了。

楊明有點安心,心想,2000人能堅持到最後的,還不一定能有多少人呢。

於是,楊明點點頭,又問:“那生產呢?你準備擴產嗎?準備怎麼做?”

“這方面,我的想法,確實和黎總差不多。”

“啊?”

“不是從這2000人裡出,當然,他們要是堅持不住,還想留下的,那沒說的,去車間。但我覺得,2000人肯定是不夠的。”

“不夠?”楊明不夠用了。

王贇點頭道:“要做車間,要擴產,就我看來,規模只有增漲到5000人,才能行。”

“5000人?”楊明呼吸都急了,這是大華實業四分之一的員工數量了。你一個小小的研究所能決定這樣的事嗎?

王贇卻是遲鈍的很,算道:“我前面向蘇董報告,月產10噸,蘇董不滿意。明年月產50噸,蘇董也不滿意。因此,如果要年產千噸的話,現在的生產方式就要全部改變了,而從成本方面分析,與其年產千噸,不如擴產到3000噸左右比較划算。5000人也不是一下招來的,但要是按照現在的培養模式,維持5000人的實習生數量,還是需要的。”

楊明徹底說不出話來了,無奈道:“你一會不要說,我給蘇董說明一下,讓他來決定吧。”

“好。”王贇對此答應的很爽快。

楊明這才和他一起往主樓走。

幾步路繞過一叢小竹林,就見門口已經停滿了車,更有兩輛掛着政府牌照的車,直接停在了主樓門前。

楊明稍稍回憶一下,就想到:是外事辦的車。

進入大廳,果然見到幾個穿着白襯衫的政府工作人員散落在大廳內,其中一人就站在門口,對一名外商說:“你們是對碳纖維有興趣吧,其實我們市正準備建設好幾個碳纖維工廠,你們如果投資的話,各方面都能有優惠。”

“真的?你們也有碳纖維技術?”老外很驚喜的看着年輕的辦事員。

辦事員自豪的道:“馬上就有了。”

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96章 拉風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61章 聯絡第2章 另類招聘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168章 修路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13章 活棋第592章 LNG訂單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章 敲定去向第399章 ……造船法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492章 脾胃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395章 ……蓄力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488章 踢出局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8章 電鍍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267章 變動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71章 甲醇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102章 暗標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60章 賣好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92章 LNG訂單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646章 將軍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326章 完工獎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301章 銀行股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347章 外出第344章 體力活第274章 炮灰第159章 開標第253章 請託第347章 外出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81章 新觀點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01章 銀行股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52章 大臺北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159章 開標第665章 大案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26章 完工獎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458章 總統府第192章 策劃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96章 大富貴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59章 外銷第409章 大優勢第573章 疑探第84章 直供產品第368章 營建第85章 供貨方第405章 窗戶紙
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96章 拉風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61章 聯絡第2章 另類招聘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168章 修路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13章 活棋第592章 LNG訂單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章 敲定去向第399章 ……造船法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492章 脾胃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395章 ……蓄力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488章 踢出局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8章 電鍍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267章 變動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71章 甲醇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102章 暗標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60章 賣好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92章 LNG訂單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646章 將軍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326章 完工獎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301章 銀行股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347章 外出第344章 體力活第274章 炮灰第159章 開標第253章 請託第347章 外出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81章 新觀點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01章 銀行股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52章 大臺北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159章 開標第665章 大案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26章 完工獎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458章 總統府第192章 策劃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96章 大富貴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59章 外銷第409章 大優勢第573章 疑探第84章 直供產品第368章 營建第85章 供貨方第405章 窗戶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