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外銷

林永貴推開辦公室的門,就感到一陣熱氣,連忙脫下大衣,又抖抖手腳,才坐到椅子上,準備批覆今天的文件。【,

嚴格說來,他也只有早上的兩個小時能批覆文件,再晚一點,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幹部來請見,再沒有一個休息的時間。

他剛坐好,搓搓手準備看文件,電話“叮鈴鈴”的響了。

林永貴登時面色一肅。敢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的,肯定不是他的下屬,否則就不是辦事是找茬了。

他特意咳嗽了一聲,才接起電話,溫言道:“你好,我是林永貴。”

“老林,我是劉萬海啊。”電話裡的聲音有些震耳朵,像是防空洞中的笑聲似的。

“哎呀,好久不見了……”

一通寒暄過後,劉萬海像是分段似的一陣大笑:“老林,我聽說大華實業的蘇董,是從你手底下出來的?”

“他第一份工作,是在油田上班的。”

“能不能幫我引薦一下。”劉萬海笑呵呵的提出來要求。

“這不像你的作風啊。”林永貴訝異的道:“堂堂華南化工廠,還用得着我來引薦?”

1990年,人們穿的衣服多是化纖的,用的器具多是塑料的。這些全都是化工廠的功勞。以此時的國企分類,化工行業除了有污染之外,待遇地位都是不錯的,此時的私企化工廠尚不成氣候,化工體系的日子還頗爲好過,華南化工廠自不例外。

劉萬海哈哈一笑,毫不勉強的道:“大華的12萬噸甲醇眼看着要投產了,我們華南化工廠眼熱啊。現在的原料緊缺你是不知道,嘿。老林你的油田倒是好處多多。”

林永貴不禁一笑。每噸原油的計劃內價格是400多元。計劃外價格是680元,一進一出是200多元的差價,批給誰不批給誰。除了石油總公司之外,全由林永貴來決定,自然舒心。

華南化工廠是中游廠商。它下面的服裝廠紡織廠或者醫藥廠塑料廠要求着批購計劃內的原料,但化工廠自己也要求購上游的甲醇乙烯丙烯等原材料,自然比不上純上游的油田。

林永貴心想:大華生產出來的甲醇,總歸是要銷售的,華南化工廠也是個大客戶,想來能成。於是,他就笑了兩聲,應承道:“我打個電話,看有機會沒有。”

劉萬海千恩萬謝。

林永貴掛上電話。笑着搖搖頭,要找秘書要號碼的時候,電話又響了。

“你好。林永貴。”

“老林。我是老周啊……”又是一個化工廠的同學。

幾句話說完,林永貴懷疑的放下話筒。這一次,他可沒有絲毫要承攬的意思。沒等他想明白呢,電話再次“叮鈴鈴”的震了。

“你好,我是林永貴。”

“老林啊,我老錢啊。”再一個化工廠的同學。

林永貴一腦門的皺紋,截了一個話頭,問:“老錢,大華又不是今天才開始建甲醇廠,你怎麼現在纔打電話過來?”

老錢立刻緊張了:“怎麼,還有人向你打招呼?”

林永貴苦笑說“是”。

老錢嘆道:“這可真是,無漏偏逢連夜雨。怎麼一個個都想着走歪門邪道呢。”

林永貴把話筒舉的遠了點,好像要看清楚話筒對面的生物,這傢伙不也是在走歪門邪道嗎?他不明說,拐彎抹角的問:“出來什麼事?”

老錢哀怨的道:“大華新建的是12萬噸甲醇,我們考慮着,兩年內能投產就不錯了,誰想到,他年末就要投產了,再去聯繫,想搞幾千噸計劃內的指標,根本不行。”

“都被搶光了?”

“哪裡是搶光了……”老錢咬着牙道:“大華實業是私企,他們就沒有計劃內的指標。你說說,12萬噸啊,又不是年產12噸,竟然是個私企,誰能想得到。”

林永貴無話可說,他也忘了大華是私企的茬了。當然,真的要去想,那是清楚的很,但要把它和其他企業聯繫到一起的時候,很自然的就忘記了大華的私企身份。

國內目前的甲醇工廠,年產1萬噸以上的,就不算小廠裡。年產三四萬萬噸的,產值就能突破1億,以地方的眼光來看,可稱大廠。

大華的12萬噸甲醇工廠,雖然不是全國最大的甲醇工廠,但卻是單設備最大的甲醇工廠。或者說,是設備最先進的工廠。改革開放雖然10年了,像是勝利油田這樣的上游原料企業,卻只會越來越強壯,又哪裡會把私企看在眼裡。便是20年後,大型鋼鐵企業、大型石油化工企業仍然是以國企爲主,何嘗有民企挪移的空間了。

相形之下,1990年尚處在國退民進的當口,大華的私企身份倒也不太扎眼。只是12萬噸的計劃外甲醇,讓林永貴乍舌不已。各大油田爲什麼把石油產量作爲幹部考覈的唯一標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出來的產量可作計劃外物資進行分配。職工的獎金福利和領導的小金庫,都來自計劃外的價值。

相比之下,大華用1年時間建起的化工廠,計劃外的產出比勝利油田還要多了。

林永貴驚訝歸驚訝,握着電話卻不能再應承,拒道:“大華化工是蘇城一個人的,他既然不是國企,那也就不存在計劃內的配額了,該的是沒有吧?如此一來,讓他用計劃內的價格發貨,不是從他腰包裡掏錢?”

“我們哪裡讓他用計劃內價格發貨了,現在是計劃外的價格,他也不賣。所以,才找到了你這裡。”老錢滿嘴的苦澀。

“計劃外也不賣,他賣到哪裡去?”

“出口創匯。”

林永貴釋然,道:“有出口創匯的機會,你找誰都沒用。”

國內工業品的價格雖高,還是有點比不上國際價格,尤其是匯率和出口退稅的關係,國內銷售向來是比不上國外銷售的。地方和中央政府也鼓勵企業出口創匯。別說只是一些企業想要增加產量,即使是嗷嗷待哺乃至命懸一線,政府仍然會鼓勵創匯。

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老錢自然也知曉,解釋道:“其實。12萬噸的甲醇,出口創匯也沒有一口氣賣光的道理,本應該多少剩下些的。唉,結果正碰上國際市場上甲醇大漲啊。這個大華的運氣,不服不行。”

美國國會在11月中旬,通過了清潔空氣法的修正案,頓時讓甲醇的價值倍增。價格因素雖然尚未顯現出來,但供求關係的顛倒是顯而易見的。大華石化趕在這個節點進行試運行,自然引來了雪片般的訂單。

在海滄計劃中,大陸是要求臺塑全部產品100%出口的。大華石化公司以海滄石化基地配套廠的名義建在海滄的地皮上,自然要遵守100%創匯的要求。

對此,大華實業內部曾經有過激烈的爭論。不少人都勸蘇城能減少出口的比例,如80%或60%,以免國外銷售渠道不暢,產生積壓乃至停產。甲醇可不是容易儲存的產品,它的流轉速度越快,倉儲成本就越低,對12萬噸的產量來說,每噸數十元就是好大一筆錢了。

然而,已知歷史的蘇城堅定的否決了這個建議。在未作遊說的情況下,簽訂了100%出口外銷的合同,等的就是美國的情節空氣法案。

甲醇可是能夠作爲燃料添加的。如果用虛擬經濟的手段來分析,一年消費9000噸燃料的地區,添加10%的甲醇,就是900萬噸的用量,遠超世界甲醇的產量界限,別的消費不降,此項消費增長,甲醇哪裡有不漲的道理。

這個時候,蘇城100%外銷的合同,反而變成了一道護身符。進可攻退可守。蜂擁而至的採購員就是明證。國內的化工廠都和老錢是一樣的考慮,12萬噸相當於人家幾個廠的量了,難不成能全賣掉了?或者,總能找到個什麼縫隙,漏幾千噸幾百噸出來吧。

精明的進出口貿易商同樣不少,聚集在海滄縣城內,找尋着機會,有利害膽大的就籤長期協議,不敢搞包銷合同的,就想着提前付定金,用現在價格把貨佔住再說。

王勝看着這些廠商,眼都紅了。

海滄計劃搞到今天,臺塑尚未獲得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呢。反而是大華實業,建廠又投產,一滴甲醇都沒生產出來,竟然有人上趕着送錢。

最讓他憤憤不平的是,上趕着送錢的,蘇城竟然不要。

最最讓他不平的是,臺塑也怕甲醇漲價原料不足,派他上趕着送錢送定金。海峽兩岸最大的化工廠就是臺塑了,他們搞石油煉化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供應自己的工廠。所以,大陸方面堅持100%外銷,臺塑同意了下來,因爲他們自己用原料,就算是外銷了。

甲醇價格上漲,對臺塑自然有不小的影響。找遍全球,將要投產又尚未簽訂銷售協議的,也就是蘇城的大華石化了。

……

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197章 大會戰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150章 包銷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96章 設備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31章 金錢雨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13章 橄欖枝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533章 迷霧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637章 陰謀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296章 大富貴第43章 去機械廠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446章 主業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636章 15美元第346章 抵蘇第18章 升官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82章 支持第455章 密談第23章 明星工程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66章 肥油星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326章 完工獎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163章 廣告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55章 共贏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344章 體力活第622章 新遊戲第79章 吃丸子第80章 生產標兵第27章 友誼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292章 掀桌子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69章 老同學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5章 靠山吃山第358章 新油田第605章 歡慶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333章 來考察第290章 10%的希望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106章 漁政船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06章 漁政船第423章 汗流浹背
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197章 大會戰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150章 包銷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96章 設備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31章 金錢雨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13章 橄欖枝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533章 迷霧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637章 陰謀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296章 大富貴第43章 去機械廠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446章 主業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636章 15美元第346章 抵蘇第18章 升官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82章 支持第455章 密談第23章 明星工程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66章 肥油星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326章 完工獎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163章 廣告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55章 共贏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344章 體力活第622章 新遊戲第79章 吃丸子第80章 生產標兵第27章 友誼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292章 掀桌子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69章 老同學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5章 靠山吃山第358章 新油田第605章 歡慶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333章 來考察第290章 10%的希望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106章 漁政船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06章 漁政船第423章 汗流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