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優厚待遇

80年代是個精彩的年代,也是學術和教育復甦的年代。

如果翻開21世紀學生的教材,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著作者都來自80年代的大學,持續10年之久的運動浩劫,摧毀了教育體系的同時,證明了天生奇才在科學上是不成立的,不過,對一些純文科的學生而言,這似乎是難得的人生體驗。

蘇城穿越前的幾個月,還在寫他的畢業論文,翻閱的文獻之多居於全班之冠,由此也記住了很多來自80年代的牛人。在他遴選的200個人中,至少有三四十人,是能準確記得住名字的,還有二三十人是大約記得名字的。其中不少人撰寫的論文,比普通學生一輩子讀過的都要多。

但是,在這些未來的大牛畢業的時候,他們也只不過是新鮮柔嫩的小青草,露着誰都可以咬一口的笑臉,帶着懵懂的神色闖入陌生的社會。

這個時候,任何人都可以亮出鋒利的後槽牙,在那細嫩的皮膚上刮啊刮的。

孫立憲等人茫然不知,還看着實驗室的設備傻乎乎的笑。

三次採油研究室的正中就放着一臺界面張力儀,剛從學校裡畢業的學生哪見過這東西,七八個人圍在跟前,口水都留下來了。

還有化學和生物系的學生,瞅着老谷那裡的好幾個單筒顯微鏡轉圈。說起來也是可憐,像是這種裝備歐美的學校早就普及了,等到十幾年後,中國的中學也會普及,可在80年代末的中國大學,仍然屬於稀罕貨。

蘇城看着他們的模樣,又有些擔心:這貨們日後雖然可能飛黃騰達,可別年輕時是個駑貨。這些連顯微鏡都沒把玩過幾次的人,能派的上用場嗎?

好在此時,一名研究員輔助一名學生,將界面張力儀給開了起來。學生負責操作,流程生澀但頗爲流暢,蘇城才輕輕鬆了一口氣,恍然想起:這個時代的學生好像都是要把實驗流程背熟了才能上試驗檯的。界面張力儀沒見過,但摩挲着圖示,估計都摩挲過不少次。

人家的驚訝,不是見獵心喜的驚訝,是見到實物的欣喜。

三次採油實驗室共有4間大房子,學生們一次騷擾一間,算是研究員們難得的休息。

孫立憲臉上的豆豆紅紅的,發着光亮,瞅着牆角的桌子道:“沒想到油田這麼有錢,濁度儀都有兩臺。”

商遨經過,笑道:“這些都是濟南動力機廠提供的。”

“動力機廠,就是蘇廠長的公司,是嗎?”

蘇城點頭,道:“濟南動力機廠現在是私企了。100%產權屬於我。在它的廠區內,將建成中國最先進的實驗室,也將是中國待遇最好的實驗室。”

“那大華實業呢?”

“我擁有大華實業51%的股份,因此,大華實業是一家合資廠。進入其中的員工可以有國企編制,借調到動力機廠實驗室工作,但研究員的待遇比不上濟南動力機廠編制的研究員。”

“爲什麼?”

蘇城看了看問問題的年輕人,笑了一下,卻沒有回答。

稍停片刻,又有人喊道:“蘇廠長,那要是進入三次採油所呢?什麼待遇?”

商遨頓時雙眼放光,道:“我們三次採油所竭誠歡迎各位同學。我們的福利待遇,也是油田比較好的……”

蘇城瞥了他一眼,用眼神示意陳良。

這時候沒什麼好謙虛的,陳良早得到了授意,笑道:“三次採油所是勝利油田下屬的3級單位,待遇比照勝利油田,與動力機廠和大華實業研究室不太一樣。”

“能差多少?”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偏注於國企身份,其實後世的畢業生也是如此。

陳良望了蘇城一眼,背對商遨,道:“初步估計,新人的薪水相差5倍左右,中級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相差10倍到20倍吧。”

除了早知此事的蘇城,其他人都瞪大了眼睛,包括三次採油所的研究員和商遨。

孫立憲期期艾艾的問:“請問,這個相差幾倍的具體數字是多少?”

蘇城微微笑了一下,心想:小樣,就知道你小子喜歡錢,要不編那麼厚的教科書,定價還那麼貴?大學兩年,能讀完600頁的材料力學嗎?能嗎?那是正常人能幹的事情嗎!

陳良也笑笑,道:“你是大學畢業生,按照國家規定,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大概是58塊,算上補貼的話,應該有65元左右。那你如果進入三次採油所,大概就是這麼多,對吧,商所長?”

商遨點了一下頭,忙道:“我們也有其他福利,而且是發13個月的工資,加上獎金,到了年底能多100塊錢。平均每月75。”

這樣說着,他也沒覺得安心。

陳良雖然是個老好人,此時處於搶人狀態,也只好狠狠打擊道:“就是這樣,如果加入三次採油所,就是65加獎金,平均75元的樣子。如果把編制留在大華實業,薪水大約是200元加獎金,如果把編制留在動力機廠,薪水大約是300元加獎金。當然,工作地點都是研究室,工作性質也相差彷彿。”

商遨首先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終於知道蘇城要做什麼了,這傢伙還想從三次採油所挖人。

學生們自然更加驚訝。

就算是對城市職工來說,200元也是一筆鉅款了,相當於三個月以上的工資。

若是來自農村的孩子,200元的意義就更大了,等於全家一年的現金收入。300元幾乎能作爲一次婚禮的全部支出……88年的大學畢業生是絕對不愁工作的,再爛的大學,中國的企事業單位也會搶着要。至不濟回家鄉的縣委縣政府當個公務員,十有八九是當年唯一的大學畢業生,還能搏一個報效家鄉的好名聲。

但是,要說到福利待遇,大學生們需要挑選的地方就多了。中央部委雖好,但需要名牌大學的優秀成績;中央企業是次級選擇,但一定要留在總部;供銷社和糧食局已經日漸沒落……省級機關倒是不錯,但那賭的是前途,現實的好處難得挑出什麼……只不過,無論如何挑選,不貪污不受賄,鐵定挑不到200元每月的薪水,300元更是想都甭想。

最關鍵的是,拿着高薪,還能做心愛的研究工作,而不是跑去做一些完全不相干的行政。

再看實驗室牆上掛着的報紙,大鬍子研究員們笑的如此開心。

孫立憲首先動心,想:又有錢又有名,又能繼續做研究,還求什麼!

他就問陳良,道:“陳主席,您說的三個單位,爲什麼工資區別那麼大?”

“就在編制。你們希望要穩定的事業編制,就是三次採油所,我們幫你們聯繫油田接收,檔案轉入勝利油田,所以你們首先是油田的人,我們再借調你們到我們新建的實驗室工作。大華實業是企業編制,算半個油田人,同樣是借調到新建的實驗室工作。濟南動力機廠是私企,是實驗室所在地,你們算是全部屬於實驗室的,自然拿最高額的薪水。”陳良雖然是大華實業的人,但他因爲是領導層,因此已經從單獨的企業跳了出來,等於爲蘇城服務,補貼早就比工資高了。

孫立憲摸摸腦袋,道:“那我要是想進入這三家企業,有什麼要求嗎?”

“簡歷考察、筆試、臨場實驗、面試,再面試,就可以加入了。”這麼麻煩的招聘流程是蘇城要求的。

他當年堪稱麪霸,見識了無數公司的招聘流程,不得不承認,越是正規的大公司,招聘流程就越複雜。除了必要的考察之外,其中不免有些心理學的陰影。

越是經過這種招聘流程的人,就越不容易輕言放棄。濟南動力機廠是一傢俬企,最需要解決的就是人員穩定性問題。

陳良接着又續道:“你們的簡歷關就算過了,如果有意加入公司,就從筆試開始。不管你們選擇哪個單位,招聘流程都是一樣的。另外,實驗室補貼是三個單位一視同仁的,每月也有上百元。”

商遨再次色變。

這時候,一支菸突然遞到他面前。

蘇城笑笑,說:“老商,我們到外面呆會,學生們的問題多,咱們呆着,人家不好意思。”

商遨猶豫着,還是跟着出去了。

蘇城立刻一包中華煙塞到他兜裡,又撕開一包,給他點上煙。

商遨拘謹的接下煙。

就聽蘇城笑道:“我不是挖你的牆角,不過,咱們做石油研究的,賺的錢沒有加油站賣汽水的多,你覺得正常嗎?”

商遨自己就是研究員,深深的吸了口煙,沒說話。

蘇城拍拍他的脊背,笑道:“你要是願意來大華,我給你留着位置。企業編制是沒有事業編制穩當,不過,三四倍的薪水肯定有。你到時候要想回油田,還能回來。像老谷他們年紀大了,我估計不願意挪窩了,但其他的年輕人,讓人家有個自由選擇的權力,可好?”

所謂自由選擇,十有八九要選擇到大華實業去。商遨如此想着,猛然憶起,蘇城上週送給自己的兩瓶茅臺。當時樂滋滋的,此刻算來,茅臺酒已經漲到20多元了,兩瓶就是50塊,再加這包中華,就是小一百的物件了。

想到此處,商遨突然安穩下來,人家禮都走到了,又不是強買強賣,自己還能說什麼,於是藉着吸菸的當口,點點頭。

此時,房間內已經開始了兇猛的報名。

當一名學生坐着招聘方的飛機抵達公司,看到各種先進的儀器,聽到優厚的待遇,再加上週圍人的羣體行爲,想阻止他報名,已經很難了。

蘇城望着一羣羣未來的知名學者,摸着下巴想:以後也許可以弄個出版社,專門出版教材和專業輔導書…………

(未完待續)

第180章 合併第610章 金融城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537章 選戰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25章 部門利益第405章 窗戶紙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546章 建房第512章 小瞧嗎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76章 中標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133章 炫耀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115章 戶口第201章 退休第643章 收網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24章 自由人第36章 地頭蛇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409章 大優勢第481章 新徵程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605章 歡慶第514章 挖空第513章 活棋第36章 地頭蛇第29章 可樂加冰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456章 軟肋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81章 哪裡都有他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533章 迷霧第557章 預備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51章 酒宴第222章 敗途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458章 總統府第553章 作弊日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216章 不能做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78章 泉涌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281章 新觀點第439章 氣短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9章 東*營市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42章 大領導第163章 廣告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361章 規模戰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22章 敗途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326章 完工獎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489章 有關係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446章 主業第468章 設局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97章 監控系統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
第180章 合併第610章 金融城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537章 選戰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25章 部門利益第405章 窗戶紙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546章 建房第512章 小瞧嗎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76章 中標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133章 炫耀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115章 戶口第201章 退休第643章 收網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24章 自由人第36章 地頭蛇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409章 大優勢第481章 新徵程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605章 歡慶第514章 挖空第513章 活棋第36章 地頭蛇第29章 可樂加冰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456章 軟肋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81章 哪裡都有他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533章 迷霧第557章 預備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51章 酒宴第222章 敗途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458章 總統府第553章 作弊日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216章 不能做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78章 泉涌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281章 新觀點第439章 氣短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9章 東*營市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42章 大領導第163章 廣告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361章 規模戰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22章 敗途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326章 完工獎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489章 有關係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446章 主業第468章 設局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97章 監控系統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