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造船法

“等到中韓建交以後,再談經貿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爲什麼一定要現在就接觸韓國代表團?”丁志鵬一個勁的搖頭,同時開玩笑道:“橫生枝節,萬一嚇跑了韓國代表團,我找誰說理去?”

蘇城和丁志鵬很熟了,也陪着搖頭,道:“等中韓建交了,兩國間經貿合作的吸引力不是降低了。”

“建交了,應該是吸引力上升纔對吧?”丁志鵬疑惑了。

蘇城一笑,道:“韓國現在求着咱們建交,自然是有求必應,經貿合作也沒有拒絕的道理。等建交成功了,大家光是等新總統就要等一年,經貿合作什麼,又哪裡能談下來。”

蘇城實際上想的是,這麼好的時間,你不訛詐韓國,你想做什麼?

此時的韓國國內,並不是期待中韓建交以後,能給韓國帶來多少經濟好處,他們算的就是純粹的政治賬。

與中國建交,不光意味着韓國與自己鄰國實現了關係正常化,它的潛臺詞,是中韓朝的關係,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

因爲中國是朝鮮政府堅定的支持者,中韓建交,對朝鮮的打擊,是韓國期望看到的。

此外,兩德合併也給了韓國以刺激。既然二次大戰的始作俑者都恢復到了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和朝鮮是否也能合併呢?

在整個90年代,朝鮮和韓國都懷揣着這種美好願望,在國際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現在的韓國總統,爲了完成他的北方計劃,那是除了賣屁股,什麼都幹,想想那個在莫斯科遇到的申泰淵,一個小小的韓國交通部的官員,竟然也想來做成中韓建交的事情,可以想象,韓國國內的風潮是怎麼樣的。

相對於韓國的政治賬,lng船就顯的再普通不過了。當然,這也是此時的韓國政府沒有意識到造船業的龐大潛力,他們若是知道異日韓國能夠從中分割的利潤,就不會有任何好說話的可能了。

天底下的事,都是搶時間搶出來的,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短期利益,少部分人看到了長期利益,也只能從已經發生的短期利益談起。

丁志鵬理解了蘇城的想法,失笑道:“你這麼說也有道理。不過,這有挾持中韓建交的風險啊。我不能拍板。”

蘇城嘿嘿一笑:“上面其實已經有批示了,我也向周老請示過此事。”

丁志鵬默默的回憶着,判斷是贊成反對還是默認,良久才道:“既然如此,那我試試看。不過,怎麼接觸韓方代表,你要講究方法。”

“嗯,我在釣魚臺國賓館定了一棟小樓,每天都能看到8號樓有人送飯過去,從沒見有人出來過,我覺得,十有**就是韓方代表了。”

丁志鵬愕然,轉瞬失笑:“你發現的?這說明他們藏的還不夠深啊。”

“這種事,瞞外不瞞內。”蘇城一曬,道:“我又不會去找記者,我知道了,和外交部那起子官員知道了,有什麼區別。”

“這麼說也是,我給他們提一句。lng船畢竟是中國船舶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能早一點確定,都是好的。”後一句,丁志鵬已經開始習慣性的用官方語言解構了。

蘇城興沖沖的告辭離開,就直奔釣魚臺國賓館。

第二天一早,果然有人來引他去見韓方代表。丁志鵬從體改委做到計委,可以說是能量大無邊,外事到了他那裡,也只是需要謹慎一些就行了。

在對方的接引下,蘇城跨過三道門崗,纔看到韓方代表團的大餅臉。同時出現在邊上的,還有在蘇聯一面之緣的劉明浩。

劉明浩向蘇城微微笑了一下,然後自我介紹道:“我是中方代表團的劉明浩,蘇董,這位是韓方代表團的副團長樸志生。你有什麼事,直接找我們就行了。”

蘇城和劉明浩第一次見面,是爲了蘇聯的蘇27戰鬥機生產線。如今看來,劉明浩是要隱去這次機密任務了。

蘇城也就當作第一次見面,和他們分別握手,然後對樸志生道:“我是大華實業的董事長蘇城,嗯,樸志生先生能代表現代重工集團嗎?”

樸志生示意他坐下來,自己也坐好了,說道:“我們向國內報告了,現代重工會單獨派人來談,在此之前,你有什麼要說的,可以由我代爲轉述。我們雖然同意談話,但不能保證出售技術給你們。”

樸志生用的是中文,還帶一點東北腔,要是不看他那傳統的大餅臉,還以爲是一個傳統的東北人。

這樣的回答已經是蘇城很滿意的答案了。他立刻說道:“我們其實已經獲得了一部分的lng技術,預計年內就訂購設備,開始生產,所以,請現代重工的人員能快點抵達。”

樸志生愣了一下,重複道:“你們獲得了部分的lng船技術?從哪裡?”

蘇城輕笑道:“各個渠道吧。”

樸志生看看劉明浩,再道:“我明白了,會如實轉告給現代重工的。對了,你們要不要派人蔘觀一下現代重工的lng船廠?”

韓國的lng船,也算是一個值得宣揚的高科技項目了,年內就有查爾斯王子的視察訪問,日後的國內高官到韓國訪問,也無一例外的造訪了現代重工船廠。

蘇城無所謂的點點頭,道:“讓工人們感性的瞭解lng船的建造過程不錯,不過,我不想因此而干擾進度。劉先生,我能參加你們的建交談判嗎?”

劉明浩笑眯眯的道:“既來之則安之,來了就參加吧。”

作爲周老的幕僚,蘇城要來了解一下建交的過程也無可厚非。即使沒有周老的命令,蘇城狐假虎威,大家知道了也當不知道。歷史上,假戲真做的事不少了。

另一方面,劉明浩還欠蘇城一個人情,蘇城提出這樣一個要求,他是不會直接拒絕的。

樸志生明顯有些措手不及,忙道:“我們的談判應當是保密的,增加一個人,是非常不恰當的行爲。”

“蘇董的密級有資格參加。”劉明浩就說這麼一句再不管韓國代表。

所謂建交工作,要談的其實沒多少,核心議題就是那麼一兩個,劉明浩正是扮黑臉的那個人,找點麻煩也屬正常。

樸志生不能干擾中方代表團成員的增減員,能做的只是讓現代重工的人快點來,免得蘇城呆的時間太久。

過了兩日。蘇城果然見到了包機前來的現代重工的代表安尚宇。這是個倨傲的中老年,通過詢問知道,同時也是韓國現代重工的一名lng船的工程師。

1992年的韓國,雖然得到了lng船技術有兩三年時間了,但也不敢說自己完全吃透了。尤其在法國專家離開以後,那些跟隨左右學習的韓國工程師價值大增,在現代重工內估計都是橫着走的主兒,這次出來,說明韓國建交代表團做了相當的工作。

見面後,安尚宇表現的相當不耐煩,開口就問:“你們的船廠在哪裡?我們去看吧。”

蘇城搖搖頭:“船廠尚未建好。”

“沒有船廠,你們怎麼建造lng船?獲得的技術,又怎麼消化?”

“船廠肯定會建好的。至於技術方面,我們就先空對空好了。”

“空對空?”

“就是先談談你們知道些什麼,看看我們值不值得從你們那裡取經。”這次說話的是蘇城重金禮聘而來的船舶專家李滄。

至多二十年,李滄此人將成爲中國船舶方向的院士之一。他此時的名氣雖然不算大,但也是知名人士了。鑑於他本人要做基礎研究的意願,蘇城只能以產學研一體的名義,將他從學校裡借出來。

安尚宇不明所以,笑着說道:“沒有船廠,你們能學到的東西太少了,只有通過實際操作,才能學明白裡面的很多東西。比如零下163度的低溫控制,沒有相關的設備,說話只是浪費我的時間。”

“你如果要說低溫控制,那纔是浪費我們的時間。”蘇城向李滄眨眨眼,後者於是跟上說了起來:“低溫控制歸根結底就是要解決兩個問題,lng船的燃料保存,以及被迫釋放的燃料的使用……”

李滄研究的都是些理論性很強的東西,所以才能得到院士的稱號。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對實際的操作不熟悉,只能說是興趣較弱而已。

安尚宇的臉色這纔有些變化,一會兒,道:“看來你們確實是做了些準備。既然如此,我們就從船體制造開始談起吧,我們韓國準備使用分段製造的方法……”

“這方面不必了。”蘇城突然打斷了談興正濃的安尚宇。

安尚宇眉頭一皺,問:“什麼意思?”

“大華實業掌握了更先進的造船方法,所以,分段製造的方法,我們不會採用了,請您繼續說下去吧。”

對安尚宇這種工程師來說,有一種新技術而不自知,簡直就像是在減肥的人面前堆滿了美味一樣。他顧不上自己說的東西,首先問:“你們掌握了什麼先進造船方法?請恕我冒昧,我能參觀嗎?”

“我們的船廠沒好,不能參觀。不過,我可以給你說說,這種新的方法叫做巨型總段造船法。”蘇城也沒有胡說。當他開始讀書的時候,韓國的lng船舶企業,就已經開始採用巨型總段造船法,取代日本人發明的分段製造的方法了。

韓國人用新的方法,將一艘船的建造時間,從60天內壓縮到了30天內,從而在船舶工業不景氣的時代活了下來。

蘇城此前就和李滄交流過,此時光談概念,不談措施,頓時將安尚宇給唬住了。

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513章 活棋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409章 大優勢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80章 合併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88章 踢出局第211章 山寨化第657章 投名狀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8章 專利要嗎第592章 LNG訂單第56章 抗偏磨第203章 併購案第133章 炫耀第280章 平倉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32章 技術驗證第457章 阿拉木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531章 金錢雨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270章 國儲局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163章 廣告第443章 結論第85章 供貨方第273章 截止日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375章 井深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22章 堆錢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66章 回家第48章 外匯吶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191章 接待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82章 展團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442章 聯合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65章 約談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300章 零成交第466章 大小會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626章 有消息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466章 大小會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502章 找人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70章 大慶也要第522章 堆錢第416章 競標日第82章 跑部進京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192章 策劃第184章 出國第225章 調研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67章 測井技術第82章 跑部進京第528章 擊潰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29章 可樂加冰第19章 吉普第12章 實物獎勵第643章 收網第625章 交易池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547章 門檻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
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513章 活棋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409章 大優勢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80章 合併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88章 踢出局第211章 山寨化第657章 投名狀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8章 專利要嗎第592章 LNG訂單第56章 抗偏磨第203章 併購案第133章 炫耀第280章 平倉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32章 技術驗證第457章 阿拉木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531章 金錢雨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270章 國儲局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163章 廣告第443章 結論第85章 供貨方第273章 截止日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375章 井深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22章 堆錢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66章 回家第48章 外匯吶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191章 接待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82章 展團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442章 聯合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65章 約談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300章 零成交第466章 大小會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626章 有消息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466章 大小會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502章 找人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70章 大慶也要第522章 堆錢第416章 競標日第82章 跑部進京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192章 策劃第184章 出國第225章 調研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67章 測井技術第82章 跑部進京第528章 擊潰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29章 可樂加冰第19章 吉普第12章 實物獎勵第643章 收網第625章 交易池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547章 門檻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