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金錢魔力

3立方米的百元大鈔,就那樣放在體育館的中央。

沒人知道那裡面有多少錢,也從沒有人見過這麼多的現金。

大家只知道很多,很多……

即使是身家上億的供應商,也從沒想過,1億人民幣堆在一起,是個什麼樣子。

光柱微微有些顫抖,迅速又穩定了下來,那似乎是上面的操作員的失誤。

死沉死沉的靜謐持續的幾十秒,也許是幾分鐘。

然後,所有人像是突然復活的殭屍似的,不約而同的想說點什麼。

沒人聽的清身邊人在說什麼,他們只是不停的說啊說,彷彿不如此不能宣泄出自己心底的震撼。

再沒有哪個時代的中國人,能夠像90年代初那樣,瘋狂自由又迷茫的追逐金錢。

這不是金錢第一次展示它的魔力,但這是金錢第一次以正面的形象,在先進理論的指導下展示它的魔力。

有錢,不再是罪過,不再是被攻擊的目標,不再是剝削的副產品。在人們的認識裡,金錢突破了改善生活證明價值的桎梏,顯現出改變世界的價值……是的,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人,如果他有錢,如果他有想法,他就能改變世界。

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如此輕易的露出出它的可塑性。

新的零售業,新的商業,新的工業,新的文化業,新的娛樂業,新的軍事工業……全都展現出欣欣向榮的一面,無數的機會給予人們無數的選擇,一次正確的選擇和一次正確的投資,就有可能改變中國的一個行業,繼而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改變世界。

金錢的力量,在90年代初的中國迸發出無窮的威力。受人尊敬的官老爺下海經商了,受人尊敬的園丁春蠶下海經商了,受人尊敬的工人老大哥下海經商了,全民經商的浪潮後,是對金錢的渴望。

21世紀初的公務員薪水與私企員工,個體小老闆的收入水平相當,人們羨慕公務員的清閒與穩定。然而,就在20年前,公務員的薪水只有私企員工的五分之一,個體小老闆的十分之一,即使是收入微薄而辛苦的農民,也會將羨慕的目光投向大老闆小老闆。

一切都是金錢在作祟。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有一萬元,不僅能改變自己的生活,還能改變身邊人的生活。

有10萬元,用於生活則無憂無慮,用於投資則能徹底的宣佈財務自由。

此時此刻的中國人,是如此的缺乏金錢。

用不着先知先覺的指導,天生的智慧告訴人們。90年代的每一分錢,都是會下金蛋的母雞。

一排列入“特殊貢獻”名單的大華員工,整隊來到體育館中央,用好奇和期盼的眼神看着蘇城和地上的現金。

3噸重的錢,直到跟前,才能體會到那龐大的數量。

蘇城、霍昌、朱志根等管理層,同樣排着隊給他們發錢,並握手說話。整個儀式,像是一場表彰儀式似的,所不同的是,真金白銀顯的更刺激。

即使是純粹的研究員,面對數萬乃至十數萬的分紅,仍然免不了陷入片刻的陶醉。人是現實的動物,解決了現實才能暢想虛無。

蘇城親手將9疊百元大鈔,放在張良國手裡,笑着道:“你可以找旁邊的銀行職員辦理存摺,也可以帶回家去,路上要小心一點。”

“得回去給老婆看看。”張良國抱着裝錢的小布包,粗糙的手指扣着裡面的錢。他擁抱的不是純粹的鈔票,而是新的生活。

1992年的社會年平均工資剛剛突破2500元,93年堪堪達到3000元,這還是在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14%的情況下創造的。換言之,1992年的普通公務員一年的薪水福利,也就是2500元上下,9萬塊相當於36名公務員一年的收入。放在省廳這樣的單位,一個處室所有人的工資,也就是這麼多了。

若是和收入陷入低估的農民相比,那就更多了,一個村的收入,也不一定有這麼多。

張良國拿到這9萬元,只要不是折騰浪費掉,財政自由指日可待。即使是以目前最流行的理財方式——定期存款。按照1993年的利率,10.98%每年,這筆錢一年的利息也會超過了許多人兩三年的工資。

圍着體育館一週的銀行工作人員,也神色各異的看着場中的大華員工領錢。

他們經常見到幾萬,十幾萬的現鈔,但那是國家的,不是自己的。

要是偶爾看到一個人的存款十萬元,他們也許會當做一件新鮮事來做聊天的素材。然而,看到大華實業三千多人,分享3億元的紅利,要說沒有點微酸,那纔是不正常的。

90年代的人,都喜歡比單位。因爲不同的單位就代表了不同的福利待遇,在銀行上班的職員,就比在公交公司上班的售票員高傲一些。央企裡的男青年,就比地方國企裡的男青年好找對象。不用問收入,不用問有沒有房子有沒有車,一個“單位”的名稱,就解決了所有背景審查。

在比單位的隱性鬥爭中,銀行職員向來是優勝方。不做公務員做銀行營業員的年輕人,在90年代初大有人在。他們的工資也往往達到了普通機關幹部的兩倍左右。

可是,現在看看大華實業的“年終獎”,大家都顯的很不自然。

不管自然不自然,銀行職員們還是露出了最燦爛的笑容,來迎接每一位走上前來的大華職員。

大約有一半的人,願意將錢重新存入銀行,但存在哪家銀行,卻是他們的自由。

蘇城一口氣邀請了7家銀行。面對數以億計的資金流向,排成一圈的銀行,不免要拿出最好的優惠條件來吸引存款。93年的銀行制度尚不嚴密,央行規定的10%利率也並未嚴格執行,爲了攬儲,15%乃至20%的利息都曾經出現過。這種現象,即使到了新世紀,也沒有完全消失,每個月的月末和每個季度的季末,都是銀行拋出高息的時間。

今天的本埠體育館,各種奇葩的高息也層出不窮,從10%漲到20%,幾乎是一瞬間的事,引的許多準備拿錢回家的職工,又把錢給拿了下來。

隨着蘇城面前的錢山漸漸消失,銀行那邊也堆起了鈔票臺階,押運人員忙忙碌碌的將鈔票清點裝箱,儘快運送出去。

雖然一輛車就能裝走1億元,但沒哪個銀行敢等到下午再運輸。

榮尚國看着眼前的景象,發了好一陣愣。眼瞅着一半的錢都放了出去,才長長的嘆息一聲:“怪不得大華敢用5倍的薪水挖咱們中船的人。咱們的一線工人,去年有沒有拿到4000塊?五倍也就是兩三萬塊錢,還比不上人家的年終獎,我都想去了。”

盧胖子的分管內容就包括工資待遇,回憶了一下,輕聲道:“咱們的一線工人,一年下來有三四千吧。包括福利。”

隨着80年代末價格闖關,90年代初的惡性通貨膨脹,對單位職工最大的影響,是工資調整。事業單位和機關幹部的工資,每年以15%乃至30%的幅度調整,而景況不佳紛紛倒閉的企業,數年來都沒有漲薪,以往高高在上的福利待遇,瞬間滑落了下來。

榮尚國又是懊惱又是羞愧的道:“我看上臺的許多人,都是工人……唉,這次回去,有的鬧了。”

盧胖子憂心忡忡的道:“咱們得合計一下,別讓大華又挖走了工人。”

榮尚國苦笑:“年終分紅八萬十萬的,咱們拿什麼來留人。他們去年挖走的那些高工,回去一說,你說有幾個人不願意來大華,到時候,人家怕是又要挑挑揀揀了。”

“他們挖過去的工人,沒幾個人分到錢。”盧胖子對此倒是知道一些,低聲道:“大華的這個分紅清單裡面的人數,只有大華員工總數的10%的樣子,而且有基礎的年限要求,去年挖角過去的人,肯定沒有拿到分紅。”

“幾年能拿到?”

“最少3年吧。”

“那有什麼區別……”榮尚國意興索然的道:“大華現在只要能造出船來,再解決供應商的問題,咱們就得上杆子的送股份了……”

說到此處,他遲疑了一下,再猛拍頭:“這傢伙,這個祝捷會,就是給供應商看的啊。”

盧胖子也醒悟過來:“大華欠供應商的,也就是幾億元。現在看蘇城一擲千金,那些牆頭草哪有不跟着的道理。”

就在主席臺的側後方,一羣記者也在探討眼前這難得一見的場景,鎂光燈不時的亮起。

二十幾名記者,明顯分成了三派,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中立的。

期間,持有中立態度的記者人數最多,卻不怎麼說話,只有反對和支持的抄作一團。

無論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記者,都想用恰當的方式,給本次事件定性,但誰也說服不了誰。

放在20年後,用具有震撼性的方式發現金,根本算不得事兒,但在1993年,確實值得爭論。

第96章 拉風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93章 碳纖維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15章 登記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374章 含油層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56章 軟肋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191章 接待第47章 配件廠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44章 蘇廠長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205章 期待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80章 勢力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33章 對着幹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4章 蘇廠長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458章 總統府第434章 打腫臉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105章 漁船第519章 卡脖子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149章 楔子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99章 ……造船法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270章 國儲局第586章 副產品第443章 結論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46章 建房第209章 會場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459章 中哈線第547章 門檻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532章 資助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548章 捐款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2章 大領導第188章 壓價第339章 登記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623章 貢獻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40章 擋路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62章 分包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14章 維修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116章 參觀團第446章 主業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654章 回京第378章 泉涌第115章 戶口第647章 大賺
第96章 拉風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93章 碳纖維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15章 登記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374章 含油層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56章 軟肋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191章 接待第47章 配件廠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44章 蘇廠長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205章 期待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80章 勢力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33章 對着幹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4章 蘇廠長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458章 總統府第434章 打腫臉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105章 漁船第519章 卡脖子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149章 楔子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99章 ……造船法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270章 國儲局第586章 副產品第443章 結論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46章 建房第209章 會場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459章 中哈線第547章 門檻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532章 資助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548章 捐款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2章 大領導第188章 壓價第339章 登記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623章 貢獻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40章 擋路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62章 分包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14章 維修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116章 參觀團第446章 主業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654章 回京第378章 泉涌第115章 戶口第647章 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