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終南捷徑

司長的談話只是個開始,他詳細瞭解了情況,語氣轉爲輕鬆道:“對於這種新鮮事物,我們計委是持着歡迎態度的。但是,如何規範外籍人士在華工作,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資料,最好是現場觀察,當面詢問以後,我們再製訂相應的政策,否則不是要變成拍腦袋的決策了。”

他自覺有趣,哈哈的笑了兩聲,然後道:“蘇董,我想派一個工作組到大華實業去,專門考察此事,你看如何?”

蘇城哪能說不行啊,說起來,人家已經夠客氣了,不光是當面說明,而且是聞訊的語氣。要是計委一個電話打過來,同時派遣工作組考察情況,大華實業也不可能拒絕的。

所謂禮多人不怪,蘇城只得苦笑道:“計委考察自然是好的。不知道具體的考察時間和人數?我好讓人安排。其實,要了解我們的僱工情況,我可以讓公司送文件到委裡來。”

“蘇董不用擔心,這是先期瞭解。現在已經11月了,咱們爭取到明年能出一個暫行條例。咱們國家還沒有系統的外籍人士的僱傭政策,大華又走在了前頭。”司長笑笑,拿起電話,按鍵前說道:“我給你介紹一下我們的工作組,只有三個人,都是計委年輕有爲的知識幹部。”

接着,他就在電話裡叫人進來。不用說,人家已經是準備好全套了。

蘇城即使不在乎部委。也不能完全無視人家。只好等着。

副省長常國立在旁好奇的問道:“大華僱傭了很多外國工人?”

蘇城坐直說:“我們上個月有報告,挖角了巴斯夫的十幾個技術員,然後又從德國、捷克和匈牙利招募了一些技工,總計60多人,既做技術維護,也做培訓。司長說的就是這些人。”

常國立拍拍腦門:“哦,我記得了。不過,你們挖角了巴斯夫公司的人,會不會影響你們的設備安裝?人家萬一生氣了,鬧起來就不好了。”

“各是各的。巴斯夫公司也大的很,而且,他們是康采恩,就是控股的財團。我們只是挖了巴斯夫幾百個分公司中的幾個公司裡的人。他們的乙烯設備公司和總公司說不定都不知道。再者說,幾十億美元的設備,都不附送維修工,這個是他們的錯吧。太黑了。”

常國立呵呵的笑了出來,又問:“外國技術員的工資高嗎?”

國外工人的工資是個敏感的話題,尤其當着計委司長的面。蘇城猶豫間回答:“挖角來的工人是我們同級別工人的5倍吧。匈牙利和捷克的工人更便宜一點,三倍到四倍的樣子。”蘇城自然是以大華的薪水做比較。挖角來的多是五級六級以上的工人,有的還是工程師。這樣的工人在大華的薪水也很高,拿到月薪四千元人民幣的不在少數,外國工人等於把這個數字換成了美元。

只是從工人效率來講。外國工人的性價比其實是比不上中國工人的,尤其是設備不同的時候。否則,中國也無法成爲世界工廠了。

但是,外國技工往往能夠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因爲沒有,所以巴斯夫的培訓費用要用百萬美元做單位。70萬噸的大乙烯設備在中國是個新鮮的東西,只有中石化纔有一些30萬噸大乙烯的技術工人的儲備。蘇城用挖角來的工人兼職培訓,能給大華省下非常多的錢,是他們薪水的上百倍。

管中窺豹,也能知道國際巨頭的暴利。可以說,如巴斯夫這樣的康采恩。每年的收入超過了許多國家的國庫收入,它的資本甚至比一些小國家的全賣了都值錢,是真正的富可敵國。不論是大華還是其他國家的企業,在晉升爲巨無霸之前,總是免不了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蘇城倒是不介意花錢。但他不想讓這些錢變成不得不付給巴斯夫的錢。可付可不付的錢,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恐龍級選手的影響力。

常國立卻是饒有興趣的算了算。道:“我記得大華的工資是從600開始的,多的有一千的,這麼算,巴斯夫公司的員工月薪是1000美元?”

蘇城委婉的道:“大華施行的階梯工資,跨度比較大。”

“階梯工資……”常國立重複了一遍才搞明白這個意思。國內雖然正在解決大鍋飯問題,但畢竟有多年的影響存留,至少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中,工資的差距並不大,同年的職員即使有極大的職務差距,薪水也很少有超過兩倍差距的,更多的不同體現在福利待遇上。例如配車配司機,以及更大面積的房屋……

卻是計委的司長做了功課,笑道:“大華的階梯工資,高的有三五千的,是嗎?”

蘇城老老實實的說“是”,馬上解釋道:“我們邀請來的技術員在國外的水平也是不錯的。除了維護乙烯設備而挖角來的巴斯夫公司的技術員以外,匈牙利和捷克的技術員就便宜多了。而且,人家千里迢迢的到中國來,不能拿的更少了吧。”

“市場經濟,來去自由。”常省長倒是很開明的樣子,同時也感慨道:“你們這個石化基地,還真是不便宜。”

“現在的石化基地投資越來越多了。10年以後,各國就要上馬100萬噸乙烯了,120萬噸乙烯估計也不遠了。”蘇城說着搖搖頭,道:“如果不是原油價格上漲的厲害,石油化工估計要快三四倍。”

“原油價格似乎沒有多少上漲吧。”說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蘇城轉身一看,果然是計委的三人組。居中的居然是個美女,捲髮長裙。年輕知性。頗有些民國女學生的範兒。

“我來介紹一下。謝薇薇,英國留學回來的研究生,這可是我們計委冉冉升起的新星。”司長指了一下說話的捲髮美女,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這也是女性公務員的優勢和劣勢,上司會常常鼓勵和褒獎,但在競爭職位的時候,卻往往很難得到鼓勵和褒獎。

蘇城禮貌的點了一下頭,沒有主動握手,人家畢竟是漂亮美女,估計沒少遇到期望握手的男人。

司長繼續介紹了下去:“王紹。也是英國留學生,和謝薇薇一樣,去年參加工作,何濤是中科大的畢業生。好像也是87年的畢業生,是吧?”

“是,87年就進入計委了。”在三個人中,何濤看起來老成一些,似乎也是三人組的帶隊人。他能進入國家計委,自然是同屆學生中的佼佼者。不過,看着蘇城與司長平起平坐的樣子,何濤一時間也有些怪異的心情。

蘇城向兩人禮貌的打了個招呼。

謝薇薇頗有些風風火火的性格,仔仔細細的看着蘇城道:“我讀過蘇董的所有文章,您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令人驚訝的準確。怪不得能闖下偌大的家業。”

“客氣。”蘇城心想,能不準確嗎?正常人也許不記得細節了,國際大事總是忘不了的。要是100年前,許多人也許不知道如何利用國際大事,但自從有金融衍生品的存在,就連一場颶風都可以用來賭橘子橘汁和白糖的價格,

謝薇薇沒有繼續問下去,宛然一笑,道:“我還讀過蘇董寫的詩,很有藝術家的情調。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你會當作家呢。”

蘇城愕然,須臾纔想到,自己穿越前的蘇城可是個北大中文系的才子。80年代的才子,不寫詩又能做什麼呢?

一首小詩一個姑娘的大學。就是80年代的大學。那個時候的詩人,就像是後世大學的運動員。是能讓女生們驚聲尖叫的角色,而且是個人都能充當,只是好壞有別罷了。

蘇城不知道自己曾經寫過什麼樣的詩,只能尷尬的一笑。

這種笑容卻讓氣氛變的輕鬆許多。謝薇薇繼而笑道:“蘇董最新的判斷,是蘇聯會在年內解體。現在已經是11月了,不過,戈爾巴喬夫還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斡旋,如能簽訂新的聯盟條約,解體或許不是必然的。”

“你這麼認爲?”蘇城微微一笑。他沒有在蘇聯問題上發表長篇大論的意思。他寫的文章也是爲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在高層中的認識。用順暢的話來說,就是刷一下存在感。

蘇聯問題可比伊拉克問題敏感多了,稍有不慎就會觸雷。而且,蘇聯是否解題又是中國無比關心的問題,猜中結局的人實在不少。

這並不是因爲結局好猜,而是因爲猜的人實在太多了。就連謝薇薇聊天都用這個。可以說,猜中蘇聯解題問題的難度絕對低於中500萬的大獎,但獎勵卻是一樣要平均分的。

蘇城能刷存在感,還要得益於他的話語權的增強。不是每個人發一篇猜測性的文章就能登上新華社內刊的。謝薇薇看到的也是這一篇。

她本來想詐蘇城一下,被他反問,不由啞然,半晌說道:“我覺得聯盟條約最終會失敗,但再談幾個月也正常。”

蘇城點頭。這樣的猜測無傷大雅。

其他幾個人的情緒卻是有些低落下來。

同爲英國留學生的王紹也許是爲了引起謝薇薇的矚目,配合的嘆氣道:“蘇聯落幕了,中國的國際形勢又危險了。”

何濤輕聲道:“我在美國的同學說,他們最近幾年的待遇變化很大,其實也和蘇聯有關係。”

“國強,留學生纔不會受欺負。”王紹這次是真的心有所感。

蘇城不喜低沉的話題,笑笑道:“蘇聯雖然沒有了,中國卻贏來了難得的20年,這20年就可以安心發展經濟了。只要蘇聯的十幾個加盟國不發生大亂,不要鬧出大事來,這就是中國崛起的最好時間了。”

計委的司長聽了眼前一亮,問:“怎麼說?”

“不用陳兵於邊境,不用再考慮北方的大規模乃至局部戰爭,不用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無限的武器研製和軍火生產中。這不是最難得的發展時間嗎?”蘇城比劃了兩下,笑道:“這就像是一場遊戲的前10分鐘,你明知道沒有騷擾沒有入侵,還不趕快發展經濟……”

王紹不甘心的道:“要是真的發生戰爭呢?”

“這就是核武器紅利的作用時期了。而且,我們也正處在人口紅利的最佳時期。20年時間,過期不候。”蘇城突然感慨,道:“這應當是共和國第一代留給我們的最後寶藏了。”

司長和常國立都是堅定的黨員,聽的血脈沸騰,連連點頭,道:“這個論點太好了。蘇董有空的話,給我們上一堂國際形勢的課吧。部委的年輕人,確實需要好好教育一番。”

此言一出,大家都傻眼了。主要還是蘇城的年齡,要是在部委講課,着實稱得上有礙觀瞻。

謝薇薇腦袋轉的飛快,在大家不知所措間,笑道:“魯司長,蘇董可是個大忙人。而且,我們工作組需要蘇董的支持,沒有他給我們壓陣,我們出了京城就玩不轉了。”

常國立也笑呵呵的道:“說的也是,蘇城可是我們省裡的寶貝,不能給你們計委白用了。正好我有個項目,魯司長趕緊考慮考慮。”

他們算是把上課的事給岔開了。

蘇城正要抹一把冷汗,準備回去三省其身去,計委的魯司長搖搖頭,道:“西方國家佔據着輿論的高點,中國的年輕一代盲從的多,清醒的少。蘇城是年輕了一些,但年輕有年輕的好處,就應該讓年輕站出來,鼓勵年輕人,看清世界,多做實事。蘇董,我想你以年輕人的角度,年輕的大華實業集團的董事長的身份,給我們計委做一場報告。這是個正式邀請。”

蘇城還真有些動心了。

他發表文章在內參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拔高自己的地位嗎?

僅僅是大華實業的光環,那就太弱了。蘇城也不想從政,這種狀況下,刷存在感刷成國家智囊,可以說是一條終南捷徑。

唯一沒有想到的是,這條捷徑在有人幫忙的情況下,竟然這麼短,難道真的要走通了?

……(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V

第454章 裂痕第142章 東京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14章 元旦第44章 蘇廠長第277章 崩盤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86章 暴利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363章 秋明市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346章 抵蘇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586章 副產品第578章 結束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547章 門檻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10章 軸套聯接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632章 價差第92章 啓動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281章 新觀點第456章 軟肋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473章 從容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54章 覲見第198章 建廠第397章 ……應對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45章 拒絕第487章 細則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50章 包銷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448章 二選一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368章 營建第206章 暖流第333章 來考察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5章 撒餌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413章 橄欖枝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513章 活棋第304章 深交所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472章 滿足誰?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42章 大領導第85章 供貨方第657章 投名狀第492章 脾胃第403章 再培訓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644章 三分之一
第454章 裂痕第142章 東京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14章 元旦第44章 蘇廠長第277章 崩盤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86章 暴利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363章 秋明市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346章 抵蘇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586章 副產品第578章 結束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547章 門檻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10章 軸套聯接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632章 價差第92章 啓動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281章 新觀點第456章 軟肋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473章 從容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54章 覲見第198章 建廠第397章 ……應對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45章 拒絕第487章 細則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50章 包銷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448章 二選一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368章 營建第206章 暖流第333章 來考察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5章 撒餌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413章 橄欖枝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513章 活棋第304章 深交所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472章 滿足誰?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42章 大領導第85章 供貨方第657章 投名狀第492章 脾胃第403章 再培訓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644章 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