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活棋

“老呂,你仔細看看。”嚴海斌瞅着湯處長的臉色,暗叫不好。

申請預算的時候說少一點,等項目批下來再追加,這種手段在國內各種項目裡早就不新鮮了,湯處長也是見怪不怪。

但是,所謂的算少一點,通常砍一半就很厲害了,一臺機器450萬美元,那就不是追加投資的問題了。

這根本就是一個大坑!

跳下去爬都爬不上來。

湯處長自詡身子骨不算弱了,還是三分心虛七分慶幸的盯着出門的甬道。

這本彩印的設備價格表,就是一個下馬威吧。

450萬美元對科工委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對他這個基建處的處長來說,也稱不上天價。

但是,這坑爹的是一臺設備的價格啊!

呂所長也覺得情況不妙了,小心翼翼的將彩印的本子拿過來,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說:“他們的價格肯定是虛標了。”

“哦?虛標了多少?”湯處長已經回過味來了,語氣不善。

呂所長吭吭哧哧的琢磨了半天,道:“這個是薄膜纏繞機,也叫裹包機,咱們國內好幾個重工企業,都生產這個東西。看上面的規格,我估計幾百萬人民幣頂天了,說不定連450萬人民幣都用不上。。”

“一臺機器450萬人民幣,也不便宜了。”湯處長似笑非笑的。

呂所長傻笑:“那可不,科研是比較費錢的,不過,咱們所裡的裹包機,拾掇拾掇還是能用的,這錢不就省下來了。”

“呵呵。”

耳邊的笑聲。突然變的極爲刺耳。

呂所長忽的轉頭過來,眼珠子像是要刀子似的,剜向旁邊的大華員工。

後者笑容不減,伸出手來,道:“不好意思,我沒忍住。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大華實業,大華實驗室下屬的碳纖維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柴潮生。”

這是很正式的介紹了。湯處長和他輕輕的握了一下手,轉瞬鬆開。

嚴海斌和呂所長根本就沒有要握手的意思。

柴潮生很無所謂的笑了笑。然後指指彩印的本子,道:“碳纖維的產業化項目,我也是參與了的。你說的裹包機是8500之類的吧,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面對微米級的絲束。薄膜纏繞機最差也要你們看到的CY20才行。”

“說的比唱的好聽,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是賣設備的。”嚴海斌站了起來,說道:“要是不用好設備,就不能搞工業,咱們國家至今還是一窮二白的落後國家,小米加步槍,不見得鬥不過你的大炮飛機。”

嚴海斌振振有詞。聲音也高亢起來。

柴潮生溫潤的一笑:“沒有好設備也能搞工業,這一點我同意。但是,要想用便宜的設備,就得彎得下腰。沉得住氣,大華的廉價碳纖維的工藝流程裡面,能夠承擔微米級任務的薄膜纏繞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要替換CY20,那就要對整個碳纖維的工藝流程進行修改。”

頓了一下。柴潮生有點矜持的道:“……貴所若是能夠修改整套的工藝流程,那又何必要大華實業轉讓呢?”

呂所長愕然無語。他很想反駁,說自己的研究所在這方面的水平更高。但他終究是底氣不足。

826所是個材料所,可材料的種類又何止千萬種。同樣是做材料的,美國杜邦公司和826所就處在兩個世界裡,大華實業也比826所富裕的多。彩印的本子,就像是一座山似的,壓在呂所長的心上,令其吐口濁氣都不能。

湯處長看的明明白白,輕聲道:“那要做大華這樣的碳纖維,設備投入得多少?”

“我們的碳纖維所就是最低配置了,4000萬美元是少不了的,算上實驗室的設備,得6000萬美元吧。”柴潮生就像是個老師似的,說話都不急不緩。

湯處長卻是一句話都不想說了。大華實業分明是用金山銀山堆起來的碳纖維生產線,別說科工委的技改資金夠不夠,光是這份魄力,就讓人坐立不安。

呂所長也覺得坐立不安,腦筋死命的轉着,片刻後,突然靈光一現,道:“6000萬美元的設備,你們多久收回成本?。”

柴潮生依舊是微笑:“我們已經收回成本了。”

“怎麼會。”呂所長一臉的不相信。

“專利授權費。”柴潮生簡單的吐出五個字。

呂所長想到蘇城前面的獅子大開口,總算明白了一些。

6000萬美元的設備,科工委絕對是不會出資的。專利授權費的收取,也沒有他們的份。對826所而言,最後一條路,都被堵死了。

最能胡攪蠻纏的嚴海斌都說不出話來,湯處長自然是滿心的失望,丟下其他人,揚長而出。

“現在呢?”呂所長看看嚴海斌,也慢慢的出了大華實驗室的小工廠,兩個人都不想再看到柴潮生的笑臉了。

嚴海斌摸着下巴,嚴肅了,道:“這麼好的機會,不能放過的。實在不行,我們就申請借用大華的機器。”

“借用大華的?人家給借嗎?”

“憑什麼不給借。大不了,他們白天用,咱們晚上用,再給點維修費……維修費也挺貴的,給點潤滑油的錢就算了。他們這樣的企業,光想着賺錢,不能給國家一點幫助。826所的轉型,是有利於全軍的大事,他們理解要支持,不理解也要支持!”嚴海斌說到這些的時候,分外的熟練。

呂所長有點難以決斷。將心比心,要是別的單位找自己借設備,非得一個耳光打出去才行。

走了一會,嚴海斌摸出一根菸,道:“實在不行,我找老首長求情。咱們所幾百號人,不轉產,難道喝西北風去。”

他這麼一說,呂所長放心不小,從上衣口袋裡拿出了一支阿詩瑪,丟給嚴海斌一根,自己點了一根,道:“幹。去了不能空手,花銷都從所裡的賬上走。”

“禮物不用你操心。我房子裡藏着兩瓶陳年的茅臺,老首長最喜歡喝酒,拿過去肯定高興。”嚴海斌擡頭看看,參觀的人羣都走遠了,他乾脆坐在路邊的石臺上。環視一週,道:“你別說,人家大華實業的辦公區是真舒坦,又是樹又是水的,就是樓不夠氣派,都是兩三層的。”

“這兩三層的樓才值錢呢。”呂所長說了一句,就開始低頭抽菸。一根抽完還想抽。就從裡面衣兜裡掏出包春城。阿詩瑪太貴了,他也是帶着出門撐場面的。

嚴海斌的心情也好不了,他一會想着怎麼能借用大華實業的設備,一會又擔心所裡缺乏啓動資金。湯處長就算沒有被得罪。估計也不會幫忙了,少了科工委的技改資金,826所一窮二白,眼瞅着要揭不開鍋了。

片刻功夫。地上就丟滿了菸頭。

一名大華的清潔工騎着三輪車經過,沒言聲的拉手閘。下車,拿掃把,掃淨菸頭,然後上車繼續前行。

這下子,抽菸都抽不香了。

嚴海斌拍拍屁股,搖頭道:“不呆了,咱回研究所去。”

“好。”呂所長從善如流,將剩了兩根的春城揣回口袋裡去。

兩人安步當車,到了停車場,卻見蘇城和湯處長站到一起,說說笑笑的。

“老呂,老嚴,來,過來一下。”湯處長看起來容光煥發,被矇蔽的憤怒也消失不見了。

呂所長登時有了不好的聯想,嚴海斌的反應慢些,已經大跨步的走過去了。爲了證明自己無所畏懼,嚴海斌還用挑釁的眼神看向蘇城。

湯處長裝作沒看見,像是柴潮生那樣笑了笑,矜持的道:“蘇董剛纔向我提出一個建議,我覺得很好,你們正好來了,也聽一下。”

這下子,嚴海斌也覺得節奏不對了。

大華實業提出的建議,那能好嗎?

但湯處長又同意?嚴海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行賄,本來不大的眼睛更是眯了起來。

湯處長表現出了些許的振奮之色,沒在意兩人的神色,笑道:“蘇董提議,由大華實業出資,擴建廉價碳纖維的生產線。到時候,826所可以派人來學習。另外,大華實業還準備每年拿出300萬元人民幣,給826所做研究。研究的署名權歸826所和個人,但專利歸大華實業,另外,研究的方向要接受大華實驗室的指導。”

這樣的條件,呂所長似曾相識。仔細想想,大華實業下屬的三次採油所,就是帶着類似的條件與大華實驗室合併的。現如今,竟是要被吞併了似的。

對普通研究員來說,能學習新技術,有錢搞研究,那就最好了。可對呂所長這樣的管理層而言,研究的主題是本研究所,還是外面的研究所,那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

因此,只是短暫的思考,呂所長就挑刺道:“我們有自己的研究計劃,不能隨便就接受一傢俬營企業的指導。再者說,我們研究的專利,憑什麼要給大華實業賣錢。”

他以前是不怎麼在乎專利的。但是,大華實業用專利授權來賺錢,卻是給了他不小的刺激。

湯處長的笑容漸漸的消失了,道:“大華實業出資,只要求專利和方向指導,這樣你都不行?”

“湯處長,這不是把我們826所賣給他們了嘛。”嚴海斌這個經理要和所長一條陣線,只好叫起苦來。

蘇城“呼”的笑了,向湯處長攤開手,道:“你看,我就知道他們不同意,這樣的話,還是以859所爲基礎吧。”

“826所的情況也很困難。”湯處長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呂所長一眼,竟是有些向蘇城求情的意思。

蘇城只是微笑,頭卻搖的像撥浪鼓似的,道:“擴張是合作,雙方要是缺乏信任的話,以後也很難辦。我看這樣吧,我們願意收納一些826所的員工。他們可以來大華實業工作,我們開工資,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吧。”

826所和859所都是湯處長要包乾的改制所,解決的好了,是他仕途上的亮點,解決的不好,就是污點了。

湯處長原本是希望規模更大的826所做基幹,那樣的話。自己大部分的工作壓力就緩解了。

可惜,沒有先溝通一下。

湯處長也來不及怪責826所的兩個人,先和蘇城爭了兩句,仍然被拒絕以後,才重新堆起笑容。道:“859所也好,他們也是做合成纖維的老研究所了。那這個分配……”

“給859所一年300萬的研究經費。826所的研究員若是有項目的話,單獨申請,但申請的前提條件是一致的。大華注資的項目,要得到全部的專利。”蘇城輕飄飄的一句話,徹底打斷了呂所長的幻想。

一年300萬的經費,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至少能讓研究所活下來。

蘇城提出條件的時候,呂所長立刻有了待價而沽的念頭,沒想到卻爲859所做了嫁衣。

接下來。蘇城和湯處長當着呂所長和嚴海斌的面,細談起來。

大華實驗室的碳纖維生產線,此時只是試運行階段,要想將它的利用率最大化。就要增購一些瓶頸設備,例如離心機。抽芯機等等。

增購價值2000萬美元的設備,差不多能將目前的生產線的產能提升5倍。達到月產50噸的水平。增購3000萬美元的設備,則能達到每月100噸,每年1200噸的最經濟產能。

這是因爲總有一些必須的設備,它的最大產能是超標的。例如高爐,哪怕是每月生產100噸的碳纖維,它也遊刃有餘,遠未到設計產能。但像是離心機這樣的設備,哪怕是很大型的,也需要三四臺,才能勉強完成月產百噸的目標。

試運行階段,自然不會重複性的購買設備。但到了正式生產的時候,就免不了要計算生產成本了。

其實,就回報率而言,總價9000萬美元的生產線,在不計算研發投入的情況下,一年期的回報率幾乎就超過了100%,只要能持續銷售三年,這個項目賺的錢不會比一個大型的工業綜合體賺的少。

只不過,它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也是很不少的。

呂所長豎起耳朵聽,越聽越後悔,越聽又越貪心。

9000萬美元的設備!雖然是業內人士,雖然明知道高科技燒錢,可是聽到這個數字,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淡定如常了。

等啊等,等啊等,終於等到蘇城和湯處長談妥了。

呂所長給離開的蘇城一個比哭都難看的笑容,迫不及待的道:“湯處長,你可不能放着我們不管啊……”

“行了,我得趕緊回京城去。”

“這麼急?”呂所長可是滿肚子的話想說。

湯處長猶豫了一下,嘆口氣道:“蘇城比你們會做人,大華比你們有錢,別胡思亂想了。我得快點回去接貨,不能耽擱了。”

“接貨?”呂所長敏感的抓住了關鍵字。

湯處長也是有意透漏,遂道:“大華請別的工廠生產出了一批空調,質量很不錯,全是軍工級的水平,價錢也不貴,只要3000多,還保修5年。蘇城給京城的幾個部委都送了指標,還直接運了一批空調過去,咱們科工委也有,聽說第一個月是大的中央空調一部,小的空調30部。不過,分到空調的單位很多,我要是回去的晚了,東西被別人領了,那就不美了。”

這個答案,絕對出乎呂所長和嚴海斌的預料。

嚴海斌眼神一凝,不屑的道:“30部空調就把你們給收買了?部委窮瘋了不成!”

“別胡說。咱又不是不給錢,就是30個指標。”湯處長甩甩手,道:“如今空調緊缺,科工委一個月也分不到幾個指標,要結婚的年輕人不用說,得優先,那剩下的老同志,科室骨幹,還有離退休的老幹部想要怎麼辦?這個事情,上面已經知道了,你們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說罷,湯處長拍拍口袋兜,興沖沖的上車了。

辦好了859所的公事很重要,幫領導和老幹部們弄到了空調指標同樣重要,湯處長已經能夠想象自己在部委人品驟增,人緣寬廣的前景了。

呂所長徹底茫然了。

接觸大華兩天時間,他也瞭解到了大華實業的福利待遇。對比826所拿死工資的研究員,大華實驗室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只要讓雙方接觸了,大華豈不是想挖誰就挖誰?

按照蘇城的要求來合作,826所表面上是活了,實際上是死了。

但是,不接受又會如何?

呂所長回想着所裡的狀況,越想越糟心。

現在的826所別說是搞研究了,工資都快要發不起了。國家財政的撥款,是按照編制內來撥的,而研究所爲了照顧職工,往往會長期聘用家屬,這筆錢,往年都是從研究經費裡挪出來的,當研究經費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變成了所有經費都用來養人的局面。

這樣的研究所,表面上是死的,實際上也是死的。

10年後,20年後,沒有退休的研究員,怕是也會忘記如何做研究吧。

第32章 技術驗證第20章 話國企第103章 外戚第72章 這貨是誰?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61章 招工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456章 軟肋第75章 大肥豬第87章 誘*惑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55章 合資廠第7章 採油隊第636章 15美元第582章 展團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189章 發佈會第230章 供應鏈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126章 壓力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01章 退休第188章 壓價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225章 調研第59章 賭油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105章 漁船第292章 掀桌子第29章 可樂加冰第590章 開門紅第73章 巨單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7章 採油隊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140章 b計劃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93章 檢查團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150章 包銷第626章 有消息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358章 新油田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54章 覲見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2章 另類招聘第233章 對着幹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9章 可樂加冰第23章 明星工程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95章 ……蓄力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564章 弊案第30章 採油機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76章 替噴法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531章 金錢雨第95章 顧問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356章 亞洲人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154章 覲見第189章 發佈會
第32章 技術驗證第20章 話國企第103章 外戚第72章 這貨是誰?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61章 招工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456章 軟肋第75章 大肥豬第87章 誘*惑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55章 合資廠第7章 採油隊第636章 15美元第582章 展團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189章 發佈會第230章 供應鏈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126章 壓力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01章 退休第188章 壓價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225章 調研第59章 賭油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105章 漁船第292章 掀桌子第29章 可樂加冰第590章 開門紅第73章 巨單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7章 採油隊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140章 b計劃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93章 檢查團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150章 包銷第626章 有消息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358章 新油田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54章 覲見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2章 另類招聘第233章 對着幹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9章 可樂加冰第23章 明星工程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95章 ……蓄力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564章 弊案第30章 採油機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76章 替噴法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531章 金錢雨第95章 顧問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356章 亞洲人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154章 覲見第189章 發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