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並行工程

蘇城提着兩瓶茅臺,兩條中華,站在了華中理工大學的家屬樓前,問門口的傳達室道:“大爺,我想找鍾志根。”

“鍾志根?”大爺用心想了一下,道:“是從外國留學回來的?”

“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畢業回國的。”

“3號樓4樓,右邊的那家。”大爺記的非常清楚,還站在馬路上給蘇城指點後,道:“你別是找他辦事吧?他個年輕娃,能辦什麼事?”

蘇城笑笑,說:“我們親戚。”

“哦。”大爺拖了個長音,還是把他放進去了。

蘇城慢慢的找到了3號樓,見是隻有四層的小樓,不由輕輕笑了一下。華中理工大學就是後世的華中科技大,鍾志根早在81年,就從這裡獲得了碩士學位,遠赴美國求學。用了6年時間,獲得博士學位回國。今年是他回國的第二年,按照中國的職稱規則,只能是講師。

不過,20年後,鍾志根就成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方向包括了數個製造業的重點領域,其中,“並行工程”領域正是蘇城現在最需要的。

“並行工程”是一種管理方法,既可用在大型製造業中,也可用在學術領域。在具體實施中,它要求設計人員在產品開發初期,就組織多個項目組,並行進行研發和生產,使有關人員瞭解到大量的相關要求和信息,從而將許多問題在開發早期就解決,保證了設計的質量。避免了大量的返工浪費。

就開發淺海石油技術而言,採用並行工程,能夠同步的進行各個項目,最大效率的分配攻關項目。

實際上,最多幾年時間,鍾志根將成爲863計劃的專家委員會成員,專門主持分配資源和項目組。與之相比。海洋石油技術的項目分配,只是小兒科罷了。

蘇城深吸了一口氣,敲響了房門。

裡面立刻就有迴應:“來了。”

鍾志根披着外套。手上拿着一卷書,打開了房門,然後看着蘇城。奇怪的問:“你找誰?”

“鍾先生吧,我是大華實業廠長蘇城,從山*東來,特意拜見您的。”

鍾志根穿着高領毛衣,袖口露出短短的一截,他的髮型比較西方化,像是80年代常見的雜誌裡的外國人短髮,除此之外,並沒有留下多少外國跡象。

他同樣在打量蘇城,雖然對他的“廠長”身份表示懷疑。但鍾志根還是沒什麼戒心的道:“那就進來吧。”

鍾志根的房間很簡單,正中是茶几,斜對門的是一臺14寸的電視,沒有沙發,而是用了5把藤椅。

電視櫃是房間裡最新的東西。漆成了淡黃色,相當雅緻。

蘇城在靠左的藤椅上坐了下來,順手將菸酒放在了側面,想了想,還是決定從技術入手,道:“鍾先生。你瞭解海洋鑽井平臺嗎?”

“聽說過,不瞭解。”

“不瞭解沒關係,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先進的機械體,用在海洋中,鑽採原油。它的研究投入非常巨大,建造起來也非常複雜。現在看來,要做出海洋鑽井平臺,需要解決200多個關鍵技術,2000個以上的普通技術。如果使用常規的方法,估計要10年以上的時間。我們大華實業準備攻下這個難關,但是,希望能夠節省時間。”

鍾志根點頭道:“能夠理解。”

蘇城“我們想採用比較先進的管理辦法,例如‘並行工程’來管理數量衆多的項目組。”

“哦?你們要用的並行工程?”鍾志根奇怪的瞄了蘇城一眼。自從回國以後,他就沒怎麼聽人說過這個名詞了,尤其是本系以外的教授,雖然許多人都在追趕時間,但許多人真的只能學習古文。

蘇城則給予肯定的迴應:“我們已經籌建了50個項目組,未來可能增加到200個,確實需要一種先進的管理辦法。綜合考慮以後,我覺得並行工程能夠有效的完成這一工作,所以,經過多方打聽後,我才趕來武*漢。”

石油部下屬的8所學校和十幾個研究所,都有人“投奔”過來,其中又以學校居多。研究所相對受到更多的限制,許多油田寧願自己的人閒着,也不願意給勝利油田白乾活。

不過,總公司的文件總是要應付一下的,於是每家派上一兩個人來,總能湊出幾十號人。蔡順只得到了一個項目的指揮權,雖然很想甩臉子不做,卻又捨不得埕島油田這個巨大的實驗體,於是給蘇城支使着,一個油田一個油田的去拉人。

蘇城也不讓他白乾,去一個油田給100塊的補助,多找一個免費的研究員,就多給10塊錢,但權力什麼的,是絕對不給他的。

如此算下來,50個項目組實在不多。甚至資金充沛的話,他能不斷的擴充項目組,唯一可慮的就是項目組的效率。

鍾志根這下子明白了蘇城的目的,猶豫着道:“我對並行工程,也僅僅是開始研究的階段。”

“我記得,好像有成果了吧。”

“確實是有一點。”鍾志根依舊維持着中國式的謙虛。

蘇城卻知道其中的了不起。並行工程的概念就提出與1988年,由美國國防部給出了完整的概念,在80年代末,它是先進製造管理中的熱點,任何一點成就都非常不易。

當然,並行工程本身並非是一個新生事物。事實上,中國的兩彈一星等重大國防技術,都有並行工程的影子。只是在理論完善方面,中國比較緩慢罷了。

大約再過四五年時間,鍾志根纔有機會發揮這方面的特長。

但那是因爲資歷的限制,而非水平的限制。

在蘇城記憶中,鍾志根到了20多年後,已經是國家戰略級的學者。

到了那個時候,像是勝利油田,都甭想邀請他。

蘇城本着有便宜就佔的想法,聲音緩緩的道:“鍾先生,我代表大華實業,正式邀請你參加海洋鑽井平臺的設計管理工作。”

“這個……”

“如果是學校方面有問題的話,我可以幫忙協調。”

“可以請學校派函嗎?”鍾志根並不是真的需要學校的函件,而是認爲,能請學校發函的單位更可信一些。

並行工程需要絕對大的公司纔有必要進行。在美國,那就是美國國防部、通用、美孚一級的超級聯合體,而在中國,通常只有部委和部級國企。

當然,鍾志根現在並不期望有部級國企,他只是期望有一個不錯的單位,能勉強進行並行工程就可以了。

蘇城不管他的目標,立刻點頭,道:“可以,我馬上電報回單位。”

蘇城留下菸酒,就告辭離開。

他並沒有招募到名人的感覺,手下的名人已經夠多了。他唯一關心的,就是鍾志根是否擁有傳說級的水平。

等了兩天,勝利油田就將公函發了過來。

鍾志根這下放心許多,帶了兩個學生,就往東*營去了。

蘇城毫不耽擱,早讓人準備好了相關材料,並派黎渙祥輔助他。

鍾志根雖然不懂石油鑽採機械,但他搞了許久的製造業,對這方面的東西熟悉的很。看了一會,就奇怪道:“這裡怎麼還有一疊關於鑽井的東西?”

“那是一個優先項目,叫做大位移井,我們要先完成了大位移井,才能進行海洋鑽井平臺的設計。”

“這不符合並行工程的原理,並行工程,就是將線性的,也就是先後的工作,同時進行……如果先完成這個鑽井工作,那拖延的時間就久了。”

“只有先完成大位移井,我們才能得到石油總公司的全力支持,包括資金和人員的傾斜。所以,我想是這樣一種情況,與鑽井工作不相關的項目組,做他們的,與鑽井工作相關的,先做大位移井……”

“這還叫並行工程?”

“這個是政治。”蘇城攤開手,道:“我想在美國也是一樣的。而且,我們也要你先證明自己的實力,石油鑽井平臺涉及好幾年時間,上萬人的辛勤工作和上億元的投入,希望你能理解。”

鍾志根無奈的看着蘇城。

蘇城無辜的看着鍾志根。儘管他挺了解鍾志根的履歷,但是,考察一位未來的工程院院士的水平,這種事情還是挺有意思的。

作爲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鍾志根面對如此一個大的項目,抵抗力弱的如同嬰兒,很快就屈服了下來,開始投入長時間的閱讀工作。

他不需要了解鑽井的具體技術細節,但他總是要有一定量的瞭解,再加上對參與人的熟悉,估計一個星期都搞不完。

蘇城伸着懶腰,走出辦公室,慶幸自己從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脫離出來,要是讓他去管理那些各個學校的項目組,就算累死了也不一定有效果。

舒浩早就從走廊裡窺見蘇城,見他身邊沒人,馬上跟過去,道:“蘇城,我想和你談一下熱水器。”

“嗯?”

“我想買下一家廠子,專做熱水器,所以……你願意參股嗎?”

第619章 異夢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193章 檢查團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61章 聯絡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564章 弊案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56章 抗偏磨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54章 裂痕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142章 東京第32章 技術驗證第410章 天變了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112章 心血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5章 合資廠第439章 氣短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161章 聯絡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465章 計劃C第630章 前菜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625章 交易池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72章 這貨是誰?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97章 ……應對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216章 不能做第363章 秋明市第368章 營建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01章 退休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164章 簽約第576章 中標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章 維修工第431章 股份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117章 高科技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64章 簽約第434章 打腫臉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11章 小玩意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50章 專利費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89章 挖坑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19章 卡脖子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24章 自由人第203章 併購案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44章 蘇廠長第468章 設局第472章 滿足誰?第14章 自制淋浴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165章 約談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93章 碳纖維第288章 裝備公司
第619章 異夢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193章 檢查團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61章 聯絡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564章 弊案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56章 抗偏磨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54章 裂痕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142章 東京第32章 技術驗證第410章 天變了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112章 心血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5章 合資廠第439章 氣短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161章 聯絡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465章 計劃C第630章 前菜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625章 交易池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72章 這貨是誰?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97章 ……應對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216章 不能做第363章 秋明市第368章 營建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01章 退休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164章 簽約第576章 中標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章 維修工第431章 股份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117章 高科技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64章 簽約第434章 打腫臉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11章 小玩意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50章 專利費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89章 挖坑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19章 卡脖子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24章 自由人第203章 併購案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44章 蘇廠長第468章 設局第472章 滿足誰?第14章 自制淋浴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165章 約談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93章 碳纖維第288章 裝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