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生存空間

周圍傳來嗤嗤的竊笑聲。

國企幹部,尤其是國企的高級幹部,他們對私企的情感是複雜的,也並不全都是憤怒和嫉妒。但是,當淮南鋼鐵集團的賴文昂挑釁蘇城和大華實業的時候,他們又免不了幸災樂禍。

伴隨着笑聲,蘇城穩穩的站着,看着前後左右的中老年國企幹部,嘴角露出明顯的藐視和不屑。

他有充足的理由來藐視和不屑,如淮南鋼鐵集團這樣的國企,已經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風,竟然還寄希望於大環境的改變,既沒有做好過冬的物質準備,也沒有做好“天氣”會更冷的心理準備,事實上,他們甚至還在懷念被自己耽擱的春天和夏天,並妄想着不勞而獲的重享金秋……在接下來的嚴寒中,這樣的企業是很難活下去的。

自1993年開始,中國式的經濟危機就已來臨,洶涌的浪潮,甚至是政斧難以阻止的。

對此無法理解的賴文昂,有着此時國企人普遍的憤怒感和不甘願。蘇城的笑聲,令他的腦中瞬間浮現出無數個得意洋洋的私企小老闆的形象。

“你笑什麼?”賴文昂的眉毛向兩邊分開,臉似乎都要變寬了。

“我在笑……你的自不量力。”蘇城環視四周,充滿了戰鬥慾望。

換一個圈子更小的環境,蘇城也許會考慮息事寧人,或者置之不理。但是,眼前爭的早就不是一張椅子,或者一家企業的地位問題了。

這裡是中國的1994年,大華實業作爲一傢俬企站在北*京長安街旁的大院裡,它的左右是永生不滅的央企,他的前方是享受最優政策的大型國企,他的背後是地方國企和中國石油總公司……

雖然,林永貴在任期間,都會義無反顧且別無選擇的支持大華實業,但是,大華實業的孤立無援亦是註定的。

與其說大華實業需要的是椅子和地位,不如說,它需要的是生存空間。

是的,生存空間!

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雨露就滋潤的只能是草根企業,要想做大鱷級的石油企業,永遠不能少了國家支持和國際背景。

20年後的國內企業若是能做到大華實業的程度,想必不用擔憂自己的草根身份了,那興許是一個可以用來調侃和炫耀的身份與歷程,但在90年代,蘇城面前的中老年們,卻是草根們的天地,是一個牙口比一個好的害蟲集團。

2014年的私企,可以大刀闊斧的向前衝鋒。

1993年的私企,哪怕是小步快跑,也有堂吉訶德的影子在閃爍。

然而,作爲一家石油企業,大華實業永遠都不可能像是商貿企業那樣和氣生財,只有衝鋒,義無反顧的衝鋒,纔是石油企業唯一的生存之道。

得到油田者生,失去油田者亡。

怯弱和失敗沒有區別,甚至連苟延殘喘都難以做到。

一家石油開發企業,若是失去了勇氣,那除了等死,也沒有其它的出路了。在這個殘酷競爭的行業裡,沒有好運生存的土壤。

賴文昂大約永遠都無法理解蘇城的心理,他也沒有料到蘇城如此的針鋒相對,不禁火氣上涌,叱道:“自不量力?一家建了不到10年的企業,你有什麼資格評價別人?”

“就憑大華實業擁有的一萬兩千個專利,超過3000人的研究團隊,以及超過8000人的工程師隊伍。”蘇城昂首挺胸,像是做報告似的。

他的確不是給賴文昂一個人說的,區區淮南鋼鐵集團,還不值得他這麼做。

94年不似網絡發達的後世,94年的中國人,還處於依靠報紙、雜誌以及電視來汲取信息的年代。在沒有信息諮詢公司的社會裡,除了媒體界關心的問題,只有黃色緋聞才能自發的傳遍全國。

工業新聞明顯不是媒體界關心的問題,因此,就連許多工商業界人士,高層政治人物,也不清楚大華實業究竟做到了什麼地步。

現在,蘇城需要讓更多的人明白大華實業的力量。

12000個以上的專利,超過3000人的研究團隊,超過8000人的工程師隊伍,並不是簡單數字堆砌,它的背後,含有大量的汗水與血汗,代表着一束束的企業的肌肉纖維。

賴文昂沒有被嚇住,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他的理解,就像是徒步五公里就覺得腳疼的男人,根本無法明白26分鐘萬米跑的概念一樣,賴文昂用恥笑的語氣笑道:“大華實業纔有多少人?就敢說8000人的工程師隊伍,你怎麼不說大華實業的人都是工程師?”

“底層工作,我們一向是選擇外包的,至於8000人……”蘇城環視四周,道:“是拿到工程師證書的人數,我們還在以每年1000到2000人的規模在增漲。”

蘇城和大華戰略部始終謹慎的控制着大華實業的規模,但在大華實驗室以及工程師的積累上從不吝嗇。中國擁有最便宜的高端人才資源,它們不一定是世界頂尖的,但也擁有行業主流的水平,而他們的薪金成本卻只有國外同行的十分之一乃至於百分之一。

無論是開發瑟坦油田、阿塞拜疆的阿齊久油田,或者是建造海上鑽井平臺,開拓大華船業的lng船業務,都少不了工程師的參與。這是未來的石油企業的主流方向,也是大部分的工業上游企業必須要走的路。

大華實業的薪酬水平超過國內水平很多,而且有世界先進的分紅體系,旗下的員工爲此也會非常積極的提高自己,考取工程師證書,或者進修學歷,亦是大華實業自我更新的一部分。

賴文昂這下意識到蘇城並非是信口開河了,可還是嘴硬道:“8000人也不能說明什麼,國際展會比的是技術,不是工程師。而且,以國家爲單位參加的重要工作,我不贊成私企參與。”

“所以,私企應該把技術交給你們,代爲參加?”蘇城重提話頭。

賴文昂哼了一聲,道:“要是有用的技術,才值得我們代爲提交不是?”

“怕就怕,我們提交了技術,你們提交不了。”蘇城再沒有絲毫的客氣。

賴文昂眉頭一皺,笑了,說:“那你把技術交出來,我要是提交不了,算我的。”

“是嗎?”蘇城也笑道:“大華實業現在有590mpa的船用鋼板的調質技術,能讓同級別的鋼板達到曰本新曰鐵ten60鋼的水平,這個技術轉交給你,淮南鋼鐵集團有本事提交嗎?”

590mpa的船用鋼板是大華船業配合中船重工,一起研發出來的,屬於90年代的世界主流技術,遠遠稱不上高端。

但是,國內的鋼鐵企業自80年代開始就在玩粗放,野蠻式生長和野蠻式的減產是國內鋼鐵業的主旋律,除了少數幾家,大部分的鋼鐵企業根本不會投資做鋼材的研發,最多也只是考慮如何擴大生產規模。原因很簡單,規模是自己的,研發是大家的,國家一向有牽頭做技改,然後全國推廣的傳統,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做技術研發,甚至牽頭做技術研發,都是有榮譽無利益的,像淮南鋼鐵集團這樣的公司,連吃飯都困難,更別說是技術研發了。

590mpa的船用鋼板技術至少超過淮南鋼鐵集團目前所掌握的最佳技術兩代以上,沒有積累的情況下,就是想要硬上都很困難。

在場的都是工業界的明白人,尤其是常年浸銀技術的國企人,對哪個公司哪個集團的水平都有判斷,賴文昂所在的淮南鋼鐵集團,就算拿到了全套的技術資料,還真沒把握在幾個月裡複製這套技術。

賴文昂被自己的話給憋住了,眉毛幾乎要炸開了似的。

同爲鋼鐵行業的代表,首鋼的代表高崗清咳一聲,幫賴文昂解圍道:“蘇董如果願意把590mpa的船用鋼板的調質技術拿出來,那也是大好事。如今時間很緊,一家公司難以完成的任務,可以由多家公司合作完成……”

“也就是說,首鋼的船用鋼板技術,還達不到新曰鐵ten60鋼的水平?那還參加什麼國際展會,這不是讓人笑話?”蘇城直指要害,沒有絲毫的停頓。

高崗連連幾聲咳嗽,道:“我們還是有其他技術的,現在只是說船用鋼板的技術轉讓……”

“多家公司合作才能弄明白轉讓的技術,既然如此,你們不如多家公司合作研發自己的技術。”蘇城話鋒一轉,變的苦口婆心,道:“研發技術就像是走樓梯,上了一個臺階,才能上第二個臺階,一步上兩個,上三個臺階只會讓你越走越累,俗話說的好,步子跨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噗!”

張勇錫一口茶,直接噴在了前排人的脖子上,這位航天集團的代表,頓時臉比張勇錫還黑。

高崗更是面露不豫,他可是首鋼的代表,平曰裡何嘗被如此對待過。

其他人也驚訝於蘇城的咄咄逼人。

未等其他人開口說話,堂屋後方的簾子忽然被國辦的工作人員給掀開了。

一位年過花甲的老頭兒,身着列寧裝,面露微笑,慢吞吞的走到了房間的正前方,緩緩的坐了下來。

“費老!”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趕忙起立打招呼。

“都坐。”費老的臉頰上有老人斑,腮下的肉也虛軟了,但眼神卻比許多年輕人還要亮。他炯炯有神的看着蘇城,並向衆人微微頷首,道:“中國的企業,就應該有用走樓梯的心態,一步一個腳印的追趕外國公司,光想着技術轉讓是不行的。嗯,這就是大華實業的蘇城吧?”

後一句,他是問自己的秘書的。

秘書年約三十,稍彎腰回答:“是的。”

費老就點頭,道:“看起來真年輕,年輕好啊,闖勁十足,我聽說大華實業在阿塞拜疆的競標了,令人印象深刻。你們做的,比我們的外交部做的要好。”

蘇城做好了與衆國企征戰的準備,但他還不想得罪外交部,遂道:“我們是全公司上下一起努力,不像是外交部,要總攬全局……”

“他們要是能總覽全局,也就不會有銀河號的窩囊事了!”費老頗有脾氣的輕罵了一句。

他罵的挺輕,但房間靜極了,即使是坐在門口的人,也能聽得清費老的話。

一名後面進來的許部長輕聲道:“費老,這個事,外交部也無能爲力。”

“弱國無外交嘛,我知道,就因爲知道,才覺得窩囊。”費老似乎是姓情中人,說的興起,解開脖子上的扣子,聲若洪鐘的道:“各位,建國45年了,仗也打了,血也流了,怎麼還要受美國人的閒氣?是原子彈沒有用?是導彈沒有用?我看都不是,原子彈和導彈是立命之本,它能保護咱們的國家和政權,但要想有尊嚴的活着,還要有立身之本。咱們國家的立身之本是什麼?就是各位所在的企業,發展經濟,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強健國家,成爲國際社會的重要角色,是杜絕下一次銀河號事件的唯一方法。”

衆人紛紛點頭。

費老盯着大家看了一會,覺得滿意些了,才笑道:“一過來,就長篇大論的,老毛病了。那,這就開始吧,蘇城,還有你們,都報報各自企業準備的參展項目,小魯,小許,你們給盯一下。”

小魯笑着點了點頭,他是科工委的副主任,也是這次參展團的團長,貨真價實的40後,但在費老面前,只能做小了。

小許的年紀更大,他是新拆出來的機械工業部的部長,93年的國務院改革,將機械電子工業部給拆成了機械工業部和電子工業部,機械工業部大張旗鼓的參戰這次的國際工業展,也是存着亮相的心。

和魯副主任不一樣,許部長更傾向於本部屬的國企參與展團,這個要求,他前面就向費老提過,並未得到明確的答覆。

耳聽着費老點了蘇城的名,許部長不由道:“費老,是否請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際展,咱們不是還沒決定嗎?”

“既然沒決定,那就聽聽他們準備了啥,再決定。”費老的語氣肯定,卻是不給許部長討價還價的機會。

……(未完待續。)

第57章 華僑優惠第225章 調研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280章 平倉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87章 細則第623章 貢獻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481章 新徵程第27章 友誼第514章 挖空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22章 標的第374章 含油層第522章 堆錢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579章 初探井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576章 中標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557章 預備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251章 考覈第42章 大領導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326章 完工獎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274章 炮灰第481章 新徵程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522章 堆錢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473章 從容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205章 期待第188章 壓價第578章 結束第601章 射孔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65章 約談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92章 掀桌子第281章 新觀點第209章 會場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8章 電鍍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442章 聯合第94章 技術手段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78章 泉涌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192章 策劃第50章 專利費第127章 井涌第214章 維修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487章 細則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31章 股份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05章 窗戶紙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94章 技術手段第78章 求包養
第57章 華僑優惠第225章 調研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280章 平倉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87章 細則第623章 貢獻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481章 新徵程第27章 友誼第514章 挖空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22章 標的第374章 含油層第522章 堆錢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579章 初探井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576章 中標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557章 預備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251章 考覈第42章 大領導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326章 完工獎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274章 炮灰第481章 新徵程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522章 堆錢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473章 從容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205章 期待第188章 壓價第578章 結束第601章 射孔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65章 約談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92章 掀桌子第281章 新觀點第209章 會場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8章 電鍍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442章 聯合第94章 技術手段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78章 泉涌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192章 策劃第50章 專利費第127章 井涌第214章 維修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487章 細則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31章 股份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05章 窗戶紙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94章 技術手段第78章 求包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