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

蘇城帶着五郎和張超,鄭重其事的前往發改委。

丁志鵬在發改委的同事,即使級別不高,也屬於中國高層的儲備幹部,蘇城如今也難得到這樣的機會。

別的不說,再過20年以後,裡面出三五個正部級幹部根本不用奇怪,多兩個國級領導,也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事兒。

照蘇城的想法,以丁志鵬的資歷,無論請來幾個相好的,估計都是前途遠大的骨幹,能提前認識一兩位,那是再好不過了。

帶着這樣的心思,蘇城敲開了丁志鵬的辦公室。

“蘇城來了。”丁志鵬親自開門,笑呵呵的道:“秘書去佈置會場了,只能我來了。坐,歇歇腳,我們再過去。”

蘇城驚訝於他說的會場一詞,苦笑道:“你不會把中船的領導,都給拉過來了吧。”

“哪能呢,中船的幹部有七八位吧。”丁志鵬搖搖手,道:“到地方你就知道了,大家都把後面的事情全給推掉了,準備和你好好談談大華船業的模式,看樣子,光是大華船廠,就能帶動不少的就業崗位啊。”

丁志鵬說話間,笑容燦爛,與平常的嚴肅形象判若兩人。

就某方面而言,丁志鵬是看着蘇城發展起來的。大華今天的成就,和他五六年前的判斷和決定,有着相當的關係。

因此,就丁志鵬的角度來說,大華的成功。從側面說明了他的絕佳判斷力。丁志鵬因此也願意看到大華的成功。

他對蘇城的態度,和別人相比。就迥然不同了。

蘇城隨意的坐了下來,笑着回道:“船舶產業鏈的確能夠解決很多的就業崗位。不過,這就要看你們的安排了。發改委有要扶持船舶企業的意思?”

“還在調研階段,我也想問你,你覺得什麼樣的扶持,能帶來多少的就業崗位?”丁志鵬的問題看似簡單,回答起來就太艱難了。

蘇城想了一會,才遲疑的道:“就短期效益來說。『政府』補貼,『政府』採購和‘以舊換新’一類的扶持政策,能帶來最直接顯著的效果,但『政府』的成本也將顯著提高。長遠來說,融資狀況、人才培養和管理模式是決定國內船企的根本『性』問題,雖然我們經常說要做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但目前的狀況,擴張產能和低價接單,還是中國企業存活的唯一渠道……而且,擴張的產能,也可以解決國內的就業矛盾。”

丁志鵬本是大致一問,未料到蘇城竟給出了近乎精準的答案。不禁眼前一亮。

尤其是最後一段的產能擴張,和國內專家教授的觀點相悖,卻更現實而有意義。

這也是蘇城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待90年代的問題,而做出的結論。90年代的中國人,自卑而自豪。他們剛剛買入世界經濟浪『潮』中。剛剛開始賺到錢,但又看着國外的企業莫名眼紅。

國外的企業。做的活少,賺的錢多,接的單少,得到的利潤多。

因此,國人常說產業升級,結構調整……

然而,以蘇城的眼光來看,90年代的中國,哪有什麼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空間。

最起碼的一點,這個國家有8億的農民,再沒有什麼產業結構,是比中國農業的附加值更低的了。

不想辦法將8億農民中的大部分變成產業工人,這個國家的產業調整就是無根的浮萍。

甚至,90年代初期考慮農民問題,都屬於好高騖遠。

自93年開始的下崗浪『潮』,將帶來5000萬人的再就業問題,比德國的適齡工作人口還要多。換言之,就算1993年的中國人開始發奮圖強,把德國的所有工作機會都承攬過來,也不過解決了下崗再就業問題而已。

產業調整什麼的,不僅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還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出來。

用不着蘇城說的太細,丁志鵬順着他的思路,自然而言的想了下去,最後又回過頭來,問道:“看來,大華是做好產能擴張的準備了?你覺得,船舶行業能解決多少就業人口?”

“直接就業,只能說保障目前的中國船企不陷入下崗的旋窩,間接就業的話,相關配套產業……幾十萬人的規模想來可以吧。”蘇城保守的做出估計。

丁志鵬連連點頭。

雖然從表面上看,外國的民選領導人,似乎很重視就業問題,而中國領導人似乎總是在說財政收入,但就本質上來說,兩者是異曲同工。

區別只在於,民選領導面對的是選民,所以要說選民關心的就業問題。中國領導面對的是上級領導,所以要說領導關心的財政收入問題。

而就歷史而言,中國的就業問題,始終是困擾中國高層,尤其是政策制訂者的艱難議題。早期的上山下鄉,就是爲了解決青年的就業,如今的下崗政策,也將“再就業”的問題推上了風頭浪尖。

和外國領導人不同的地方是,中國的基層領導對就業本身的關注度並不高,反而是到了丁志鵬的地位,創造崗位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考慮了一會,丁志鵬猛的回過神來,笑了笑,順手提了一個茶壺,給蘇城續上水,說道:“那麼多的外國企業想給大華船業做總段工廠,讓不少人吃驚啊。大家還在想,大華船業接下來會採取什麼手段,繼續擴張,這麼看來,大華是要擴張產能了?”

“聯合擴張產能。對於兩萬噸以下的船舶,大華準備再做兩年就放棄,從今年開始,也會慢慢減少自己製造的總段數量。”蘇城說着解釋道:“國內有很多2萬噸以下的船塢,採用巨型總段造船法以後。能有效減少船塢的佔用時間,船舶生產的速度會有一個極大的提高。不過。國內未來幾年內,估計都不會興建太多的大型船塢,大華採用平地造船法,會繼續這方面的製造……”

丁志鵬聽的很仔細,理解的道:“咱們這個會議的主題就是大華和中船的聯合,這方面,你怎麼考慮的?”

從船舶政策到中船的問題,丁志鵬轉換的很是自然。

蘇城也自然而然的道:“巨型總段造船法和總段工廠。是我們早就確定要擴散出去的,不過,具體哪個工廠能得到,就要看各自的條件了。平地造船法是大華船業的核心技術,不會予以轉讓的。”

“嗯……我贊同你的觀點,競爭產生力量。不過,你要注意說法。別被人抓住了把柄。”

“嗯?”

“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大華的擴散策略的。”丁志鵬提了一句,就笑笑道:“去了再看吧。”

蘇城頷首。

五郎多少有些緊張,他一直等到丁志鵬起身,往會議室去的路上,才低聲問蘇城:“有人不同意咱們大華的策略是怎麼回事?”

蘇城淡然道:“有爭論再自然不過了,大華是一傢俬企。用不着循規蹈矩的聽某個人怎麼說,最終要怎麼做,還是我們來決定的。”

“發改委的領導,要是讓咱們更改經營策略,咱們難道還能拒絕?”

“這種場合。不會有人直接干擾咱們的經營策略的,最多是敲邊鼓。讓咱們自己領悟罷了。”

“那咱們要是不領悟?”

“逆勢而行的領導,挺不到後面的。”蘇城的聲音很小,只有五郎和張超能聽到。張超作爲職業經理人,已經相當夠格了,一些問題自己亦能想到。五郎屬於家族成員,數年以來都在經營大華海上運輸公司,這家大華系內最弱小和最邊緣化的公司,在大的方面,仍然需要不時的提點。

五郎低着頭思考。

張超瞭然。發改委是一個政策部門,這裡面的官員升職極快,潛力十足,唯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判斷錯誤。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哪個發改委的官員若是戮力指導某傢俬營企業的經營,甚至於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策略,那他的思維模式,肯定是無法幫他走上更高層的。

這樣的官員,蘇城即使無視了他,也不會有什麼隱患。

丁志鵬到了走廊的盡頭,推開了門。

蘇城落後幾步,又有意緩了一步,纔跟進去。

“哐哐”。

裡面的人有的站了起來,有的伸着腦袋看,一陣推搡桌椅的聲音。

黑乎乎的幾十個人,令不大的會議室分外擁擠。

蘇城腳一點,險些踉蹌摔倒。

怪不得要秘書佈置,這裡面少說有四十號人!

丁志鵬所謂的坐一坐,還真是規模龐大。

蘇城一邊笑着,一邊觀察着下方。

在場的除了中船的孫道孚、榮尚國等8個人以外,剩下的大都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官員。少數幾人坐在前面,剩下的圍坐成一圈。

“蘇城,我來給你介紹。這位是我們基礎產業司的陸司長……這位是我們產業協調司的馬司長……就業與收入分配司的張司長……經濟貿易司的黃處長……朱處長……王處長……祁蒙你認識的,如今是國民經濟綜合司的副司長了。”丁志鵬是副主任,比在場所有人都要高一級以上。不過,坐在前排的官員也各個手握權柄,

蘇城忙忙的握手,有些眼暈的笑道:“沒想到這麼多人。”

“你創造的船業結構,讓我們這麼多人無地自容啊。”丁志鵬再次握手,拍打着他的手背,笑道:“我們的祁司長,分析了大華船業,認爲你們能在數年時間裡,解決數萬人的就業,間接解決數十萬個家庭的生活問題。這個報告,在我們發改委內部,引來了很大的震動,這不是,孫總找上了我,然後許多人都要求見見你,是不是有種大熊貓的感覺?”

下面傳來低低的笑聲。

丁志鵬繼續介紹道:“這些年輕人,都是我們發改委的課題組成員。主要做產業和就業的問題,怎麼樣。與大華船業很契合吧。”

“能給大家提供一個研究的標本,我也是一隻有爲的大熊貓了,受寵若驚。”蘇城半開着玩笑。

衆人再笑。

笑聲之後,蘇城推舉到了前面就坐,面對半個圈的發改委官員。

這些年輕的發改委課題組成員,大都是低級幹部,只是每個人身上,都散發着金燦燦的光輝。正踩在無限寬廣的金光大道上。

對他們,以前的蘇城只有羨慕的份。如今卻能淡然處之。

一個國家,沒有優秀的官僚是不行的,但一個國家,只有優秀的官僚更糟糕。

雙方的位置,正說明大華實業踩在正確的時代步點上。

很快,前排的幾個人。開始很隨意的聊天似的詢問起來,說的內容,與丁志鵬前面說的差不多。蘇城儘管收斂了一些,回答的問題還是引來陣陣爭論。

產業化的問題,說了大約半個小時,期間不斷的有年輕幹部起身詢問。

蘇城正襟危坐。回答的相當認真。

丁志鵬在旁都覺得蘇城的表現過於正式,小聲的提了一句。

蘇城裝作沒聽見,仍然是極度認真的姿態。

眼前的年輕幹部,可不會永遠都是年輕幹部,幾個蘇城聽說過名字的人。未來指不定能走到哪一步。第一次的印象,可是相當重要的。

而年輕幹部們。坐在部級領導的身後,心理的感覺又不同。

能與領導談笑風生的蘇城,面對自己如此認真,心生好感是很自然的。幾個人問着問着,問題就超出了船舶工業的範疇,蘇城也毫不猶豫的作答。

這樣的做法,除了令人受到尊重,還充分的顯示了蘇城對經濟和國際形勢的判斷。

自從做了周老的幕僚,蘇城多次參與對外政策的研究,也深入的整理過自己所瞭解的後世信息。

就算蘇城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有過這樣的經歷,也足夠開一場演講了。

有意無意間,蘇城更是藉着一個有關產業的問題,做出預言,道:“就亞洲形勢來說,中國成爲世界工廠,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印度在軟件業方面,將持續維持優勢。日本的年功序列和目前的公司體制很難持久,而韓國的貿易壁壘將持續增加。亞洲四小龍的風光會在四五年內被打破,他們的產業模式恐怕很難繼續下去。此外,大家可以多多關注萬維網和計算機技術,尤其是萬維網的發展,不僅會改變世界產業的模式,而且本身將會創造極大的價值。我所說的極大價值,是遠超想象的價值,它會變成一個全新的產業……”

對蘇城來說,這是一次最具『性』價比的投資。

雙方都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不知過了多久,基礎產業司的陸司長覺得話題扯遠了,開口笑道:“蘇董,對於船舶產業鏈的問題,你怎麼看?”

他一說話,其他人自然不會繼續追問前面的偏門問題。

蘇城避重就輕的笑笑,道:“每出口1萬噸的船舶,大概就可以解決100多人的就業,船配產品的本土化率越高,間接解決的就業就越多。大華實業是兩條腿走路,但傾向於船舶本身的製造,對於船配產品,我們傾向於外包採購,希望國內的供應商能因此而成長起來。不過,我個人認爲,國內企業沒有必要全線追逐船舶產業鏈,專注於某一個方面,做專做精是比較好的方法,成功的機率比較大,競爭力也比較強……”

“既然如此,可不可以多留幾個總段工廠在國內呢?”基礎產業司的陸司長滿面紅光,藉着蘇城的話頭,道:“聽說大華已經批准了8家外國船廠製作總段,這是好事,但對咱們國內的企業,也會形成巨大的競爭吧。雖然說競爭機制是一個好的機制,但國內外的發展並不均衡,給咱們的工廠幾年喘息時間,對大華未來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吧。”

蘇城輕笑兩聲,道:“陸司長請放心,一旦我們決定了國內的總段工廠,對於有股權的工廠,肯定讓保證他們能開工充足的。”

“這樣就最好了。”得到蘇城的一個小承諾,陸司長就比較滿意了。正如蘇城之前猜測的那樣,他可不想背上“指手畫腳”的名聲。

“蘇董,開工充足,是每年多少噸的總段?”榮尚國像是上好了發條的布穀鳥,聲音洪亮,中氣十足。他是所有船廠中,最不能損失大華訂單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得到訂單的,因此非常關心這個議題。

蘇城歪着腦袋,笑道:“開工充足,自然是能造多少總段,就要多少總段。”

榮尚國好險吐出一口“不可能”,轉頭笑道:“我們江南造船廠,希望能在年內,建造3個總段工廠,按照蘇董以前說的規模,總段工廠同時開工2個總段,2個月內完成。那我們今年下半年,就能做到18個總段,總噸位7萬噸到10萬噸……”

“沒問題。”蘇城想也不想的就點頭。

榮尚國愕然,見蘇城如此肯定,一咬牙,道:“多的話也不說了,蘇董,各位,我在這裡做一個保證,只要江南造船廠能得到巨型總段造船法,我們保證今年下半年,完成10萬噸的總段製造,明年一年,完成最少30萬噸的總段製造,造船總噸位突破百萬噸!不但不要國家補貼,而且上繳利潤!”

“說的好。”好些人鼓起掌來。

只有蘇城這邊,五郎、張超和他的表情都有點怪異。

榮尚國察言觀『色』,不由問道:“蘇董,大華是什麼意思。”

“嗯,對於得到巨型總段造船法的工廠,我們有一個基礎要求。”

“嗯?”

蘇城攤開手,道:“我們要求,凡是獲得巨型總段造船法的工廠,今年下半年要完成30萬噸的製造任務,明年的總段製造要超過百萬噸。”

會議室內,頓時冷場了。

榮尚國的豪言壯語,也只有這個要求的三分之一。

當然,江南造船廠的總產能,是可以達到這個要求的。但剛剛建立的總段工廠,和剛剛得到的總段造船法,又如何生產這麼多的船舶總段?

更令榮尚國無法理解的是,市場是否有這麼高的需求?

他再也忍不住,問道:“訂單從哪裡來?哪裡有這麼多的訂單?”

第68章 高水平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61章 聯絡第657章 投名狀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586章 副產品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260章 緊缺第364章 物探隊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657章 投名狀第333章 來考察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222章 敗途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60章 自噴井第296章 大富貴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626章 有消息第149章 楔子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225章 調研第399章 ……造船法第95章 顧問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79章 吃丸子第140章 b計劃第78章 求包養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303章 冤大頭第36章 地頭蛇第286章 暴利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96章 大富貴第632章 價差第24章 自由人第468章 設局第373章 完井第331章 逆反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454章 裂痕第167章 祠堂第40章 擋路第292章 掀桌子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7章 採油隊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48章 外匯吶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30章 前菜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488章 踢出局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73章 巨單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277章 崩盤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405章 窗戶紙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68章 設局第626章 有消息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69章 大慶來了第75章 大肥豬第133章 炫耀第465章 計劃C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468章 設局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
第68章 高水平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61章 聯絡第657章 投名狀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586章 副產品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260章 緊缺第364章 物探隊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657章 投名狀第333章 來考察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222章 敗途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60章 自噴井第296章 大富貴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626章 有消息第149章 楔子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225章 調研第399章 ……造船法第95章 顧問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79章 吃丸子第140章 b計劃第78章 求包養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303章 冤大頭第36章 地頭蛇第286章 暴利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96章 大富貴第632章 價差第24章 自由人第468章 設局第373章 完井第331章 逆反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454章 裂痕第167章 祠堂第40章 擋路第292章 掀桌子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7章 採油隊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48章 外匯吶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30章 前菜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488章 踢出局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73章 巨單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277章 崩盤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405章 窗戶紙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68章 設局第626章 有消息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69章 大慶來了第75章 大肥豬第133章 炫耀第465章 計劃C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468章 設局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