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市場判斷

隨着班組長的命令,操作員聚精會神的拉下閘門,摁下按鈕,鎖定儀表,記錄信息。

每一組人後面,都有一名卡薩利公司的工程師盯着,不時的在本子上記些什麼。好幾個操作員緊張的手心出汗,一個勁的在工作服上抹,神情反而是愈發專注。

石化系統的國企官員看的神情專注。沒吃過豬肉的總見過豬跑,12萬噸的甲醇項目,比國產設備大了一些,基本操作是相似的。大家一方面是看仿真系統,一方面也是看大華石化的水平夠不夠投產。外行人總以爲工人就是做體力活的,卻不知技工、熟練工和生工的區別甚大。論起來,魯班也算是個八極技工,他的徒弟兒,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還是兩說。

像是上石化這樣的企業,一門心思的想着賣些國產催化劑給大華,它就得估量出大華的用量。大客戶談判,用心與否是非常重要的。

毛主任和丁志鵬都不懂技術,只看下面的工人忙忙碌碌,並不知情況如何。毛主任看來一會就不明白了,扭頭面向蘇城,仿若不經意的問:“大華有沒有參與到國際石油期貨交易裡去?”

國內90年代始建期貨交易中心,但對石油期貨的關注,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有了。自從八月份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開始,國際油價就是一個勁的飆升,至11月,價差最高達到了一倍,牽扯到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引得無數人的關注,毛主任看來也是關注的一員。

蘇城腦筋轉了的飛快,道:“8月末,用1000萬美元進場試了試,賺到了一些,很快就出來了。大華本小利薄沒有參與石油期貨交易。”

這時候,與王勝一同來的臺商飽含着遺憾,說道:“蘇董真是謹慎人。原油市場,總的趨勢是漲的把賺的錢投進去,現在說不定變成幾億美元了。這不是白送錢嗎?”

蘇城笑了,反問:“是嗎?”

這位臺商也是石油行業的商人,微胖,衣着寬鬆,面露微笑,以幕僚似的搖頭晃腦,評價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威特每天幾百萬桶的配額完蛋了,國際上又封鎖伊拉克,他們的石油也運不出來。兩家併到一起,少600萬桶原油不成問題。兩伊戰爭可是打了8年,誰知道這一次有要多久。馬後炮的說,8月份買原油期貨,轉手賺到四五倍不止,要是膽大心黑一點,10倍都有了。”

期貨是有槓桿的,簡而言之就是可以輕易的從銀行貸款炒期貨。因此市場價格漲了一倍獲得10倍乃至20倍的利潤都不稀罕。

蘇城心想,這廝還真的是馬後炮。

臺商見他不以爲然面目不喜道:“我是沒有蘇董的條件,否則的話,定要進場狠賺一筆。您自己就有油田到時候,不光期貨上能大賺一筆,油田還能再賺一筆。”

蘇城禁不住笑了,道:“就是因爲我有油田,所以買空容易做多難,適可而止。你做期貨是一份風險的話,我有油田可是雙份的風險。”

“蘇董覺得油價會跌?”油價下跌,期貨賠錢,油田的收入也會減少,所以纔是兩份風險。

蘇城不做評論,笑笑道:“無論漲跌,我都不準備進場了。”

他印象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初期,也就是8月初,是石油期貨漲的最瘋狂的時節,他也是此時進場,參與了短短兩週,不等石油價格飆升到35美元以上,就迅速獲利退出,以1000萬美元賺到了8000萬左右。

不投入更多,是爲了控制風險。越是瞭解期貨市場,蘇城對期貨的風險認識就越深。也許很多人認爲,知道市場大勢就能穩賺不賠,這一點只能用來買股指期貨,連購買單獨的股票都不夠——天知道會不會股指大漲卻某公司醜聞的情況出現。期貨更加危險的地方在於波動劇烈,銀行槓桿又令波動加劇。

蘇城投入了1000萬美元,通過10倍以上的銀行槓桿,實際操作的是1億多美元,原油價格上漲70%左右,他就賺到了8000萬。如果他投入1億美元,的確有機會賺到8億美元,但是,假如原油價格短暫的下行10%,蘇城就必須立刻補倉1億美元,沒有,就會爆倉而亡,血本無歸,其後,就算原油價格繼續走高,那也與他無關了。

即使是原油飆升的8月份,短暫下行10%乃至20%的情況,也不止出現了一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一個極快的過程,石油價格也從20美元上升到了28美元。這個時候,很多投資者就會想,伊拉克佔領了科威特?沒錯,28美元也該夠了吧。只要這種思想一蔓延,價格就會跌到25美元。這個時候,蘇城就要填補相同數量的資金額,1000萬美元,或者1億美元。

毫無疑問,如果不懂市場而選擇滿倉操作,蘇城就算知道大勢,也會因爲短線波動而爆體而亡。

而在石油價格自20美元向35美元,最終40餘美元攀升的過程中,跌回30美元以下的情況,屢屢發生。別說滿倉操作了,蘇城就是用3000萬美元入場,也有可能被市場波動毀掉。

而在他看來,金融市場的機會太多太多,完全沒必要孤注一擲。

其他人的想法,就很難與他一致。臺商慨然道:“聯合國關於伊拉克的決議一份又一份,現在沒有10份也有8份了吧,什麼用都沒有。依我看,最終還是國際制裁的可能居多,那樣的話,石油只有繼續上漲。如果打起來了,估計漲的會更快,除非蘇聯參戰。我估計是不會。”

說到這裡,他得意的一笑,說:“所以說,漲是必然的,就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後人站在結果的角度上,總是能對前事分析的頭頭是道。然而,身在歷史之中,重重迷霧只有少數人才能驅散。

沒錯,2月2日,蘇聯的確放棄了一黨制,但這並不意味着蘇聯的軍事實力變弱了。在普通〖中〗國人看來,蘇聯老大哥是沒有那麼望而生畏了,但也沒有衰弱到任人欺凌。他們仍然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數量最多的常規武器……假使他們支持伊拉克,即使僅僅是“租借”武器,也能令美國感到無比的頭疼。蘇聯的防空導彈,可是確定無疑的能把美國飛機揍下來的。

不僅如此,許多〖中〗國軍事專家,自始至終都相信,以伊拉克軍隊的數量和武器裝備,以及8年兩伊戰爭的經驗,完全能夠抵擋美國的地面進攻,充其量是吃些虧罷了。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參與到期貨市場上去,輸到褲子都當了,也許還會做多,期待一招翻身的幸福。

臺商以正常的思維考慮,估計就沒有想到油價下跌的可能性,若是分析歷史的話,他的依據更充分。70年代的中東戰爭,就讓世界油價永久的上升了。同樣發生在中東的戰爭,爲什麼不能再次令油價永久性的上升呢?

其實,油價下跌的可能途徑只有一種,戰爭以最快的速度解釋,中東恢復到戰前的事態。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在這裡,現實對歷史開了一個玩笑,兩個條件偏偏都被完成了。因此,1990年的油價上升,註定了是一次脈衝性的上升。價格一度從20美元上漲到40餘美元,最終又回落到了20美元。短短的半年時間過去了,什麼都好像沒發生過似的。

蘇城回憶歷史,看着臺商自信滿滿的表情,頗有些感慨的道:“油價上漲的好時間已經過去了,不如冷眼旁觀吧。”

毛主任注意到了,問:“蘇董認爲油價會停止上漲?”

蘇城肯定的說“是”轉瞬又補充了一句:“短暫的上升,比如持續一兩天這樣的,還是有可能的,太難把握了,所以說,不入場爲妙。”

“如果已經入場了呢?”

毛主任當衆說出來,不可能是自己參與了期貨交易。90年代的國家幹部,私人資產總歸不多。既然不是他,就是國家行爲了。蘇城想了一下,說道:“如果不能退出的話,買空比買多好。”

臺商不能置信的問:“買空有什麼依據?”

“簡而言之,中東局勢混亂,油價上漲,局勢趨穩,油價下跌。我傾向於局勢趨穩。”蘇城沒有說什麼美國速勝一類的話,這在1990年的〖中〗國可不受歡迎。這場熱戰,對〖中〗國軍方和世界軍隊都是一次大洗禮“無從預料”是最好的形容。

別人只當蘇城說的趨穩是僵持狀態,這也是9月以後的局勢。伊拉克除了宣佈科威特是一個行省之外,再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油價已在慢悠悠的回落了。

這種回落,對不少投機者來說,都是相當危險的。毛主任關心的道:“如果大華操作的話,這種情況下能獲利嗎?”

蘇城猶豫的道:“比較困難,資金壓力可能很大。”

“但能盈利?”

蘇城微點頭。

毛主任白淨的臉皮上浮現出笑容,沉吟着不說話了。

這時候,下方傳來陣陣歡呼聲,部分來自工人,部分來自國企觀禮的人員。

巴克曼笑容滿面的與大華工人握手,蘇城一看,連忙告罪一聲,往下面去了。在他眼裡,金融市場上的投機遠沒有實業發展吸引人

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374章 含油層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62章 分包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165章 約談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78章 泉涌第184章 出國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643章 收網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214章 維修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198章 建廠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279章 戰前第10章 軸套聯接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05章 期待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346章 抵蘇第206章 暖流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230章 供應鏈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6章 去油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152章 大臺北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8章 專利要嗎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59章 外銷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44章 破局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73章 完井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445章 拒絕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590章 開門紅第40章 擋路第164章 簽約第105章 漁船第97章 監控系統第578章 結束第458章 總統府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23章 推箱子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596章 只看看第44章 蘇廠長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290章 10%的希望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78章 被卡第537章 選戰第402章 跳槽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74章 誇街第537章 選戰第482章 支持第105章 漁船第161章 聯絡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530章 干涉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70章 國儲局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197章 大會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160章 中標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1章 丟骨頭第455章 密談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276章 看大戲第545章 奇貨可居
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374章 含油層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62章 分包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165章 約談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78章 泉涌第184章 出國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643章 收網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214章 維修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198章 建廠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279章 戰前第10章 軸套聯接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05章 期待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346章 抵蘇第206章 暖流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230章 供應鏈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6章 去油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152章 大臺北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8章 專利要嗎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59章 外銷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44章 破局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73章 完井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445章 拒絕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590章 開門紅第40章 擋路第164章 簽約第105章 漁船第97章 監控系統第578章 結束第458章 總統府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523章 推箱子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596章 只看看第44章 蘇廠長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290章 10%的希望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78章 被卡第537章 選戰第402章 跳槽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74章 誇街第537章 選戰第482章 支持第105章 漁船第161章 聯絡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530章 干涉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270章 國儲局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197章 大會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160章 中標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1章 丟骨頭第455章 密談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276章 看大戲第545章 奇貨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