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

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

大華實業期貨部早已做好了準備,待命令下來,就以飛快的速度開始平倉。

而在平倉的過程中,原本預計會收斂的價格差,卻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這是因爲許多交易商發現,有數百萬桶本應該運往紐約的原油,轉而送到了倫敦,這種做法,導致倫敦交割庫的庫存增加,而庫欣的存貨減少,進一步降低了倫敦的價格,催生了紐約的價格。

藉着這股風潮,大華實業差不多是將價差合約的利潤,完整的收入囊中,其總額高達52億美元,遠遠的超出了祁霄的預計。

實際上,也有點超出蘇城的預計。

看到這筆入賬,百忙之中的祁霄,也奢侈的用了三秒鐘來發呆。而遠在國內的四姐徐鳳,則立刻打來了電話,問蘇城道:“咱們公司的幾個賬戶裡,突然多了好大一筆錢……我數了好幾遍……”

“是公司盈利,等我回去以後細說。”蘇城笑着打斷了她的話。

“這麼多都是?”

“是。”

“怎麼做到的?”四姐徐鳳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勤快好學,在大華實業的財務部做着監督崗位,卻是非常合適,集團內的資金流動,大部分都在她的監控之下。

徐鳳也不是沒有見過十億美元級的資金,可要說一次性收入數十億美元,這還是第一次。

蘇城苦笑兩聲,不知怎麼解釋。道:“算是運氣和準備各一半吧,也有點超出我的想象,但都有正當手續。你也和幾家賬戶的銀行聯繫一下,看看有沒有要繳納的費用,一併交給他們處理。”

大華在海外的幾家主力銀行,都是相當有實力的大型商業銀行,或者在當地有強硬背景的地頭蛇,處理政府關係是最擅長的。

價差合約比純粹的期貨合約不好的地方,在於它要向兩個交易所繳納手續費。不過,期貨交易所的手續費向來很少,因爲其本質上是爲會員服務的會所。並不以盈利爲目的,大華實業儘管賺到了數十億美元,可交的手續費,卻和那些賺到幾百萬的金融機構差不多。

至於稅賦。則是純粹沒有的。94年的美國政府。倒是在討論向期貨交易所課稅,以緩解目前的財政困境,可尚無結果。倫敦自撒切爾夫人的小政府和私有化以後,更是難以增加新賦稅了。目前收取期貨交易稅的,主要是日本、芬蘭、法國和香港四個地區。其中,日本是以平倉價的萬分之二,芬蘭是以平倉價的萬分之五來徵稅,法國則是固定每單0.05法郎的交易稅。香港是每完成一項交易5港元,四個地區皆有不同。但總的來說,期貨稅仍然是一個小稅種,不論採取何種方式來徵稅,總額都是少之又少,無關痛癢。

相比之下,倒是給交易所的坐商,以及提供槓桿資金的銀行的手續費要多一些,但也不過是數百萬美元。

所以,大華實業通過價差合約賺到的52億美元多些的利潤,去掉所有的開支,剩下的還有52億多些。

而大華集團,自始至終都是100%掌握在蘇城手裡的的。

將這筆款子拿到手裡,蘇城心裡是安定了許多。

祁霄依舊熱血沸騰,嘴脣乾裂的道:“蘇董,咱們要不要再買一筆賭價差縮小的合約?”

賭性十足,但也是正常想法,在價差擴大到2.2美元的情況下,反向購買價差縮小的合約,風險小而利潤高。

畢竟,2.2美元的價差,還能擴大到哪裡去?無論是倫敦的原油價格上調,還是紐約的價格下降,都會縮小兩者的價差。

若是再回到1美元區間,那就又是這麼多的利潤。

現在,做這種合同的金融機構,估計不在少數。

不過,蘇城學石油金融學的時候,原油價差合約經常突破15美元,甚至有超過20美元的時候,2.2美元的價差,實在不能讓他覺得安全,因此果斷拒絕道:“投機一次就可以了,現在要儘快將我們的空倉平掉。住友商行什麼情況?”

祁霄遺撼中也帶着解脫,轉瞬調整心情,回答道:“住友好像沒什麼動作,悄悄賣出多單的可能性不能說是沒有,但不是太大。我讓人去檢查適才的多空交易了,如果住友減持了倉位,我們會找到的。”

住友當然沒有什麼動作,住友商社和他的盟友們,已經陷入呆滯了。

和泛亞基金重倉持有空單無法輕易撤退一樣,住友商社也重倉持有着多單,無法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更麻煩的是,由於松本道夫得到了商社總部的支持,一些附着於住友商社的關聯公司,還有如伊藤商社這樣的盟友公司,紛紛在15美元到16美元區間的時候,重金押注。

當然,這也是他們的貪婪之心作怪,總覺得16美元,15美元的原油價格已經夠低的了,大不了等到交割,運回國內去算了……然而,在3000億美元級的多空交火中,等待交割基本是做不到的。

泛亞基金從平均16美元到17美元的價格上,每下跌10美分,就能賺到10億美元到20億美元,相當於解放了10億美元到20億美元的保證金,從而再次撬起15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的資金。

與之相反,多方的住友商社和他們的盟友,每看到原油價格下跌10美分,就要賠掉10億美元到20億美元的保證。當這個數字降低到50美分的時候,住友商社就需要不停的追加保證金了。

否則,一旦爆倉。所有的多單都會被系統直接變賣,而無論賣出多少錢,他們的保證金是一分都別想要了。等於是大輸特輸,輸的精光。

因此,爲了避免爆倉,住友商社就要不停的投入更多的資金以充當保證金。

而當原油價格下跌到15美元以下的時候,願意給予住友商社充足金融保證的銀行都少之又少了。

住友商社本身就是一個金融商社,在開始階段,他們能夠得到本商社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哪怕大虧特虧也不例外。

然而,當住友商社的銀行資金消耗殆盡以後,願意給他們充當提款機的銀行就變的很少了。數額也難以補充需要。

這和泛亞基金是截然相反的。

一方面,泛亞基金的七家股東準備充分,用了數月的時間,通過各種手段。爭取到了多個國家的銀行作爲融資支撐。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泛亞基金始終在贏。

他們的保證金不是越來越少幾近枯竭,而是越來越多源源不斷。

所以,倫敦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所的多空大戰進行到後期,基本變成了泛亞基金用15倍以上的槓桿,對賭住友商行等公司的10倍槓桿,乃至於五倍槓桿。其中的資金差距不言而喻。

這可是3000億美元級的多空巨賭,哪怕是槓桿。也得有銀行願意提供。而住友商行的資產雖多,卻也沒有如此龐大的資金池。

現在,別說是手持多單到交割日了,手持鉅額多單過夜,都能把住友董事會的老頭子們嚇出阿爾茨海默來。

無論是資產3000億的住友商社,還是資產千億美元的伊藤商社,或者資產百億美元的醬油衆們,他們也都有每年數百億,百十億,十數億美元交易額的生意要做,怎麼可能將所有的資金壓在倫敦期貨交易所。

董事們願意,數萬名其他部門的員工也不願意;員工們願意,還有日本金融廳和大藏省不願意;如果日本人都願意,英國人大概會笑出阿爾茨海默來,這可是憑空多出的數千億美元,而且要到8月,9月,10月,11月纔會陸續變現。

這麼大一筆錢,說不定能幫英國拉動兩個點的gdp。

歸根結底,如此鉅額的期貨交易,永遠只能是空對空。

等交割?幾十億美元可以,百十億美元可以,卻於事無補。

逼空?在農產品之類的小盤中可以,在佔世界二分之一的原油期貨交易中,基本是不可行的。

松本道夫一刻不停的守在交易所的辦公室裡,手舉着咖啡杯,幾乎要捏碎了它,也終究沒有等到反彈的時刻。

晚上19點,秘書照例提醒道:“人工盤還有半個小時收市。”

松本道夫的眉毛唰的豎起來了,習慣性的看向大屏幕:14:22。

不用瞅後面的兩個數字,前面的14美元,就讓他一點力氣都沒有。

“這麼多錢投進去了……平野這傢伙。”松本咬牙切齒的。自從來到倫敦以後,15美元的美好空窗期就結束了,他就是想發揮什麼作用,也沒有機會了,倒是投入了不少資金,卻什麼效果也沒有。

雖然,他也不確定自己就能抓住美好的15美元空窗期,但這並不意味着他不會埋怨平野英智。

尤其是在做出艱難的決定之前。

“部長?”秘書擔心松本沒聽清,浪費了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人工盤就要結束了,不似泛亞基金提前簽了3個坐商,住友商社向來只有自己的一個坐商席位,效率相對要低。

是否要手持重倉再過一夜的決定,應當在接下來的十多分鐘做出。

松本道夫忍不住揪頭髮了,低聲問道:“你算一下,現在平倉,會虧損多少?”

平倉就是離場,一點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

若是在賭場上,這就是連底牌都不看,宣佈“不跟”了。

秘書跟了他有段日子了,不用去算,即道:“虧損在50億美元以上。”

50億美元是泛亞基金盈利的六分之一,比較起來好像比較少,但放在小一點的銀行,比如著名的巴林銀行,這麼多錢,也夠他們倒閉了。

松本道夫更是敏感的問:“確定超過50億美元?”

“是。”

“會不會超出60億美元?”

“這個……不能確定。”

“去確定一下。”松本道夫病急亂投醫。

秘書傻了,站着沒動。這個怎麼確認,巨量多單的平倉,天知道會有什麼狀況發生。

松本道夫也很快醒悟,轉頭道:“你告訴田邊,讓他做平倉準備。”

儘管之前的計劃無法實現了,可他也不想成爲“著名人物”。

60億美元,是會登上日本金融公司的巨損排行榜的。

秘書沒有完全理解,自以爲是的提醒道:“要不要通知其他商社。”

松本毛都乍起來了,呵道:“閉嘴。去通知田邊,不許告訴任何人。”

逃生時刻,哪裡顧得上盟友。

公司間的交情,哪裡能用億美元來衡量。

……

第387章 定性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145章 調研員第443章 結論第512章 金母雞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78章 求包養第442章 聯合第428章 父子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60章 緊缺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448章 二選一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225章 調研第45章 撒餌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488章 踢出局第375章 井深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31章 金錢雨第265章 再增產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428章 父子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73章 疑探第27章 友誼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43章 去機械廠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514章 挖空第276章 看大戲第167章 祠堂第489章 有關係第8章 維修工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31章 丟骨頭第230章 供應鏈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466章 大小會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465章 計劃C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50章 遊行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40章 b計劃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59章 外銷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06章 暖流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578章 結束第319章 畫外音第573章 疑探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163章 廣告第214章 維修第155章 共贏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319章 畫外音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180章 合併第502章 找人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83章 外方要求第183章 我師父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80章 合併第586章 副產品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455章 密談
第387章 定性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145章 調研員第443章 結論第512章 金母雞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78章 求包養第442章 聯合第428章 父子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60章 緊缺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448章 二選一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225章 調研第45章 撒餌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488章 踢出局第375章 井深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31章 金錢雨第265章 再增產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428章 父子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73章 疑探第27章 友誼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43章 去機械廠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514章 挖空第276章 看大戲第167章 祠堂第489章 有關係第8章 維修工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31章 丟骨頭第230章 供應鏈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466章 大小會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465章 計劃C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50章 遊行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40章 b計劃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59章 外銷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06章 暖流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578章 結束第319章 畫外音第573章 疑探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163章 廣告第214章 維修第155章 共贏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319章 畫外音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180章 合併第502章 找人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83章 外方要求第183章 我師父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80章 合併第586章 副產品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455章 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