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

除了熱導和電磁屏蔽的功能以外,我們做的華100碳纖維的耐化學腐蝕性能還有所提高。我敢說,東麗公司的同類型瀝青基碳纖維,就算比我們強,也強不到哪裡去。”

如果是70年代的研究者,不說自己是世界第一都會不好意思。但是,到了90年代,已經明確的看到了落後的研究者,即使是說豪言壯語的時候,也會留點餘地,王贇的心態就很微妙,他很自信,卻又擔心發達國家的公司會有超過想象的技術儲備,說話的底氣就不足。

蘇城不是真正的研究者,來不及體會這樣的情感,卻是抓住重點,問:“你們怎麼做到十分之一成本?原料成本如何?”

王贇的情緒正在中,被他說的愣了一會,在電話那頭搖晃着腦袋,道:“我是用乙烯裂解焦油做原料的,從常減壓步驟到可紡瀝青,都是我們的研究員自己做的,沒多少成本,就是到工廠化生產了,我估計也用不着多少錢。”

蘇城恍然:“這比聚丙烯腈的碳纖維要便宜不少啊。”

“那可不是。”王贇樂的笑出聲來。

聚丙烯腈也是高難度的化工原料,算是化纖的一種,但比普通化纖的難度是高多了,至少在中國國內,還得10多年的發展,才能逐步量產這種重要原料。在碳纖維的生產過程中,聚丙烯腈是主要成本,往往達到三分之二強,如果不是瀝青基的碳纖維,想要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投入將會數倍增加。

光是仿製合用的聚丙烯腈一項,估計就要用好長時間。

因此,控制成本好像是呼吸一樣自然的中國研究者,在立項之初,就用了瀝青基的碳纖維。做成之後,瀝青基的碳纖維的應用範圍雖然沒有聚丙烯腈的好,但總歸是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

蘇城更是渾不在意瀝青基的碳纖維的使用範圍。從後世的發展來看,甭管是什麼質量的碳纖維,只要價格合適。就沒有賣不掉的。最簡單的類比,那些購買碳纖維網球拍和碳纖維自行車的狗大戶,有幾個知道拉伸強度和模量的,又有幾個知道碳纖維的強度和模量的差別。

在成功的喜悅中沐浴片刻,蘇城纔想到一個重要問題。道:“產量呢?每月能生產多少?”

“現在的目標,一個月十噸吧。”王贇樂呵呵的咂嘴,道:“我估摸着,賣3萬日元有點困難,2萬日元是不難的。1噸就是2000萬日元,說收回實驗室投入有點早了,維持經費估計沒問題。其實。投入多一點的話,回收的也會快一點……”

他這就是要經費的老套路了,趁着有東西做出來開口,效果明顯會好不少。

然而。蘇城卻是被10噸給震驚了。

10噸的產量,能算工廠化生產嗎?

鄉下的豆腐作坊,一個月做的豆腐也比這個多吧。

當然,碳纖維做起來是比豆腐難了一點……但這距離蘇城的理想產能。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多長時間,能提高到50噸?”蘇城艱難的詢問。

50噸也不能說多。此時的碳纖維公司,一個工廠年產百多噸都算是正常,整個公司年產幾千噸的纔算是有前途的公司。年產600噸的碳纖維工廠大概就是比合格線稍高一些罷了。

這樣標準,若是用在鋼鐵等行業,怕是連小鋼廠都算不上,虧得是碳纖維的單價夠高,才能維持一個高科技公司的規模。

王贇沒想到蘇城的眼光早就放在十年二十年後了,隔着電話,哼哼了半天,說:“月產50噸其實是我們下個階段的目標,現在是比較難以達到的。其實,現在每噸碳纖維的價格有20萬美元以上,每月10噸的碳纖維,還是有些資金的。”

“嗯,是很不錯。”蘇城突然醒悟過來,讚揚道:“是我着急了,你們做的還是很不錯的。事實上,哈利伯頓的一個副總裁提出要全部買下咱們生產的碳纖維,這件事你怎麼看?”

王贇無聲的笑了,道:“蘇董,咱們就算是工廠開工了,月產10噸碳纖維估計也就自己用了,不過,您只要給我經費,碳纖維去哪,我不關心。”

他的話音剛落,電話那頭叫喚了起來:“等等!你不關心我關心啊,這些碳纖維,我們船業公司可是出了錢的。”

“小閆是嗎?”蘇城聽聲音還聽不清楚,聽到船業公司就知道了,十有八九是閆學燦。

“是我,蘇董您好啊。”閆學燦嘿嘿的笑着,他在大華實業是中高層了,但因爲年齡較小,有的是本錢賣萌,搶過話筒就道:“蘇董,咱們的lng船進展順利,從生產工藝上來說,95%的難題都解決了。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儘量國產化的,比如說壓縮天然氣罐,我們就希望採用自己的碳纖維,而且,這也能有效的減少lng船的成本。所以,我們想優先採購集團內的碳纖維……”

“大華船業公司和大華實驗室是關聯公司,優先出售是可以的,便宜出售可不行,所以,你就算是想要降低成本,也只能用市場價購買。”蘇城沉吟着說。大華船業雖然是屬於蘇城的,但大華船業的很多外包項目,都是給中船下屬的工廠的,這些工廠即使有20%的股份轉讓給大華實業,它們也不能算是大華實業下屬的公司,只是關聯程度低的外圍公司。因此,大華實業內是不可能存在國企式的調撥的,就是定價機制,都是隨着市場來進行的。

閆學燦一口答應,道:“您只要不說一股腦的把碳纖維全賣給別的公司就行了,就是按照20萬美元一噸的價格,這也比咱們從外面採購來的划算啊。”

蘇城“嗯”了一聲。又換了王贇,讓他繼續推進研發,並且許諾了1000萬元的追加資金,這才結束了漫長的國際漫遊,回到納扎爾巴耶夫的總統辦公室。

蒂姆西坐在門的右側,開門就見他笑的像是兔子似的,陪着納扎爾巴耶夫用俄語聊天。光是這點就讓蘇城佩服之至,蒂姆西可不是專業的俄羅斯地區工作人員,他早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西班牙語國家,但看他的俄語,卻是堪比當地人了,能聊天打屁說笑話的外語,放在國內已屬高端了。落在蒂姆西這個副總裁身上,多少有浪費的感覺。

外國石油公司的精英輩出在國外感受的尤其深,像是哈利伯頓這樣的公司,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分公司,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幾乎都有業務,可以說是真正的跨國公司。他們和大華實業比起來,最起碼的一點是公司內能找到掌握了幾十種語言的員工。這種底蘊,別說是大華實業了,中國也不一定能有。因此,大華實業至今也做不到國際化。想通過商業手段賺外國人的錢,稱得上是難上加難了。

“蘇董做好了決定嗎?”蒂姆西一句話說完,轉向蘇城。

納扎爾巴耶夫也趁機看了過來。

蘇城笑笑,道:“大華實業準備內部消化這批碳纖維了。”

“真是可惜。”蒂姆西似乎並不覺得驚訝。繼而道:“新研發出來的材料,前期產能都不會提的太高。不過。日本系的公司在碳纖維方面走的很遠,成本下降的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轉化產能的速度太慢的話,原有的成本優勢,恐怕會受到強有力的挑戰。”

“總裁先生能理解就好。”蘇城裝作聽不懂他的潛臺詞似的。

蒂姆西卻不像是國人那麼內斂,哈哈一笑,厚顏道:“我是爲你們而擔心,低成本的高科技產品,一向是推廣銷售中的難題。現在看來是優勢的成本,如果不快速加以利用的話,優勢很快就會消失了,那麼,以前的技術投入就都打了水漂了,最不好的地方是,這樣的技術經常會吸引到技術投資,可投資卻往往再難產生同樣的效果。”

不得不承認,蒂姆西的話是很有見地的,屬於經驗之談。蘇城剛剛可不是許諾了1000萬的投資,從利潤的角度來看,開始一兩個月就算是白瞎了。要是外國公司真的有技術儲備,兩個月就夠他們整理釋放出來了,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這樣的技術儲備,經常能將小公司一擊必殺,特別是那些前期依靠貸款生存的小型高科技公司,產品生產出來以前,債權人尚能安心等待,可產品一旦被市場否定,那心情就大不相同了,願意再等待一輪的產品出爐的人是少之又少。

大華實業雖然不至於淪入被輕鬆斬殺的範疇,但是,如果碳纖維項目長期不盈利的話,還是有被束之高閣的可能。天底下的高新技術多了,總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

因此,趁着頭幾個月的優勢,爭取利潤是高科技行業的通行法則。

蒂姆西抓住這一點,看着蘇城的表情道:“哈利伯頓的碳纖維消耗量是很大的,如果能有廉價碳纖維的話,不管是幾百噸還是幾千噸,我們都可以全部吃驚。請蘇董慎重考慮。”

“當然,如果產能提升的話,我們肯定會優先考慮哈利伯頓的。”

“其實,哈利伯頓在實驗室工廠化方面,是有很多經驗的,大華實業是否願意與我們合作生產?”說來說去,蒂姆西還是想要搞技術合作。這也算大華實業是個大型公司,而且是中國公司,否則直接收購公司的提議都可能出現。像是哈利伯頓這樣的公司,每年的預算裡面,少說有50億美元是用來收購公司的,這筆錢用來全資收購大華實業是不夠,買下一個關聯公司或部門就太多了。以哈利伯頓的實力,蒂姆西的底氣是很足的。

當着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面,蘇城卻不準備細談了,哈利伯頓的副總裁可以不在乎是否浪費納扎爾巴耶夫的時間,蘇城就不能考慮了,他笑道:“我們也很相信哈利伯頓的技術,但我對情況瞭解的太少,還不能做決定。”

蒂姆西倒是無所謂,笑着說起了別的話題。他只是想在回國開會之前給蘇城打個預防針罷了,告訴他哈利伯頓對此項技術有興趣,免得其他公司突然鑽出來截胡。

幾句話過後,兩人知趣的向納扎爾巴耶夫道別,總統閣下將二人送到門口。阿依曼早就呆的氣悶了,又怕父親繼續訓斥,便跟着兩人出來,走在蒂姆西一側,很快說到了自己心愛的時尚界故事。

蘇城安之若素,直到要走的時候,才突然被人叫住。

首先回答的卻是阿依曼,她有些驚訝又有些不好意思的喊道:“韋德里?”

站在一輛賓利車邊上的,可不正是韋德里。

“你怎麼來了?”阿依曼有些忐忑的看向蒂姆西,生怕韋德里是來興師問罪的。前面的宴會,丟的是阿依曼的裡子,同時也是韋德里的面子。以阿依曼對韋德里的瞭解,這傢伙可是和自己一樣愛面子的。

時尚界的人,玩的不就是一個面子。

韋德里同樣尷尬,擺着英國人的傳統po澀,道:“我是陪杜卡特先生來的。”

“嗯?”

“這位是bp公司的技術總監杜卡特先生。”韋德里介紹着車後方,穿着三件套的老者。

蒂姆西顯然認識杜卡特,眼睛像是貓一樣的眯了起來。

……

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529章 回饋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273章 截止日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528章 擊潰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633章 延產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610章 金融城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54章 回京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4章 實測數據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478章 被卡第333章 來考察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159章 開標第50章 專利費第201章 退休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18章 升官第153章 大借款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95章 顧問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18章 升官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361章 規模戰第154章 覲見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392章 ……媒體戰第82章 跑部進京第233章 對着幹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529章 回饋第368章 營建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647章 大賺第302章 院士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58章 新油田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193章 檢查團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512章 金母雞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75章 大肥豬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03章 再培訓第378章 泉涌第48章 外匯吶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350章 遊行第460章 賣好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455章 密談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69章 大慶來了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3章 來考察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96章 大富貴第216章 不能做第303章 冤大頭第253章 請託第16章 化緣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206章 暖流第191章 接待第334章 德語第120章 無損換股
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529章 回饋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273章 截止日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528章 擊潰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633章 延產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610章 金融城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654章 回京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4章 實測數據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478章 被卡第333章 來考察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159章 開標第50章 專利費第201章 退休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18章 升官第153章 大借款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95章 顧問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18章 升官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361章 規模戰第154章 覲見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392章 ……媒體戰第82章 跑部進京第233章 對着幹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529章 回饋第368章 營建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647章 大賺第302章 院士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58章 新油田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193章 檢查團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512章 金母雞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75章 大肥豬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03章 再培訓第378章 泉涌第48章 外匯吶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350章 遊行第460章 賣好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455章 密談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69章 大慶來了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3章 來考察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290章 10%的希望第296章 大富貴第216章 不能做第303章 冤大頭第253章 請託第16章 化緣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206章 暖流第191章 接待第334章 德語第120章 無損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