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

有了王總的介紹,大華實業的工作進度頓時快了不少,通過它,公關部迅速說服了又一名院士。不過,蘇城出面的時間卻很少,只有對方正式要求見面的時候,他纔會出現。其他時間,蘇城要麼在深交所,要麼就泡在大華實驗室中。

歷經兩年時間,大華海洋石油研究所,大華三次採油所以及新成立不久的大華石化研究所全都產生了一系列的成果。它們中的大部分來自於國外的技術轉讓,少部分來自跟蹤研究,但也有數個項目進行了重點開發,建立了自己的專利體系。

就時間來說,這已經非常快了。除了大量的外匯投入之外,大華實驗室研究員的作用更突出。經過數年的培訓和積累,蘇城招募的50多名“記得名字”的研究員,漸漸的開始嶄露頭角。要讓一名普通的石油大學畢業生記住名字,這些研究員自然都有着與衆不同的水平,他們中既有令人憎惡的大部頭課本的作者,也有學術論文繞不過去的“參考文獻大家”,最多的則是某些獎項的獲得者,如國家科學進步獎等獎項——雖然二級或三級國家進步獎已經非常厲害了,但若是達不到變態的水平,也不會被一名本科生記得名字。

可以說,這些年輕人裡,最少有三分之一強,未來是有資格做院士的。

蘇城能夠招募到他們,也用了相當的心思和資源。至少在當下的中國,沒有人會爲了招人,安排往返飛機旅遊,並且提供類似國外大公司的分紅體系。各種研究設施和研究計劃的靈活度也非常之高。

比起僵硬到21世紀仍然沒有改觀的國立研究員,大華實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勿庸置疑。

而他們也給予大華實驗室相當的回報。在1990年,大華實業新增的專利數量與中石油和中石化相當,購買轉化自國外的技術也僅次於中海油。

若以人數效率比來算,大華實業超過中石化的10倍以上。當然,這也沒什麼稀罕的,到2010年,研究效率超過國企10倍的中國公司太多太多。何況大華有這麼多院士級的人物。

要說起來,大多數的院士,他們產生大量成果和重要成果的時候,往往是三四十歲的時候。年富力強又精力充沛,正是做事業最好的時候,等他們真正成爲院士的時候,他們本身的科研能力已經進入退化狀態了。

院士與其說是一種能力的認可不如說是一種榮譽。他們爲國家領導人做智囊的時候,專業水平綽綽有餘。但是,如果要讓他們繼續進行艱苦的研究,那是很難做到的。大多數時候,指揮手下的研究員做艱苦的研究,其工作量已經有些超過他們年齡的負荷了。

當蘇城在實驗室內看到“油液監測系統”的條目的時候,對這一點的認識就更深了。

“誰做出來的。”蘇城放下目錄就問。

他的周圍站着一圈的研究員,全都年輕的不像話。丟在科學院一類的機構裡,他們先得洗燒瓶洗三年,然後纔有拜師學藝的機會。

是的,以中國學界目前的現狀,一個年輕的研究員要是沒有一個背景硬扎的師傅,別說研究資源各種匱乏,就算是研究出了東西,也很難得到承認,被妄加指責更是常態。張冠李戴的事兒聽說的很少,發生了多少估計永遠是一個迷了。

大華實驗室裡,就有受不了機構研究氣氛的人跳槽而來。到了大華實業,他們唯一需要競爭的就是研究經費和研究進度。

採用NIH審批制度的大華科學進度審查委員直屬集團,同行評議流程不僅要求評價審查和結案審查,而且有中期進度審查,無法達到要求,或者不能產生效益的項目都有被消減資金乃至被砍的隱憂。但只要光明正大的進行競爭,努力研究和工作,研究者並沒有額外的負擔。

此刻,就有人羨慕的看向後排一個招風耳的瘦小青年。即使是在年輕的話,他的面貌看起來也有些太年輕了,幾乎像是初上大學的學生似的。他把肩膀緊窄的縮了起來,明顯有些不適應衆人的圍觀。

黎渙祥已經徹底轉作了技術官員,在蘇城耳邊輕聲道:“李舟從小跳級唸書,是我們去年招募的年輕人,年末的項目審覈中榮獲第一名,獲得了獨立開始項目的機會,這是他的第一個項目。”

“我看後面寫着47項專利?他怎麼做到的?”蘇城在黎渙祥低聲說話,其他人只能好奇的看着。

黎渙祥無奈的道:“這小子幾乎不睡覺,而且,他做出來的第一個潤滑油分析就非常精彩,經過評議會的確定,我給他安排了兩個助理。進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不是每個研究員都有獨立進行項目的機會。在中國,一個研究員若是40歲就能主持獨立的項目組,就堪稱年輕有爲了。運氣好的話,又是一方學霸。國外的研究機構資金充沛,往往能夠給30歲左右的優秀研究者提供獨立的項目資金,但大多數人也要到35歲纔能有這樣的機會。

當然,大多數的研究員,一輩子都不可能主持單獨的項目了,尤其是那些花銷巨大的項目工程,往往只有準學霸才有資格去做。這是同時考校能力和精力的工作,並不是每個研究員的追求。

即使是大華實驗室,每年新開的獨立項目也不超過10個,其他人要麼繼續自己以前的項目,要麼就要給其他項目組做助理。兩個乃至三個項目組合並的事兒,在國外也不稀罕。

蘇城微微點頭,接過“油液監測系統”系統的技術文檔,仔細看了起來。

他對這方面的瞭解其實只是泛泛,但這個系統本身是非常有價值的。它是一種主動的維修技術,通過檢測設備潤滑與磨損狀態,開展潤滑管理,減少設備維修的費用,同時保證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雖然僅僅是一種維修技術。但實際上,它涉及到的資金鉅萬。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超過80%的設備失效和潤滑有關。柴油機、滾動軸承、齒輪箱和液壓系統是重災區。它們的失效不光是買一個軸承或者一個齒輪箱更換的問題,還涉及到了設備大修和設備故障停機的頻率。

像是大乙烯設備,一次大修需要停機最少36個小時,損失的利潤肯定超過了千萬,一年大修兩次和三年大修兩次的區別是巨大的。

日本的新日鐵在1978年使用了油液監測技術,到1986年的時候,他們的設備失效率已經下降了65%,滾動軸承採購下降了50%,液壓泵更換下降了80%……若以資金論,這套系統最少能給他們節省幾千萬美元。

全世界應用這項技術,每年能夠節省幾千億元。

中國直到21世紀纔開始了主動維修的嘗試,這並非是油液監測系統有多難,而是國企對自己的管理水平沒信心。另一方面,國家對一次性投入的熱情比較高,對長期投入的熱情極低,也讓這套系統無用武之地。

但對準備上馬石化基地的蘇城來說,這套系統是再適合不過了。也怪不得李舟能得到兩名助理和大量的資金。

“測試過嗎?”蘇城再次出聲。

“測試過了,我們裝在了卡薩利公司的甲醇設備上,已經成功運行了……”

“運行了126天。”李舟說到自己項目的時候,就不再怯場了。

“情況如何?”

“非常好,比卡薩利公司自己的簡易系統的效果提高了三倍。和沒有安裝任何監測系統的舊甲醇設備相比,減少了75%到80%的設備故障,使用的潤滑油的數量也減少了一半。”回答的仍是黎渙祥。李舟眼睛閃亮的聽着。

一套10萬噸的甲醇設備,一天更換兩三萬元的潤滑油是很自然的事,其他設備也是如此。可以說,在裡面的任何一點節省,都有雙重價值。

蘇城看了看項目報告,整套油液監測系統的開發費用纔是200萬元。放在5套大甲醇設備上,幾個月就能把成本賺回來。還有什麼生意比這個賺錢更快的……李琳見蘇城滿意,拿起筆來,道:“這樣的話,我們把油液監測系統放在院士評估的目錄上?”

“嗯,找一個項目,把油液監測系統放進去。”千辛萬苦請了院士來做評估,自然要展現最好的一面,藏起不那麼好的一面。

李琳於是用筆將“油液監測系統”寫在了蘇城身後的白板上。同在白板上的,還有另外十多個條目。

李舟握緊了拳頭。白板上的項目,對公關部來說代表着門面,對大華研究室的研究員們來說,則意味着更多的資源傾斜。

果然,蘇城放下文件就道:“給油液監測項目組再增加兩個人,從今年招聘的人裡面挑。另外,如果確定效果出色的話,嘗試再安裝一臺設備,組成完整的實驗體系。”

(未完待續)

第630章 前菜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445章 拒絕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416章 競標日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97章 監控系統第445章 拒絕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619章 異夢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150章 包銷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225章 調研第235章 論戰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63章 廣告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299章 爭取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95章 顧問第191章 接待第620章 封閉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52章 百萬富翁第191章 接待第16章 化緣第369章 你不懂第87章 誘*惑第208章 質問第32章 技術驗證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11章 小玩意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392章 ……媒體戰第167章 祠堂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487章 細則第480章 勢力第193章 檢查團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57章 阿拉木第299章 爭取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388章 落實第555章 真相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502章 找人第48章 外匯吶第375章 井深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15章 靠山吃山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70章 勘探地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85章 供貨方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48章 專利要嗎第369章 你不懂第601章 射孔第375章 井深第626章 有消息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88章 壓價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502章 找人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636章 15美元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112章 心血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71章 領導路過第534章 協商第40章 擋路第260章 緊缺第372章 鑽井
第630章 前菜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445章 拒絕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416章 競標日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97章 監控系統第445章 拒絕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619章 異夢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150章 包銷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225章 調研第235章 論戰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63章 廣告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299章 爭取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95章 顧問第191章 接待第620章 封閉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52章 百萬富翁第191章 接待第16章 化緣第369章 你不懂第87章 誘*惑第208章 質問第32章 技術驗證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11章 小玩意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392章 ……媒體戰第167章 祠堂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487章 細則第480章 勢力第193章 檢查團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57章 阿拉木第299章 爭取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388章 落實第555章 真相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502章 找人第48章 外匯吶第375章 井深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15章 靠山吃山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70章 勘探地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85章 供貨方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48章 專利要嗎第369章 你不懂第601章 射孔第375章 井深第626章 有消息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88章 壓價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502章 找人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636章 15美元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112章 心血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71章 領導路過第534章 協商第40章 擋路第260章 緊缺第372章 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