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

成排的水杉、香樟、欒樹遮天蔽日。走進院子的瞬間,就能感覺到難得的陰涼,好像環境自帶的生物空調似的。?

叢生的紫荊、牡丹、福祿考等花卉或含苞欲放,鮮花怒放,引的許多市民和遊客圍着拍照留念。?

通過一排銀杏組成的園林大門,裡面的風格又陡然一變。種類豐富的植物,組成一個又一個的半封閉空間,在亭臺水榭的幫助下,好像房間似的,成了大華員工另類的辦公場所。?

比起去年,如今大華總部的園林水平又有提高。大華總部沿着黃浦江的上千畝土地,遍植名貴花木,可以說是國內城市景觀的頭一份。再加上大華實業優渥的待遇,每個想要在這裡工作的園藝師,都得拿出壓箱底的功夫,才能站穩腳跟。?

每隔上百米,纔有一幢矮小的辦公樓,做的就像是霞飛路上的公館,大玻璃和陽臺後面,是一個個小部門的工作間。若是有幸擁有高級職稱,或者成爲中層管理人員,就能分到一個獨立的辦公室。這樣的待遇,在全中國都是獨一份。?

財稅改革以前的中央部門,和財大氣粗一點關係都沒有。依靠着人員少經手資金多的優勢,中央部委的人員薪水獎金倒是不少,但要說建官衙,那是相當難的。倒是地方財政富裕一些,某些小地方的鎮長縣長,能享受百十平米的辦公室。但要和大華實業的辦公區一比,也就是地主老財的享受罷了。?

然而,大華仿若中央公園似的園林工作區,讓南來北往的客商想不看到都不行。回去模仿的也不在少數,倒是讓園林花卉的價格小漲了幾個百分點。?

只不過,植樹造林和建築風格能模仿,配合着黃浦江的繁華江景優勢,大華的工作區在國內肯定是頭一份了。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大華在人力資源上的優勢擴大一倍都不止。?

現在的大華實業,不光招募大學畢業生,也會挖角國企和私企的成熟骨幹。除此以外,返聘退休的政府官員到大華實業的戰略事業部工作,是蘇城既定的目標之一。?

儘管中國官員中的廢柴居多,但大浪淘沙之下,幾千萬的黨員中,總能挑出些“將軍”。學界和企業界也有人自願加入大華實業。1992年正是中國第二批下海潮,上百萬人拋去公職去追求夢想和財富,其中的佼佼者,也總是會被大華實業所吸收。尤其是有商界經驗,外交經驗以及政界經驗的資深人士,更是大華戰略事業部重點關注的對象,用以補充大華實業自身的年輕。?

對於“中韓建交”這個命題,許多“新人”的經驗就發揮了作用。中方的態度、韓方的態度、朝鮮的態度和應對、臺灣的態度和應對、美國的態度、日本和東盟等地緣國家的態度都要做出判斷。然後才能做出能否建交成功的判斷,再對時間和條件做出分析。?

任何的大型托拉斯企業都是非常需要這種大裁量的背景分析的,商業決策要建立在政治、外交和經濟決策之上。同樣是在委內瑞拉投資,有的公司判斷認爲查韋斯會搞國有化。利索的退出來就能減少數以十億計的損失,判斷錯了的正好相反。?

一進一出,無聲無息的損失比一羣非洲國家的國庫存銀還多。?

戴維洛克菲勒發起的三邊委員會,美孚、花旗和Ibm等企業重點參與的對外關係委員會,在搞錢權交易的那一套之前,同樣需要收羅一羣符合精英身份的智囊角色——克林頓、切尼、老布什、賴斯、基辛格、鮑威爾之流的人物,在成爲超強的政治人物之前。其實在以幕僚和食客的身份證明自己。?

從這方面理解,美國政治生態就像是中國的春秋戰國。?

此時的大華實業戰略事業部,雖然收羅了一些“門客”。但在最終的決策方面,並不依賴他們。只是要求事業部內的成員都要閱讀“門客”們撰寫的文件。?

蘇城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也是閱讀這些水平參差不齊的背景文件。?

有的文件,他閱讀的時間長一些,有的文件看看標題就丟過。出於判斷局勢的需要,蘇城不允許楊明等秘書室成員篩選戰略事業部的文件,這樣一來,他自己的工作量就加了上來。?

讀了半天的文件,蘇城才宣佈召開第二次會議。?

上一次的會議,大家統一了思想,決定參與到中韓經貿合作中去。至於參與到什麼程度,選擇什麼方向,就成了第二次會議的議題。?

楊明將會議室安排在了董事樓的樓頂。?

董事樓高三層,正面是一片嫩綠色的竹林,背後是一片高大的欒樹,遮出好大一片陰涼。?

張超、鍾志根、陳祖年、秦世維、劉秋、李琳等人都列席左右。?

帶有政治目標的經濟合作,是最困難的也是最容易的,只看自己處在哪個方向。中國在1990年進行的對外經濟合作就非常艱難。一邊要爲打破國外封鎖製造突破口,一邊要爲亞運會添磚加瓦,不管是負責出口的公司還是負責進口的公司,日子都過的很不容易。?

但在面對中韓建交的問題上,中國是握有主動權的。大華實業藉此機會加入經貿合作,自然是相當有利的。?

大華實業目前有三處穩定的現金流,瑟坦油田、海滄基地以及剛剛獲得的秋明油田技術服務合同,而蘇城需要花錢的地方,無非是大華實驗室和大華燃氣公司。濟南動力機廠和海上運輸公司,以及50%股權的大華船業都屬於小盈利狀態,用不着提供資金。?

如此一來,蘇城每年將有10億美元規模的現金無處可去,從正在發展中的韓國找補兩隻會下金蛋的小豬仔,再養成大肥豬,是此時最好的選擇了。?

如何選擇問題,大家已經考慮了兩天時間,此時都有了相對成熟的想法。?

最先被提及的項目是“重化工”。?

只聽張超侃侃而談:“中日韓三國在重化工方面都有功底。韓國這些年,從美國和歐洲得到了不少的新技術。他們的人力成本也與我們的相接近。大華石化經過海滄項目得到了鍛鍊,如果再能得到一些韓國的重化工技術,將有很大的機會衝擊國際化工市場……當然,這樣一來就要與韓國日本的大型商社進行競爭了……”?

蘇城對此不置可否,指指自己的耳朵,意即只聽不說。?

他要是有了傾向,其他人自然沒辦法暢所欲言了。?

張超明白的點點頭,說完了自己的建議。就坐穩了不吭聲。?

接下來,濟南動力機廠的陳祖年,提出機牀加工技術。?

國際機械市場最近一些年,也有了韓國人的一席之地。濟南動力機廠要是能獲得一些機牀技術,說不定能轉型成爲一家大型的機械集團。?

不過,這與蘇城的建設思想相違背,他也只是笑笑,心裡已經打了叉。?

“精密化學”和“電子工業”的建議也先後出籠。這兩項同樣屬於韓國的優勢項目,至少在亞洲區域內,是有一定先進性的。?

蘇城仍然是隻聽不說話。?

衆人提出的意見。也是越來越五花八門,家電、金融、農產品加工全都被提了出來……?

橫向的多元化發展是90年代的企業潮流。稍微有點規模的中國企業,都傾向於多元化發展。做肉製品的跑去搞房地產,做機械的跑去做酒店,做傢俱的跑去玩家電,不一而足。?

大華實業有大量的現金存留,又有超高的現金流,選擇面實在是寬闊無比。再奇怪的建議。剖析來看,多多少少總能摟到一點可行性。?

就在蘇城聽的有些發睏的時候,曾經做過大華船業聯絡人的閆學燦舉手道:“聽說韓國的現代重工在91年的時候。就已經竣工了Lng船的造船廠,咱們如果能拿到Lng船的技術,光是自己運輸阿聯酋的天然氣,就能維持住生產。等到以後,大華燃氣公司的規模擴大了,肯定要增加液化天然氣的運輸規模的,我覺得,這也是未來的能源運輸的一個大方向。”?

“Lng船是商船中的貴族,技術含量相當高,造價也是所有運輸船中最高的,雖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以現在的價格來說,能有多少訂單真的很難說,而且,咱們大華也沒有自己的造船廠。”顧海健做海洋石油研究,對Lng船也相當瞭解。事實上,大華船業本身的研究工作,除了收購來的德國費諾爾船業和荷蘭紐科公司,剩下的全都着落在大華實驗室海洋石油研究所,哈利伯頓在初期投入以後,就傾向於做股東了。他們家大業大,還看不上幾億美元的市場。?

蘇城向後仰了一下,彷彿在研究頭頂的天花板似的。?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蘇城在思考的樣子。?

閆學燦受此鼓勵,連忙道:“大華雖然沒有造船廠,但咱們可以加深和中遠船務的關係,通過持股等手段,以中遠船務做船舶生產,以大華船業掌握技術和訂單,只要初期的投入足夠,很快就能撐起一個大型的造船廠。別看造船廠好像是很困難的重型工業,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學習韓國的經驗。韓國造船業就是以現代重工起步的。70年代,韓國政府抓住了世界產業轉移的機會,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具有了國際競爭力,那個時候,他們幾乎所有的機器設備、船舶零部件以及原材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所做的,就是利用廉價的勞動力,以突出的價格和歐洲日本的造船廠競爭。也就是20年的時間,韓國就可以做Lng船了。相比之下,中遠船務的模子要好的多,咱們現在哪怕用10億美元買到Lng船的技術和設備,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回本。”?

“韓國現代重工既然是纔得到的Lng船技術,怎麼會願意賣給我們。”?

“平時自然不行。如今是配合中韓建交而進行的經貿活動,高技術行業的重金交換,這樣的宣傳點總不錯吧。”閆學燦說的並不是很有信心,但內容確實很給人以想象空間。?

……

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531章 金錢雨第364章 物探隊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534章 協商第350章 遊行第326章 完工獎第83章 外方要求第149章 楔子第315章 有信心第489章 有關係第304章 深交所第373章 完井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79章 初探井第203章 併購案第398章 ……縫焊機第434章 打腫臉第622章 新遊戲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531章 金錢雨第434章 打腫臉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02章 暗標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665章 大案第160章 中標第216章 不能做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458章 總統府第399章 ……造船法第487章 細則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02章 暗標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7章 採油隊第489章 有關係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445章 拒絕第115章 戶口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149章 楔子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46章 將軍第300章 零成交第311章 開刃劍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445章 拒絕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90章 10%的希望第303章 冤大頭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3章 紅酒牛肉第52章 百萬富翁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276章 看大戲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277章 崩盤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363章 秋明市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91章 困獸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85章 供貨方第493章 碳纖維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149章 楔子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19章 吉普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75章 大肥豬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2章 分包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279章 戰前第58章 廢油田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576章 中標
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531章 金錢雨第364章 物探隊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534章 協商第350章 遊行第326章 完工獎第83章 外方要求第149章 楔子第315章 有信心第489章 有關係第304章 深交所第373章 完井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79章 初探井第203章 併購案第398章 ……縫焊機第434章 打腫臉第622章 新遊戲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531章 金錢雨第434章 打腫臉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02章 暗標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665章 大案第160章 中標第216章 不能做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458章 總統府第399章 ……造船法第487章 細則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02章 暗標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7章 採油隊第489章 有關係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445章 拒絕第115章 戶口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149章 楔子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46章 將軍第300章 零成交第311章 開刃劍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445章 拒絕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90章 10%的希望第303章 冤大頭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3章 紅酒牛肉第52章 百萬富翁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276章 看大戲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277章 崩盤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363章 秋明市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91章 困獸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85章 供貨方第493章 碳纖維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149章 楔子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19章 吉普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75章 大肥豬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2章 分包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279章 戰前第58章 廢油田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576章 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