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規模戰

整個西伯利亞平原的地上,除了荒蕪冰冷的山丘,就是連綿不斷的綠樹林、紅土地、白土地、白樹林……

庫瓦克地區的景色和斯科勒油田的景色別無二致。平坦的不能再平坦的平原上,點綴着低矮的山丘,像是被長了痱子的巨人坐了一屁股的冰激淋。

乍看之下,或許會覺得這種景色驚豔,但看的多了,只會讓人眩暈的想吐。據說西西伯利亞在南北方向的3000公里之間,地形高度差不超過百米,是地球上最平坦的平原。而在蘇城看來,原始的平坦簡直就是一成不變的代名詞。

乾燥寒冷和平淡無奇的環境絕不是人類期望的生存環境。除了路程遠近之外,這裡幾乎就像是另一個星球似的。在西伯利亞工作,大約和到月球採礦沒什麼本質的區別。

蘇城站在附近最高的山丘上,環視四周。身後是臃腫的直升飛機和跺腳取暖的胖子,身前只有茫茫的一望無際的平原,茫茫的針葉林,以及茫茫的空氣……

活動的只有白雲和風捲起的白雪。

一股孤寂感,霎時間籠罩過來。

鬆嫩平原上的大慶,黃河入海口的勝利油田,在建立之初,也是一樣的荒涼,一樣的寂寞,一樣的痛苦吧。

不似斯科勒油田,沒有經過初步勘探的庫瓦克地區,根本連丁點的人類活動的足跡都找不到。阿里克塞買下的,其實就是勘探權。只有在期限內勘探出石油,他才能真正的得到這片油田。

如果沒有石油,他的勘探權也就沒有意義了。無怪乎他竟提出競速勘探。

無論如何,這片土地已經成爲大華實業的臺階。登上臺階,則更上一層樓,落下臺階,就只能看着別人漸行漸遠了。

蘇城呼出一口白氣。幾秒鐘後,才毅然轉身回到直升機上,道:“去機場。我們有許多事要做。”

……

差不多在伊藤信重和李政夫回到國內的同時,蘇城也回到了上*浦東的大華總部。

經過兩年的建設,此時的浦東隱隱有了國家級開發區的雛形。地產價格節節攀升,許多後世知名的公司,此時都選擇購買幾畝土地,建一個夠用的公司總部。

只有大華實業,購買了上千畝的土地,並將公司大樓掩映在一片綠樹環繞中。

沿着黃浦江邊而成的大華實業總部,若從空中看去,宛如城市公園一樣,綠意盎然,行走其中。還能見到不少的蒼天古樹。

90年代初的中國,剛剛開始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即使是城隍廟裡的百年古樹,也不一定能順利的活過這十年,被砍伐的普通樹木就太多了,以至於蘇城要求大華總部進行公園式綠化的時候。建築商都十分不能理解,倒也降低了許多成本,以至於他們不僅買到了高大的成樹,還購入了許多珍貴稀少的喬木,使得大華總部的園林設計變的異常豐富多樣。

蘇城沒有選擇回辦公室,而是選了一叢漂亮樹蔭下的涼亭。邀公司高層出來開會。

在樹林中開會,也漸漸成了大華的企業文化,甚至有部門提着水果籃子,到草坪上野餐工作的。蘇城對此並不反對,因爲公司的效率因此提高了不少,也不會出現ibm那樣的樓層壁壘。

他還在等人的時候,就看到一隊學生,在教授的帶領下,研究路邊的一排古樹。

滿腦子西伯利亞的蘇城,此時最願意見到的就是人,毫不猶豫的貼過去,靠在一棵樹上,聽他們說話。

就見教授手舞足蹈,感嘆道:“大家見到的這一排落葉喬木,就是咱們國家特產的珍貴樹種,水杉。它是杉屬現存的唯一一種了。它的特點呢,就是小枝對生,葉羽交互,樹形優美,是非常漂亮的園林綠化樹種。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水杉林在湖*北,嗯,是廣華寺的水杉公園。大華的水杉樹,是從拆遷的老政府大院裡移植過來的,由咱們學校幫忙栽種,最終60餘棵樹全部成活,嗯,非常的不容易……”

頓了一下,又聽教授道:“水杉呢,是1975年,咱們國家農業部確定的14種珍貴樹種之一,嚴禁砍伐,只有特殊需要,纔要報林業部批准,就像是這次的拆遷一樣,所以說,直徑20公分以上的水杉,以後要想在上海市見到,就只能到大華的總部來……咱們接下去看紅楓……唉,咱們市裡有不少好樹都因爲拆遷,移植了過來,再過幾年,他們就知道後悔了。”

此時最受歡迎的建築,是在一片平坦的水泥地上,建起一圈六七八九層的無電梯多層,中間圍一塊水泥空地,然後在樓與樓之間敷設綠草,若是再能沿着路面做一圈的萬年青,那就已經是最佳綠化小區了,購買者主要關心的不是車庫和樓間距,而是有沒有自行車棚,離公交站近不近。

很少有開發商,會耐着性子將開發範圍內的樹木挖出來……推土機一口氣鏟平是最省錢的法子。後世的開發商也不是良心發現或者綠色襲胸了,只是因爲樹木能賣錢了,比工人的人工還值錢了,他們纔會儘可能的挖樹乃至於買樹。

對大華總部來說,要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國買一個公園的綠樹,簡直是再容易不過了。不光價錢便宜,盡着你挑,大樹往往還會打個對摺——因爲運輸成本較高,賣家很體諒買家的成本控制。

人走了,蘇城還閒站着,霍昌此時第一個走過來,望着遠去的教授和學生們,笑道:“這是爲了招聘新員工。”

蘇城呆了一下,才明白道:“4月了。大學生又畢業了?”

“是啊。咱們今年的招聘計劃是1800人,所以希望有2萬人以上應聘纔好。大華總部的環境,已經是一個標準的賣點了。”霍昌說着笑道:“在我看來,願意跳槽來大華的人,估計比畢業生還要多。市裡的寫字樓有什麼好,出門就是一羣又一羣的人,咱們的員工邊野餐邊談話。能羨慕死他們。新畢業的大學生,有些還弄不明白情況,反而辛苦一些。”

“和咱們搶人的不光是私營部門。還有政府機關。”蘇城看着霍昌鬢角的白髮,笑道:“政府機關就像是個黑洞,它把人吞進去。再沒有吐出來的。”

“吐出來也廢了一半了。哦……人來了。”

蘇城擡頭看去,李琳換了一雙平底鞋,優哉遊哉的走過來,一股子野外白骨精的姿態。

在他後面的沙鳴印和閆學燦也是一身休閒衣的打扮,說說笑笑的。

“老沙來了。”蘇城走過來招呼了一聲,然後道:“咱們先開會,後面的人隨來隨加入。時間緊張。”

他這麼一說,大家都收起了閒事的心情,不知道的情況的人更是真的緊張起來。

蘇城約略的說明了競速勘探的合同,然後道:“現在一來。就剩下三件事了。首先是招募人員,其次是運輸設備,第三就是勘探本身……”

他話音剛落,沙鳴印就“啪”的一巴掌拍在了大腿上,疼的邊上的閆學燦呲牙咧嘴。他本人特有的洪亮語調,還蓋過了閆學燦的哀號:“太好了!誰先勘探出來,誰就得到油田合同,只要把這條拉出來,我敢說,全中國的勘探隊。隨你挑。”

“真的?”

“做勘探隊圖什麼?風裡來雨裡去,野外一住就是半年,工資最多養家餬口,沒名沒利。以前的時候,我們是國家一聲號召,就來做了勘探隊員,也沒有想那麼多,現在社會浮躁了,但我敢說,‘爲國爭光’的口號豎起來,全天下的勘探隊員,都盯着你。”

蘇城聽的眼前一亮,頻頻點頭道:“不錯,爲國爭光。咱們確實是爲國爭光啊!這個合同拿下來,別的不說,以後再談出來的合同,足以影響數百萬噸的石油分配權……”

“那招募人員的事不就成了。”沙鳴印“哈哈”一笑,又是一巴掌,嚇的閆學燦一個哆嗦,又引起他一陣子笑聲。

閆學燦一陣無奈。他是公司裡的小字輩,既不是創業的第一代,也沒有海歸和高學歷的光環,雖然因爲銷售天賦極強進入到了公司高層,卻多少有些孤立無援,倒是沙鳴印從阿聯酋返回,和他有不少的共同語言。同時要忍受的,也就是沙鳴印的粗豪作風了。

蘇城摸着下巴思考,道:“就算人願意來,我們也要說動中石油吧。”

他的目光看向李琳。

野生白骨精穿着全套的香奈兒,妖嬈的一甩頭髮,笑道:“我覺得,咱們既通知,也不通知。”

“嗯?怎麼說”

“請蘇董先獲得石油總公司某位領導的同意,然後,咱們把聲勢造出來,中石油那邊,估計也就半推半就了。否則的話,一份公函發過去,中石油肯定要上黨委會,萬一投票反對,咱們就被動了。說不定還要咱們想辦法退出……”李琳說的蘇城連連點頭,這樣的事情不是可能發生,而是經常發生。如果中石油強制蘇城退出俄羅斯的石油服務活動,就算周老幫忙,他也得先推出來,才能再找說辭進入,一來一去耽擱下去,再好的事也黃了。

閆學燦看他們決定了,問道:“蘇董,您準備招募多少人?”

“第一批,1萬人。完成先期建設後,1個月裡,要招募5萬人以上。若有必要,可以增加到10萬人。”蘇城給出決定。

10萬人的國家石油會戰,國內每隔幾年就會進行一次。但由私人企業掀起這樣規模的石油會戰,還是讓人感覺到震撼和畏懼……

李琳不禁勸道:“萬人太多了。最好先從千人規模開始,三四萬人已經很多了……”

“那就9000人,總人數只增不減。”蘇城換了嚴肅的面孔,道:“這就是一局零和遊戲,贏家通吃,輸家通賠,有進無退!”

……。。)

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68章 高水平第531章 金錢雨第95章 顧問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315章 有信心第416章 競標日第519章 卡脖子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375章 井深第555章 真相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44章 體力活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444章 崩盤第167章 祠堂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35章 論戰第586章 副產品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647章 大賺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596章 只看看第47章 配件廠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22章 堆錢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14章 維修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339章 登記第442章 聯合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50章 遊行第528章 擊潰第468章 設局第596章 只看看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548章 捐款第42章 大領導第358章 新油田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33章 紅酒牛肉第492章 脾胃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68章 高水平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56章 抗偏磨第592章 LNG訂單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274章 炮灰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58章 廢油田第632章 價差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444章 崩盤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363章 秋明市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573章 疑探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347章 外出第332章 私掠證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265章 再增產第9章 東*營市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346章 抵蘇第582章 展團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
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68章 高水平第531章 金錢雨第95章 顧問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315章 有信心第416章 競標日第519章 卡脖子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375章 井深第555章 真相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44章 體力活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444章 崩盤第167章 祠堂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35章 論戰第586章 副產品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647章 大賺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596章 只看看第47章 配件廠第83章 外方要求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22章 堆錢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14章 維修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339章 登記第442章 聯合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50章 遊行第528章 擊潰第468章 設局第596章 只看看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548章 捐款第42章 大領導第358章 新油田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33章 紅酒牛肉第492章 脾胃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68章 高水平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56章 抗偏磨第592章 LNG訂單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274章 炮灰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58章 廢油田第632章 價差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444章 崩盤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363章 秋明市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573章 疑探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347章 外出第332章 私掠證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265章 再增產第9章 東*營市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346章 抵蘇第582章 展團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