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章 自薦少年

很快長安城城都傳遍了,大昭要跟匈奴來一場比賽。

比什麼?比騎術,箭術,武功!

不意外的,很多人都覺得大昭會贏,楚宸在知道整個長安城都集中關注這場比試時,抿住了脣。

“陛下,有一場我來!”郭染染第一個毛遂自薦,楚宸點了點頭,“你再把趙彪叫來!”

郭染染一聽嘴角抽抽,“他,殿下是打算讓他也上臺?”

“武堂裡頭,騎術、箭術、武功都拿第一的人就那麼幾個,不是你就是他了,這是你們嶄露頭角的機會。”楚昭說白了不用老臣,楚宸再把這些新手推上去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一但他們贏了,楚宸就可以把這些人塞到重要的位置去。

越是這樣想,楚宸更明白了楚宸爲什麼將這件事交給她辦。壓力大沒有錯,但只要楚宸安排得當,贏了這一回,楚宸將會得到比壓力更大的好處。

“那還有另外一個人呢?”三場較量,三個人,楚宸已經定下了她一個,趙彪一個,那還有另外一個呢?

楚宸站了起來,“我也在想,究竟選誰的好。”

“殿下,門外有一個少年求見,說是要自薦出戰匈奴。”楚宸正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有人來報,楚宸在承王府中,和匈奴的事傳揚遍了長安,有人毛遂自薦也不奇怪,楚宸道:“請!”

天下有本事的人很多,你不可能都知道,所以有人求見,楚宸一直都是以禮相待,無論是真是假,楚宸都要見一見,親自見了才能心裡有數。

很快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走了出來,手裡拿着一杆比他還要高的長槍。第一眼楚宸就注意那長槍的圓潤,這是長年拂擦纔會有的表現,楚宸挺直了背,衝着那少年道:“你叫什麼名字?”

“許崇!”少年自報家門,楚宸道:“你想毛遂自薦出戰匈奴,你有什麼本事?”

“我槍練得好,殿下不信可以試一試。”十四、五歲的少年板着一張臉說得一本正經,楚宸道:“那你練來看看。”

少年一聽大喜,正要拿槍,一看這屋裡又道:“屋裡太小了,出去外面我再練給殿下看吧。”

“好!”少年許崇既然這麼說了,楚宸哪有不同意的,趕緊的移到了院外。

許崇看了看四下,嗯,夠寬敞了,能比劃了。許崇舞起了長槍,楚宸跟郭染染都是練過的人,一看那起勢,郭染染小聲地道:“有些本事!”

何止有本事啊,許崇舞動長槍,楚宸都能感覺到一股風似利刃般吹過,許崇突然將長槍脫手,嘭的一聲,長槍直對那一旁的大樹,直接將那跟人差不多大的大樹擊得四分五裂。

饒是見過世面的楚宸跟郭染染都難掩驚訝,這是哪裡來的小郎君啊,好槍法啊好槍法。

許崇在槍擊碎大樹之後已經收了槍,立在一旁,“殿下覺得如何?”

“很好!”楚宸說的是實話,許崇臉上閃過一絲喜色,楚宸道:“你是哪裡人,怎麼會想到來我府上毛遂自薦?”

許崇一聽楚宸開始查戶口的問話,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我父親早亡,與母親相依爲命,陛下建下新都長安時,我們原本就是這長安附近的村民,當初陛下爲了召集人口遷往新都,許原本的居民一人一套房子,一個鋪面,所以我雖與母親相依爲命,但衣食無憂。我的槍法是祖傳的,不過之前我父親怕苦不肯練,我自小喜歡練武,十幾年練下來,就練成這樣了。”

一聽說許崇是自己練成了這樣的槍法,楚宸難掩詫異,郭染染道:“你家住哪兒?”

許崇報了自家的地址,楚宸往裡看了一眼,那藏在暗中的人立刻懂事地去忙了。楚宸道:“你爲什麼想出戰匈奴?”

“我,我想從軍的。只是母親不肯,所以一直沒讓我去。如今有這大好的機會,所以我想爲國效力。”許崇背挺得直直的,端是一顆爲國爲民這心吶。

楚宸點了點頭,“你有此心甚好!”

“那,殿下許我了嗎?”許崇沒忘此來的目的,楚宸見過他的本事了,不知道許還是不許呢?

“你先坐會兒,我一會兒會回答你。”楚宸並不是敷衍人,關於許崇的身份,家世,總是要查清楚,不能隨便亂來。

“好,我等着!”許崇一點都不覺得楚宸讓他等着有什麼不對,拿着槍筆直地站着。

“不用站在這裡,進去坐吧。”楚宸笑着招呼許崇,許崇認真地搖頭道:“不了,我就站在這裡,等殿下的答覆。”

楚宸認真是看着許崇,這是一個認真的孩子,雖然還小,志氣卻不小。

難得的,楚宸也站在一旁等着,還好並不需要他們等得太久,一個侍女走了進來,與楚宸一番耳語,說的是許崇的所有信息,楚宸與許崇剛剛自己說的那些對上了,並沒有太大的出入,獨獨是許崇的父親啊,許崇是隨母姓的。

大昭出了個女帝,又開了女科,許了女子承嗣,子隨母姓的人雖然不是很多,總還是有的。

但是許崇父親的身份,直叫楚宸心下一沉,竟然還有這樣的糾葛。

也罷,反正兩家的關係早就已經鬧崩了,就算要用許崇,有人想要鬧事,也得問問許崇那母親答不答應。

“你毛遂自薦,我許了。”楚宸既然已經查明瞭許崇的身份,在明顯許崇並不是另有用意的情況下,有本事的人,楚宸必然會用。

許崇一聽楚宸同意了,高興地道:“多謝殿下。”

“不必謝我,能不能爲國爭光就看你自己了。”楚宸如是說,許崇抱拳道:“必不負殿下所望。”

“我看,趁着還有時間,我讓人多練練你的身手,是否能在我府裡住下?”楚宸詢問許崇,許崇的本事不小,但要說實戰經驗是沒有的,人嘛,楚宸多了去,要給許崇練手很好。

許崇想了想,“我要回去跟我母親說一聲才能決定。”

“好,你回去吧,我在府裡等你。”楚昭想都不想地就同意了許崇回去,許崇提着槍就要走,郭染染急道:“是不是臣陪他一同回去?”

已經轉了半身的許崇一聽回過了頭,楚宸道:“不用,你早去早回!”

許崇一聽高興地笑了,抱以一拳,提槍走了。

郭染染道:“陛下,許母並不同意許崇從軍,你讓他自己回去,他還能出來嗎?”

“能。”楚宸肯定地說,“許崇知道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他是個有主見的人,不管許母同不同意,他一定會來了。”

這樣的篤定,郭染染頓了頓,楚宸道:“況且,我想許母之所以會不同意許崇從軍,不是怕許崇會有什麼事,而是跟許崇的生父有關。”

剛剛得到的信息讓楚宸十分想笑,郭染染好奇地看向楚宸,無聲地詢問,楚宸道:“這件事不好多說,將來你會明白的。”

一聽楚宸不便說,郭染染也不多問,楚宸再吩咐道:“去把趙彪叫來!”

“是!”郭染染立刻地去辦,楚宸覺得這件事也該讓楚昭知道,一揮手,一個黑衣人無聲無息地站在了楚宸的身後。

“將許崇的事送到宮中讓姑姑知道!”楚宸吩咐着,那人應了一聲,立刻消失了。

而楚昭在收到楚宸讓人送進宮的消息後,都傻了眼了,“覈實了?”

都是斥部的人去查的,怎麼可能會有錯!

楚昭傻了眼之後,又笑了,“好,好啊!挺好的。我就喜歡這樣有骨氣的人。世家了不起,多了去的人不買你們的賬,呵呵!”

見到楚昭高興,身邊伺候的人也露出了笑意。

“阿宸覺得人得用那就用,不必顧忌什麼。”楚昭想了想說了一句,那被楚宸派來傳信的人道:“殿下已經定了讓許郎君三日後迎戰匈奴。”

楚宸也不是個怕事的人,早就已經決定了人要怎麼用,楚昭笑道:“好,就該這樣!”

十分認同楚宸的做法,楚昭捏了捏小下巴,“讓人往柴家送個信。”

沒弄明白楚昭的意思,楚昭道:“柴尚書多年無所出,他不是一直想領養個出息的孩子嗎?可惜啊,柴家如今沒有人能入柴尚書之眼,要是讓他知道了這麼個有出息的孩子,那就好玩了。”

啊!可算是明白了,楚昭這是要看戲啊!

“見到柴家過得不好朕就高興,所以,朕得多添點柴火,再加點油!”楚昭毫不掩飾她要火上澆油的意思。

都已經明白楚昭的意思了,趕緊都麻利地辦事去。

而一如楚宸所預料,許崇不到一個時辰就跑了回來,手上拎着一個小包袱,楚宸笑眯眯地親自來迎接,“這三天,我會讓不同的人跟你交手,你就拼盡你的全力來把他們打倒,明白嗎?”

小嚴肅的孩子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楚宸道:“我看好你,只要你能贏了匈奴派出來的人,將來你想從軍也好,不想也罷,都隨你。”

許崇道:“如果我贏了,我想入軍營。”

就像楚宸所看到的,許崇是個有主見的人,他想要走的路,他早就已經想好了!

“行,你要是贏了,你想入哪個軍營都可以跟陛下親自提。”把楚昭拉了出來,許崇的眼睛都發光了,可以見到女帝陛下,能夠由她親自批准他入他想入的軍營,實在是太好了。

爲了這個目標,許崇是發狠地訓練,像不知道累一樣,直把跟他過招的人都折騰得受不了。

“這小子,天生就是當兵的料,夠拼夠狠,是個好苗子,殿下,一定要把人給留下。”楚宸手下也是有些人的,被楚宸安排了來跟許崇過招,免不得有人提醒楚宸要把人留下。

“把人訓練出來,底子不錯,還得要練。”楚宸當然是要用許崇的,不過要怎麼用就得要多想想。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把他的能力提升起來!

楚宸也親自去看過對於許崇的訓練,許崇那拼命的打法,天生就是當兵的料,柴家,竟然能出這樣的人來,一定不是柴家的祖宗保佑,怕還是沾許崇母親的光。

對於一個在楚昭稱帝之時,直接跟柴家人和離,挺着大肚子就乾脆利落地離開了柴家人,直接在當時還沒有被定下爲新都的長安定居,在楚昭開女科,搞出女官之後,第一波立了女戶,把兒子隨她姓的女人,楚宸還是挺好奇的。

可惜這樣的女人沒有野心,竟然不去參加女科,否則女人裡頭,怕是又要多了一個了不得的女官。

楚宸在準備跟匈奴的比賽,匈奴那方也在商量着如何贏了大昭這一回。

“咱們自小在馬背上長大,這騎術箭術要是輸給了他們大昭,那真是沒臉。”

“對,當初大昭這女帝能一口氣滅了匈奴的二十萬大軍,用的是計,真要真刀真槍的幹起來,我們一定不會輸給他。”

衛治聽到這話,揚聲道:“陳年舊事不必多提。女帝是輸的起的人,不過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了大昭的實力。”

“說實話,大昭真是夠邪門的,我看那女帝也不像是多厲害的人,怎麼瞧着大昭那些當官的那麼怕她呢。”

跟大昭的官員打交道的人有,然而那情況實在是讓他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暗罵了一句邪門。

衛治道:“厲害得表露出來的人未必見得是真厲害,女帝雖爲女子,殺人不見血,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是多少男人都沒有的本事。”

“殺人不見血?那女帝殺過人嗎?我看她長得那個樣子,倒是真想把人娶回去。”

“你要是再敢胡言亂語就立刻回匈奴去。”一聽竟然還有人敢打楚昭的主意,多有不敬的話,聽得衛治沉下了臉,那剛剛說着玩笑話的人一聽趕緊斂了笑。

“這裡是大昭,你既然知道大昭有本事一口氣滅了匈奴的二十萬大軍,在匈奴內亂爭戰之時,大昭已經休養生息,先前的高句麗就是最好的證明,你別給匈奴惹禍。”衛治警告着說着。

“哼,對着一個女人俯首稱臣的,這像什麼樣。”極度不同意衛治的做法,衛治冷聲地道:“如果讓我跪下求人,可以救匈奴千千萬萬的百姓,我縱是跪死了也心甘情願。”

“單于,他就是有口無心地亂說一通,並不是真的那麼想,還請單于莫與他計較!”一旁的人一看衛治怒了,趕緊的勸和,衛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你們看誰出賽?”

158章 刺客來了117章 終歸冀州126章 奪回雍州043章 好好玩玩029章 欲謀衛氏067章 太夫人鬧223章 付出代價019章 楚愉哀求077章 開棺驗屍218章 都是巧合195章 涉案之人052章 配合無間089章 開闢鹽田262章 兩國比試114章 自相殘殺048章 護國住持230章 雙管齊下164章 諸相爭議118章 廷尉落定128章 藥坊爭權125章 楚茂生懼161章 再催立後023章 被教育了118章 廷尉落定163章 女科打算251章 楚宸殺人012章 兄妹相處179章 冀州來人068章 脣槍舌戰161章 再催立後052章 配合無間191章 衆志一心242章 戰事不停172章 聚衆鬥毆277章 楚昭退位169章 樁臺比試261章 自薦少年212章 柴家之人006章相府宴請255章 有女長成084章 楚昭被擄269章 柴景爲相063章 賺大發了041章 陳年舊事058章 一語驚醒185章 欲廢帝陵103章 徐狗子起054章 鍾氏訓女087章 至平原郡218章 都是巧合144章 親征徐禹091章 楚衛和離082章 我要練兵116章 繞路梁州031章 一唱一和033章 楚章被打166章 胡攪蠻纏184章 再選皇商102章 楚昭親事103章 徐狗子起134章 冀州之亂111章 你來我往108章 璐王逼宮132章 兗州歸附044章 柴家七郎222章 舉子打架049章 解決辦法123章 冀州血夜122章 血染梁州205章 齊冶賜藥060章 楚敏落水176章 太學應考276章 同歸於盡070章 朝中爭執089章 開闢鹽田206章 小國試探237章 開創蹴鞠169章 樁臺比試205章 齊冶賜藥228章 女帝心思186章 昭華之律123章 冀州血夜016章 孃舅鍾鬱085章 柴景相救213章 寶藏歸屬111章 你來我往120章 楚昭鬆口268章 萬邦來朝045章 馬場騎馬107章 長嫂有喜258章 借糧救急246章 身世披露139章 人心異動044章 柴家七郎230章 雙管齊下206章 小國試探234章 拍賣競價089章 開闢鹽田125章 楚茂生懼179章 冀州來人
158章 刺客來了117章 終歸冀州126章 奪回雍州043章 好好玩玩029章 欲謀衛氏067章 太夫人鬧223章 付出代價019章 楚愉哀求077章 開棺驗屍218章 都是巧合195章 涉案之人052章 配合無間089章 開闢鹽田262章 兩國比試114章 自相殘殺048章 護國住持230章 雙管齊下164章 諸相爭議118章 廷尉落定128章 藥坊爭權125章 楚茂生懼161章 再催立後023章 被教育了118章 廷尉落定163章 女科打算251章 楚宸殺人012章 兄妹相處179章 冀州來人068章 脣槍舌戰161章 再催立後052章 配合無間191章 衆志一心242章 戰事不停172章 聚衆鬥毆277章 楚昭退位169章 樁臺比試261章 自薦少年212章 柴家之人006章相府宴請255章 有女長成084章 楚昭被擄269章 柴景爲相063章 賺大發了041章 陳年舊事058章 一語驚醒185章 欲廢帝陵103章 徐狗子起054章 鍾氏訓女087章 至平原郡218章 都是巧合144章 親征徐禹091章 楚衛和離082章 我要練兵116章 繞路梁州031章 一唱一和033章 楚章被打166章 胡攪蠻纏184章 再選皇商102章 楚昭親事103章 徐狗子起134章 冀州之亂111章 你來我往108章 璐王逼宮132章 兗州歸附044章 柴家七郎222章 舉子打架049章 解決辦法123章 冀州血夜122章 血染梁州205章 齊冶賜藥060章 楚敏落水176章 太學應考276章 同歸於盡070章 朝中爭執089章 開闢鹽田206章 小國試探237章 開創蹴鞠169章 樁臺比試205章 齊冶賜藥228章 女帝心思186章 昭華之律123章 冀州血夜016章 孃舅鍾鬱085章 柴景相救213章 寶藏歸屬111章 你來我往120章 楚昭鬆口268章 萬邦來朝045章 馬場騎馬107章 長嫂有喜258章 借糧救急246章 身世披露139章 人心異動044章 柴家七郎230章 雙管齊下206章 小國試探234章 拍賣競價089章 開闢鹽田125章 楚茂生懼179章 冀州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