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章 聚衆鬥毆

暗戳戳想從楚昭的手裡分一杯羹的人,原想楚昭至少會從牙縫裡擠點出來分分,沒想到楚昭先是罵了他們一頓,罵得人羞愧欲死之後,又想楚昭自己佔盡了鹽利,一個人吃獨食,哪怕她是女帝也要引起公憤的。

沒想到楚昭竟然那麼狠,直接將鹽充作官營。

隨着楚昭撂出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話來,好,人家捨得鹽利充公,歸於官營,他們想不服都不行,想要鬧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怎麼鬧?

然後,大昭自楚昭稱帝后推行平價售鹽不到兩年,楚昭又將鹽與鐵充作官營,所得之利歸於國庫。選定鹽商,於各州各縣設售鹽之監,歸於戶部管制,大理寺,御史臺監製。

之前得了楚昭分下鹽田之利的人,如今照樣還有,但這些約定,楚昭在戶部統計鹽田之時,白紙黑字的寫明瞭。

“朕先時就說過,許他們之利,只要大昭在朝一日,他們不曾犯下十惡之罪,都會給他們,朕昔日雖非天子,亦是一言九鼎。”也就是說,原本還擔心鹽充作官營之後,他們的利益將不復存在,楚昭依然將之前的承諾給了他們,楚昭讓出的是自己的利益。

最大那一頭已經落在國庫,孟於對於零星的小頭一點意見都沒有。

楚昭讓他怎麼辦,他就怎麼辦,非常配合。雖然在鹽利充公之後,戶部的工作加量了,但是隻要有了銀子,再多點事做也是值得。

與之而來又產生的了一個問題,楚昭雖說以鹽利充官營,還說了要選定鹽商啊!

鹽之大利,鹽商握住了天下的售,哪怕平價以售,朝廷給出的價格也必定會比平價更便宜,如此一來,作爲總代理的鹽商,必也將得大利。

因此,齊家的人摩拳擦掌遞帖子,總的一句話,想進宮來讓齊冶幫家裡說說好話,鹽商若是交由齊家的人來做,齊家能賺不少。

齊冶入宮當了皇后一個多月,日子過得比以前不知自在多少倍,乍一看到家裡的帖子,二話不說拿到楚昭那裡。

楚昭一看帖子笑道:“果然是宮中有人好辦事,齊家人的動作挺快。”

前朝的事,齊冶一竅不通,他當了大昭的皇后,楚昭待他很好,雖然有名無實,齊冶日子過得還是逍遙自在。一切都是因爲聽楚昭的話,所以他要繼續聽下去。

“可以讓他們進宮嗎?”齊冶不忘此行的目的,就想問楚昭要一句準話。

楚昭道:“都快過年了,想見你等過年的時候再來拜見就是。”

“哦!”齊冶一聽也是,確實快要過年了,雖然這快也是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日子。

讓人給齊家傳了一句,當然不忘說明是楚昭之意。

齊家的人急得都要上火了,楚昭在政事堂的諸相面前,似是無意地說了一句,“齊家想進宮見皇后,是有什麼急事嗎?”

齊淮一頓,不由地擡頭看了楚昭一眼,楚昭道:“遞了一回帖子,朕發話過年進宮的時候再來拜見皇后,他們還一次又一次的遞了帖子進來。若不是有急事,至於那麼急?”

話說到這份上,齊淮要是還想繼續裝傻,他也當不上這個宰相。

“家中並沒有什麼事,臣回去之後會告誡他們的。”齊淮一拜認下了,楚昭很滿意地點頭。齊家爲什麼進宮,個個都心知肚明,楚昭今日點明瞭說,就是表明了齊家想要落實的事絕落不到齊家的頭上。

鹽商,楚昭會選擇哪一家作鹽商呢?

鹽務尚且沒有歸置完,鹽商的選定各家都在等着結果,只有楚昭不着急。

別人在猜度她的心,她呢,因爲心裡有數,所以絲毫不急。

除了齊家,姜參、吳用、蕭其陳、魯種、韋尚任,衛九,他們各家都沒人摻和此事,姜參等寒門子弟是清楚楚昭心裡有數,韋尚任是不管,衛九呢,根本沒有摻和的餘地。

鹽利歸於官營的事一丟出來,世家們都在想着該怎麼爭得鹽商的位子來,對於明年的女科之事,注意力沒那麼多了。

因此楚昭在看到各州送來的赴京趕考的女子名單,露出了一抹笑容。

從來她給出去的東西都不是白給的,鹽利之大,從她握住之後支撐她建起了大昭便可窺見,她雖然將鹽充作宮營,但是代朝廷而售鹽,那是多大的利。

一直想從她手裡弄出個鹽利的世家們,面對那麼大的蛋糕,豈能不心動而動呢。

“對外面透透風,就說鹽商只會選用一家,誰的資本夠,商號多,朕就會定哪個。”楚昭不懷好意地讓人往外透風。

斥部的人,個個都盼着有事做呢,楚昭吩咐下來,用不了多久,整個京城都知道楚昭選皇商的要求了。

既然是隻有一家而已,本來攢成一團的世家們,自是要爭起來。凡是爭,必有所傷,楚昭要求資本夠,商號多。各世家對於各家的財富總是心裡有數,既然有數了,想做什麼事來就容易了。

很快長安城裡可見市價相競,因爲以低價而售,最後更是大打出手。打嘛,打架當然由守城軍拿下送到京兆府裡,一個兩個的也就算了,人太多了,京兆府尹十分頭大。

上朝之時與楚昭奏報此事究竟該怎麼處置,畢竟,人真的太多了?

“聚衆鬥毆該如何處置還用問嗎?依律而辦。”楚昭掃了京兆府尹章玉成一眼,得,章玉成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若是往後再有聚衆鬥毆者?”

“快過年了還打架,這是昭華元年,張帖告示,再有聚衆鬥毆者,罪加一等。”楚昭顯得有點不耐煩地開口,章玉成一眼掃過幾大世家,可見他們的嘴皮抽抽。

“諾!”章玉成應下。楚茂咳了一聲出面,“陛下,既然是過年了,念他們是初犯,還請陛下從輕發落纔是。”

楚昭擡起了頭,“京兆府尹的大牢都裝不下那麼多人了,還算初犯?以前的時候,長安可從來沒有那麼多聚衆鬧事的人。快過年了,朕覺得在過年之前殺雞儆猴,總比過年的時候見血要好。你覺得呢?”

反問那麼一句,殺雞儆猴都說出來了,還有什麼可說的。“陛下聖裁!”

讓楚昭聖裁,楚昭自是要依律而辦的。

處置完了這一波人,總算沒有再聚衆鬥毆的事發生了,章玉成瞧着一波被打得皮開肉綻的人,搖了搖頭,一羣傻子。

傻子們因爲鬥得不可開交,店損了不少,人也折了不少。楚昭顯然不喜歡他們在明面上鬥,既然這樣,那就暗裡鬥。

各世家的店鋪都有些不乾淨的把柄吧,捉到了送交叫官府查封吧。反正論靠山,章玉成是先時的冀州舊部,有楚昭撐腰,世家他是一個都不沾,因爲不沾,處置世家的事情來也是不偏不倚,凡事都要講究證據。

有人告店鋪的小二偷竊,又有人告他家的掌櫃中飽私囊,總之章玉成自成爲長安城的京兆尹,之前一年多的日子都不及現在半個月的精彩。

反正,上頭楚昭早傳下話來了,不管長安城出了什麼事,他只要稟公辦理就好。

上頭有楚昭頂着,章玉成盡好自己的本份,京兆尹的本份是什麼,當然就是維護長安城的治安,處置長安城中的官司。

那麼多官司扯到他的面前,說什麼不重要,有證據就拿出來,用證據說話,結果嘛,當然就更坑了,各家再次損失慘重。

因爲狀告若是不實是要反坐的,誰都不會亂來,既然是真的,一律按律處置。

鬧了一個月下來,各家皆是損失慘重,蕭其陳搖搖頭,殺人不見血,大昭的這位女帝是真真的了不得。

臘月二十三,帝王封印,直至大年初五。楚昭算是暫時地閒下來了,平日只聽聽三省的奏告,不必用筆硃批,也無須用印。

當然,楚昭也在此時對外公佈了好消息,她有孕了。

這真是一個絕好的消息,從楚昭大婚至今,人人都盼着這個好消息,如今總算是聽到了,一羣人都要樂壞了。柴景更是難掩激動,那時剛好他等在上書省衙內,聽到這個消息就想衝入內殿,還是一旁的齊淮攔着他道:“七郎,你這是?”

一問將柴景問得驚醒了,柴景靈機一轉道:“陛下有喜,該向陛下道賀纔是。”

齊淮一頓笑道:“說的也是,陛下若是誕下皇子,大昭江山即穩。”

是啊,這將是楚昭長子,有了皇子,後繼有人,楚昭的江山即定。

握緊了拳頭,柴景也同樣高興,那也是他的孩子,有着他血脈的長子。

“陛下有旨,諸公不必道賀,陛下有些乏了,歇下了,諸公有心了!”四珠前來傳話,諸公皆是點了頭,“陛下有喜,普天同慶。”

柴景的目光一沉,他在想究竟該怎麼樣去見楚昭。旁人的妻子孕育了孩子,當爹的能立刻去看望,而他不能!

“柴尚書。”柴景心情不好地離開了上書省,沒想到四珠竟然在外面等着他,柴景走了過去,四珠道:“陛下說,柴尚書一定想去看看陛下。”

柴景沒有說話,四珠道:“陛下誰也沒見,就等着柴尚書呢。”

此言立刻將柴景所有的陰鷙都一掃而空,“我這就去看陛下。”

擡腳要往內去,四珠連忙攔住,“尚書往密道去。”

楚昭都說了不讓人去見她,柴景要是此時光明正大地進了內殿,不是告訴別人他們關係非同尋常嗎?四珠提醒了一句,柴景明白了,連忙地往當值住的宮殿走去。

四珠也回去給楚昭回話,楚昭半倚在榻上,聽到腳步聲問了一句,“傳到了?”

“是,奴婢看到柴尚書已經去了當值住的宮殿。”四珠回話,楚昭點了點頭,才說完聽到了一陣鈴聲響,楚昭揮手,四珠退了出去。隨後扯了一旁的玉簧,暗門被打開了,柴景急急地走了過來,“陛下!”

楚昭一眼看過去,“柴卿來了。”

“陛下!”柴景又喚了一聲,楚昭坐了起來,柴景已經上前去,“陛下覺得還好嗎?”

“還好,沒什麼不好的。”楚昭笑着回答,柴景看向楚昭的小腹,楚昭眼眉彎彎地拿過柴景的大掌,緩緩放在未曾變化的小腹上,“才一個月,若不是月事沒來,朕還想不起叫人把脈。再過些日子,大概三個月之後纔會顯懷,五六個月就會有胎動,十個月之後,瓜熟蒂落,不知是男孩還是女孩。”

“男孩!”柴景眼睛都不眨地看着楚昭的小腹說,楚昭側過頭道:“是男是女還是未知之數呢,對朕而言,男孩女孩都一樣。”

柴景卻十分篤定地道:“一定會是男孩的,陛下需要一個皇子。”

不錯,楚昭是需要一個皇子,有一個皇子,能爲楚昭省了許多的麻煩。楚昭道:“說的是,若是一個男孩,能爲朕安定大昭的江山。”

柴景的臉上亦是浮現了難得的笑容,楚昭側過頭,“日後月份越大,許多事就越是力不從心了。”

“陛下有什麼事,臣會爲陛下辦好。”柴景進言,楚昭凝望着柴景,“卿爲朕做的已經很多了。世家若沒有卿安撫着,朕哪有如今的好日子過。”

聽着這話,柴景不自覺地抿了抿脣,楚昭並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說起了腹中的孩子,“太醫說有許多禁忌,吃的穿的用的,樣樣都要講究,這還沒出生就管着朕了,將來出生了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那樣無奈的語氣,卻取悅了柴景,想到楚昭從小天不怕地不怕,就算楚毅之也是拿她無可奈何,偏偏這肚子裡的孩子卻制住了她。柴景道:“陛下待孩子好,將來孩子也會孝順陛下的。”

“陛下,太后,皇后和公主來了。”門外傳來了四珠的聲音,楚昭應了一聲,回頭看了柴景,“阿孃和阿宸來了,卿看到朕好好的也就放心回去吧。”

柴景自知是不能留下的,輕輕地吻了楚昭的脣,“陛下保重。”

點了點頭,楚昭難得的乖巧,暗門的開關柴景已知在何處,拉開了暗門,避了進去,門復又關上,楚昭緩緩的坐起來,看着那緊閉的暗門,眼中流光閃現,意味不明。

柴景啊柴景,你能爲這個孩子做些什麼呢?想了想,楚昭又站了起來,門口傳來了楚宸說話的聲音,“姑姑,姑姑!”

026章 楚章變故008章 父母爭執263章 借糧要求003章 所謂神童218章 都是巧合076章 當堂對峙204章 幫忙出氣082章 我要練兵216章 大義滅親110章 萬書樓成003章 所謂神童180章 你試我探012章 兄妹相處119章 柴太尉動181章 陣痛發作010章 兄長禮物232章 公平競爭228章 女帝心思025章 賤招層出118章 廷尉落定139章 人心異動038章 惜乎女兒113章 楚昭入京267章 針鋒相對245章 姜參之死264章 一屋不掃071章 楚章死了246章 身世披露061章 柴景作證173章 鍾氏震驚257章 有朋遠來127章 決心已定027章 鍾氏出手202章 楚昭賜藥048章 護國住持011章 長兄歸來246章 身世披露007章 神童其名013章 以物教人135章 匈奴再犯046章 命硬克父144章 親征徐禹170章 何爲武堂227章 要辦女學138章 太尉來訪013章 以物教人152章 遷都長安059章 瑣事一二032章 誰更聰明267章 針鋒相對277章 楚昭退位075章 弒父之罪048章 護國住持109章 天下大亂232章 公平競爭228章 女帝心思125章 楚茂生懼170章 何爲武堂036章 楚章轉變036章 楚章轉變071章 楚章死了001章 生得如何130章 繼續進擊242章 戰事不停131章 殺雞儆猴236章 楚昭論民011章 長兄歸來103章 徐狗子起274章 母子爭執023章 被教育了241章 敵軍進犯059章 瑣事一二181章 陣痛發作129章 京城求救098章 追殺海盜245章 姜參之死228章 女帝心思058章 一語驚醒092章 垂釣老者191章 衆志一心108章 璐王逼宮097章 血洗鹽田090章 步步經營019章 楚愉哀求008章 父母爭執084章 楚昭被擄048章 護國住持209章 一場鬧劇268章 萬邦來朝119章 柴太尉動156章 太學武堂235章 楚宸漸長131章 殺雞儆猴089章 開闢鹽田070章 朝中爭執103章 徐狗子起075章 弒父之罪267章 針鋒相對229章 爲君不喜024章 長嫂嫁到
026章 楚章變故008章 父母爭執263章 借糧要求003章 所謂神童218章 都是巧合076章 當堂對峙204章 幫忙出氣082章 我要練兵216章 大義滅親110章 萬書樓成003章 所謂神童180章 你試我探012章 兄妹相處119章 柴太尉動181章 陣痛發作010章 兄長禮物232章 公平競爭228章 女帝心思025章 賤招層出118章 廷尉落定139章 人心異動038章 惜乎女兒113章 楚昭入京267章 針鋒相對245章 姜參之死264章 一屋不掃071章 楚章死了246章 身世披露061章 柴景作證173章 鍾氏震驚257章 有朋遠來127章 決心已定027章 鍾氏出手202章 楚昭賜藥048章 護國住持011章 長兄歸來246章 身世披露007章 神童其名013章 以物教人135章 匈奴再犯046章 命硬克父144章 親征徐禹170章 何爲武堂227章 要辦女學138章 太尉來訪013章 以物教人152章 遷都長安059章 瑣事一二032章 誰更聰明267章 針鋒相對277章 楚昭退位075章 弒父之罪048章 護國住持109章 天下大亂232章 公平競爭228章 女帝心思125章 楚茂生懼170章 何爲武堂036章 楚章轉變036章 楚章轉變071章 楚章死了001章 生得如何130章 繼續進擊242章 戰事不停131章 殺雞儆猴236章 楚昭論民011章 長兄歸來103章 徐狗子起274章 母子爭執023章 被教育了241章 敵軍進犯059章 瑣事一二181章 陣痛發作129章 京城求救098章 追殺海盜245章 姜參之死228章 女帝心思058章 一語驚醒092章 垂釣老者191章 衆志一心108章 璐王逼宮097章 血洗鹽田090章 步步經營019章 楚愉哀求008章 父母爭執084章 楚昭被擄048章 護國住持209章 一場鬧劇268章 萬邦來朝119章 柴太尉動156章 太學武堂235章 楚宸漸長131章 殺雞儆猴089章 開闢鹽田070章 朝中爭執103章 徐狗子起075章 弒父之罪267章 針鋒相對229章 爲君不喜024章 長嫂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