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章 付出代價

韋尚任奉命而去,諸人相助,楚昭吩咐完了柴景就在屋裡等着消息,姜參沉吟了半響,勸着楚昭,“陛下何至於此。”

“先生憋了那麼久,想說什麼就說吧,朕聽着。”對待姜參,他們既有師徒之情,大昭的建立,絕少不了姜參的功勞。

一如既往的開門見山,姜參只能直白地說明自己的意思,“陛下既知是世家的意圖所在,又何至於此大動干戈?”

聽到這話,楚昭道:“先生高風亮節,自然是不明白世家們的居心險惡。你倒是說說,世家鬧到現在,你看着不煩?”

“陛下想聽聽臣的想法嗎?”姜參並沒有因爲楚昭的挑動而動怒,輕聲地問了一句,楚昭與姜參伸手,“先生只管說,朕聽着。”

姜參作一揖,楚昭指着一旁道:“先生坐下說。”

“謝陛下!”姜參與楚昭一拜,這才坐下,坐下了纔開口說道:“陛下,陛下欲除世家是爲大昭,那陛下就沒有想過,一但世家不存,寒門興起,一家獨大,寒門就不會成爲又一個世家?”

楚昭微微一笑道:“自然可能。世間如先生或是韋大人的人,寥寥無幾,一家獨大,免不得又將是下一個世家壟斷。”

“既然如此,陛下如今竭盡全力扶持寒門,一再打擊世家,將來難道陛下又打算如同對待世家一般對待寒門嗎?”姜參提出自己的想法,楚昭看向姜參,“先生對於未來的猜測是在世家首先不能再與朕爲難的基礎上。朕也有一惑,在先生看來,難道朕壓得住世家,就壓不住寒門?”

“陛下要的只是壓住哪一方嗎?”姜參再一問。

楚昭道:“先生之意朕明白,朕還是那句話,類先生與韋大人之高風亮節者,寥寥無幾。如果可以,朕也並不希望要壓着誰,但是,如同今天這樣的事,非朕故意挑起,而是他們一心要壓朕。且不說朕壓不壓得住他們,單就論如果他們得逞了,他們可以壓制住朕,這於大昭之安寧,大昭百姓是好是壞?”

問到這裡,姜參一時呆住了,好與壞,他難道還能不清楚嗎?正是因爲清楚,姜參纔會答不出來。

“先生在爲世家存着仁心之時,還請先生先想想天下的百姓,他們要的何其簡單,然而世家給了他們想要的了嗎?而朕,是否給了他們要的?”楚昭擺明了立場,有些事情是她必須要去做的,她不希望在她就要大功告成的時候,背後起火。

要知道姜參作爲七相之首,不僅是因爲他是楚昭的先生,更因爲這位大儒名滿天下,他就是寒門的一個招牌,有他在,就會讓無數的寒門趨之若鶩。

“陛下心中自有思量,是臣想岔了。”天下的事,本就沒有兩全之法,眼下處在楚昭的位置,她只能想盡一切辦法的將世家的壟斷擊破,不留餘力。

楚昭不以爲然,“先生心中有了想法說了出來,可比藏在心裡好得多,朕想的也從來不瞞先生,相互說明道破,總比暗自猜度要好。”

“陛下心懷天下,坦坦蕩蕩,臣明白。”姜參面對楚昭的直白,心裡存着更多的是高興,至少到現在,楚昭依然沒有變。

“今日之事既然韋大人已經毛遂自薦,先生且看着,韋先生也如先生一般是個明白人,費了不多少時間就能回來。”楚昭信韋尚任並不比姜參少,姜參心裡鬆了一口氣,雖然他是寒門出身,然而他並不希望楚昭厚此厚彼,所謂一此一彼,便是寒門與世家。

楚昭與姜參師徒的對話,外頭候着的人都心下忐忑,一個個相互對視一眼,“陛下先召柴尚書覲見,姜相求見至今未出,陛下,不會真的打算把這一屆的所有考生都廢了吧。”

心存這樣擔心的人何止一人,如今候在外頭的個個都在想此事,說出來的,只有那麼一人,叫其他人都看了過去。

倍受矚目的章玉成一點沒覺得自己問的有什麼不對,他也是寒門出身,比起世家子弟來,他更清楚一個能夠出仕的機會有多難得。

正因爲如此,章玉成是真怕楚昭真的把所有考生參考的機會都給奪了。

“陛下已經讓韋大人去查了,也算是鬆了鬆口。”吳用心不在焉地說了一句,他的心思最是複雜,叫人看不出來他對此事的態度。

“自從陛下登基,遷新都開科舉,世家子弟一個都不曾參加科考,這一回,我大概算了算,世家子弟怕是全部出動了。要是陛下真的一口氣把所有的考生都廢了,世家損失慘重。”章玉成作爲京兆府尹,禮部參考的名單他是沒有,但是,從人口往來的痕跡,他也能將參加考試的人數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ωwш ☢тtκan ☢¢ Ο

世家,傾盡數家之功一朝釋放,要是楚昭真的一口所奪了這一回考生畢生參考的資格,呵呵,京城怕是又要不得安寧了。

“世家損失慘重,不好嗎?”吳用輕輕問了一句,章玉成一眼看了過去,吳用道:“我們同出寒門,世家對我們的態度,無缺總不會心裡沒數。”

當然是心中有數,然而吳用這話裡透露出來的信息讓章玉成眉眼跳了跳,“你的意思?”

“我沒什麼意思,自古以來不是東風壓住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以前的時候,世家是如何壟斷朝堂,讓我們滿腹經倫而無用武之地的,無缺總不會忘了吧。”

“自然是忘不了。”章玉成老實地回答,他能有今天,都是楚毅之跟楚昭的功勞,這輩子,他都忘不了。

吳用輕輕一笑,“依你看,難道不想我們也有這麼一天,可以翻身將世家壓倒?”

想不想?章玉成拿眼看向吳用,“吳大人,你我是朝廷命官,第一個當思當慮非個人私慾,而是大昭的百姓,天下的安寧。”

一句提醒的話引得吳用一怔,半響後一笑道,“無缺果然是心懷天下,難怪陛下將長安交給無缺。”

“吳大人位列七相,比起我這個小小的京兆府尹,更懂得陛下的心。”章玉成是萬不敢認可吳用所言,同出寒門不假,吳用得了個好先生,自己又有本事,所以纔會得以封相,那都是吳用的能力。

你來我往之間,吳用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一陣腳步傳來,兩人立刻收了剛剛升起的千般念頭,看向門口,以韋尚任爲首的諸人回來了。

“陛下,臣已查明事情的經過,請陛下容稟。”韋尚任站在外頭,朝內與楚昭拜下一說。

“都進來吧。”裡面傳出了楚昭的聲音,韋尚任應了一聲,往裡頭走去,楚昭正座在前,姜參坐於一側,韋尚任領頭一拜。

楚昭注意到柴景也在其中,一眼看去,心裡自是有數。

“虛禮就免了,說正事。”楚昭發話,韋尚任不敢怠慢,立刻道:“是,考生於禮部門前鬧事,確實是有心人蓄意爲之……”

娓娓道來,韋尚任絲毫不敢隱瞞,楚昭聽安之後看了柴景一眼,柴景微頷首,看來這領頭的人不假。

“以衛氏爲首,衛氏提議,其他世家配合,在禮部門前以口角爲由鬧事,致使考生們大打出門,光天化日之天,打得不可開交,他們爲了什麼?”楚昭詢問韋尚任,韋尚任道:“爲了一試陛下的態度,自然也是想能壓制住寒門的考生。”

這麼老實不加掩飾的回答讓楚昭很滿意,楚昭點了點頭,“對,他們這點心思,朕從一開始就明白,所以,韋卿,你應該明白了朕爲什麼下定決心將他們一網打盡。”

“陛下,涉事之人,陛下要如何處置於他們,臣無二話,然而此中有諸多無辜之人,臣只是想爲他們爭一爭。”

“無辜之人?韋卿,你應該查到他們爲什麼會聚於禮部了吧。”楚昭半傾了身體問,韋尚任整個人人一僵。

楚昭揚了揚眉,詢問地嗯了一聲,韋尚任道:“臣查到了。”

“非是禮部下令所詔,卻突然有那麼多的考生聚於禮部,你與朕說說,是何原由。”楚昭出聲讓韋尚任說白。

韋尚任脣動了動,半響說不出話來,楚昭道:“你們誰能代韋卿回答朕,考生爲何聚在禮部門前。”

一時之間,各自面面相覷,還是柴景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因考生疑心此次科考的題目早已泄露,考生是來禮部要一個說法。”

“還沒考試呢?一個個就已經關心起國家大事來了。就算是考題泄露了,總該有些證據才能說話吧。無憑無據,就因爲一個流言,他們就敢鬧到禮部來,誰給他們的膽子?”楚昭輕聲地問,下面的人都聽出了她話中的冷意。

“陛下,考生們都只是怕考試不公。”衛九爲考生說了一句話。

“怕?因爲怕,所以就敢違背大昭的律法?他們怕考試不公,就不怕大昭的律法了嗎?無非是存了法不責衆的念頭。朕難道看起來就那麼蠢?”楚昭冷笑着問,一個個連忙地跪下道:“陛下息怒!”

“息不了!且不說考題泄露一事未辨真假,就算是真的,你們是不是忘了朕放在大明宮前的登天鼓?未報於京兆府衙也就罷了,直接衝到禮部門前,這是想做什麼?覺得禮部主持科舉考試,他們堵了禮部,最好能把禮部能砸了,以此來打朕的臉?”楚昭再問,她哪怕什麼都沒有查到,對於人心的猜測,她都有數。

“陛下!”韋尚任原本想去查個清楚,捉住了罪魁禍首想能平息楚昭的怒火,可是,越查韋尚任越是覺得悲涼,這些人,這些人何其膽大,完全是拿了楚昭當傻子來糊弄啊!

若是楚昭是個傻子便罷了,偏偏楚昭縱爲女子,還很年輕,她卻從來不傻。

他不說,然而楚昭已經將事情的大概都理得七七八八了,不必他說,只是幾個問題一問出來,韋尚任真的答不上來。

韋尚任只能磕着頭,不斷的磕,“陛下,臣只求陛下饒過他們一回,陛下,求你了,求你了。”

心裡沒有底的他,只能哀求於楚昭,求她可以網開一面。

想來韋尚任這一生從來沒有這樣求過人,如今對於楚昭,他爲了什麼,爲的是那一羣充滿了私心的人,一輩子傲骨錚錚的韋尚任如今不斷地磕着頭,只爲那些人爭一個機會。

那將是他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機會,也是對於他們一生最大的肯定。

“韋卿,值得嗎?”楚昭迎對韋尚任那冒着血的額頭問,韋尚任迎着楚昭的詢問,輕聲地道:“陛下,沒有值得不值得,臣願意。”

願意啊願意。楚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你爲他們做的一切,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更不會心存感激。”

“臣只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並不需要任何人的感激。”韋尚任清楚地告訴楚昭他此時此刻心裡的想法。

他不需要任何人的感激,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該做的事。

楚昭許久都沒有說話,只是看着韋尚任,而韋尚任看向楚昭,充滿了懇求,“陛下,求陛下了。”

“有些事,有一就會有二。如果讓朕放過他們的代價,是你從此要離開朝堂,你還願意嗎?”楚昭詢問,雖然是詢問的語氣,卻讓所有人都驚住了,“陛下。”

楚昭一眼掠過,所有人都不敢再作聲,楚昭道:“你還願意?”

“臣願意!”韋尚任遲疑了一會兒,最終開口,說出口的話哪怕連姜參也同樣爲之震驚,急急地喚了一聲,“不可。”

楚昭道:“朕總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韋卿爲了這羣人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絕不能夠讓韋卿白作了好人,還沒人知道。當然,這也是對他們的警告,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好的運氣,韋卿,天下只有一個韋卿。”

“可陛下,韋相一但離朝,是大昭的損失啊!”衛九已經急急地開口,楚昭一個眼神掃了過去,“那麼你想怎麼樣?”

衛九搖了搖頭,“陛下,此事非韋相之過,求陛下不要忘了此事於韋相併沒有任何的干係。”

“你說呢?”楚昭根本不管衛九說了什麼,而是直問韋尚任,韋尚任毫不猶豫地道:“臣求陛下開恩,也算是成全了臣。”

“好,朕答應了。”楚昭一聲應下,姜參亦喚了一聲,“陛下。”

“要麼朕奪了所有考生的參考資格,要麼韋尚任離朝。”

229章 爲君不喜115章 爭鋒相對206章 小國試探008章 父母爭執274章 母子爭執055章 周氏生辰207章 水軍之敗217章 水落石出155章 楚昭選後133章 吏部之職182章 再議女官090章 步步經營003章 所謂神童061章 柴景作證069章 將計就計179章 冀州來人257章 有朋遠來162章 昭立皇后037章 被打臉了034章 不良於行179章 冀州來人177章 激勵上進088章 製鹽之法075章 弒父之罪142章 爲帝爭論197章 幕後之人007章 神童其名231章 水中刺殺241章 敵軍進犯008章 父母爭執263章 借糧要求160章 柴景選擇241章 敵軍進犯138章 太尉來訪091章 楚衛和離058章 一語驚醒027章 鍾氏出手057章 皇帝召見083章 廝殺一場260章 皆爲朋友264章 一屋不掃201章 殘酷揭露187章 所謂承繼106章 自行募兵119章 柴太尉動054章 鍾氏訓女043章 好好玩玩074章 教訓楚鴻160章 柴景選擇252章 敬酒之人083章 廝殺一場153章 論功行賞098章 追殺海盜166章 胡攪蠻纏025章 賤招層出154章 帝夫何何123章 冀州血夜241章 敵軍進犯140章 太尉身死052章 配合無間229章 爲君不喜033章 楚章被打266章 鍾家摻和236章 楚昭論民011章 長兄歸來018章 婚事已定001章 生得如何220章 倡議側卿277章 楚昭退位238章 不吝教導064章 梁州遇刺257章 有朋遠來007章 神童其名125章 楚茂生懼234章 拍賣競價212章 柴家之人270章 荊州水災016章 孃舅鍾鬱216章 大義滅親273章 心知肚明178章 你我決擇011章 長兄歸來049章 解決辦法030章 兄長出手173章 鍾氏震驚272章 楚昭昏倒055章 周氏生辰172章 聚衆鬥毆053章 楚昭捱打125章 楚茂生懼123章 冀州血夜232章 公平競爭113章 楚昭入京122章 血染梁州142章 爲帝爭論058章 一語驚醒029章 欲謀衛氏206章 小國試探122章 血染梁州
229章 爲君不喜115章 爭鋒相對206章 小國試探008章 父母爭執274章 母子爭執055章 周氏生辰207章 水軍之敗217章 水落石出155章 楚昭選後133章 吏部之職182章 再議女官090章 步步經營003章 所謂神童061章 柴景作證069章 將計就計179章 冀州來人257章 有朋遠來162章 昭立皇后037章 被打臉了034章 不良於行179章 冀州來人177章 激勵上進088章 製鹽之法075章 弒父之罪142章 爲帝爭論197章 幕後之人007章 神童其名231章 水中刺殺241章 敵軍進犯008章 父母爭執263章 借糧要求160章 柴景選擇241章 敵軍進犯138章 太尉來訪091章 楚衛和離058章 一語驚醒027章 鍾氏出手057章 皇帝召見083章 廝殺一場260章 皆爲朋友264章 一屋不掃201章 殘酷揭露187章 所謂承繼106章 自行募兵119章 柴太尉動054章 鍾氏訓女043章 好好玩玩074章 教訓楚鴻160章 柴景選擇252章 敬酒之人083章 廝殺一場153章 論功行賞098章 追殺海盜166章 胡攪蠻纏025章 賤招層出154章 帝夫何何123章 冀州血夜241章 敵軍進犯140章 太尉身死052章 配合無間229章 爲君不喜033章 楚章被打266章 鍾家摻和236章 楚昭論民011章 長兄歸來018章 婚事已定001章 生得如何220章 倡議側卿277章 楚昭退位238章 不吝教導064章 梁州遇刺257章 有朋遠來007章 神童其名125章 楚茂生懼234章 拍賣競價212章 柴家之人270章 荊州水災016章 孃舅鍾鬱216章 大義滅親273章 心知肚明178章 你我決擇011章 長兄歸來049章 解決辦法030章 兄長出手173章 鍾氏震驚272章 楚昭昏倒055章 周氏生辰172章 聚衆鬥毆053章 楚昭捱打125章 楚茂生懼123章 冀州血夜232章 公平競爭113章 楚昭入京122章 血染梁州142章 爲帝爭論058章 一語驚醒029章 欲謀衛氏206章 小國試探122章 血染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