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章 水落石出

騎虎難下,妄想將人玩弄於股掌之中,然而大昭的上至皇帝,下至臣民,都不是好糊弄的。

“說那麼多有什麼用,你既然清清白白的,還怕人驗嗎?不敢滴血驗親,一定是心虛了。”

外面的百姓叫嚷起來,一聲大過一聲,無非都是讓趙國大長公主滴血驗親。

站在外頭聽着百姓叫聲的楚昭笑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以爲用民壓人就能行,趙國大長公主也不想想自己有理沒理。

“我要見楚昭,我要見楚昭!”情急之下,趙國大長公主直呼楚昭之名。“放肆,即敢直呼陛下之名。”

敢不敢的,說了不算,趙國大長公主都已經叫了,她有什麼不敢的!回頭喊道:“我是前朝公主,又大她許多,爲何不能直呼她的名字,你們一個個敬她怕她,我卻不必。”

“我現在就問你們一句,你們打算如何處置衛四?”趙國大長公主完全沒了先前的恭謙,直問於衆人。

“或許應該告訴你一個消息。”楚昭從人羣中走了進來,聲音迴盪在刑部大堂上。“兵部尚書柴景大義滅親,早在數天前已經殺了柴五郎。”

這樣的消息傳出趙國大長公主之耳,趙國大長公主盯着楚昭,搖頭喃道:“不可能,這不可能?”

“柴五郎親口跟柴景承認,他是你的孫兒,你跟柴太尉所生的孫兒,所以,柴五郎瘋了,竟然承認自己是奸、生子?”楚昭的聲音不緊不慢地響起。

“陛下!”見楚昭走來,衆人連忙下跪與楚昭見禮,外面的百姓一看也跟着跪下,心下的激動難掩,“陛下,這是我們的陛下!”

楚昭擡手道:“都起來吧!”

“不,你撒謊,你撒謊。他們都是柴家的子孫,他們怎麼可能會大義滅親,不可能!”聽到柴五郎既然被柴景殺了,趙國大長公主都要瘋了,楚昭冷冷地笑了,“既然不信,去將柴五郎的屍身擡出來!”

有楚昭的吩咐,其他人立刻老老實實地聽令,沒一會兒擡着一個單架出來,上面用白布蓋着,放在趙國大長公主的面前。

趙國大長公主急急地往肯衝了一步,突然又頓住了,過了許久,才艱難地將白布打開,露出了一張臉,那張臉,叫趙國大長公主落下了,痛不欲生地叫喚道:“五郎,我的五郎,我的五郎啊!”

事於至此,趙國大長公主這樣痛不欲生的模樣,不是比滴血認親更有說服力?

楚昭道:“事到如今,不如你再跟朕說說,你究竟爲何自導自演的一齣戲,拿着項家的東西,害人而利己。”

趙國大長公主正哭得傷心,乍聽楚昭的問話,猛地道:“殺了柴景,你殺了柴景,你殺了柴景我就什麼告訴你,什麼都告訴你!”

事到如今,趙國大長公主竟然還想讓楚昭殺人,楚昭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位。

“柴五郎殺害前朝項氏子孫,柴尚書要將他押至刑部時,遭遇柴五郎的反搞,柴尚書一時失手大義滅親,何罪之有,朕要爲了一個雙手沾滿血的人,殺了朕的肱骨之臣,那朕與昏君何異?”楚昭一言問於趙國大長公主。

對於柴景定義爲一時失手而大義滅親,足以救柴景的性命。

“你不殺柴景,我就什麼都不會告訴你,什麼都不說!”趙國大長公主面露猙獰地衝着楚昭撂話。

對此楚昭一聲冷笑,“你不說,難道就沒有人能告訴朕了?”

目光看向韋益,韋益立刻明白,“傳馮兆安,衛稟!”

馮兆安與衛稟這兩個人名一傳上來,趙國大長公主已經兇狠地看向楚昭,楚昭道:“怎麼,你使呼人,如今讓人將一切真相都告訴朕,無可厚非不是?”

無可厚非,無可厚非。趙國大長公主是千算萬算都算不到,楚昭根本就不按她的劇本走。先是不接受她的饋贈的寶藏,接着更是直接將她引出了京城,查衛九,問柴五郎。

她一切一切的計劃,都讓楚昭給毀了,毀了!

“馮兆安,陛下在此,你還不速速招來。”韋益纔不管趙國大長公主在想什麼,他只要繼續審問馮兆安,想必馮兆安知道的事不少。

“陛下很聰明。”馮兆安一如即往的沉着,一照面竟然誇了楚昭。

楚昭聽到這句誇獎微微一笑,“過獎了!”

受之無愧,一點沒有不好意思。馮兆安道:“陛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懷疑大長公主說的話?”

“爲什麼你不覺得,朕從一開始懷疑的就是你。畢竟,敲登天鼓的人是你。哪怕是朕建議你敲的登天鼓,但還是你找上的朕不是?”楚昭反問一句,引得馮兆安看了過去。

“所以陛下才會建議我敲登天鼓?”馮兆安不確定地問。

楚昭點點頭,“你是個聰明人,那天的鬧劇,很顯然是你故意要跟柴九郎鬧起來的。柴九郎憐香惜玉不是一兩回了,四周的人都知道他那些喜好,你卻故意搶先,引起他跟你爭。”

“你一開始的目的並不是朕吧,客棧來的都是達官貴人,還是朝中的重臣,你原本想要引起注意的是朝廷重臣,但是認出了朕,既然可以走捷徑,爲什麼還要走大路。”

楚昭將馮兆安的那點心思猜得絲毫不差,馮兆安看向楚昭,“陛下讓我敲登天鼓其實是對我的試探?”

“沒錯,那就是個試探。別的地方朕不清楚,京兆府,刑部,朕欽點用的人如何,朕心裡有數。你連京兆府都沒去過就急急地要告御狀,正常嗎?”楚昭只是依常理而斷。

“只是因爲這樣,我去敲了登天鼓不是?你懷疑我的理由已經不存在了。”馮兆安不服,不憤,他的一切計劃,怎麼會被楚昭看空了呢?

微微一笑,楚昭,“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哪怕你說你敲響登天鼓爲的是柴十二孃,也是爲你自己討一個公道,然而,一個未過門的妻子而已,值不得你費諸多心思。所謂的公道,討要公道是假,揚名立萬纔是真。”

“你也不小了,你會不喜歡功名,不想要入朝爲官?”楚昭輕輕地說破馮兆安平靜下隱藏的功利。

“登天鼓,自大昭遷都以來,登天鼓從未響起,你想的無非是,朕必不會懷疑擊登天鼓的人冤情會有假,而你裝作一片癡心,又一心幫着趙國大長公主,如此有情有義的人,爲帝王者會不喜?”

馮兆安的臉色一陣煞白,顯然楚昭說得一絲不差,馮兆安正是存了這樣的心思!

“陛下!此子視國法於不顧,戲弄陛下,誣衊他人,其罪當誅。”韋尚任第一個出列請要誅殺馮兆安,其他人立刻附議。

“聽到了?”楚昭問着馮兆安。

馮兆安輕笑了,“聽到了,不成功,便成仁,我這輩子活得夠累的。家道中落,連自幼定親的未婚妻子都瞧不我。我想爭一口氣,我想讓天人的都看着,我馮兆安不是沒有本事。我想一步登天,終究是我小看了陛下,小看了陛下。”

看韋益他們都必是還沒有猜出馮兆安的意圖,也是,誰能想到馮兆安的膽子那麼大,竟然敢打着這麼大的主意。藉着幫着趙國大長公主報仇之名,在楚昭面前露臉,或許,直接就能一步登天,想想蕭其陳不就是如此。

只因爲入了楚昭的眼,楚昭一提拔,蕭其陳便成了大昭的七相之一。

“那就將事情的始末一五一十的說出來吧。”楚昭開口,馮兆安看向楚昭,成王敗寇,輸了,馮兆安也輸得起。

馮兆安道:“不錯,項氏子孫,非衛四所殺,衛四殺的只有趙國大長公主一女,其他的人,都是趙國大長公主與柴五郎所殺。爲的正是項氏的寶藏。”

“但是之前天下動盪,怕不安全,趙國大長公主一直沒有跟柴五郎去找項氏寶藏。後來大昭遷都長安,各地慢慢平靜了,去歲,趙國大長公主和柴五郎回了京城,回來之後,趙國大長公主大病了一場,很簡單,寶藏是空的。”

楚昭可以想像一個費盡心思想要得到寶藏的人,看到一座空的寶藏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但是她是一點都不可憐趙國大長公主。

“你與趙國大長公主是如何認識,她又爲何信你?”韋益提出這點疑問。

馮兆安面露羞恥,楚昭腦子一轉,想到了一種可能。馮兆安家道中落,一個人如何活到了今天,又是怎麼樣能在長安住下。

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沒有往這方面想,楚昭腦子想到了,一時也不好說出,還是華蘭在楚昭的耳邊小聲的嘀咕了一句,楚昭回頭就問道:“你如何知道?”

“臣派人日夜盯住趙國大長公主的住處,之前就有所發現了,只恐此事污了陛下之耳。”華蘭爲難而糾結地說明自己的爲什麼瞞着楚昭,楚昭看了馮兆安,確實是個美男子。

雖然趙國大長公主已近六十了,六十的女人,養一個可心的男寵,也不是什麼過份的事。

“跟幾位大人說一說。”楚昭朝華蘭吩咐,華蘭面帶猶豫,還是先到韋尚任的耳邊一番耳語,可以看到馮兆安的臉色越來越差。

其他諸公也好不到哪裡去,聽完了華蘭的話,個個的臉色都不好,看着馮兆安的目光充滿了鄙視。

“不要拿那些眼神看我。”馮兆安委身於趙國大長公主原本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恥辱,如今被人那樣看着,他根本無法接受。

“如果有一天連活着都是一種奢侈,你們根本不會在意所謂的尊嚴,不會!”馮兆安大吼一聲,韋尚任道:“士可殺,不可辱!”

表現的是他的錚錚鐵骨,馮兆安喘着氣,對於這位天下聞名的君子,他說不出侮辱的話來。

“朕不否認你的聰明,可你的聰明不是用在正途上。”楚昭並不否認馮兆安這一步棋實在走得妙,如果不是她足夠警惕的話,或許會被他騙了過去。

她喜歡聰明人,聰明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縱有私心,本是無可厚非。

然而似馮兆安一般沒有底線的人,莫說如今的楚昭不差人,就算差,她也不會輕易用。

楚昭道:“想拿登天鼓一躍龍門朕其實並不在意。這件案子,你們所告的人,半真半假的事實,朕都有數。趙國大長公主,你先殺項氏皇族,又將殺人的罪名扣到旁人頭上,你僅是要衛四死,還想要衛家亡!”

“楚昭,你以爲你有多聰明,衛家做了什麼好事你知道嗎?衛四娘,她落了你的兄長楚毅之的孩子,叫你的兄長無後,無後!”趙國大長公主拋出這樣的事來,更叫滿堂而驚。

楚家和衛家親事在場的人都知道,衛四娘竟然落了楚毅之的孩子,楚毅之早亡而獨有一女,不知怎麼的,韋益等人咬住了牙,生怕發出半點聲響。

“朕的兄長有一女楚宸,豈會無後,倒是你,纔是真正的無後。”楚昭竟然不見怒意,韋益鬆了一口氣之餘,不可思議地看人。

“來人,着將趙國大長公主及其子嗣後代押入大牢,等待秋後處訣!”楚昭下令,豈是區區的趙國大長公主可比。

刑部的衙役立刻聽話地將人押下去,越國大長公主叫喚道:“楚昭,你兄長明明可以有後,衛家的人卻斷你楚家之後,你如何能放過他們,你就不怕你兄長地下有知,死不瞑目嗎?”

這些話飄起來,衆人都不由地偷看了楚昭一眼,楚昭冷笑道:“朕的兄長有一女足以,至於那胎死腹中的自算不上楚家的血脈。”

此時此刻,韋尚任是很慶幸楚昭頒下的女子可承爵的旨意,也幸好楚昭想得明白,否則若是楚昭因爲趙國大長公主的死而大開殺戒,會死多少人,韋尚任都不敢想。

“至於你們,殺人者死,衛四殺死了一人總不假。”楚昭居高臨下地看向衛四,曾經這位就是看着她,看着她的阿兄的。

“請陛下放心,臣等必依法而判,絕不枉殺一人,亦不放過惡人。”韋益與楚昭一拜,道出他心中的凌雲凌志。

楚昭聽着一笑,“聽到你這樣說,朕很高興。朕希望大昭自你刑部而始,牢牢地記住你剛剛你說的那句話,不枉殺一人,亦不放過惡人,如此方不負一身朝服,爲大昭的肱骨之臣。”

“必不負陛下所託。”楚昭想要建一個朗朗乾坤,那是很多人的希望,只要楚昭不變,他們也一定不會變。

006章相府宴請129章 京城求救156章 太學武堂251章 楚宸殺人130章 繼續進擊188章 要選伴讀065章 郡守慘死105章 章武郡守001章 生得如何219章 遷入皇陵124章 靈堂鬧劇164章 諸相爭議249章討回公道199章 自作聰明153章 論功行賞022章 自討苦吃273章 心知肚明236章 楚昭論民132章 兗州歸附089章 開闢鹽田097章 血洗鹽田022章 自討苦吃078章 準備離京058章 一語驚醒275章 逼宮要位258章 借糧救急239章 心機表白266章 鍾家摻和012章 兄妹相處192章 蛛絲馬跡194章 獄中談論255章 有女長成118章 廷尉落定183章 皇子楚操135章 匈奴再犯168章 打架鬧事157章 太后相邀065章 郡守慘死233章 滿載歸來114章 自相殘殺098章 追殺海盜159章 出逐韋佗220章 倡議側卿135章 匈奴再犯125章 楚茂生懼264章 一屋不掃003章 所謂神童186章 昭華之律273章 心知肚明038章 惜乎女兒199章 自作聰明254章 閒中取樂210章 偶遇熟人206章 小國試探170章 何爲武堂047章 楚愉訓言225章 慢慢算賬097章 血洗鹽田268章 萬邦來朝229章 爲君不喜088章 製鹽之法127章 決心已定195章 涉案之人190章 失蹤之人193章 擒住賊人159章 出逐韋佗267章 針鋒相對215章 開啓寶藏043章 好好玩玩222章 舉子打架114章 自相殘殺105章 章武郡守207章 水軍之敗078章 準備離京048章 護國住持003章 所謂神童057章 皇帝召見264章 一屋不掃049章 解決辦法211章 項氏寶藏143章 海納百川149章 揚州事畢249章討回公道231章 水中刺殺276章 同歸於盡215章 開啓寶藏248章 百家所求003章 所謂神童104章 海盜再來023章 被教育了149章 揚州事畢200章 一查到底173章 鍾氏震驚031章 一唱一和017章 祖母心思257章 有朋遠來149章 揚州事畢016章 孃舅鍾鬱055章 周氏生辰
006章相府宴請129章 京城求救156章 太學武堂251章 楚宸殺人130章 繼續進擊188章 要選伴讀065章 郡守慘死105章 章武郡守001章 生得如何219章 遷入皇陵124章 靈堂鬧劇164章 諸相爭議249章討回公道199章 自作聰明153章 論功行賞022章 自討苦吃273章 心知肚明236章 楚昭論民132章 兗州歸附089章 開闢鹽田097章 血洗鹽田022章 自討苦吃078章 準備離京058章 一語驚醒275章 逼宮要位258章 借糧救急239章 心機表白266章 鍾家摻和012章 兄妹相處192章 蛛絲馬跡194章 獄中談論255章 有女長成118章 廷尉落定183章 皇子楚操135章 匈奴再犯168章 打架鬧事157章 太后相邀065章 郡守慘死233章 滿載歸來114章 自相殘殺098章 追殺海盜159章 出逐韋佗220章 倡議側卿135章 匈奴再犯125章 楚茂生懼264章 一屋不掃003章 所謂神童186章 昭華之律273章 心知肚明038章 惜乎女兒199章 自作聰明254章 閒中取樂210章 偶遇熟人206章 小國試探170章 何爲武堂047章 楚愉訓言225章 慢慢算賬097章 血洗鹽田268章 萬邦來朝229章 爲君不喜088章 製鹽之法127章 決心已定195章 涉案之人190章 失蹤之人193章 擒住賊人159章 出逐韋佗267章 針鋒相對215章 開啓寶藏043章 好好玩玩222章 舉子打架114章 自相殘殺105章 章武郡守207章 水軍之敗078章 準備離京048章 護國住持003章 所謂神童057章 皇帝召見264章 一屋不掃049章 解決辦法211章 項氏寶藏143章 海納百川149章 揚州事畢249章討回公道231章 水中刺殺276章 同歸於盡215章 開啓寶藏248章 百家所求003章 所謂神童104章 海盜再來023章 被教育了149章 揚州事畢200章 一查到底173章 鍾氏震驚031章 一唱一和017章 祖母心思257章 有朋遠來149章 揚州事畢016章 孃舅鍾鬱055章 周氏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