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章 昭立皇后

楚昭從來都是懂得人心的人,單純的人認真起來比那聰明的人更厲害。

事實上,楚昭確實覺得齊郎君比起那三個來更讓她放心,在朝堂上她已經要絞盡腦汁跟人鬥了,回到宮裡,她只想安安靜靜的。

齊郎君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人相信他能做成什麼事,但是楚昭卻說會背後相托,楚昭是誰?那是大昭的皇帝,能讓她背後相托的人,那將是她最信任的人,所以,楚昭是想要相信他,相信他的……

從未試過被人信任是什麼樣子,士爲知己者死,楚昭選擇信他,還坦誠以待,反正,他也不覺得自己能當好一個家之主,娶妻生子在他看來就像是無底的深淵,如今楚昭不僅將他從深淵裡拉了出來,更會讓他一輩子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怎麼看,都是他佔了大便宜好嗎?

“我,我願意做陛下的皇后。”齊郎君堅定地回答楚昭,楚昭看着他,微微地一笑,“你放心,你永遠不會後悔今天做的決定的。”

楚昭與齊郎君達成了協議,隨即明旨頒佈,叫天下皆知。

“對了,朕不能一直叫你齊小郎啊,你大名叫什麼?”不會有交集的人,楚昭連名字都沒有問,但是將來,這位皇后將會跟她一同名垂千古,所以他的名字也該記在楚昭的腦子裡。

“齊冶。”齊郎君齊治笑着告訴楚昭這個名字,楚昭點了點頭,“好!”

隨後,明旨頒告,齊家出了大昭女帝的皇后,着禮部擇吉日帝后行大婚。

齊家,齊家那個送進宮的郎君是誰來着?回想了半天,沒有一點印象,倒是齊淮這位齊家人在聽到齊冶竟然真的被楚昭選爲皇后後,無力地嘆了一口氣,楚昭啊楚昭,竟然真的看上齊冶了不成?

那樣單純的近乎蠢的人,是楚昭喜歡的類型?齊淮想不明白,但是,旨意已下,名字也沒有錯,就是他們家那位沒有喜歡的人。

“早知道齊冶都能選上,我也進宮參選算了。”齊冶被選爲後,實在讓太多的人驚訝,木已成舟,不能做什麼,但是酸話還是能說的。

“得了吧,你連第一關都過不了,還想進宮參選。不過我更好奇的是,一個男人當皇后,那以後宮裡的宮女怎麼辦?陛下就不擔心皇后偷吃?”

說到宮女,自然就說到了宮中伺候人的問題了。之前宮裡只有三位主子,還都是女人,都由侍女伺候,內侍就別提了,但是,皇后一但進宮,內侍的問題是不是該提上議程了?

隨着封齊冶爲後的旨意剛下達,立刻有人上折請擇內侍。

楚昭笑問道:“爲何要用內侍?請問,有能力的人願意當內侍嗎?”

這樣淡淡的笑啊,卻叫人不住心裡發毛,“陛下,自古以來,以內侍伺候內宮,這是不成文的規矩,也是爲了彰顯皇族之威。”

“皇族的威嚴,需要用閹人來彰顯,這樣說來,這閹人是比朕還要大臉啊!”楚昭直接的斷章取義,一句話就堵得人不知道該怎麼說。

“陛下,臣並無此意。”回奏的臣子趕緊的解釋,楚昭道:“你有沒有這個意思朕不管。但是,如今不管是朕還是太后,公主,乃至將來的皇后,都不差人伺候,朕更用不着將內侍弄到宮裡來。一個身體不健全的人照顧着皇子公主長大,你們是希望皇子公主學了哪他們一樣?”

“再者,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損,一個寧願閹割的人,對自己何其狠,你們就不怕有一天,這樣的人在背後捅你們一刀?”楚昭目光掠過一問。

“可是,陛下,沒有內侍伺候,宮中男女混合,恐有不妥。”

“有什麼不妥?難道侍女,禁衛沒人監管了?再者,內侍雖然不是男人,難道他們要搞什麼花執照,就比正常人少了?”對於沉浸二十一世紀,看過無數花招的人,楚昭表示這些人只以爲沒有到最後一步都算清白,真是太單純了。

當然,楚昭的話音剛落,底下的男人們都面露驚訝的看向了楚昭,楚昭知道的那麼多,究竟都是誰教的她啊,這還是女人嗎?

楚昭不管他們滿心的腹誹,繼續地道:“你們都想得太簡單了,心思不正的人,怎麼禁,怎麼管都不可能阻止人作亂。當然,依歷朝的規矩,一個皇帝娶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陰陽結合,自天地開來便是如此,違了倫常,自然是要出錯的。大明宮中,凡是有意婚嫁的,可以向上請求。朝中宮中,用人朕論的是本事,忠心,嫁人不嫁人,都妨礙不了做事,諸位說對嗎?”

有什麼不對嗎?姜參等人是聽不出什麼不對,楚昭不想用閹人,理由很正當,也是杜絕了心思陰險的人亂大昭朝,挺好的!

上頭的人心正,下面想動歪心思的人就難了,內侍的提議直接被楚昭拍死,之後就商量楚昭的大婚事議了,後服該怎麼定啊,迎娶皇后進宮又該走哪個門。

禮服一樣又一樣地拋出問題來,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楚昭讓下面的人拿主意,討論完了她應上一聲,事情倒是迅速地定了下來。

“齊冶如今還在宮裡,太后讓人教他規矩呢,婚禮前七日再讓他回齊府,齊家就不用勞師動衆地給他收拾宅子了。”楚昭在朝會將散的結尾丟下這一句,武平之這個禮部尚書呆了呆,顫顫地道:“陛下,如此是不是有什麼不妥?”

“朕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啊!”楚昭眨着大眼睛一本正經地回,武平之道:“可是,成親之前,男女雙方都不該見面。”

“朕見不到他。是太后讓人教齊冶規矩,又不是朕。”楚昭很是無辜地表示,齊淮已經看向楚昭,楚昭不會是要趁機斷了齊冶跟齊家的關係吧?

齊淮是怎麼想都覺得楚昭是能做出這樣事情的人。想到齊家個個摩拳擦掌的想從齊冶成爲楚昭的皇后裡爭得多少好處,楚昭也必然知道齊家人不會那麼輕易是讓齊冶當她的皇后,所以乾脆先下手爲強,直接把齊冶留在宮裡,不讓齊家的人跟齊冶接觸。

楚昭確如齊淮想的有那樣的打算,雖然齊冶說了以後都聽她的話,架不住這孩子單純吶,爲了防止齊冶被人賣了還幫數錢,楚昭乾脆把人丟給鍾氏。

反正,鍾氏的厲害她比誰都清楚,齊冶的人如何,鍾氏必然會在充足的時間,給齊冶的腦子刻下聽她話的意識。

“陛下,皇后人選定下了,理當送他歸家,行完六禮,大婚迎娶之時,再將皇后迎進宮來,如此纔會名正言順。”衛九苦口婆心地幫着武平之勸楚昭。

楚昭道:“朕又沒有說過會把齊冶一直留在宮裡,朕不是已經說了嗎?大婚的前七日,朕會送他出宮。六禮中除了最後一步親迎,都不需要齊冶出面的吧。”

三書六禮,楚昭又不是不知道,齊冶是定下的皇后,回了齊家也只是當擺設而已,餘下的事都是齊家的人去做,既然都是當擺設,留在宮裡當擺設又有什麼不好?

“況且,太后要爲大昭教出一個好皇后,諸位難道覺得太后一片爲朕,爲大昭的心意不妥?”最後一大頂的高帽子往他們那裡一丟,呵呵……

鍾氏要做,楚昭支持,偏偏又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怎麼還要跟楚昭扯?

韋尚任是比較明白楚昭的用意,選定的皇后,萬一不小心被人洗了腦,背後捅她一刀,事情就不好弄了。

所以齊冶留在宮裡,大婚前七日再離宮,就是杜絕有人想對齊冶動歪心思,當然這個別人就不單單是指齊家人了。

還沒成親就護上了,韋尚任難得露出了一抹笑容,帝后和睦是最好不過的事。像楚昭這樣直接把她當成郎君,皇后,溫柔小意些,兩下結合,剛剛好。

底下的人對楚昭選了齊冶爲後確實是想法各異,楚昭表明了要將齊冶留在宮裡,堵住了禮部尚書,連衛九這樣的大儒也無從反駁,就更沒人吭聲了。

倒是齊家人嘀咕道:“這陛下也太霸道了,還沒成親就連人都不讓我們見了,將來要是阿冶成了皇后,豈不是更不讓我們見了。”

“噤聲,進了宮當了皇后的人,還能當他是我們齊家的郎君嗎?陛下既然不讓他回來,就有不讓他回來的道理,既然捨不得,當初就不該讓他進宮參選。”哪家都有糊塗人,也不乏聰明人。

“這又不是女兒,還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齊冶的母親嘟囔一通。

“當今陛下是女帝,立了阿冶爲後,阿冶進了宮當了皇后,和那嫁出去的女兒又有什麼分別。你別再胡說八道,別忘了上次秋後,陛下殺了多少世家。”警告的話提到這裡,立刻讓一衆人噤聲。

外面議論紛紛,大明宮裡倒是很是安靜,楚宸聽說齊冶就是楚昭選的皇后,小公主圍着齊冶轉了一圈道:“長得還行。”

“你知道什麼叫長得還行嗎?”鍾氏聽她小大人的話,問了一句,楚宸道:“我當然知道,祖母小看我了。像姑姑跟祖母一樣都很好看,我也好看,他跟蕭大人和柴大人比,就只是還行啊!祖母,姑姑不是說以後要給我選個好看的郎君嗎?爲什麼明明柴大人跟蕭大人都比他好看,姑姑卻選他而不選蕭大人跟柴大人。”

小尾巴似的站到鍾氏的身後追問,鍾氏道:“蕭大人是你姑姑的相國,柴大人是尚書,都是肱骨之臣,如何能爲皇后。”

“爲什麼姑姑的肱骨之臣就不能當姑姑的皇后?”楚宸再接再厲地問。

鍾氏道:“因爲肱骨之臣要幫你姑姑安天下,治理國家,而皇后只要聽你姑姑的話,凡事依着你姑姑的心思就可以了,兩種不一樣的人,不能混爲一談。”

旁聽的齊冶從一開始的尷尬,到鍾氏拿楚宸當大人一樣的解釋,都看傻了。

從小到大,他但凡問什麼問題,父母兄長都不會願意爲他解釋,到後來他就凡事都放在心裡,什麼也不問,只按他們的要求做事。

楚宸有些明白了,也不算盡明白,鍾氏按住她的發項道:“以後他就是你的姑父,就是我們家的人,你不能欺負了他,要是別人欺負了他,你還要護着他。”

“知道!”楚宸爽朗地答案,這麼直接了當地當自己人來護,齊冶聽得心熨帖得說不出話來。鍾氏朝他道:“楚家沒有那麼多的虛禮,陛下是大昭的陛下,回了大明宮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只要你不做錯事,我們都會當你是一家人。”

“多謝太后!”齊冶真的感動得不得了,就是他的父母也從來沒有說過護着他的話,之前與鍾氏不過幾面之緣,他這個剛定下的皇后,還不是真正的皇后,鍾氏就已經教着小公主護他了。

“虛禮就免了,我對你只有一樣要求,不要傷了陛下的心。”鍾氏走到齊冶的身邊,緩緩地說道:“你可以什麼不會,什麼都不做,只要你安安份份的,陛下和我都不會虧待你,但是,如果你做了傷陛下的事,我第一個饒不了你。”

鍾氏就只剩楚昭一個女兒,楚昭但凡有絲毫的損害都是她所不能容忍的。她和齊冶說明道白了,也是警告。齊冶只要安安份份的,她又不是胡攪蠻纏的人,必讓齊冶過得逍遙自在,反之,齊冶要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那就別怪她心狠手辣了。

“太后所言,臣都記下了。”鍾氏說得嚴肅,齊冶也答得嚴肅,沒有絲毫玩笑之意。

鍾氏點了點頭,“這樣很好,你以後會是大昭的皇后,大昭除了陛下和我,沒有任何人可以給你臉色看,哪怕是你的父母也一樣。”

這一句,與楚昭說的是那樣的相像,齊冶擡頭看了鍾氏一眼,才發現鍾氏和楚昭是那樣的相似,不僅是容貌,性情也是。不過楚昭顯得肆意一些,或許是因爲幼年有母親兄長的愛護,她想的考慮的沒有鍾氏那麼多,更隨性一些。

“你喜歡養花養草?”鍾氏把重要的說完了,不失溫和地問起齊冶的喜好,齊冶點了點頭,“臣也就只有養花養草能拿得出手的。”

鍾氏一笑,在外面人看來,這也不是什麼拿得出手的事。

218章 都是巧合148章 討要嫁妝258章 借糧救急100章 媚娘其人097章 血洗鹽田234章 拍賣競價005章 力爭食飯231章 水中刺殺079章 衛氏留京123章 冀州血夜012章 兄妹相處124章 靈堂鬧劇011章 長兄歸來043章 好好玩玩185章 欲廢帝陵087章 至平原郡262章 兩國比試086章 拒不吃藥222章 舉子打架069章 將計就計262章 兩國比試063章 賺大發了038章 惜乎女兒119章 柴太尉動165章 帝后大婚240章 天高海闊074章 教訓楚鴻105章 章武郡守144章 親征徐禹230章 雙管齊下061章 柴景作證179章 冀州來人241章 敵軍進犯250章 戰事再起099章 又要搞事069章 將計就計218章 都是巧合258章 借糧救急090章 步步經營088章 製鹽之法275章 逼宮要位084章 楚昭被擄238章 不吝教導024章 長嫂嫁到064章 梁州遇刺043章 好好玩玩225章 慢慢算賬038章 惜乎女兒262章 兩國比試261章 自薦少年246章 身世披露177章 激勵上進252章 敬酒之人059章 瑣事一二034章 不良於行078章 準備離京061章 柴景作證133章 吏部之職161章 再催立後185章 欲廢帝陵222章 舉子打架254章 閒中取樂043章 好好玩玩005章 力爭食飯173章 鍾氏震驚272章 楚昭昏倒168章 打架鬧事045章 馬場騎馬064章 梁州遇刺025章 賤招層出119章 柴太尉動197章 幕後之人249章討回公道275章 逼宮要位175章 殘酷真相264章 一屋不掃009章 捉周趣事144章 親征徐禹233章 滿載歸來004章 四腳朝天048章 護國住持011章 長兄歸來013章 以物教人257章 有朋遠來017章 祖母心思225章 慢慢算賬128章 藥坊爭權267章 針鋒相對007章 神童其名028章 楚氏出手158章 刺客來了040章 楚章瘋了225章 慢慢算賬173章 鍾氏震驚216章 大義滅親104章 海盜再來146章 求仁得仁134章 冀州之亂219章 遷入皇陵108章 璐王逼宮
218章 都是巧合148章 討要嫁妝258章 借糧救急100章 媚娘其人097章 血洗鹽田234章 拍賣競價005章 力爭食飯231章 水中刺殺079章 衛氏留京123章 冀州血夜012章 兄妹相處124章 靈堂鬧劇011章 長兄歸來043章 好好玩玩185章 欲廢帝陵087章 至平原郡262章 兩國比試086章 拒不吃藥222章 舉子打架069章 將計就計262章 兩國比試063章 賺大發了038章 惜乎女兒119章 柴太尉動165章 帝后大婚240章 天高海闊074章 教訓楚鴻105章 章武郡守144章 親征徐禹230章 雙管齊下061章 柴景作證179章 冀州來人241章 敵軍進犯250章 戰事再起099章 又要搞事069章 將計就計218章 都是巧合258章 借糧救急090章 步步經營088章 製鹽之法275章 逼宮要位084章 楚昭被擄238章 不吝教導024章 長嫂嫁到064章 梁州遇刺043章 好好玩玩225章 慢慢算賬038章 惜乎女兒262章 兩國比試261章 自薦少年246章 身世披露177章 激勵上進252章 敬酒之人059章 瑣事一二034章 不良於行078章 準備離京061章 柴景作證133章 吏部之職161章 再催立後185章 欲廢帝陵222章 舉子打架254章 閒中取樂043章 好好玩玩005章 力爭食飯173章 鍾氏震驚272章 楚昭昏倒168章 打架鬧事045章 馬場騎馬064章 梁州遇刺025章 賤招層出119章 柴太尉動197章 幕後之人249章討回公道275章 逼宮要位175章 殘酷真相264章 一屋不掃009章 捉周趣事144章 親征徐禹233章 滿載歸來004章 四腳朝天048章 護國住持011章 長兄歸來013章 以物教人257章 有朋遠來017章 祖母心思225章 慢慢算賬128章 藥坊爭權267章 針鋒相對007章 神童其名028章 楚氏出手158章 刺客來了040章 楚章瘋了225章 慢慢算賬173章 鍾氏震驚216章 大義滅親104章 海盜再來146章 求仁得仁134章 冀州之亂219章 遷入皇陵108章 璐王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