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暗自心驚

楊箏進門的時候。俞宛秋眼裡閃過一抹訝色,原以爲她直接從營醫館過來,聲音又那麼急切,樣子應該很樸素纔對。誰知人家穿着秋香色緊身襖,墨色彈花百襉裙,外罩一件寶石藍羽緞披風,圍着脖子一圈白狐毛,顯得既華貴又俏皮。鬢邊一朵玉蘭花簪,梳着最時興的鳳仙髻,兩頰還上了胭脂,嘴脣也好像點過淡淡的鉛紅。

俞宛秋不相信她在醫館裡穿成這樣還能做事,一看就是特意打扮了再來的。不過呢,姑娘家愛打扮也正常,誰說營醫就必須灰頭土臉的?趙延昌讓她招募女兵的目的之一,就是給長期征戰的士兵們養養眼,給各級將領們提供候選夫人的。

所以她只怔楞了片刻就開口問:“楊醫士,出什麼事了?”

楊箏的目光在屋子裡飛快地掃了一眼,然後跪下道:“太子妃殿下,營醫館從昨天到今天,一共收治了四個咳血的病人,屬下不敢隱瞞。特來稟告。”

俞宛秋又小小地驚詫了一回,這話聽起來就像她是營醫館的負責人,可她明明是新加入的,營醫館的頭頭是吳醫正。

這種怪異感同樣只停留了很短的時間,因爲楊箏提供的消息太驚人了,讓俞宛秋立刻想到了“肺結核”。這個病放到現代固然可以治癒,在古代卻是不治之症,俗稱“癆病”,只要患上了,基本上只能等死。

俞宛秋努力穩住自己的聲音問:“幾個人的症狀和病因都一樣嗎?”

楊箏很肯定地告訴她:“一樣。都是先覺得冷,咳嗽,白天發燒,晚上盜汗,有些底子好的,咳着咳着就好了。這四個,從十月初咳到現在,本來只是咳痰,這幾天大風大雪,越發加重了,開始咳血。”

肺結核的症狀俞宛秋多少了解一些,從楊箏的描述來看,十有八九是了。

若是別的病還強點,可肺結核就跟出痘一樣,是會傳染的!不只可以通過空氣-呼吸道,還可以通過器皿,比如共用的餐具傳染。

以前的秘密軍營時期,這些人都是同桌吃大鍋飯的。自她隨軍以來,堅決貫徹“餐具自備”制度。飯菜還是一起煮,但碗筷自備,到開飯的時候,各人拿着自己的碗去打飯,就像現代的軍營一樣。

如此一來,就得自己清洗和保管碗筷,所以剛開始實行的時候是有怨言的,只有伙頭軍心懷感激,因爲減輕了他們的負擔。士兵用的是瓷碗,不僅重,隨軍遷徙時很容易損壞。

到營中出現傳染病的時候,“餐具自備”的好處就顯出來了。要不然的話,那四個人所在的小隊必須全部隔離,現在則只需要隔離他們四個。

出了這樣的事,俞宛秋自然先去營醫館。

一路上,她的心情很沉重。來自南方熱帶地區的士兵短期內接受不了北方的寒冷氣候,這本在意料之中,征伐樑國的第一年冬天對趙國士兵而言絕對是個考驗。但她只想到了長凍瘡,傷風感冒,甚至肺炎。卻沒想到,才十月下旬,就有人得了肺結核。十一月和十二月只會比現在更冷,到那時,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倒下?不是死於戰場,而是死於水土不服,那些得病的士兵肯定很不甘心吧。

接下來要怎麼辦?難道把隊伍拉回去,等明天春暖花開時再打過來?

才一動念,她立刻否決了這個想法。

樑國的西北軍就囤集在景州邊界,前鋒已經進入了他們還沒佔領的衢州北部幾個縣府,只要他們退回去,這幾個月辛苦打下的江山很快就會被西北軍“光復”,他們明年又得從頭來過。

明年再來,恐怕就沒這麼容易了,樑國近幾個月一直在擴充軍隊,不只上京,各州府都加強了戰備力量。淪陷過一次再收回的土地,肯定比以前更難攻克,就拿衢州爲例,如果趙軍這次棄守,下次再來,聲東擊西的戰略就沒用了。

士氣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著名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就很說明問題。 而她,實在不願意和親愛的夫君把一年年的光陰都浪費在戰場上,不是怕苦怕累,而是無法想象一輩子都過着刀口舔血的日子。

所以不能因爲部分軍人畏寒就退兵,除非趙國永遠偏安一隅,否則。明年再帶兵過來,幾個月後,一樣是冬天。今年不能克服的問題,明年、後年也一樣。征伐樑國之旅會變成沒有盡頭的重複,除勞命傷財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意義。

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轎子到達營醫館門前時,俞宛秋的神情已經由出門時的茫然轉爲堅定。事已至此,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撐下去,決不能打退堂鼓。士兵不耐寒,就抓緊操練;樑軍打過來,就拼死還擊,即使暫時無法贏過他們,能拖到明年春上,就是勝利。因爲西北軍的職責是鎮守西北的,在通向西域各國的道路冰消雪融之前,他們必須趕回去。

俞宛秋忽然想到:西北軍是爲樑國鎮守西北邊疆的,如果樑國不存在了,他們爲誰鎮守呢?

她的眼睛陡然一亮,因爲她發現,趙國軍隊和樑國西北軍,並不只存在“你死我活”這一種可能。

若能說動陳致遠在西北稱帝,他們眼前的危機就可迎刃而解。將來的形勢更是一片大好。失去了西北軍的樑國不足爲懼,至於陳致遠,只要他不帶兵侵入中原,他要長期佔領西北都不成問題。

當然,這只是她的個人想法,趙延昌不見得會答應,樑瑾瑜也不會。他們這些當皇帝的都有獨霸天下的野心,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她只是個小女人,只求儘快度過眼前難關,讓她和趙佑熙從這場戰事中脫身而出。

她是真的很討厭打仗。討厭到處奔波,她相信趙佑熙也跟她一樣。他是個單純的人,享受單純的愛情,單純的生活,他沒有野心,不喜歡玩弄權術。作爲他的妻子,她希望自己的夫君早一點過上真正想過的日子——比如,他們搬去紅豆院,他繼續醉心武學,她則讀書,編書,順便照管一下店鋪。

“太子妃殿下,吳醫正來了。”

俞宛秋收起所有的情緒,屏退從人,正色問眼前的灰衣大夫:“四個都是癆病?”

醫正叫吳叔仁,聞言立刻點頭:“是,其中有一個還是陸二將軍的隨侍。”

“啊,那陸二將軍……”俞宛秋有些慌張,因爲趙佑熙出門前還曾提到,讓陸家兄弟巡城,他現在很有可能正跟陸滿屯在一起。

吳叔仁垂首回道:“微臣問過了,陸二將軍還好,連咳嗽都沒有。”

俞宛秋吁了一口氣,然後把話題轉回幾個士兵的病上:“沒有辦法治好嗎?”

吳叔仁直搖頭:“沒有,家境富裕的得了這個病,還會請醫調治,移到僻靜處養着,讓他吃好喝好,直到死爲止。貧窮之家若有人得這病,有些連飯都不給吃,就活活餓死。也不是心狠,這病過人,誰靠近他誰染上,誰染上誰死,也是沒辦法的事。”

俞宛秋嘆息:“那就只有隔離了。飯還是要給的,湯藥也別斷了,就算治不好。起碼他們心裡好受些,他們爲趙國而戰,太子和我,不到最後,都不會拋棄他們的。”

吳叔仁跪下道:“太子和太子妃愛民如子,微臣敢不盡心竭力?但到底是過人的病,找房子、熬藥、送飯等微臣都會安排的,此地既然有癆病患者,太子妃殿下不宜久留,微臣恭送殿下!”一面說,一面直起身子,拱手做送別狀。

俞宛秋很是過意不去,試探着問:“可以讓我看看他們嗎?”

吳叔仁嚴辭拒絕:“微臣代他們四位謝太子妃殿下隆恩,太子妃就算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是軍中統帥,身系趙軍乃至整個趙國的安危,不能有任何閃失。”

“你說得在理,那我就不去了,你替我跟太子殿下好好照顧他們。”

其實即使探望病人,她也會遮住口鼻,就那麼一會兒功夫,不可能染上。她何嘗不知道傳染病的可怕和自己夫君身份的特殊性。

既然營醫堅決反對,她也沒再堅持,走的時候交代他們,儘快在軍中做一次普查,但凡有發燒、咳嗽、盜汗等現象的,一律重點觀察。

如果天氣暖和點,她可以把那幾個病人送回南方去,讓他們在濟慈院養着。可現在正值封城,又是這樣的天氣,他們只能繼續留在北方,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成問題。

營醫館門口,戚長生打起轎簾問:“太子妃,接下來是不是去書院?”

“先回去吧。”

她現在擔心的是,陸滿屯到底有沒有染病。那兄弟倆的伙食是單獨開的,他們是土匪頭子的後代,平時就喜歡跟手下稱兄道弟,不排除共用餐具的可能。

陸家兄弟是趙軍中僅次於趙佑熙的將領,要是他們染上了肺結核,這場仗沒法打了。

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47章 事不過三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13章 安南舊話第89章 衝冠一怒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5章 流言四起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91章 亂作一團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9章 正式入學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55章 新的麻煩第20章 婆媳鬥法(一)第6章 不如歸去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79章 兒女婚事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19章 互相安慰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196章 碎日浮花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17章 琴動春心暗戀成傷第10章 學堂派系第11章 莫名敵意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72章 帝后情孽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04章 預備開府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36章 婚期在即趙思堯番外一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2章 繡娘凝碧第280章 小牛成婚第66章 不眠之夜第202章 人外有人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121章 宛秋入府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55章 新的麻煩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141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九十二章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10章 學堂派系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16章 狹路相逢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120章 父子傾談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84章 謊言成真第28章 會錯了意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300章 心思如塵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16章 狹路相逢第184章 年前瑣事第325章 塞翁失馬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330章 攜手同歸
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37章 憂心忡忡第47章 事不過三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13章 安南舊話第89章 衝冠一怒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5章 流言四起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91章 亂作一團第214章 故人到訪第9章 正式入學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55章 新的麻煩第20章 婆媳鬥法(一)第6章 不如歸去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79章 兒女婚事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19章 互相安慰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196章 碎日浮花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17章 琴動春心暗戀成傷第10章 學堂派系第11章 莫名敵意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72章 帝后情孽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04章 預備開府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36章 婚期在即趙思堯番外一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54章 靜觀其變第12章 繡娘凝碧第280章 小牛成婚第66章 不眠之夜第202章 人外有人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121章 宛秋入府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55章 新的麻煩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141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九十二章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10章 學堂派系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256章 還是盟友第16章 狹路相逢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120章 父子傾談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84章 謊言成真第28章 會錯了意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300章 心思如塵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16章 狹路相逢第184章 年前瑣事第325章 塞翁失馬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26章 陰差陽錯(二)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330章 攜手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