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書齋私會

住進毓秀齋的俞宛秋如魚得水。晚上簡直不想睡覺,因爲裡面有大量藏書,都是她父親早年讀過的。很多書上還有她父親的眉批,其中最早的是四十多年前,也就是俞慕凡幾歲時的筆跡。

俞宛秋決定走的時候,想辦法把這些書也帶走一些,再抽時間把書上的眉批,夾在書頁間的尺牘,便條,妙手偶得的佳句,好好整理一下,出版成一部書。狀元郎、前知府大人的遺墨,應該是有價值的。而她自己,也該爲這具身體的父親做點事,她手裡的那些錢,可都是這位父親掙下的。

俞慕凡把大批藏書留在老宅,又在老家置下大量田產,已經爲將來養老做了充分準備。他在任所遙望故鄉時,是否也曾像陶淵明那樣低吟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可惜他死得太早,今生歲月匆匆結束在宦海浮沉裡。沒來得體會做田舍翁的自由與幸福。

坐在父親昔日苦讀的書齋裡,俞宛秋既替父親難過,又替自己慶幸。

有一句話說:世間從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果然如此!她來俞府的第二天,就在這座陰森**的百年老宅裡尋到了一處“閬苑福地”。以後的日子,就再不是煎熬,而是享受。享受安靜,享受一院竹影,一園花香,因爲書齋左邊是竹園,右邊則是花圃。

俞府之人,在俞慕凡離家幾十年又死後七年,仍把他的書齋裡裡外外都保存得這麼好。他們對自己或許無情,對家族唯一的狀元,卻是敬愛有加的。

俞家與沈鵑的是是非非,俞宛秋這兩天想了很多,並不認爲責任全在俞府。他們使毒害人固然該死,嫡母沈鵑呢?如果她的生身之母何姨娘真是沈鵑害死的,沈鵑照樣難逃殺人兇手之嫌。而她自己,更是沒有立場替沈鵑向俞家尋仇,因爲沈鵑可說是她的殺母仇人,儘管沈鵑後來疼她如己出。殺母奪女,身爲女兒的那個人,夾在中間委實難爲,恩仇兩難顧。

當然沈鵑的恨意,俞宛秋也能理解。她和俞慕凡做了十幾年恩愛夫妻,半途卻跑出一位美貌癡情的女子。還是親戚家的嫡出小姐,不顧身份,哭着喊着要給她丈夫做妾。婆家遂以她無子爲由,把這位跟她丈夫“更像一對璧人”的美女送到她丈夫身邊,並且很快就懷上了孩子。看着丈夫的寵妾每日挺着肚子和她丈夫秀恩愛,沈鵑心裡還不跟螞蟻啃似的,恨意瀰漫的結果,是等不及生下傳宗接代的兒子,就趁着生產的機會把何姨娘解決了。

設身處地地想,如果現在冒出一個女人做了趙佑熙的寵妾,淡定如她,也免不了變成妒婦。除非絕然遠離,從此眼不見,心不煩,否則,終有一天變成毒婦,那種日日夜夜被人用鈍刀子剜心的感覺,能把聖女逼瘋。

至於俞慕凡留下的鉅額遺產,他父母本就有權繼承一部分。沈鵑卻把這些財產二一添作五,一半給了沈家,一半給了俞慕凡的女兒。甚至可能,給沈家的還多一些。真要論起來,沈家憑什麼得到那麼多,俞家卻一點也分不到?俞狀元可是俞家供出來的。

而沈家也可以說,若沒有我家這個大後臺,俞慕凡怎麼可能得到那樣的肥缺?僅靠狀元頭銜,他頂多留在翰林院做個吃不飽餓不死的編修,他的錢是靠我們沈家的提攜才撈到的!

總之,各有各的理,一筆糊塗賬。她這個穿越者就別替古人擔憂了,好好把這次危厄度過去是正經。她又不是真正的俞宛秋,生身父母也好,嫡母沈鵑也好,她一個都沒見過,恩仇的感覺都淡,犯不着把別人的事攬在自己身上。

如果俞府的人不再招惹她,等事情了了她會悄悄地走,就當是看在父親面上,放他的父母兄弟一馬;如果她都這麼“可憐”了俞府還忍心加害,說明這個家族已經從頭爛到腳,根本不值得饒恕,她會老賬新賬一起算。

俞宛秋住在俞府的第二天晚上,她的親親夫君又來找她了,而且表現得很激動,大概在危險的環境裡偷偷幽會能給人不一樣的感覺吧。

事畢之後,卻是半晌無言,弄得俞宛秋心裡也酸酸了。因爲她知道,趙佑熙明早就要動身趕往下一個軍營,他們可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的分離。見一面都難,因爲自己會北去蘇城,他則一路向南,向南。

不過那些都是以後的事,眼下之急,是確保身邊這人的安全,只要人在,他們總有相聚的一天。於是她試着跟不講理的傢伙講理:“朝廷的密探隨時都會出現,要是你在我的牀上被捉,我這輩子都不會心安。”意思是,希望他不要留宿,快點回到營地去。

其實兩個人心裡都明白,哪來的“被捉”,朝廷要麼找不到人,找到了絕對會當場誅殺。

見小妻子憂戚不安,趙佑熙安慰道:“別擔心,那些人至少還要五六天才能到。”說到這裡忍不住笑了起來,語聲中帶着一絲得意,“我派一個手下扮成我的模樣在九江出沒,他們得到消息後立刻繞道去了九江,不把九江翻個遍不會南下。”

“萬一他們兵分兩路呢?”

“沒有,我的人一路盯着的,可以確定他們都趕到那邊去了。我是那麼好捉的嗎?他們全部一起上都沒把握了。還分成幾路?找死啊。”

俞宛秋也早就發現了這個現象:朝廷的刺客對趙佑熙的武功相當忌憚,誰也不敢強出頭逞英雄,生怕落單了,一旦遭遇世子,會頭一個成爲世子的刀下亡魂。所以他們喜歡抱團行動,有組織地進攻。

可她依然擔心:“萬一他們從本地直接調派呢,比如從祁門縣衙裡臨時抽調幾個能幹的捕快過來。”

“幾個捕快?”趙佑熙像聽到了什麼好笑的話,又提醒她:“要這樣,你的事也照樣包不住啊,本地人哪個不知道你是昨天才進俞府的,中間十幾天去了哪裡?很引人遐思哦。”他懶得跟笨丫頭解釋。江南一帶,北方朝廷的皇權早就形同虛設,這邊的人,奉安南王府爲尊,若調來縣衙的捕快,即使世子大搖大擺在他們面前走,他們也會假裝沒看見。

俞宛秋本來心事重重,聽到最後一句,又被他逗笑了,強詞奪理地說:“遐思什麼呀,我還有一個莊子,就說去那邊收租不行啊。”

“行,這麼會收租,等回南府後,把我名下的產業都交給你。我正好不想管這些,每次看見管家抱一摞賬本進書房,頭都是大的。”

“你又沒分府,怎麼名下還有產業?”攬月山莊好像就是他名下的。

趙佑熙告訴她:“都是每年生日父王賞下的,十歲以前是錢物,十歲以後,每年一處產業,田產,鋪子,莊園……父王希望我慢慢學着打理,將來也好接手王府的偌大家業。”

俞宛秋很是贊同王爺的做法:“管理確實是門學問,需要累積經驗教訓。先給你一處兩處,哪怕沒管好,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要不然,什麼都不讓碰,突然一下子把王府全部交到你手裡,就你這莽撞的性子,把王府的產業都玩沒了。”

趙佑熙不高興了:“我的性子很莽撞?嗯?”

“不是”,俞宛秋一時說漏嘴,就知道霸王要計較,緊急調動庫存詞彙,實在找不到諧音的,只好臨時改爲拍馬屁:“我是說。我家相公很威猛。”

得到心愛的妻子此等評價,趙佑熙喜之不勝,漏*點飛揚,把懷裡的溫香軟玉再次壓在身下,剛要梅開二度,窗外傳來了輕輕的敲擊聲。

慾求不滿的某人發出一聲低咒,但也知道輕重緩急,抓起外衣披在身上說:“進來吧。”

窗外立刻跳進一個黑衣人,躬身抱拳道:“大營那邊來人了,說收到王爺的傳書,府裡那幾個太監已經走了,王爺正連夜朝這邊趕來,要陪同世子去亳州大營。”

“我走時怎麼不稟報?”

“天快黑了才收到,趕去世子寢居時,世子已經走了。”

今晚他的確走得早些,因爲想到明天就要分別,想和丫頭多待一會兒。手下追着送書信過來,沒他的腳程快,剛好讓他卡在這種要命的時候,真是…霸王世子何曾吃過這種啞巴虧,氣得一捶桌子。

侍衛忙跪下請罪:“屬下該死,半夜打擾世子和世子妃。”可是這等重要的消息不稟報,誤了大事更失職啊。

“你下去吧,到外面好好守着”,趙佑熙原也不是要責怪誰,只是心裡憋得難受。

俞宛秋見侍衛走了,纔開口道:“既然你父王明早要來,你還是趕緊回去吧。”

趙佑熙原是打算明早就從這裡動身的,可如果有父王在,就怕他知道了會責怪:爲了私會妻子,把自己送到風口浪尖上,連命都不要了?

父王罵他幾句倒沒什麼,他怕的是,父王因此對兒媳婦有了不好的印象。

趙佑熙嘆息着把小妻子抱在懷裡,哪怕他們已經成親,到現在爲止,家裡三個長輩,統共也就只有父王支持。萬一連父王都對丫頭有了不好的看法,丫頭將來的處境會變得很艱難。

父王就他一個兒子,對他只有心疼,容易理解他的衝動舉止,可不見得對丫頭也能同樣的寬容。比如,認爲她糊塗不曉事,不知規勸,這種危急的情況下還纏着世子,分明就是狐媚子。他不能讓丫頭背上這樣的罵名。

爲了免生事端,趙佑熙縱有千般不捨,也只得起牀,依依作別而去。

————————分隔線——————————

八月的第一天,努力加更,順便求求粉紅。

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63章 裴氏示好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20章 婆媳鬥法(一)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33章 各出奇招第32章 夫妻閒話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219章 祖孫嫌隙(一)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279章 女大當嫁第65章 世子回京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99章 附加條件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4章 被相親了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54章 靜觀其變沈涵淨番外一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83章 險遭綁架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4章 書館偶遇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99章 附加條件第31章 祖孫嫌隙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34章 各懷心思第22章 主僕合計第184章 年前瑣事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11章 誰先下手第140章 甜蜜片段第325章 塞翁失馬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79章 兒女婚事第243章 深夜馳援(二)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13章 安南舊話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2章 主僕合計第236章 翠衫將軍另一個簡介第85章 說走就走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56章 飛鴿傳書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3章 靜齋家塾第82章 懷璧其罪第243章 深夜馳援(二)第27章 婉拒婚事第60章 一波三折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37章 憂心忡忡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65章 世子回京第96章 初到江南第16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黃花魚宴第177章 夜語默默
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63章 裴氏示好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20章 婆媳鬥法(一)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33章 各出奇招第32章 夫妻閒話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219章 祖孫嫌隙(一)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279章 女大當嫁第65章 世子回京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99章 附加條件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4章 被相親了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54章 靜觀其變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54章 靜觀其變沈涵淨番外一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83章 險遭綁架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4章 書館偶遇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99章 附加條件第31章 祖孫嫌隙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34章 各懷心思第22章 主僕合計第184章 年前瑣事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211章 誰先下手第140章 甜蜜片段第325章 塞翁失馬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79章 兒女婚事第243章 深夜馳援(二)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323章 亡國之後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97章 歪打正着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13章 安南舊話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2章 主僕合計第236章 翠衫將軍另一個簡介第85章 說走就走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56章 飛鴿傳書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3章 靜齋家塾第82章 懷璧其罪第243章 深夜馳援(二)第27章 婉拒婚事第60章 一波三折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37章 憂心忡忡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65章 世子回京第96章 初到江南第16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黃花魚宴第177章 夜語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