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攜手同歸

樑瑾瑜剛運起輕功,就有數道身影朝他飛撲過來。他只得生生收住縱起之勢,在空中一個側翻,落到院牆下面,以院牆爲依託,面向對手站定。

趙佑熙從樹梢躍下,走到他面前說:“男人之間的事,不要牽扯到老弱婦孺,這是世間大義,也是江湖規矩。你的嬪妃們,我可一個都沒動,好好地打發她們走了,你如今擄掠我的妻子,就不怕天下人恥笑?”

樑瑾瑜不僅毫無愧色,還出言相譏:“該恥笑的是你,堂堂一國太子,號稱武功天下第一,卻保不住自己的妻子,你有什麼資格擁有她?”

趙佑熙看向俞宛秋,聲音感傷而又溫存:“你遇難時,我不在你身邊;你失蹤了,我這麼久才找到你,是我對不起你可要我就此放棄你,我真的做不到。”

俞宛秋在他出現的那一瞬就已經紅了眼眶,此刻更是淚落如雨,哽咽道:“你若放棄我,纔是真的對不起我。我什麼都不怕,只怕你放棄我。”

樑瑾瑜長嘆了一口氣,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拔出腰刀擱在俞宛秋頸上說:“對不起,我也不想放棄你,與其眼睜睜地看你走,不如跟你一起死,黃泉路上,咱們再做恩愛夫妻。”

眼見趙佑熙被“恩愛夫妻”刺激到,情緒開始變得不穩定,俞宛秋生怕他吃虧,更怕他誤會自己跟樑瑾瑜有什麼。情急之下,把心一橫,不僅不退縮,反朝刀刃靠過去,嘴裡恨聲道:“死就死自從被你劫持過來,我早已生不如死但我死了也是趙佑熙的亡妻,遺體葬在趙家墓園,與你有什麼相干?”

樑瑾瑜沒料到她如此烈性,拿刀的手慌忙讓開,另一隻手想去摸她頸間,看到底有沒有傷到。俞宛秋卻在他雙手鬆開的一霎那就地一倒,耳朵裡只聽見四面八方傳來簌簌聲,至於她自己,早被趙佑熙抱住,一起滾落到幾丈開外的地方。

待她重新站定,樑瑾瑜所立之處已籠罩在密密麻麻的箭雨中。

樑瑾瑜的功夫果然了得,手上那把並不長的腰刀被他舞成了一團光圈,到俞宛秋從地上爬起,他竟然還毫髮無傷。

不過,人的體力終究是有限的,不知過了多久,“光圈”終於出現裂隙,首先一箭中在肩頭,接着是大腿,而後上腹,下腹,胸口……光圈徹底消失了,樑瑾瑜單膝跪倒在地,弓箭手們還在繼續射擊。

俞宛秋再也看不下去了,大喊一聲:“停”

一切聲音止息。

俞宛秋轉向趙佑熙,用哀懇的語氣說:“他雖然擄掠了我,但一直以禮相待,不曾有過絲毫的猥褻和侵犯。他曾是我們的盟友,也做過一國之君,求你不要讓他死得太難看,給他保留一點最後的尊嚴吧。”

躺在血泊中的樑瑾瑜聞聽此言,嘴角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腦袋向旁邊一歪,緩緩閉上了眼睛。

趙佑熙朝謝長寧努努嘴,謝長寧走過去,伸手到樑瑾瑜鼻子底下試了試,然後對趙佑熙點了點頭。

俞宛秋彎腰拾起地上的衣包,裡面的野菌野果早被人踩得稀巴爛,她提起衣服抖開,輕輕蓋在樑瑾瑜身上,眼裡盡是不忍。趙佑熙走過來說:“別擔心,會有人安葬他的。”

“嗯,我們走吧。”

她不敢多做停留,怕自己會忍不住哭出來,讓趙佑熙疑心她對樑瑾瑜有情,其實她真的只是普通人皆有的惻隱之心。

他們的背影在陽光下漸漸遠去,山風吹來,蓋在樑瑾瑜身上的衣服漸漸滑落,最後鋪展在一叢小樹上。

衣服本就被菌末果汁染得斑斑點點,如今更添上了梅花一樣鮮豔的印跡,在風裡招展如一面旗幟。

俞宛秋回宮已經整整三個月了,除了對樑瑾瑜的愧疚,外界的議論更讓她深深不安。

記得剛回來時,所有人都是一副“活見鬼”的表情,以往恨不得撲上來舔她腳趾的人,如今退避三舍尚嫌不足,就像生怕被她“上身”一樣。

待終於確定她是人不是鬼後,眼神更怪異了,時不時地偷偷打量。

這些都可以不理睬,畢竟,她還是太子妃,那些人適應幾天後,照樣恢復了諂媚相,爭着安慰她、討好她。

真正讓她煩惱的,是鋪天蓋地的謠言,說得繪聲繪色,好像親眼看見她被人侮辱了一樣。偏偏謠言這東西,無孔不入、無處可查、無法可想,任你再有權勢也莫可奈何,只能在時間裡慢慢煎熬,等待人們最終對此事失去興趣。

可轉眼三個月過去了,謠言不僅沒停歇,反有變本加厲之勢,而且已經演變出數個版本。更有無名士寫成戲文,只差公開上演“太子妃秘史”了。

俞宛秋只慶幸兩個孩子都是在那之前生的,要不然,連孩子的血統都會被質疑。

就在她閉目苦思對策之際,曹大海在外面稟道:“太子妃殿下,張總管來了。”

俞宛秋三步兩腳迎出去,着急地問張懷安:“是不是兩個孩子……”

張懷安笑道:“您別擔心,兩位殿下都很好,是皇上想見您。”

俞宛秋心裡一咯噔,皇帝公公單獨傳見她,爲什麼?

自她遇劫歸來,皇帝對她態度大變,雖不至於斥責她“爲何沒有以死殉節”,但顯而易見的冷淡,她如何察覺不到。

趙延昌沒有像以前那樣,在啓泰殿的書房,甚至孩子們的遊戲間接見她,而是轉到文泰殿的側廳,給她分析了一通國內國外的形勢。俞宛秋見公爹神色不豫,以爲他責怪自己扯了太子後腿,忙跪下道:“臣媳也勸過太子的,他說想留在這裡陪陪孩子,等阿旦過完兩歲生日再動身。”

趙延昌點點頭:“北方初定,光是軍師和幾員大將留守肯定不行,必須得太子親自坐鎮。”

“是,臣媳明白。如果父皇覺得情勢緊急,不能等到阿旦生日,臣媳今晚回去後立即收拾行李,明早就陪太子北上。”

趙延昌似笑非笑地說:“自己孩子的生日,你這個當孃的都不陪他過?”

俞宛秋一時沒反應過來,趙延昌直接道明:“你留在這裡陪阿旦過生日,讓太子先走吧。”

“是”,俞宛秋哪敢有半點異議。

趙延昌總算恢復了昔日的慈父形象,開始談笑風生,俞宛秋卻戰戰兢兢的,不知皇帝公爹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明明一開始臉爛得可以,怎麼又突然親切有加。

果然,估摸着兒媳婦已經漸漸鬆懈了心防,趙延昌便說出了今天召她來此的目的:“你留在南都,太子身邊不能沒人侍候。朕昨晚已經圈定了幾個人選,今早讓司禮監準備冊封典禮,等名份定下來了,就讓她們隨太子去上京,你也好安心在這邊照顧孩子。”

見兒媳不吭聲,又語重心長地說:“你放心,不管你出過什麼事,都不是你的錯,我這個做公公的,並非不通情達理之人。更何況,你對皇室有功,生下了兩個好孩子,朕都喜歡得很,所以朕可以向你保證,不管未來有多少女人進東宮,太子妃始終是你的。朕甚至可以向你保證,未來的儲君,一定是堯兒,你且放寬心,不要胡思亂想。好了,你去吧,把我的話好好琢磨一下,看是不是這個理。”

俞宛秋迷迷瞪瞪地退下,晃晃悠悠地回到同心殿,一頭栽倒在牀上起不來了,晚飯也沒吃,渾身燒得火滾。等趙佑熙聞訊趕回時,發現他的妻子已經神志不清了。

御醫診斷的結論是,太子妃長期鬱結於心,身體底子本就虧了,又似突遭嚴重打擊,一時支撐不住,纔會病勢沉重。

問明情況後,趙佑熙怒衝衝地闖到啓泰殿,父子倆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爭吵。

張懷安守在門口不許人靠近,然後就見太子一陣風似地卷出來,厲聲吩咐手下備車,他要帶太子妃去靖蘭城療養。如果有人膽敢追過去打擾,他就索性移居普蘭,反正那裡也有太子妃的產業。至於這個“破太子、爛太子”,誰愛當誰當,他不稀罕

張懷安想進去安慰一下可憐的皇上,剛把門推開一條縫,一方端硯咚地砸過來,伴隨着皇上的怒吼:“滾都給我滾遠點”

太子最後沒走成,是因爲御醫告訴他,太子妃如今的身體狀況實在不宜遠行,要走也得先把病治好了再說。

這一治就治了半個月。

半個月後,阿旦的生日也過了,趙佑熙帶着妻子一同北上。趙延昌追到望仙門,攀住船上的桅杆問:“你這次去了,幾時回來?”

趙佑熙答道:“等滅掉了北方諸國,收復了陳致遠,再把趙國國旗插遍每個海島,到那時,兒臣再回來,恭請父皇遷都上京。”

趙延昌老淚縱橫(其實他還沒老),又是欣慰又是憋屈,多優秀的兒子,他一生的驕傲啊偏偏脾氣孤拐,死活非要守着那個聲名狼藉的女人,也不知圖什麼。要說美,他給兒子挑的,哪個不是美人?

唉,他這皇帝當得可真窩囊,給兒子封了一堆良媛、昭媛、昭訓、奉儀。爲了讓兒子接受,他個個御筆親封,大半夜在燈下擬旨,寫到手腕發酸,兒子只當他放屁。

不管了,回去好好疼孫子常言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十年後,孫子只跟他親,讓那個不孝子乾瞪眼。

時光匆匆,六年倏忽而過。

今日是元宵佳節,也是靖蘭城一年一度的燈節。俞宛秋照例在雙姝館外扎綵樓,掛了許多燈,做了許多燈謎。因爲獎品格外豐厚,樓上樓下擠得水泄不通。

俞宛秋和趙佑熙站在檐下陰影裡,看着臺上的陣勢,俞宛秋笑道:“幸虧扎得牢實,要不準得把綵樓壓垮了。”

趙佑熙睨了她一眼:“東宮侍衛營的高手們幫你扎的綵樓,你還擔心會塌?”

“是,委屈你的部下了,等會賞錢再加倍,好不好?”

“他們要真在乎那點賞錢,不會跟我們來了。”

俞宛秋也深知這點,因而提議:“要不我們倆悄悄跑到普蘭去吧,留言叫他們回宮爲帝國效勞,不許再跟着我們。”

“別,你又不是沒試過……”

俞宛秋慚愧地低下頭,她出於一片好心,不想耽誤了這些年輕高手們的前程,所以和趙佑熙玩過一次失蹤。結果,只是累得他們到處找人,最後竟然根據一點點蛛絲馬跡尋到了他們的隱居之所。

從那以後,他們再也不敢偷跑了,大大方方地換地方住。冬天住在靖蘭城,夏天住南都皇宮,或其他別苑。

只是沒再去過上京。

不是他們不想看兒子,實在是有難言之隱。

前年戰事結束後,趙佑熙假裝在平定海疆的戰役中斷了腿,上表請求退居養傷。數次協商不果,趙延昌只得依言將堯兒立爲皇太孫,太子則改立爲親王。

一個因斷腿而辭掉太子之位的人,怎麼好意思活蹦亂跳地出現在大衆面前?

此時臺上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原來今日最大的獎項,一隻晶瑩剔透的玉蝴蝶,被人拿下了。

羣情激昂中,忽聽咔喳一響,有人驚呼:“綵樓要倒了”

臺上頓時亂作一團,俞宛秋和趙佑熙趕緊站出來維持秩序,驚慌失措的人們還是四散奔逃,連俞宛秋都被撞了一下,差點摔倒。

此時趙佑熙正領着謝長寧等人檢查綵樓的幾根立柱,離俞宛秋有幾步遠,俞宛秋搖搖欲墜之際,還好身旁有人及時伸出手扶住了她。

俞宛秋正要道謝,那人卻在她耳邊說:“你懷孕了,別在這裡擠,快回家去吧。”

俞宛秋幾乎驚喊出聲,眼看趙佑熙朝這邊望過來,忙閉緊嘴,只是盯着那人的背影。

那人走出幾十米遠,纔回頭向她一笑,隨即消失在人海中。

俞宛秋淚盈於睫,她果然沒聽錯,真的是樑瑾瑜。他會拿脈,所以握住她的手腕就知道,她又懷孕了。

千言萬語,只化爲一句話:你沒死,真好

——————————分隔線——————————

《繡外慧中》正文部分到此完結,首先感謝朋友們的支持沒有你們,我根本堅持不到現在。對中間的停更,我十二萬分歉疚,請朋友們原諒。

至於書裡沒交代清楚的內容,比如,沈家最後如何了,沈涵淨和她的孩子又怎樣了,堯和阿旦的成長,以及俞宛秋腹中孩子的性別……會寫成數章番外。

另,新文《兩禽相悅》已開坑,下月參加PK,

本書封面有直通車,簡介如下:

優秀特工薛琳穿越成弱質閨秀容悅,很快職業病發作,跟弒父殺弟、奪爵霸產的伯父鬥法,和哄騙她的青梅竹馬虛與委蛇,和各式各樣不懷好意的人周旋……

正當她以爲勝券在握,很快就會柳暗花明時,卻發現自己掉入了一個深如無底黑洞的大陷阱中……

第24章 被相親了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10章 學堂派系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302章 喜日插曲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2章 婚姻大事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79章 各有所懼第45章 嚴苛師傅第76章 夜探佳人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4章 當衆試探第91章 亂作一團第59章 姐妹之爭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98章 茶樓少東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57章 各有各忙第80章 回程安排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120章 父子傾談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197章 探子與賊(一)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37章 招募女兵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1章 莫名敵意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75章 乳孃之憂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17章 琴動春心第79章 婚旨來由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55章 新的麻煩第43章 玉人難至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66章 咫尺難見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5章 流言四起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16章 狹路相逢第84章 謊言成真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59章 姐妹之爭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52章 東窗事發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6章 狹路相逢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5章 流言四起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216章 來意爲何趙延昌番外一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91章 亂作一團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224章 婚事瑣記(二)第58章 山水迢迢第87章 願君平安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304章 牟翊做媒第309章 因愛生怖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77章 不得清靜第77章 不得清靜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124章 意外相遇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64章 無遮法會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214章 故人到訪
第24章 被相親了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10章 學堂派系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302章 喜日插曲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2章 婚姻大事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79章 各有所懼第45章 嚴苛師傅第76章 夜探佳人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4章 當衆試探第91章 亂作一團第59章 姐妹之爭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98章 茶樓少東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57章 各有各忙第80章 回程安排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120章 父子傾談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197章 探子與賊(一)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37章 招募女兵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1章 莫名敵意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75章 乳孃之憂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17章 琴動春心第79章 婚旨來由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55章 新的麻煩第43章 玉人難至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66章 咫尺難見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5章 流言四起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16章 狹路相逢第84章 謊言成真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65章 重歸自在(二)第59章 姐妹之爭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52章 東窗事發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6章 狹路相逢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5章 流言四起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182章 秦決心思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216章 來意爲何趙延昌番外一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91章 亂作一團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231章 坦白之後第224章 婚事瑣記(二)第58章 山水迢迢第87章 願君平安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304章 牟翊做媒第309章 因愛生怖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77章 不得清靜第77章 不得清靜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124章 意外相遇樑國官僚機構及行政區劃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64章 無遮法會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214章 故人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