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如歸去

文瀾閣事件後,俞宛秋很久沒再去靜齋,佟先生倒是找來過幾回,給俞宛秋送來了幾本新進的書,俞宛秋每次都讓蘭姨在月亮門外接書還書,口稱:“姑娘身體不適,不能見外客,還請夫子見諒。.”

其實是被那件事整怕了,俞宛秋突然意識到,佟夫子也是個正當盛年的男人,平日給沈家小姐們授課時,還在中間拉一道簾子呢。她卻不知避嫌,時常進出文瀾閣,有時還關在裡面和佟夫子談詩論詞。以前年紀小,旁人還不會說什麼,混帳世子這麼一鬧,她被貼上了成年人的標籤——都曉得勾引男人了,還能裝不諳世事的小女孩麼?

放下手裡的毛筆,俞宛秋溢出一聲嘆息,坐在旁邊做針線的蘭姨不忍地說:“姑娘好久沒出門了,這會兒都在歇晌,外面沒什麼人,不如我陪姑娘出去走走吧。”

俞宛秋朝博古架那邊的臥室看了看,答非所問地說:“昨天晚上你們都睡下後,我爬起來把幾隻從家裡帶來的箱子搗騰了一遍。”

山水園的房子是一排五間平房,三間正房兩間耳房。中間的正堂做客廳,東次間用博古架隔成兩間,後面是俞宛秋的臥室,前面是書房兼起坐間。西次間也隔成了兩個臥室,後面給蘭姨住,前面是素琴和紋繡,知墨和茗香住了一間耳房,另一間做雜物間。

俞宛秋的臥室裡,靠左砌了一張炕牀,右邊是一排箱子和櫃子,其中有八隻黑漆描金箱子是從南邊帶來的,四隻裝衣服,四隻裝着各種首飾器皿。

蘭姨有些訝異:“八隻都打開了?”

俞宛秋笑着回道:“怎麼可能?你們不在,我根本搬不動,只把最上面的幾隻打開了。”

蘭姨放下針線站起來,拉着俞宛秋的手說:“上面都是衣服,沒什麼好搗騰的,太太特意指給我看的那隻箱子放在最裡面的,我這就帶你去看,也是時候清一清了。”

“要不要喊她們進來幫忙?”其時幾個丫頭都在外間做事。

“不用”,蘭姨不僅拒絕,連房門都給關上了。

俞宛秋便不再說什麼,既然是太太特意交代的,想必有什麼貴重物品,俗話說“財不外露”,雖說是自己的丫頭,到底人心隔肚皮。

兩人合力把上面幾隻全搬下來,箱子比想象的還要沉重,累得一頭汗,才把最裡面的那隻擡到炕上放好。

鑰匙就在俞宛秋的脖子上,自她穿越成俞宛秋的那天起,她就掛着一串鑰匙,形象有點類似現代社會中雙職工家庭的鑰匙兒童。她也曾嫌累贅要取下,被蘭姨堅決制止了。

打開時俞宛秋有點興奮,不明白自己爲何忍了這麼久,大概是以前沒有生存危機吧,反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年紀又小,故而對自己的財產沒什麼概念。文瀾閣事件後,沈府的人對她日漸怠慢,其中受氣最多的是茗香,只要是她點的菜,小廚房的人必回說“沒有”、“用完了”,還奉上幾句冷言冷語:“有什麼就吃什麼,還挑挑揀揀,真當自己是主子了。”

蘭姨曾揹着姑娘找過二太太一次,二太太給她碰了個軟釘子:“是哪個不長眼的奴才這樣放肆?你告訴我名字,我親手捆了送去給你家姑娘處置。”

這叫蘭姨怎麼回話?府裡的奴才都是盤根錯節的關係,得罪一個得罪一串,她家姑娘是寄住的客人,怎麼好責罰主家的奴才。

投告無門,二太太的態度更助長了下人的氣焰,茗香稍微去晚點,廚房裡只有殘羹冷炙;早點去吧,那邊的人又滿臉不耐煩地奚落:“飯都沒蒸熟,就催上了。”

蘭姨氣不過,跟俞宛秋商量着是不是在雜物間裡起個竈,以後就自己燒火做飯。可壘竈也不是幾個女人做得來的,得請工匠,還得找管家領米糧——退一萬步講,就是她們自己掏錢買米買菜,她們也得拜託沈府的下人幫忙。

這下管家可有話說了:“是府裡的飯菜不合口味?也是啊,俞姑娘是南邊來的千金小姐,吃不慣北邊的食物,要是上次安南王妃在的時候說就好了,可以請她們介紹幾個南邊的大師傅來專門給你家姑娘做菜。”

蘭姨氣得手足冰涼,又不敢跟管家爭嘴,含着一泡眼淚迴轉時,耳朵裡還聽見後面一堆人在起鬨:“叫安南王世子給你們介紹幾個大師傅來嘛。”

“嗤,日頭明晃晃的,就做起白日夢來了。”

蘭姨回去自己關在房裡捂着被子哭了一場,什麼都沒跟姑娘說,可眼睛紅腫成那樣,俞宛秋如何看不到?心知肚明是爲了什麼,蘭姨早年夫死子亡,無牽無掛,心裡除了她再沒別人,若有委屈,也是爲她抱屈。

就在那一瞬間,她起了離開沈家的念頭。

按原來的打算,是要再住兩年的,她還不滿十三歲,離開了沈家這柄保護傘,出去了容易受人欺負,也做不了什麼事,不說別的,買個鋪子都沒人敢跟你籤文書。她想等兩年及笄之後再謀出路。

可事態發展至此,沈府已經住不下去了。她還是低估了謠言的殺傷力,所謂“積毀銷骨”,她自己可以躲在屋裡不聞不問,蘭姨和茗香她們要出門啊,何苦連累她們每天被人冷嘲熱諷地折磨。

所以,纔有了半夜睡不着覺爬起來搗騰箱子的舉動,出去不難,難的是在外面怎麼生活。她首先得清楚自己有多少財產,有沒有能力養活這些人,一個人的尊嚴重要,但前提的是不餓肚子。

俞宛秋從懷裡掏出鑰匙,試了幾次纔打開箱子上的銅鎖,揭開箱蓋,她的眼前閃過一道光亮,不是金銀財寶,而是美輪美奐的衣料。

作爲一個草根穿越者,她對絲綢皮草之類的所知實在有限,遠不如在大戶人家當養娘的蘭姨。衣料一塊塊清出來,蘭姨一件件講解:“這是雲錦”,“這是明霞緞”,“這是茜影紗”,“這是水晶狸”,“這是貉子皮,不對,是猾子皮”……

衣料清點完,底下是一隻孔雀藍的匣子,長尺許,俞宛秋拿到手裡纔看清四周居然鑲了一圈藍寶石。

用那串鑰匙中最小的一隻開匣子,居然打不開,用稍微大點的去試,纔開了,原來裡面還躺着一隻更小的匣子。

小匣子裡都是蠶豆大的粉色珍珠,俞宛秋有點小失望,還以爲是多貴重的珠寶呢,結果只是珍珠。也許是現代社會裡滿街都可看到真真假假的珍珠項鍊吧,她總覺得珍珠不怎麼值錢,蘭姨卻告訴她,這叫“南珠”,是從南洋的海里採來的,賣掉一顆就夠普通人家吃幾年了。

小匣子下面壓着一疊銀票地契,先把銀票拿出來數了一下,整整十萬兩,另加兩張地契兩張房契。

對俞宛秋而言,這已經是鉅額財富了,蘭姨卻把匣子仔細檢查了一遍,然後皺着眉說:“怎麼只有這一點呢,老爺做了十幾年官,光是在南府那兩年也不只十萬兩啊。”

俞宛秋忍不住腹誹:原來我那便宜爹是個大貪官!難怪清朝有人作詩諷刺:“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蘭姨對房契和地契也大大存疑,認爲一共才四張實在太少了,還提起舊話:“太太臨終前給二老爺的可不只四張,我親眼看到的,那麼厚一疊。”

言下之意,沈娟把大部分家財都給了孃家,留給庶女的並不多。

要是宛秋是真正的俞宛秋,也許會有點想法。可她不是,她是來自現代身無分文的何小慧,她佔了人家的身體,還得了這麼多意外之財,已經喜出望外了。有了這些財產,再結合當時的物價水平,即使她們六個人坐吃一輩子也不會山空了。

之前所有的擔憂鬱悶一掃而光,俞宛秋摩拳擦掌地說:“把這些先收起來,然後喊她們進來打包行李,我明天就去向老太君辭行。”

二太太是當家主婦沒錯,但沈府中真正的權威是老太君,即便俞宛秋先跟二太太辭行,照樣要被領到老太君面前,因爲這是大事,二太太根本不敢做主。

古代的人極重家族聲望,不管沈府的人暗地裡如何鄙棄俞宛秋,真要趕她出門又另當別論了。俞宛秋名義上是沈府的外孫女兒,又是尚未及笄的弱齡孤女,既然不遠千里投奔而來,說明外面再無別的親人。以偌大的威遠侯府,竟然容不下一個小孤女,讓人家流離失所,對素以惜老憐貧著稱的沈氏家族的聲望,以及幾位沈大人的官聲,都多多少少有些妨礙。

說得難聽點,他們情願俞宛秋因爲受不了閒言閒語而病死在沈府後園,也不願放她出去。俞宛秋若因病而死,他們可以好好安葬,還能落個義養孤女、善始善終的好名聲,就像當初死在山水園的那位孤老一樣。

——把人物稱謂做了一些調整,沈鶴夫妻是沈府第二代,故稱二老爺和二太太,因爲沈府第三代中也有不少子弟成家立業了,他們的妻子才稱某奶奶——

第75章 乳孃之憂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128章 鬱悶端午第23章 舍豆求緣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6章 不如歸去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趙思堯番外一第121章 宛秋入府第40章 賓主難契第78章 計議離府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67章 宛秋心緒第66章 不眠之夜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53章 月夜訪客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81章 脫身之計第62章 事有轉機暗戀成傷第184章 一堆亂事樑瑾瑜番外二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1章 少女長成第30章 心如裂帛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79章 各有所懼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31章 祖孫嫌隙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60章 恩人姑娘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64章 無遮法會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230章 異鄉遇親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57章 各有各忙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72章 絕處逢生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18章 黃花魚宴第42章 隔牆花影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28章 會錯了意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83章 險遭綁架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57章 各有各忙第8章 社日辯冤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80章 回程安排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另一個簡介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24章 被相親了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78章 計議離府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307章 姻差緣錯第66章 不眠之夜第279章 女大當嫁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306章 太子贏了第38章 不歡而散第42章 隔牆花影
第75章 乳孃之憂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128章 鬱悶端午第23章 舍豆求緣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6章 不如歸去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趙思堯番外一第121章 宛秋入府第40章 賓主難契第78章 計議離府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67章 宛秋心緒第66章 不眠之夜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53章 月夜訪客第129章 天各一方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81章 脫身之計第62章 事有轉機暗戀成傷第184章 一堆亂事樑瑾瑜番外二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1章 少女長成第30章 心如裂帛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79章 各有所懼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31章 祖孫嫌隙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168章 喜憂相繼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60章 恩人姑娘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64章 無遮法會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230章 異鄉遇親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57章 各有各忙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72章 絕處逢生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18章 黃花魚宴第42章 隔牆花影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28章 會錯了意第152章 行蹤暴露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83章 險遭綁架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116章 生米熟飯第57章 各有各忙第8章 社日辯冤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305章 氣壞太子第80章 回程安排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另一個簡介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24章 被相親了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78章 計議離府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307章 姻差緣錯第66章 不眠之夜第279章 女大當嫁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306章 太子贏了第38章 不歡而散第42章 隔牆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