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夫妻懇談

兩扇木格窗扉,因爲天熱,此時正大敞着,窗框距地不過一米,很好跨越。

事實上,她也的確翻過去了,只是不小心踩到長長的裙襬,整個人往前一撲……

差點是悲劇,結果是喜劇,因爲她被一個人接住了。

兩人大眼瞪大眼——不是我要篡改詞彙,實在沒人是小眼——而後一雙虎虎生威的大眼盯住一雙怯生生的大眼:“解釋爲什麼有門不走,要翻窗戶?”

理虧的人,腦袋垂得低低地囁嚅:“他們說,你很生氣,都踢人了。”

他不高興了,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我會踢你?”

她不能那麼昧着良心污衊他,這人婚前是有點魯莽,婚後卻溫柔體貼,連重話都不曾加在她身上一句,她越想越羞愧,終於哭了起來:“是我不對,不該躲着你,但我真地怕被你怨恨”

她生性冷淡自持,並不是個很合羣的人,也不介意被人孤立。在沈府時,巴不得被遺忘在山水園,免得被七姑八婆惦記;進了趙國後宮,同樣巴不得隱居在東宮,遠離那些恩怨情仇,明爭暗鬥。

誰記恨她,冷待她都沒關係,只有一個人,她受不了看他的冷眼,那是她在這舉目無親的世間最深的牽袢,和最眷戀的溫暖。

趙佑熙聽得莫名其妙:“被我怨恨?”

俞宛秋擡起掛着淚珠的小臉,先若有所思,繼而笑得如雲破月出:“原來是我想錯了。”

看着那梨花帶雨的俏模樣,趙佑熙愛憐不已,但是等等,這人的話有問題,“你到底怎麼想我了?”都嚇得要跳窗戶跑了,真過分,他是凶神惡煞嗎?

“沒怎麼想,就是怕你生氣,呃,你怎麼跑到窗戶後面去了?”她怎敢說實話,只好努力轉移話題。

他也不敢說實話:他心裡難受,只想早點見到她,很煩應付外人,尤其是那種不會看臉色,一個勁纏上來獻殷勤的厭物。得知她在跟醫館的人議事,他索性繞到後面去,省得碰到那羣天生話嘮的大夫。

所以說,窗子本是他先看中的,他打算等房裡的客人走後再跳進來。誰知他還沒跳進,有人先跳出去了,哎,誰叫他們是夫妻呢,就是心有靈犀。

雖然心裡得意,他可沒被她糊弄過去,板着臉讓她“把話說清楚”。

俞宛秋深吸一口氣道:“我先把常家那老兩口安排一下,再跟你在車裡談,好不好?”

既然他追了過來,常伯兩口子只好另約時間了,而要跟他談的話,事涉皇家機密,不適合在醫館進行。

於是招來周長齡吩咐道:“你去找戚長生,讓他把常老夫婦送到貴賓館去,就說是我的貴客,讓他們好好招待。如果我今天抽不出時間的話,最遲明天會去看他們。”

“是”,周長齡領命而去。

兩人上了車,俞宛秋主動提起太后的病,試探道:“現在是母后在太后的病榻前侍疾,你看,我要不要也去?”

不是她喜歡自找苦吃,而是深知自己所處的年代有怎樣的規矩。

古時侯的孝子賢孫,講究“藥必親嘗”,“事必恭親”,可趙延昌和趙佑熙地位非凡,要操勞軍國大事,不可能丟下朝廷和軍隊,跑去慈懿宮守着太后。

那麼,在他們心裡,在世人眼裡,是不是就該“夫不能任事,妻代其勞”,尤其是在有皇后專美於前的情況下?

趙佑熙的回答是:“你去幹什麼,太后那裡多的是人,比我們東宮只多不少。”見俞宛秋沒吭聲,又道:“若連照顧一個病人都要太子妃親力親爲,宮裡養那些閒人是幹什麼用的?不如統統攆出去好了。”

俞宛秋頗有些意外,以前只知道他爽朗單純,但終究是古人,跳不出那些條條框框,沒想到他這麼開明。

即使如此,她還是強調:“可母后天天守在那裡的。”

趙佑熙面無表情地說:“別跟她比,她那是做給父皇看的。”可能覺得不該這樣說自己的親孃,嘆了一口氣道:“我們以後每天去看看太后,陪她說說話就行了,至於煎藥喂藥,自有下人去做,你不需擔心。”

俞宛秋突然想起太后的眼神,遲疑了一會兒,還是說:“太后昨天好象看了我一眼,我覺得,她並沒有完全糊塗,在某些時候是清醒的,只是說不出來。”

“真的?”趙佑熙激動起來,緊緊抓住妻子的手,喃喃低訴:“你不知道,我昨日領了慶功宴,躊躇滿志,興高采烈地衝到慈懿宮,就想讓太后歡喜一下,太后養我這麼大,肯定希望我有出息,能爲國出力,爲父皇分憂,對不對?她有些事情是做得很過分,我也很生氣,有時侯都不想搭理她了,但她怎麼說都是我奶奶,對我有十幾年的養育情,到如今一年沒見,那些怨憤都淡了,我其實挺想念她的。結果,看到她那個樣子,當時我整個人都傻了,把屋裡的人全都趕了出去,在她牀前狠狠地哭了一場,我好多年沒那樣哭過了。”

俞宛秋嘆息,抱住他安慰:“等下次去,你把你想說的話都告訴她,她聽得懂的,她也會爲你歡喜。”

“嗯。”聲音中尚帶哽咽。

“等我們攻下樑國,佔領樑都,活捉了樑帝,再把太后接到上京去,她一激動,說不準就好了。”

“嗯。”哽咽聲漸息。

“也許不用到那個時候,等過些日子我們又有了孩子,你就去告訴太后,讓她高興高興。”

“嗯嗯”,悲哀中加進了歡悅,和一個更緊的擁抱。

俞宛秋撫着他的背,從窗簾的縫隙看向喧鬧的街市,趙氏立國後,南都比以前更繁榮了,雖說打了一年仗,戰場都在北方,南都似乎沒受到任何影響。她相信,即使皇帝把太后中風癱瘓的消息公佈出來,也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但趙延昌不惜毒啞慈懿宮內所有的僕從,也要隱瞞消息,可見,這位舉起反旗,發動戰爭,將來註定要載入史冊的開國之君,內心並不如他外表所展現的那麼強大。就如武藝高超,戰功赫赫的趙佑熙,在強悍了一輩子的祖母突然變成廢人的事實面前,亦覺得無法承受。

好在他宣泄痛苦的方式,只是埋在她懷裡傾訴,甚至悄悄落淚,而不是遷怒,不是用冷落她來表明對曾經爲了她而忤逆太后的懺悔。 шшш ▪ttκд n ▪¢ ○

這讓俞宛秋開始檢討自己的思維方式:是不是太消極,太不相信自己的愛人了?

趙佑熙坐直身體,看得出,他已經走出了情緒低潮,告訴她說:“今天邱醫正特意求見曹大海,說現在軍醫營裡沒什麼事,他聽說你辦了一個慈善醫館,裡面收治了許多傷員,想過去幫忙。”

俞宛秋點頭道:“真難得,以前跟他打過幾次交道,總覺得這人挺孤介的,想不到卻是個熱心腸,要說呢,現在濟慈醫館確實需要人手,這一年打仗落下的重傷員,有一半都在那裡。”

“另一半呢?”

“回家去了,醫館住不下,只能把一部分能移動的遣回家,然後由醫館的大夫定期診療。我說缺大夫,主要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出診很費時間的。”

“這個我抽空跟父皇說一聲,讓他再招募一些軍醫,反正以後也用得上。”

俞宛秋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算了,別爲這事去麻煩父皇,他爲醫館做得已經夠多了,我可以請館裡的大夫們幫忙引薦一些。”

如果有點事就去求皇上解決,作爲濟慈醫館名譽“館長”的太子夫婦,豈非是沽名釣譽之徒?

趙佑熙也沒堅持,轉而問起了醫館裡傷員們的復原情況。

俞宛秋笑問:“你既然關心他們,剛纔怎麼不去病房探視?如果太子親至,對他們是巨大的安慰和鼓勵,傷都會好得快一些的。”這不是誇張,古時等級森嚴,儲君親臨醫館探望受傷的普通士兵,是件了不起的事,發生的概率很小,若醫館不是她開的,也不可能發生。

“過幾天吧。”他現在實在沒心情。

“隨時歡迎,你提前通知一聲,我讓他們做準備,到時好好熱鬧一下。”

這一手還是從趙延昌那兒學來的:利用一切機會造勢,提升皇上和太子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新朝建立未久,百姓的忠君思想還沒那麼濃厚,需要不斷地加強再加強。

趙佑熙笑着橫了她一眼,這個被他“擄”來的小愛妻,越來越溶入自己的角色,他自是樂觀其成。

爲免到時候掃了他的興,俞宛秋決定事先跟他說實話:“還留在醫館的都是重傷員,不是斷了手,就是缺了腿,能重新上戰場的不多,就治好了,也只能送他們回家養老,以後就靠父皇給的撫卹金生活。”

趙佑熙嘆道:“再打一次,這樣的人會更多,但不打又不行,我們肯罷休,別人也不肯。”

說到這個問題,俞宛秋索性問:“聽你這口氣,朝廷已經在準備第二次北征了?”

“沒這麼快,但也不會拖很久,所以你要生孩子的話,要趕緊哦。”他的眼睛看向她的肚子。

“撤軍回來的路上我看你那麼小心謹慎,每天半夜親自巡營,沒敢打擾你,現在你可以告訴我了嗎?爲什麼突然決定撤軍?我猜到了一些,你說說看,看我猜得對不對,有沒有一點軍事頭腦。”

趙佑熙反而賣起了關子:“再等一段時間,等北邊的線報到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分割線——————————

昨晚到24點時,碼了2千多字,本來準備更了衝全勤的,結果俺杯劇了,居然不能上網。

今天湖南這邊下起了雨,天氣預報說會連下幾天,我媽怕以後路更難走,今天就帶着我去掃墓,山路崎嶇,摩托車在路上翻了,幸好,人只是輕傷,還能慢慢打字,比昨天更慢了,汗。

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70章 君似烈焰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7章 因緣巧合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97章 歪打正着第203章 狡兔三窟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55章 新的麻煩第280章 小牛成婚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46章 師徒鬧翻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0章 學堂派系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27章 婉拒婚事第4章 書館偶遇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89章 衝冠一怒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7章 婉拒婚事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51章 佈置暗衛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94章 謊言穿幫第66章 不眠之夜第13章 安南舊話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95章 住進別苑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11章 莫名敵意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40章 賓主難契第62章 事有轉機第39章 尚宮刁難第44章 錦盒成雙第9章 正式入學第67章 宛秋心緒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47章 事不過三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213章 半夜遇襲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34章 各懷心思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279章 女大當嫁
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70章 君似烈焰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7章 因緣巧合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97章 歪打正着第203章 狡兔三窟第329章 曇花一瞬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125章 難得一見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55章 新的麻煩第280章 小牛成婚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46章 師徒鬧翻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0章 學堂派系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39章 終成佳禮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27章 婉拒婚事第4章 書館偶遇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89章 衝冠一怒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7章 婉拒婚事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51章 佈置暗衛第299章 美人歸宿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123章 一顧茅廬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94章 謊言穿幫第66章 不眠之夜第13章 安南舊話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95章 住進別苑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11章 莫名敵意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40章 賓主難契第62章 事有轉機第39章 尚宮刁難第44章 錦盒成雙第9章 正式入學第67章 宛秋心緒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47章 事不過三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254章 準備撤離(二)第213章 半夜遇襲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34章 各懷心思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47章 以牙還牙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279章 女大當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