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懼內風波

夫妻倆把事情說開以後,趙佑熙仿若搬走了胸口的一塊巨石,人比以前開朗多了。首先受益的是軍中將士,太子殿下發話說,拉練告一段落,以後的練兵重點是演陣、馬術和格鬥。

士兵們開心,是因爲不用再餓着肚子,“培養野外生存能力”;將官和幕僚們卻從中嗅出了不尋常的氣息,拉練是練體力,演陣和格鬥,卻是培養臨場作戰能力,這說明了什麼呢?

快人快語的陸滿倉率先發問:“殿下,咱們是不是要出兵了?”

趙佑熙最近心情超好,樂呵呵地跟他開玩笑:“你放心,就算要出兵,也會等到你兒子生下來再走。”

提起還未面世的兒子,陸滿倉立刻笑得見牙不見眼。

陸大將軍夫人紋繡前陣子傳出了喜訊,預產期在明年三月。本就唯妻之命是從的陸滿倉恨不得在家裡做個神龕,把老婆當菩薩供起來,那個小心翼翼,真正是“捧着怕摔,含在口裡怕化”,在鄰里間傳爲笑談。

與時下男人不同的是,他不以爲恥,反以爲榮,懼內懼得洋洋得意,以至引出了一樁事端。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陸家的鄰居中,有個未婚的高官子弟,頗有才子之名,本就有點瞧不起出身草莽的新晉將軍們。某次在家中聽聞了母姊講述陸大將軍的懼內事蹟後,出門恰好碰見陸滿倉手裡拎着一筐酸梅,喜滋滋地往家走。

他一個小輩,遇到父親的同殿大臣,既不作揖,也不打千,很無禮地直接發話:“大將軍好興致,親自上街買梅子。”

陸滿倉本不是拘禮的人,也不跟他計較,很和氣地回話:“是啊,家裡老婆有喜了,就愛吃這些酸東西。恰好我今日沐休,左右無事,就往果品鋪子跑了一趟。”

“才子”見大將軍竟是個沒脾氣的人,越發膽大,用詞漸漸不客氣起來,連“懼內”都堂而皇之地說出口了。

到此時,陸滿倉總算聽出味道來了,原來人家跟他搭訕,不是爲了“睦鄰友好”,而是取笑他來着,當場沉下臉道:“有妻可懼,是老子的福分你小子倒是想呢,有女人願意嫁給你嗎?一副薄情寡義短命相,誰嫁給你誰倒黴。”

“才子”沒料到老好人一樣的大將軍翻起臉來這麼不給他臉,氣得七竅生煙。可氣歸氣,瞄瞄那蒲扇般的巨掌,不敢戀戰,倉皇遁去。

回家後到底不甘心,又慫恿一個剛娶了老婆的才子朋友前來助陣。

那人咬文嚼字講了一通後,陸滿倉滿眼鄙夷地看着他說:“老子懼內怎麼啦?懼內纔是真男人,真豪傑,不像有些軟蛋,只會在家裡女人面前充能賭狠,到外面就成了龜孫子。倒是不懼內,只懼外。”

那兩人本是有備而來,身後跟着一羣豪奴。見陸滿倉只帶了個馬弁,口頭上爭不過,就使眼色讓家奴動手。

說時遲,那時快,兩個“才子”眼一花,人已被陸滿倉一手拎起一個,讓他倆玩“對對碰”,嘴裡還打着節拍:“來,龜兒子,一二三,碰”,“再來,孫子,三二一,碰”

清脆響亮的碰擊聲頓時響徹整條小巷,路人紛紛迴避。

家奴若是衝上來,陸滿倉就把這兩位當大錘,輪起來橫掃,掃人的和被掃的,一片鬼哭狼嚎。

家奴見大將軍如此神威,哪裡還敢對陣,嚇得跪在地上一個勁兒地求饒。

此時兩位才子早碰成了爛豬頭,陸大將軍把他們丟在地上,指着那羣家奴道:“別想誣賴本將軍打人,本將軍可沒有,他們都是自個兒碰的,你們可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家奴們個個呲牙咧嘴,疼得直吸氣,可大將軍問話,不敢不答。

“大聲點,老子沒聽清楚,你們看清什麼了?”

“小的們看清楚了,兩位爺都是自個兒碰傷的,不幹大將軍事。”

“什麼?再說一遍?”

衆奴股慄,某個機靈的傢伙立刻改口:“是兩位……兩位公子自個兒碰傷的。”

雖然還是不滿意,好在大將軍急着回家見老婆,總算開恩放他們走了。

兩位豬頭才子從此不敢從大將軍門前過,他們的爹卻不肯善罷甘休,這事最後都鬧上了金鑾殿,且上綱上線到:武將自恃功高,不把文官放在眼裡,肆意欺凌文官家眷云云。一時衆多文官聲援,武官自然支持陸滿倉,兩派互不相讓,把趙延昌吵到頭痛。

消息傳到東宮的時候,俞宛秋正和趙佑熙坐在一起喝茶,趙佑熙只覺得他們小題大做,沒事找事,俞宛秋卻面帶憂慮:“這是個很不好的苗頭。”

趙佑熙對妻子的意見一向重視,馬上問:“怎麼說?”

俞宛秋道:“我看你剛纔皺眉,你是不是在想,這些人真無聊,不過是鄰里扯皮拉筋的小事,竟也能大做文章。”

“是啊,那兩家兒子嘴賤,惹了不該惹的人,關文官武官什麼事?就算他惹的是文官,難道人家就肯白讓他譏笑‘懼內’不成?”

俞宛秋搖搖頭:“這只是表面。我想那兩家的兒子,還有他們的父親,對將軍們不滿恐怕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問你,如今朝中,權力最大的除了樞密院,還有那些部門?”

趙佑熙想了想說:“兵部、吏部、民部,權力都很大啊。”

俞宛秋又問:“三院中,好像是每一院管兩個部吧?”

趙佑熙回答:“原則是這樣,實際上……”

“重點來了”,俞宛秋笑道:“‘實際上’,這個詞很關鍵。原該歸屬於樞密院的兵部,實際上是獨立的,甚至連吏部,只要涉及到軍中事宜,比如將官的任命與調遣,就會直接找到兵部,跟他們合計着辦,頂多辦完了再上報給樞密院備案一下,是不是這樣的?”

趙佑熙說:“好像是這樣。”

於是俞宛秋給出了自己的結論:“陸滿倉這件事,你可別小看了,其中至少透露出了兩個信息。其一,這是每個新朝廷都免不了的戲碼,就是文官和武官爭功,再往深層探去,是爭奪朝廷的主控權。其二,這一點尤爲重要,因爲直接關乎到殿下您。”

“你繼續說。”

“樑國的樞密院權力有多大,您肯定清楚吧,基本上,所有的軍政大事都由他們和皇帝商定,下面的六部只是執行他們的命令。所以,樞密使又叫宰相,知樞密使叫副宰相,即使打仗的時候,領兵將帥也由他們任命,就連糧草的徵集,都必須經過他們批覆後,兵部纔敢執行。可你們趙國呢,兵部的人,直接聽從你的命令,你在南都就不用說了,就算你在征戰途中,你自己回憶一下,你往國內發的公文,一般發往哪裡?”

趙佑熙自己做過的事情當然記得清:“涉及到戰略方面的大事,發給父皇;其餘的,就發給兵部了。”

俞宛秋問他:“爲什麼不發給樞密院呢?”

趙佑熙的理由很充分:“那不是又多了一道手續嗎?他們商量完了,最終還是得交給兵部去執行,平白耽誤了許多時間。戰場上,時間最寶貴,一旦貽誤戰機,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俞宛秋嘆道:“道理是沒錯,可朝廷機制的建構本身就是這樣的。只因爲你是太子,纔敢繞過樞密院,直接命令兵部。如果只是個由樞密院任命的將帥,他敢嗎?”

趙佑熙沒吭聲,因爲妻子講的都是事實,他的身份確實給他提供了許多方便,但也打破了許多既有規則。

“不只如此”,俞宛秋繼續給他分析:“你能這樣隨心所欲,還因爲你是你父皇惟一的兒子。無論你怎麼做,他只會支持,絕不會猜忌,不會誤會你想要藉機掌權什麼的。但你這樣做,實際上把樞密院給架空了。你想啊,趙國現在是建國初期,國家大略方針,重中之重,是開疆拓土,朝廷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的人力物力都在爲此服務,把軍事這塊抽走,樞密院等於成了空架子。所以,這次是他們長期累積的不滿的一次總髮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非本就心懷怨憤,兩位同出自樞密院的大人何至於爲了這點小事鬧到皇上跟前。”

她還有些話不敢說,樞密院大人們對趙佑熙的不滿固然不容忽視,文武爭功也是很要命的。現在還好點,朝廷正是用得着武官的時候,俞宛秋估計,這次趙延昌會偏向陸滿倉這邊,何況事情本身也是那兩個所謂的才子不佔理,陸滿倉最多算防衛過當。

而等戰事結束,趙國一統江山,朝政重點轉移,那時文官們更會瘋狂地排擠武官,如果再有皇帝做後盾,那排擠定了。

比如宋朝,皇帝老兒親自出面,杯酒釋兵權,最後落得皇帝舉家被擄,成爲有史以來最窩囊的皇帝家族。

可宋朝之事,不在此時的歷史書上,不能拿出來當作前車之鑑。

俞宛秋會說出這番話,並非爲了評議朝政,她的真正目的,是讓趙佑熙看清他在朝臣心中的形象。

而她的皇后婆母,不過一失寵婦人,爲何敢對太子妃派殺手,敢設計難產,如此膽大包天,背後必有人支持,而且是一股很強大的勢力。

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25章 無良男人樑瑾瑜番外一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4章 書館偶遇第56章 飛鴿傳書第6章 不如歸去第50章 明珠求和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86章 世子侍疾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22章 主僕合計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28章 會錯了意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18章 黃花魚宴第28章 會錯了意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33章 各出奇招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62章 事有轉機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90章 擦肩而過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65章 世子回京第253章 準備撤離沈涵淨番外一第1章 少女長成第39章 尚宮刁難第260章 恩人姑娘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44章 錦盒成雙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02章 人外有人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48章 攜手並行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58章 山水迢迢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139章 終成佳禮另一個簡介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27章 婉拒婚事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80章 山雨欲來第13章 安南舊話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70章 君似烈焰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3章 舍豆求緣第40章 賓主難契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27章 不肯放手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55章 新的麻煩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61章 突來驚喜第47章 事不過三第55章 新的麻煩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0章 暗自心驚趙思堯番外一第249章 各懷愧疚
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25章 無良男人樑瑾瑜番外一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178章 蘭姨多嘴第4章 書館偶遇第56章 飛鴿傳書第6章 不如歸去第50章 明珠求和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25章 陰差陽錯(一)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210章 炎夏之日第86章 世子侍疾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246章 祖孫同行第73章 與汝同歸(一)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287章 兩難選擇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22章 主僕合計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28章 會錯了意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18章 黃花魚宴第28章 會錯了意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33章 各出奇招第244章 攻下衢州第105章 世子婚事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62章 事有轉機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90章 擦肩而過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65章 世子回京第253章 準備撤離沈涵淨番外一第1章 少女長成第39章 尚宮刁難第260章 恩人姑娘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44章 錦盒成雙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02章 人外有人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48章 攜手並行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58章 山水迢迢第249章 各懷愧疚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139章 終成佳禮另一個簡介第98章 茶樓少東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27章 婉拒婚事第161章 疑似有孕第180章 山雨欲來第13章 安南舊話第106章 身份確認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70章 君似烈焰第157章 自力更生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3章 舍豆求緣第40章 賓主難契第255章 扭轉危局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27章 不肯放手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55章 新的麻煩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61章 突來驚喜第47章 事不過三第55章 新的麻煩第89章 衝冠一怒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266章 母子分離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50章 暗自心驚趙思堯番外一第249章 各懷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