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

高浩成冊封鎮南王府楚郡主爲皇貴妃的消息一傳出,南方几個鄰近的州郡便有了動作,掌權的官吏和豪紳們意識到,隔岸觀虎鬥的想法在高浩成力量逐漸強大之時已經不再適用,有不少管理州郡的官員和領兵的將軍響應了討伐逆賊的檄文。一夜之間,南北各自有了獨立的政權。

想要一雪前恥的帝王自然肩負重任,忙得連與新貴妃歡好的時間都不夠,高浩成雖然暫停了向京城進發的計劃,暗地下卻一直在爲決戰做準備,他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再次開戰。

雖說冬季嚴寒少糧不適合戰爭,可相對的,冬季將領們對城池的防守也最爲懈怠,他打定主意出其不意攻向京城。

又是一天的忙碌,晚膳時趙子虛面色複雜的看高浩成,因爲當着許多官員的面,高浩成只裝作不知道,一直等吃完飯,他方纔將趙子虛單獨留下。

“趙將軍可是有什麼爲難的事情?”

被他這一問,趙子虛愣了愣,聲音低沉而擔憂:“臣沒有爲難的事情,只是今日收到京城探子送來的飛鴿傳說,有關皇后娘娘的消息……”

趙子虛口中的皇后娘娘四個字刺激到了高浩成,不等對方將話說完,他立刻板起面孔,冷冷打斷對方的話,道:“趙將軍糊塗了嗎?難道沒有看見朕下的詔書,皇后已經薨逝了,京城怎麼會有她的消息?”

趙子虛不服,鏗鏘有力的說:“陛下,娘娘明明在京城好好的,你爲何要如此做?布衣百姓尚且知道糟糠妻不可棄的道理,娘娘與陛下共患難,陛下怎麼能……”

“住口!”高浩成倏忽站起,束手而立,仰頭看向門外,冷冷說:“趙將軍,朕敬重你,仰仗你,可是不代表你可以干預朕的決定!”

趙子虛虎軀一震,終於意識到面前的人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他所有的擔憂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冒犯。這個意識使趙子虛感到了沉痛,他因爲早年的牢獄之災而失去了妾侍所生育的兒子,後來他的夫人又去得早,所以他身邊沒有孩子沒有親人,無形中竟然將高浩成看成了晚輩,更是將柳青青看成了他妻子的影子。

他沉默了好久,而後自嘲的笑了笑,不再說話,起身伏跪在地。

高浩成的眉毛微不可見的蹙了一下,看向他因爲趴伏而顯得佝僂的後背,嘴巴張了張,卻又發不出聲音,索性舉步往外走去。

高浩成的腳已經邁出了房門,跪伏在地上的趙子虛倏忽出聲道:“陛下,臣與柳姑娘有私交,現下只是高子明下令迎娶柳姑娘,想來柳姑娘並不願意,臣斗膽,想將她營救出來。陛下放心,臣知道皇后娘娘已經薨逝,柳姑娘即便到了這裡,也只是臣的賓客而已。”

趙子虛說完這話,原以爲高浩成不會理睬,卻聽他幽幽問:“高子明當真要冊封她爲皇后?”

“已經昭告天下。”

“他倒是敢,難道就不怕被天下人嘲笑嗎?”說到這裡,高浩成的語氣中帶了濃濃的怒意,咬牙切齒道:“他難道忘記了她與他是叔嫂嗎?”

趙子虛不擡頭,依舊趴伏在地上,淡淡回道:“陛下,皇后娘娘已經薨逝了,他迎娶的只是柳家小姐!”

想不到趙子虛會用自己的話來頂撞自己,高浩成立刻被噎得臉色脹紅。

他胸脯幾個起伏,忍了又忍,好半響才說道:“你打算如何做?”

“什麼?”

“朕問你,你打算如何將她救出來。他們即將大婚,宮中守衛森嚴,恐怕不容易……”

趙子虛何等聰慧,一下聽出了高浩成鬆動的口氣,忙擡首,答道:“臣已經想好了,待到大婚時柳姑娘必定會回柳丞相府待嫁,就在成婚的前一晚,臣命人在丞相府中放火,調開侍衛的注意,趁亂將柳姑娘救出。”

高浩成站了一會,點點頭,道:“此計可行!”

說完,他便從容的走開,背影漸漸融入夜色之中。

趙子虛從地上站起來,無聲的笑了,喃喃自語:“明明不想娘娘嫁給她人,偏生要繃着個臉假裝!”

走到外面,呼呼的夜風吹打在臉上,高浩成的表情更加冷峻,他看向霧濛濛的天際,心情越發不好,本來打算去往楚音的住處,可走了一半路,腳步硬生生止住,轉而又回了軍營。

這樣過了兩天,期間趙子虛主動向他提及京中一切已經佈置妥當,柳青青即將回到屬地。

不管他表面上裝得如何不在乎,可他終究無法騙自己,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的心情卻越來越煩躁,說不清楚是因爲又將

與柳青青見面而煩躁,還是擔心無法和柳青青見面。

等到高子明與柳青青成婚前夜,他坐立難安,看不進去摺子,睡不着覺,就連喝一口水也噎得他差點背過氣去。

索性睜着眼睛躺在牀上熬到天亮,而後便如同以往的每一天般,洗漱、早膳,黑着一雙眼圈走到了議事廳,恍恍惚惚的與一干親信商量政事。

好幾次,他將視線看向趙子虛,忍不住想詢問一下京城的情況,可是話到嘴邊最終忍住了。

到了下午時,趙子虛不見了,他想問都找不到人問。

他忽然有些懊惱,當初不應該事事都交給趙子虛安排,到了現在他方纔意識到他失去了對柳青青的控制,這於一個男人而言,實在不是一件能夠容忍的事情。

他幾次命人去找趙子虛,得到的消息都是趙將軍不在軍營也不在府中,下落無人知道。

掌燈後,好不容易閒了下來,高浩成越發坐不住,他已經感覺到趙子虛在躲避他。可是趙子虛躲避他的原因,他實在不敢去想。

吱溜一聲,關閉了許多日的院門被他推開,入眼是一片黑暗和寂寥,他憑着記憶走到柳青青曾經住過的房門口,想要推開門進去坐坐,最終遲疑了一下,伸出去的手放了下去,只是在門口呆呆站了不到半刻鐘,便轉身離去。

到了院門口,他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仔細一瞧,正是消失了半天的趙子虛。

不等他出聲,趙子虛先行了一個禮:“陛下!”

“將軍在此做什麼?”

“無事,睡不着覺所以到處走走。”

“將軍可知道朕下午時一直在找將軍?”

“陛下恕罪,臣有些想念亡妻,所以到江邊去祭奠亡妻了。”

“是嗎?朕以爲將軍在躲避朕!”

趙子虛的身體震了震,勉強一笑,答:“陛下多慮了,臣怎麼會躲避陛下呢?”

見趙子虛不願意說實話,高浩成的耐心告罄,下意識的眯了眯眼睛,用無比深邃的眼神看着對方。

趙子虛被他看得脊背發涼,想着中午收到的飛鴿傳書,心裡越加難受,沙啞着聲音道:“陛下,臣年邁了,熬不起夜,還請陛下容許臣告退回去歇息。”

“將軍不用敷衍了,可是京城裡出了亂子?”

“陛下……”

“說!天家無私事,即便你不說,早晚有一天也會由別人說給朕聽。”

趙子虛聲音哽咽,似乎在強行忍淚,期期艾艾的答:“陛下,臣無能,臣無能,臣沒有將娘娘救回來,臣無能……”

咯噔一下,高浩成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他上前一把,想要扯住趙子虛,殘留的意識提醒了他,他忙將動作一改,雙手攙扶住趙子虛的兩個臂膀,道:“老將軍不必自責,有什麼事情慢慢說來。”

趙子虛垂首不看他,越加慚愧:“陛下,臣以爲娘娘在成婚前夜必然會回柳家待嫁,吩咐柳府裡的探子在子時三刻放火燒柳府的後院,本打算趁亂救出娘娘,誰知道、誰知道……”

趙子虛哽咽着說不下去,急得高浩成臉色青黑,大喝:“到底發生了什麼?說!”

“在娘娘閨房中等待的根本不是娘娘,而是柳家事先準備好的一個丫鬟。我們在柳府中的探子因此被抓了兩個,其他的雖然僥倖逃脫,可是卻失去了娘娘的蹤跡。”

失去了柳青青的蹤跡?高浩成先是有些擔心,而後長長鬆了一口氣,道:“老將軍不必自責,想來她是自己逃了出去,只要她……”

可是,不等他將安慰人的話說完,趙子虛又接着道:“陛下錯了,老臣也錯了!”

“什麼意思?”

“娘娘似乎料到了我們的計劃,早早就偷溜到了皇宮裡,住在高子明的寢殿中。當大家都以爲丞相府起了大火,丞相家的小姐消失時,她正在宮裡梳妝打扮,今日吉時一到,她便準時出現在了喜殿上。現下他們已經完婚,怕是正在洞房……”

高浩成緩緩鬆開了手,臉上沒有一絲的表情,好半響,方纔淡淡道:“這麼說來一切都是她自願的,老將軍確實錯了,朕也錯了。”

“陛下,請節哀……”

“朕有什麼可哀傷的?朕的皇后已經薨逝,今日與高子明成親的只是柳家的小姐。”說着,高浩成拍了拍趙子虛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老將軍,成大事者不該被兒女情長束縛住手腳,這個結局何嘗不是最有利的?朕以後無須因爲夫妻道義而心軟,你們面對柳家

父子只管當做一般亂臣斬殺就是。”

話畢,高浩成不等趙子虛說話,便舉步離開,腳步輕鬆,表情平和,看得趙子虛長長嘆一口氣,以爲自己原來猜錯了他對柳青青的感情。

走了沒有幾步,打扮嬌美的楚音進入他的視線。只見她身着一身淡紫色繡着金絲鳳凰的絲裙,裙子領口開得極低,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膚和那刺着石榴的粉紅抹胸,只要她微微呼吸,無法遮掩的渾圓便隨着抹胸一起起伏,好像抹胸隨時可能掉下來,直直吸引着男人的眼球。

她的頭髮並沒有全部束起,只是在右面有些容易的梳了個雲髻,鬆鬆垮垮的在插一支金光爍爍的步搖,隨着她款款走動而輕輕晃動,晃得人心裡癢癢的。

纖細的腰肢、渾圓的胸脯、雪白的肌膚、殷紅的嘴脣還有修長的雙腿,無論從哪方面看,楚音都當得上是一位絕代佳人。

身爲男人,高浩成自然會對這樣的佳人另眼相看。

他笑了起來,伸出一隻手,握住她的柔荑:“怎麼出來了?這麼晚了,穿得如此單薄,小心着涼。”

楚音盈盈一笑,答:“陛下,我是特意爲了尋陛下而來。”

“尋朕?”

“陛下,我被冊封爲皇貴妃已經有些日子了,陛下卻從未與我同過房……”說這話時,楚音的頭微微低垂,露出一截粉白的脖頸,有意無意的展現她的嫵媚。

高浩成的視線掃過她修長的脖頸,頷首,打趣道:“原來是朕冷落了美人,真是有罪,有罪!”

說着,不等楚音說話,他彎腰,一把將楚音抱起。楚音驚呼一聲,笑了出來。

就在高浩成用力的這一瞬間,他整個身體忽然一滯,胸口感到了劇烈的疼痛,一股溫熱的東西從他嘴裡噴了出來。

楚音初時沒有反應過來,待她被跌落在地上,感覺頭上溼溼黏黏的,伸手一摸,似乎、似乎是血!

她大叫,也不管這是誰的血:“啊,有血,有血!”

高浩成茫然的看了看腳下喊得聲嘶力竭的楚音,再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嘴角,入手處是一片濡溼,藉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得清楚,手掌裡是暗紅的血水。他這才意識,原來自己方纔是吐血了。

不遠處的趙子虛聞聲趕來,見到便是滿嘴鮮血、搖搖欲墜的高浩成,還有驚慌失措、趴在地上大哭的楚音。

趙子虛震驚,連忙上前攙扶住高浩成:“陛下,陛下,您怎麼了?”

高浩成神情呆滯的扭頭,看向趙子虛,好一會眼睛纔有了焦距,喃喃道:“沒事,沒事,朕方纔被什麼東西堵住胸口了,悶得很,現在吐出來就舒坦多了。將軍不要擔心!”

聽到他說自己胸口悶得很,趙子虛扶着他的雙手微不可見的顫了一下,同是過來人,他如何不知道高浩成的感受。

也顧不得地上還在大喊大叫的楚音,他一把將高浩成背了起來。

大夫很快被找來,高浩成正半躺在牀上,臉色有些蒼白,表情卻很是平靜,沒有一點痛苦的神情。

大夫把了脈,道:“陛下這是怒極傷脾、哀慟傷心所致,小人開一些順氣和安神的藥,陛下按時服用。只是,此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趙子虛聞言有些急了,忙道:“那如何才能治本?”

“將軍,心病還須心藥醫,陛下吐血是因爲心病所致,等陛下想通了,哀傷淡去,這龍體自然會康復。或者,將軍有法子解決陛下的心病,陛下的龍體自然可以不藥而癒。”

大夫的話給了趙子虛極大的震撼,他後知後覺的意識到,方纔高浩成所有的平靜都是假裝的。高浩成知道柳青青已經嫁作他人婦時動作從容,趙子虛便以爲他是不在意,所以不傷心,哪裡會料到,他只是習慣了做一個帝王該做的事情,習慣了把所有的情緒掩埋起來。

可是,人的七情六慾就像是洪水,用堵塞的辦法去預防雖然一時有效,可是時間長了總會爆發。

思及此,趙子虛擔憂的看向神情憔悴的高浩成:“陛下,您……”

高浩成緩緩擺手,聲音飄渺:“老將軍,你說得對。”

“什麼?”

“朕說將軍當初說得對,朕悔之晚矣。”

“陛下莫要傷心,臣……”

“罷了,我和她沒有緣分,以後不要再提她了。”

高浩成說這話時,雙眉微微蹙起,一手按在胸口,似乎正在忍受着巨大的心痛。此情此景,趙子虛縱使有什麼話想說也發說出口。

(本章完)

八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四)第一百零一 曾經滄海難爲水(三)第二十二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七)第七十六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七)第八十四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八)第三十三章 不知心恨誰(三)第三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二十五)第九十五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黃雀其後(五)第一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上)第一百零一 曾經滄海難爲水(三)第三十九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一)第九十七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八)第一百零三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五)第五章 深宮初相見(下)第一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八)第一百一十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二)第一百十七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九)第十九章 道是有情卻無情(十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第九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四)第五十四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十六)第五十八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二十)第二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五)第九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三)第二十一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六)第一百零八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第七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四)第二十四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九)第八十四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八)高浩成番外之等候第一百三十五章 黃雀其後(十)第七十八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第三十八章 不知心恨誰(八)第六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七十八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黃雀其後(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黃雀其後(十九)第一百一十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二)第六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九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三)第十九章 道是有情卻無情(十四)第六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七)第四章 深宮初相見(上)第六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四)第一百零八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第六十八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三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五)第二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五)高浩成番外之等候第二十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二十三)第九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五)第九十七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十)第四十五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八)第五章 深宮初相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結局(上)第四十一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三)第二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下)第六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雀其後(十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黃雀其後(一)第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三)第四章 深宮初相見(上)第一百三十章 黃雀其後(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黃雀其後(十)第九十一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四)第五十四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十六)第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三)第九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七)番外之二皇子的遊戲第四章 深宮初相見(上)第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三)第一百三十章 黃雀其後(五)第四十六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八)第七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四)第七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三)第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二)第三十六章 不知心恨誰(六)第一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上)第二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五)第九十六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九)八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四)第十二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七)第九十三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六)第四十三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五)第一百一十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二)第四十五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雀其後(十一)第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二)
八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四)第一百零一 曾經滄海難爲水(三)第二十二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七)第七十六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七)第八十四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八)第三十三章 不知心恨誰(三)第三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二十五)第九十五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黃雀其後(五)第一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上)第一百零一 曾經滄海難爲水(三)第三十九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一)第九十七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八)第一百零三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五)第五章 深宮初相見(下)第一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八)第一百一十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二)第一百十七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九)第十九章 道是有情卻無情(十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第九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四)第五十四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十六)第五十八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二十)第二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五)第九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三)第二十一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六)第一百零八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第七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四)第二十四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九)第八十四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八)高浩成番外之等候第一百三十五章 黃雀其後(十)第七十八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第三十八章 不知心恨誰(八)第六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七十八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黃雀其後(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黃雀其後(十九)第一百一十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二)第六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九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三)第十九章 道是有情卻無情(十四)第六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七)第四章 深宮初相見(上)第六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四)第一百零八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第六十八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三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五)第二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五)高浩成番外之等候第二十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二十三)第九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五)第九十七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二十)第四十五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八)第五章 深宮初相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結局(上)第四十一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三)第二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下)第六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雀其後(十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黃雀其後(一)第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三)第四章 深宮初相見(上)第一百三十章 黃雀其後(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黃雀其後(十)第九十一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四)第五十四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十六)第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三)第九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二十七)番外之二皇子的遊戲第四章 深宮初相見(上)第八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三)第一百三十章 黃雀其後(五)第四十六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八)第七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四)第七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三)第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二)第三十六章 不知心恨誰(六)第一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上)第二十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十五)第九十六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九)八十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四)第十二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七)第九十三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六)第四十三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五)第一百一十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十二)第四十五章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雀其後(十一)第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