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

建興元年(225)九月。

益州以南的南中諸郡,益州豪族相勾結蠻人十餘萬衆起兵作亂,攻殺諸郡。

建興元年,十月。

魏吳雙方組成聯盟,共計三十餘萬衆全線來襲,對外則號稱百萬軍衆。

十月中旬,丞相諸葛亮與府邸中向天子劉禪獻上平亂之策。

事後,諸葛亮親鎮成都,安居朝野,調兵遣將填充各方,短短時間之內便扼守住了三路大軍的攻勢,讓魏軍軍團無法逼近腹地。

與此同時。

荊襄方面,魏大將軍曹仁合三州之衆與江東孫權遣十萬餘衆合力來襲的消息也自然早已被關平所獲。

只不過。

現在己軍已經是深入了嶺南腹地,關平也自然親抵桂陽坐鎮,尚聽聞魏吳來襲的消息後,他召集諸衆於營間商議對策時嘆道:“開泰先生戰前曾言,讓本將注意防範江東孫氏。”

“看來事情果不出先生所料,孫權又聯合魏國攻擊我軍了。”

隨着關平的一席席話音,又兼戰報在諸將的相互傳閱以後,也對軍情大致有些瞭解。

當得知吳軍竟然又再度魏國聯盟,孫權親領十萬之衆兵臨長沙、桂陽諸郡時,諸將紛紛面露怒色,義憤填膺。

其間,將領龔沅更是面露咬牙切齒之狀,厲聲道:“吳人竟然再度背信棄義,率衆襲擊於我,當真可恨也!”

一席話落。

諸將羣聲激烈道:“君侯。還請下令,讓末將率衆攻擊吳軍,此次定覆滅這羣賊子。”

對於孫權的再度背盟,荊州諸將更是達到了憤怒的邊緣,忍無可忍的地步。

由於關平已有夷陵鄉侯的爵位,現其父又坐鎮朝堂遂不再過問荊襄諸事以後,諸將自然也順理成章的從稱呼“少將軍”改爲了君侯。

瞧着衆將羣情激奮,摩拳擦掌,恨不得即刻上去與吳軍大幹一場,關平忽然覺得軍心可用。

不過,沉思良久,他沉吟着:“諸位將軍。尚且稍安勿躁,既然那江東孫權受了魏主曹丕所敕封的吳王爵位以及加九錫等榮譽,又爲了表忠心親遣十餘萬衆,合江東之全部戰力從下游而上易欲配合魏軍席捲荊襄諸郡,那麼我軍與江東此戰將勢不可免!”

嚴詞鑿鑿一番,隨之關平又語氣變幻一陣,冷靜分析着:“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軍卻不能因怒而興軍前去大戰吳軍,須從長計議,準備充分妥當以後迎戰才方爲上策。”

“孫權背盟來襲固然可恨,但諸位將軍卻也不能因此而大失方寸!”

“畢竟,我等對於孫權的品性也再爲熟悉不過了。”

關平徐徐安撫着諸將情緒。

提及此事,關平稍微平復一下,神色遂才頓時嚴肅起來,鄭重道:“諸位。現距我軍南征以來,已然是持續了將近月餘的時間,前兩日前沙摩柯、張南二位將軍才傳回最新戰報,言現他們已經於合浦與鬱林的邊境懷安附近擊潰了士燮所傾盡嶺南之力組建而起由士武所統領的兩萬餘衆,掃蕩了合浦、鬱林二郡全境,遂繼續追擊敵軍,向士燮的大本營交趾郡攻去。”

“想來我軍掃平嶺南,整合納入交州版圖只是時間問題了。”

徐徐談論了一番局勢,關平心情大好,但思慮一番,他又不由望向了一側正襟危坐的中年將領緩緩問詢着:“公舉兄。你曾代表過我軍出使交趾會面過士燮,相較我等都極爲熟悉交趾一帶的地理。依你之見,待沙摩柯、張南各部兵臨城下,掃清嶺南反叛勢力預計還需多少時日?”

聞言,一側的費詩稍稍思索一番,纔不假思索的拱手回着:“君侯。詩大概猜測,若要待兵臨城下時,恐尚且還需兩三月的時日。”

“爲何還需如此之久?”

此話乃堂下的一青年將領所問。

此人曾是當年襄樊戰役告一段落,關平主持江陵策論、武舉時曾被錄用的人才,從揚州逃難到荊襄地界的人士,名爲雲騰。

因其弓弩嫺熟,又有武略,事後便被分配到蒼梧龔沅麾下鎮守蒼梧郡。

這數載來,他也屢立戰功,也漸漸率衆掃清了當地的匪患,也逐步升遷爲校尉之職。

“對呀。”

“雲校尉言之有理,我軍現已是連戰連捷,以嶺南軍卒的戰力又是敗軍之師,我軍長驅直入又焉能負隅頑抗如此之久?”

雲騰一席話畢,其餘諸人也紛紛出言附和着。

眼見着諸將的不可置信,費詩面上溫和般的笑了笑,遂才緩緩解釋着:“諸位興許有所不知!”

“當年詩出使交趾會見士燮時,曾經過通往交趾的驛道,那道路尚且還是最平穩的一條道途中卻依然有諸多密林阻隔道路,導致難以通行,若是行軍,則勢必會極大的拖延了行軍速度。”

“至於其餘小道,那根本不用談,不是雜草叢生,道路阻隔便是毒蟲野獸層出不窮,一旦敵軍撤離之時以諸軍全力於此線構造防線抵禦,那將會給予我軍的推進造成極其大的麻煩。”

話落此處,費詩頓了頓,面色陡然沉重起來,厲聲道:“當然。最關鍵的卻還不是如此,由於交趾、日南,九真三郡都遠離荊襄之地,士燮又盤踞嶺南多年,對內改革措施、改善民生,對外積極率部剿匪以保障百姓的安全。”

“現交趾附近的民衆都極其崇敬士燮,更甚者更是對其達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

“我軍縱然連戰連捷,收復了交州各郡,但士家於交趾的威望依然太過雄厚,難以短時間內速取。”

一時間,費詩一面回想當時出使時的戰況、景象,一面儘量客觀的分析着具體情報。

聽了費詩的一番分析,關平心底漸漸已有底,隨即面朝諸將,沉聲道:“諸位。本將原本還待等沙摩柯、張南諸部取得優勢後,便親赴南海郡將此處納入囊中。”

“南海乃交州人口最爲稠密,亦是經濟最繁榮地帶,且還是連通江東諸地的必經之地,但計劃卻跟不上變化,現隨着魏吳的來襲,恐怕本將是沒辦法的全身心投入到南征戰役了,恐南海一行需要在座某一位將軍代勞一趟了。”

緩緩言畢。

關平靜靜盯凝費詩半響,高聲道:“公舉兄。你可否代替本將率衆前去收復南海並守住此地,避免江東方面遣軍來奪?”

“嗯?”

聽聞關平調兵遣將遣了自己,費詩一時還有些恍惚,但片刻後遂立即拱手道:“末將接令!”

“此戰必不辜負君侯期望。”

費詩堅錚地接令着。

待商榷好此事,緊接着關平才切入正題道:“實不瞞諸位,本將當時執意南征嶺南,便是準備以嶺南諸郡爲主導,從江東側翼後方突襲,一舉突破會籍、吳郡等重地。”

“只因當時江東尚且還未背盟,本將擔憂此事泄露出去而影響了雙方的聯盟關係便隱瞞了下來,既然現在孫權選擇依附魏軍共擊我荊襄諸地,那本將自然也未有何後顧之憂了!”

一陣話音落罷,關平忽然面色陰沉下來,沉聲道:“既然孫權合江東之全力來相爭荊州,那本將以交州謀劃江東的意圖恐怕便要暫時擱置一旁了。”

“以吳軍下游進攻的態勢來看,他們應該會從夏口水域撐船大舉逼近洞庭湖,從而來爭奪長沙重鎮羅縣以及南郡與長沙的中樞巴丘,以圖切斷荊南四郡與江陵的聯繫,孤立我軍從而好憑藉兵力雄厚的優勢步步蠶食四郡。”

“目前看來,本將是要親自坐鎮長沙與那孫權一決雌雄,一戰高下了!”

“那麼本將離去後,南征戰事便全賴龔將軍與公舉兄了。”

話落。

關平更是起身分別向龔沅、費詩鄭重行了一禮。

旋即,二人也連忙還禮,並道:“君侯嚴重了,我等必不辱使命!”

……

只不過。

就在關平再進行下一步的謀劃部署時,此時的交趾,卻也是發生了極其重大的變故。

一向身體健康已經年過九旬的長壽老者士燮亡故了!

原來,自士武率衆於前線抵禦荊州軍的南征連連兵敗以來,被曾經的步騭所暗布的眼線全琮也一直隱藏於交趾士燮從旁擔任軍職,從未被發現有何端倪。

故而,雖然當年步騭兵敗被迫退回江東,他也依舊隱藏了下來。

這數載下來,全琮也暗中培養出了一支敢戰之士,也趁此機會入府逼死士燮,以迅雷之勢囚禁士家一族。

士家就此覆滅!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章 留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