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

大業十四年正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紛紛揚揚,下了兩天兩夜的小雪。

正月初二,楊宣凝才過了年,就不顧冬天雪地,親自統率十萬大軍,並且和五萬水師匯合,直入得彭城郡,而到了彭城郡,尉遲敬德二萬,杜伏威一萬五千人,都與之會和。

大軍攻打的,第一個就是濟陰郡。

此郡有九個縣,十四萬一千戶,端是大郡,集兵高達二萬。

兩軍初戰,濟陰軍到底居高臨下,遠則弓弩、石炮、近則排列了緊密的陣勢,楊唐軍屢次攻城,都被打得灰頭土臉,退下陣來。

小型拋石車,卻揮着威力,但是城牆厚着,一時間也破不得,戰事不得不僵持下來。

正月二十

楊宣凝卓立於新建的木臺之上,周圍是軍容鼎盛,旌旗似海的楊唐軍,中軍以騎兵爲主,而各軍都配以盾牌兵、箭手、刀斧手和工事兵,配備了檑木、雲梯、樓車等攻城工具。

此時太陽升上中天,戰鼓敲響,號角聲大起。

以百計的大型投石車,撲上前去。

楊宣凝向上看去,只見城門緊閉,城牆上多是士兵,笑着對左右說着:“吾之器具已到,城破就在眼前了。”

像大型投石機這種攻城利器,運輸不方便,因此此時纔到,這種投石機,能將一千斤的巨石拋到三百步開外。

因此,作爲炮彈的巨石,說實際的,也是難以一時間收集到。花費了許多人力物力。

果然,一聲令下,先前十臺投石機先試拋。大石先升十數米,在半空中。落到了城牆上,其中六塊偏離了,落在城下,但是四塊落到了城牆上。

“轟!”大石正落到城牆上,頓時。整個這片城牆,都生劇烈的震動,不時有大堆地磚頭崩落在地,周圍郡兵,頓時被壓死十數人。

無論城上城下,衆人均看呆了眼。

稍等片刻,攻城的楊唐將士,爆出震天采聲,士氣大震。

“拋。把巨石拋出一半。”楊宣凝下達着命令。

頓時,在分佈在長達一里的牆頭上,以百計地投石機彈起的巨石。不斷向着城牆投去,一時間。城牆上到處是磚碎人翻。慘烈之極。

“轟!”

一個巨石落到了一處已經殘缺地牆上,出震耳欲聾的一下巨響。頓時城牆。崩解,十五米高的城牆,露出一個塌陷的缺口,降低了五米左右。

一時間,滿是投石機的機括聲、石塊在空中呼嘯地聲音,以及巨石撞到地上或牆上,所出的隆然震聲。

巨石也並不是很多,半小時後停止,整個這片城牆,已經破了一半,到處是坑坑窪窪。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一側躲避大石的城守張達聽見了下面山喊萬歲,不顧碎石,而上前,向下看去,就見到五百米外,那個木臺上,升起了龍旗,中間一人,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身穿冕服,一看就知道是楊宣凝。

這些龍旗,已經全部是按照皇帝的規格而制,新制不過月許,統統鎦金,從木臺上升起,金光閃閃,數裡之內,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自然歡呼萬歲之聲頓時此起彼伏、盈滿於野。

眼前延展開出去,十數萬大軍排列整齊秩然有序的移動,一起高喊萬歲,這種壯觀的景象,即使是深惡楊宣凝的張達,也不由臉色蒼白,戰慄不言。

沒有多少時間,數騎而來,高喊:“城中之人聽着,今我大軍所到,再不投降,立是粉身碎骨之禍,如是知機明天命,就在一刻之內出城求降!”

張達等郡中官員,見得十數萬楊唐軍,陣列綿延,陽光照耀在無數的刀槍尖刃上,映射着出地點點光芒,讓人竟有置身波濤洶涌大海的感覺,頓時人人都是臉色鐵青,有幾個,甚至已經大腿顫抖。.

城中司馬悄悄湊近張達,壓低了聲音說着:“張大人,如此勢大,不如才聽到這等話,張達轉過頭,眼中盡是兇光,嚇得此人再不敢出聲。不過,幸虧這時,下面策騎又是高喊,見城上無聲,策騎回去,吸引了張達的注意力。

這一刻時間,真是難熬之極,不過時間還是這樣過去,一刻時間轉眼就過。

“攻城。”高臺上地楊宣凝,長身而起,手一揮,出了命令。

二十分鐘後,郡軍粉碎了楊唐軍的第一波攻勢,留下了近千計地屍骸,而城上,滿是來回奔走地軍民,不斷把矢石滾油等運往牆頭,補充剛纔的消耗。

楊宣凝這時,已經熟悉兵事,他觀察着情況,不時出命令,調整攻勢。

戰鼓交鳴,第一波攻勢才退,另一組五千人地軍隊又開始往城牆推進,形成連綿不斷的攻勢,務必使之沒有半點喘息之機。

而投石機,也緩慢運動,調整對象,集中轟擊。

“轟!”石碎激濺,一塊大石落在一處本已凹下的牆頭處,頓時又碎了數米,搖搖欲墜。

一個城將大喝說着:“放箭!”

頓時,周圍的牆頭箭垛,出數百箭,朝蜂擁而來的楊唐軍射去,頓時,上百楊唐軍被射成刺蝟,紛紛倒地。

楊宣凝瞧着那片城牆的爭奪處,心中冷若冰霜,一絲不漏地察看敵我形勢。

戰鼓聲起,又一批楊唐軍衝了上去,雖然牆上百箭連,讓一排排衝鋒的士兵紛紛倒往地上,但是士兵在這時。無非就是戰鬥機器,根本不當人看,在軍令之下。前赴後繼,不斷涌入。頓時在缺口處,紛紛廝殺爭奪起來。

牆頭上伏屍處處,殷紅的鮮血不住流了下來,慘叫聲連綿不斷,一個又一個衝上缺口的楊唐軍如秋葉一樣落下來。

陽光照耀在城上。染得一片血紅,眼前所見有如人間地獄。

守城軍民正在來回奔走抗敵,人人眼睛血紅,腦中似是隻有一個簡單的目地,就是以任何手段把來進犯的敵人堵住和殺死,但是,他們的人數也在不斷減少,這戰爭說穿了,其實就是消耗戰。看誰地人命、體力、士氣提前消耗光。

除此並無任何奧秘。

“轟!”這次是擂木撞在城牆的聲音,而箭矢雨點般交射着。

這時,近三十個五千人地軍團。在調遣着,輪流攻擊。而軍營之中。蹄聲不斷響起,數百騎兵穿行。不斷傳遞情報和命令,使軍中使本已繃緊的氣氛更見緊張。

楊宣凝收回了視線,輕舒了一口氣,等待着消耗戰有一個結果,如果不在意戰爭的話,那此時,雖然不在下雪,但是附近一小片還沒有踐踏的雪地,晶光亮澈,默默地反映着陽光,讓人心神都徹底放鬆下來。

大戰之中,心情還是如此安詳,這是千軍萬馬崩於前,不動形色,可所謂危難時節生死無懼的真正將帥之器,但是這時,論得真正心情,無非就是二點。

第一就是不把人當人,自然心情好整餘暇,第二就是人多勢大,佔了勝機,所以心中無懼,這就是將軍地本質嗎?

楊宣凝啞然失笑,就在這時,二批之間,才稍一退下的十分鐘空閒中,城上突然出廝殺之聲,以及高喊之聲。

楊唐軍都是一呆,楊宣凝略一呆,望了上去。

沒有多少時間,消息就傳了過來:“王上,城中主薄溫邑殺太守,出降。”

楊宣凝默然,稍等片刻,才說着:“甚好,讓他來見寡人。”

沒有多少時間,溫邑帶着幾個官員,忐忑不安的走進了這座戒備森嚴的高臺,周圍都是甲冑鮮明的禁衛,溫邑穿着官服,端着平常的樣子,但是其實內衣都已經溼透了。

身爲官員,生殺予奪,現在時勢迫人,己身爲魚肉,怎麼可能不恐懼?而且他熟讀經自己這種殺主而降者,多受忌諱,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叫張達這個頑固,寧死不降呢?

纔到了高臺上,還沒有仔細見得天顏,就撲的跪下:“罪臣溫邑,拜見王上,願王上千歲千歲千千歲。”

心中就已經直打鼓了。

“你是溫邑,何以殺太守降之?”上面傳下了淡淡的話。

事到臨頭,溫邑倒反而鎮靜了下來,他磕了一下,說着:“王上受天命,無往不勝,已有天下一半,今數十萬雄師北伐,敢擋者,皆化齏粉。我等知天命,安敢抗之?就算爲城民故,罪臣也要殺太守而降,臣有罪,但是百姓將士無罪,還請王上恕之。”

一席話,讓周圍聽者啞口,楊宣凝又是默然,然後才笑着:“溫卿知天機,保一方平安,可所謂大善,今濟陰郡無太守,你可任太守一職,但是爾等於我朝並無功勞,自要小心謹慎,用心安撫軍民,勿自誤,以後自有富貴。”

溫邑頓時大喜,連聲說着:“謝王上,臣領旨。”

楊宣凝定了定,又說着:“你回去,開城門,安撫百姓軍民,軍中全部交出收編,糧庫也有封存查清,稟告於寡人,恩,張達抗拒我軍,自是該死,然寡人念其忠心,不予追究家小,遷出就是了,不要多生事端。”

溫邑磕應着:“是!”

溫邑還是有些幹練才能地,在回城之後不到一個時辰,四門就打開,城中再無亂事,而有幾個官員據說自盡殉國,其餘官員盡都歸降,這裡面也許有點花膩,但是也無所謂了,等大軍入城,收編安置,明日。楊宣凝才入城,下令約束部衆,出榜安民。

這一役。濟陰郡半月而破,太守被殺。大批屯積的糧草輜重盡落入楊宣凝之手,而楊唐軍也折損五千,楊宣凝下令以酒肉財帛獎勵將士。

稍過幾日,又傳來好消息,這是水軍的事情。高佔道等將,率五萬水師,自運河轉入黃河下游,然後逆流而上,大軍所到,半月之間,橫掃黃河水師,頓時控制了水道。

掌握了整條黃河地制控權,沿河數百里的各郡。哪裡能處處設防?眼看抵抗,再無多少意義,就在惟南各郡大恐之時。一道消息傳達而來,這消息震驚了整個天下。

隋煬帝楊廣。進攻長安。僵持十日,卻在凌晨時。被二萬突厥騎兵大破,二十萬軍土崩瓦解,隋煬帝楊廣戰死。

接到消息,頓時天下大驚,惟南各郡更是再無戰意。內閣相李播,快趕到濟陰郡。

“李相,到了。”侍衛地話,打斷了李播地沉思,在太守府大廳,他躬身說着。

大廳外面,佈滿御衛,今日指揮統領是王孝然,與他非常捻熟,但是還是按規矩,報上姓名,然後纔可跨入登堂。

入得了大廳,裡面倒沒有多少人,楊宣凝此時,正坐在了一處茶几上椅子,凝視着外面又開始雨雪飄飛的園林。

看了一眼,李播就放心了,楊宣凝神情有點疲憊,但是濃密地眉毛下,眼神明亮清澈,坐在椅上,氣定神閒。

李播依禮下跪叩:“臣李播,拜見王上。”

“先生快快請起,賜坐,你等可退下。”

頓時,御衛依令退出堂外,楊宣凝見得他坐了,又嘆了一聲:“聖上駕崩了。”

“聖上一崩,大隋已絕,王上畢竟爲臣子,可建臺追悼,以示哀思。”李播此時,也不急不徐的說着。

“先生說地是,寡人就哀悼三日。”楊宣凝立刻從善如流。

這時,外面植有松樹,在雨雪下,掛在松枝上的雪團,雪白一片,楊宣凝不由想起當日自揚州而出,獨自一人在雪地奔跑的情況,那時,自己雖然志比天高,但是實際上並無多少底氣,而現在,自己已經是天下第一候選者了。

他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氣,體會着縈迴腦海的深刻回憶。

頓了一頓,李播卻又問着:“王上,可行應該行之事?”

“你說是傳徼惟南,以及命水師沿河而上,直撲虎牢與偃師?”楊宣凝淡淡地說着。

“正是,聖上駕崩,隋朝再也無法挽回了,這點大家都清楚,各郡也清楚,因此此時,各郡再無戰意,王上一旨一徼,就可獲得整個惟南歸順,就算有個別郡縣頑抗,也大軍一倒,就變齏粉。”

“洛陽偃師,縈陽的虎牢,就是關鍵,只要取得這二個據點,就可維持整個糧草運輸線,這時別說洛陽必得,就算李閥冒死入得洛陽,也無法堅持,如此,洛陽和惟南,必落於王上之手,王上趁勢稱帝,巴蜀必會歸附,這時,大半璧江山已在王上手上,天下已經定了。”李播聽得此言,鬆了一口氣,雙目精光閃閃,說着。

這時,雪紛從天而降,由小轉大,整個天地陷進茫茫白雪之中。

窗口開處,雪花隨風入內,落到他頭上半尺許處,立即似被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牽引般,自然而然避過他飄飛一旁,沒半團落在他身上。

在白茫茫的風雪裡,遠處的景色變成模糊不清的輪廓,楊宣凝默然,許久才說着:“寡人到現在,才真正相信,天下已經落在寡人手中,就算是李閥和李世民,也無法阻擋寡人統一天下的腳步了。”這時,李世民並沒有多少作爲,第一次作戰,就被薛舉打敗,第二次又被楊廣打敗,這次楊廣失敗,更在於突厥騎兵,可以說,稱之李世民屢戰屢敗的庸將,也不爲過。

李播不明白他爲什麼還專門提起李世民,畢竟這時,天下公認,李世民根本沒有資格和白手起家,十七舉事,十九稱王,如今二十就可稱帝的楊宣凝相比,但是他當然知道王者有自己地秘密,因此聽而不聞,說着:“王上得了洛陽,可攻略巴蜀,但是還請王上稍等幾年,再大舉北上,統一天下。”

“寡人明白,寡人如果立刻北上,只怕復歸淝水之戰後果,畢竟寡人根基淺薄,難以一次削平北方,甚至打敗突厥,只有緩其進,扎其根,分化北方羣雄,等過得幾年,郡縣安置,精兵練成,民心安定,纔可北上。”楊宣凝說到這個,卻極是清醒。

淝水之戰,前秦國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樑,統一了黃河流域。又於攻佔了東晉的樑、益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堅因此躊躇滿志,欲圖以“疾風之掃秋葉”之勢,一舉蕩平偏安江南的東晉,統一南北。

但是結果大敗,確定了南北朝地長期分裂。而且,淝水之戰直接導致了前秦統治的分崩離析,後來前秦主苻堅也被叛亂者姚萇縊殺。

關鍵就是苻堅統一北方,全靠武力。其內部各種勢力間政治、軍事地整合,以及北方各民族地融合遠未完成。

也許苻堅快進軍,有不得已的原因,但是對楊宣凝來說,基本上沒有難題,洛陽和惟南一下,真正佔有大量土地和人口,居洛陽之後,更是可以集重兵於中,直接威脅關中和河北,因此無論是誰,都受到牽制,動彈不得,不可能統一北方。

此消彼長,只要楊宣凝不急着用兵,南方整合完畢,天下之勢已定了。

頓時,李播再無疑惑,再無擔憂,跪了下來:“吾王英明,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是他第一次,稱萬歲。

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死社稷第一百一十章 來日奉上妃暄頭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七十五章 師妃暄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七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一百零五章 李閥包圍網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三十六章 破殺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十三章 香主(下)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四章 說意(下)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九十九章 漢統興矣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二章 明悟(上)第三十九章 聖旨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二十七章 模糊(上)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二十八章 殺場(上)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七十五章 師妃暄第三章 拜禮(下)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二章 明悟(下)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八十三章 淡然入化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十八章 積蓄雷霆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章 來日奉上妃暄頭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六十七章 得將第八章 餘杭(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一百十九章 無衣妃暄第五十四章 本色安然故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六章 家酒(下)第十章 消息(上)第三十六章 破殺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四章 說意(上)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十九章 名傳(上)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九章 水寇(下)
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死社稷第一百一十章 來日奉上妃暄頭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七十五章 師妃暄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七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一百零五章 李閥包圍網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三十六章 破殺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十三章 香主(下)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四章 說意(下)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九十九章 漢統興矣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二章 明悟(上)第三十九章 聖旨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二十七章 模糊(上)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二十八章 殺場(上)第十五章 密謀(下)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七十五章 師妃暄第三章 拜禮(下)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二章 明悟(下)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八十三章 淡然入化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五章 小戰(上)第一百十八章 積蓄雷霆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章 來日奉上妃暄頭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六十七章 得將第八章 餘杭(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一百十九章 無衣妃暄第五十四章 本色安然故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六章 家酒(下)第十章 消息(上)第三十六章 破殺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四章 說意(上)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十九章 名傳(上)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九章 水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