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師妃暄

春郡,統縣三,戶一萬一千。

宜春城內,羅士信在衆兵的擁戴之下,昂然步入太守府,而原本太守趙原手碰印信,上前跪拜迎接,之後,是大批郡內官員。

這個太守趙原,臉容帶點酒色過度的蒼白,但是總體上說,額角寬廣,相貌堂堂,有着官威的模樣,他磕頭說着:“罪臣趙原拜見將軍,還望將軍恕罪。”

羅士信倒也不是完全是武夫,命行軍主薄收下太守印信,然後說着:“各位大人棄暗投明,免了郡中一場刀兵,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大軍所到,有三千鐵騎,六千身着紙甲的步兵,還有一千弓箭和投石手,一千廂兵,見此聲勢,宜春郡土地狹小,人口不多,因此在一萬軍面前,立刻降了,連戰也不戰。

雖然如此,但是還是大批親兵入內,羅士信既然已經達,自然不但將家屬全部搬來,而且還吸取了大量原本舊部,以及鄉中族中子弟,這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中不泛高手與悍士。

等到了太守大廳之內,裡面已經設好了宴席,他獨自走到上座處,衛士連忙跟着。分別護在兩側和大後方,確有大將軍的威勢。

羅士信坐定後,柔聲說着:“衆位大人,請入坐。”

衆位官員眼見如此,不由高頌祝賀,把心放定了一些,才坐入各席處,其中徐子陵白衣翩翩,獨坐一席,特別引人注意。

這時,自有侍女上來,爲各人斟酒,而羅士信就舉杯說着:“各位。唐王受命於天,奮二世之烈,崛起南方,來前,就特意叮囑於我,說如有官員棄暗投明,歸我,不但無罪,而且要重用各位。各位不必擔心,來,一起喝一杯吧!”

有這句話,衆人不由一起歡呼,連忙紛紛舉杯,轟然暢飲,氣氛熱烈。

等喝了幾杯,酒過數巡,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羅士信又端容說着:“各位所向,必須唐王旨意,但是此時,各居原職,只是有幾點,還請諸位大人配合。”

“將軍請說,卑職等人都會配合王軍。”以太守趙原爲的各位降官,都紛紛說着。

“廂兵府都尉何在?”

“末將在!”桂錫良立刻從席上下來,跪在地上,半點也不敢怠慢。他現在就是正七品廂兵府都尉,到了唐軍中一年,由於快擴張,倒也提拔上來了,但是與當年從龍甚早的人相比,那簡直是天上地下。

廂兵府都尉。就是隨軍出征的廂兵統領,按照唐制,大軍出征有廂兵隨從,這些廂兵,平時可爲大軍役兵,後勤,一旦攻下了一地,這些廂兵立刻就可以收編降兵,並且安排到代理縣尉和代理郡尉的地位。

這些廂兵都是專門地訓練隊,每次軍隊訓練。都提拔出的訓練尖子,考察過忠誠之後,就派遣到下一郡縣去當廂兵中下級軍官,不但擅長訓練軍隊,而且更重要的是易地爲兵,以達到真正控制地方的目的,也是分薄主帥大權的考慮,這樣出征的主將,根本不能趁着軍管的機會安插私人。控制地方了。

“唐王有令,縣尉與郡尉。交出所有兵權,歸於廂兵府都尉管轄,你等官職品級不變,等日後唐王自會安排。”羅士信目光如電,掃過衆人:“你等還有疑問嗎?”

雖然宴會上,有數人臉色大變,但是在這時,卻半點疑問也沒有,個個應是,不敢有絲毫違抗。

“既然如此,桂都尉,你宴後就可和隨軍主薄,一起去交割兵權,按照法制,一一清點軍戶,分成郡內,軍內,兵部三份文件,各自存檔,然後去除老弱,訓練士兵,我許你招募五千廂兵,快快去吧!”

“是,末將遵令。”桂錫良當然知道,一郡之內的廂兵,基本上是郡內一千,各縣三百,就足夠控制地方了,原本用不得這樣多,但是廂兵府地另外一大任務,就是爲正規軍提供合格的士兵,以補充兵員,因此纔有五千之數,以後自然會被補充掉三千左右。

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事如成,只要守得郡城一年,就可轉正爲郡尉,正六品,以後也可慢慢爬上去了,因此大口應着。

“隨軍主薄,你和桂都尉交割兵權後,就去清點郡庫縣倉,以報戶部。”

“是,末將遵令。”隨軍主薄也自應着。

在場的降官,不由面面相覷,一地之要,就在兵權和糧草二字,控制這二部,就等於控制了這地的要害,看來唐軍的確早有準備,老於國事,當下諸官都若有所思。

行軍打仗,身穿數十斤的重甲,處理許多事情,又喝了熱酒,等羣官散去,羅士

是一流高手,也覺得疲倦,纔在一處太守府的內花園茶休息,羅士信見得了泉水,不顧二月天寒,緩緩解下上衣,露出精壯墳起的肌肉和許多傷痕,就跳入泉水中,冷水淋浴,痛快之極。

徐子陵卓立於泉水邊,瞧着用冷水沖洗地羅士信,皺眉問着:“士信兄,爲何不直接進攻巴陵幫呢?”

羅士信躺在了寒冷的泉水之中,閉上虎目,舒服地籲出一口氣,漫不經意的回答的說着:“巴陵幫爲六幫十會之一,實力相當龐大,又有聖上爲後臺,現在已經控制了巴陵郡方方面面,如是貿然出征,最怕立刻就會使巴陵幫奪城起事,這仗就不好打了。”

“而且,巴陵幫二當家蕭銑此人,本是西樑宣帝曾孫。蕭銑之叔伯姑母被冊立爲皇后,即蕭皇后。蕭銑遂被任爲郡主薄,手下掌控小半個郡城,一旦我攻打,只怕此人立刻可以獨攬大權,這並非我們所願意看見的。”

“而且,豫章郡甚是單薄,爲了避免出事,唐王已定厚實之形。因此不戰而取下宜春郡,二郡一合,就算初戰不利,也不會出現大逆轉,留了後路。”

“你可知道,巴陵幫大當家是陸抗手,而二當家蕭銑本是外人,卻在這幾年內聲威日大,直逼於大當家。只是陸抗手也是一代人傑,他提拔三當家爲自己心腹,共同鉗制於他,但是也只是分庭抗禮之勢,其地位岌岌可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已經傳達唐王旨意,只要陸抗手歸順唐王,唐王不吝太守之職。封爵之賞,你說陸抗手會怎麼樣呢?而蕭銑又會怎麼樣呢?”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方已經通過陸抗手,轉達唐王之意,十日之後,我軍就會大軍壓境,到時候,又會怎麼樣呢?”

徐子陵仰望天,天空上已落半山之日。一次宴會,竟然現在已經快黃昏了,淡淡問着:“我只希望士信兄切妄逞意氣,大開殺戒,這些戰略上的問題,我是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

羅士信起身,自行用毛巾擦身,然後穿上自己的將服,立在庭院之中,哈哈笑着說:“徐兄實有一顆婦人柔弱地心。這或可討孃兒歡喜,卻非大丈夫地行藏。”

頓了一頓,雙目寒芒閃閃的盯着朝他看來的徐子陵昂然說着:“爭奪天下,本來無所不用其極,只要不禍及百姓,就是王者之師。徐兄你轉游天下,難道連這點也不明白嗎?”

徐子陵默然,然後瀟灑的聳肩說着:“每個人都有他的看法,婦人之心若代表的是善良和溫柔,也沒什麼不妥。對嗎?”

羅士信露出一絲笑意道:“徐子陵確是徐子陵,難怪唐王對你如此重視。”

以羅士信地品級,當然可以知道一些內幕,他不會真正相信徐子陵,但是也知道唐王對徐子陵另眼相看。因此才如此說着。

等徐子陵出去了,庭院中才轉出了一個人來。正是虛行之。

“虛先生,你來了?不知道巴陵現在怎麼樣了?”

“我方已經在巴陵郡中散步流言,說蕭銑勾結外人,意圖弒主,這個消息一出,頓時,巴陵幫原本矛盾激化,分裂成陸抗手和蕭銑二大陣營。”虛行之高深莫測的說着:“而且我方地時間限制,更是使雙方對立非常嚴重,蕭銑要想成事,就必須在這十日內殺死陸抗手,但是這十日時間很短,陸抗手自會全力戒備,這樣就有一個龍爭虎鬥了。”

“如此一來,大事已定,陸抗手畢竟纔是巴陵幫的幫主,在位多年,積威甚重,蕭銑很難在十日內殺得他,就算殺得,巴陵幫也會分崩離析,斷無可能在數日之內重組統一,我方已經有勝無敗。”羅士信欣然說着,他對這點戰略上,還是看的很清楚的:“再說,巴陵幫雖強,畢竟是幫會,沒有幾個月的軍事訓練,個人再強也是烏合之衆,現在十日期限之下,他絕對沒有機會完成這個蛻變。”

說到這裡,他啞然失笑:“如果他能夠在十日內,就把幫衆變成軍隊,這等神人,那我認輸也不冤枉。”

“未必,你應該知道,我方一取巴陵郡,南可和宋閥呼應,上可到競陵取得飛匹牧場,可以說,南方大勢已成,再難有人匹敵,這個大勢,許多人都看的很清楚,因此,雖然從戰略上,區區一個巴陵郡已經落到了絕對的下風,再怎麼樣頑抗都免不了滅亡的命運,但是如果有其它勢力地干涉,就完全不一樣了。”虛行之嘆了一口氣,說着:“這次我帶來了五百高手,又具足弩弓和上等玄甲,已經傾唐王一半高手了,就是爲了這個,這次我們不但要

陵郡,更要好好地讓一些人摔個跟頭,短時間內,再局面!”

說到這裡,他語氣中,全是洗之不盡的殺機。

而對面的羅士信,聽到這裡,狠狠的點頭應是,手按刀柄。

明月照射下,水在重山外遠處蜿蜒奔流,光波點點,蔚爲奇觀,徐子陵盤膝坐在一處高崖之上,緩緩睜開虎目。

經過近四個時辰的默坐冥修後,跟前的景象煥然一變,充盈着新鮮的動人感覺。

徐子陵環目一掃,高聳峭立的峰嶽在左右兩方如大鵬展翅,延伸開去,巖壁千重。令人生出飛鳥難渡地感覺。事實上憑他們地輕功,在攀援上來時亦費了一番功夫。

對面矮了一截地山巒,雖然還沒有春來,但是石隙流泉,仞壁飛瀑,也爲這深山窮谷平添不少生趣。

突然之間,徐子陵睜開了眼。

她是如此年輕,迎着夜風,白裙如雪。隨風飄揚,說不盡的閒適飄逸,俯眺清流,從容自若。

徐子陵目光所向,正好半明月剛好嵌在她臉龐所向的夜空中,把她沐浴在溫柔的月色裡。使她幾欲於這鐘天地靈氣而同生,雖然不是第一次看見,亦不由涌起驚豔的感覺。

就像長居洛水中的美麗女神,忽然興到現身水畔。而把周圍地一切,轉化作空山靈雨的勝境,如真似幻,動人至極點。

就在這時,她以她不含一絲雜質地甜美聲線柔聲嘆息的說着:“妃暄實在不願於這種情況下在此出現,但是又別無選擇,你可知道,楊宣凝已經和邪王石之軒結盟,並且將邪帝舍利交給了他!”

整個天地都似因她出現而被層層濃郁芳香的仙氣氤氳包圍,她就像破開空谷幽林灑射大地的一抹陽光。燦爛輕盈,徐子陵被她曠絕當世的仙姿美態所震懾,這時聽到這句,頓時一驚,清醒過來,驚訝的說着:“什麼?”

然後又皺眉說着:“師小姐可否說得更清楚些?”

師妃暄的玉容掠過一個無奈的笑容。輕嘆地說着:“我知道子陵這些日子來,觀看楊宣凝治政於民,甚覺得有王者之風,妃暄也是如此認爲,只是,你可知道楊宣凝已經和邪王石之軒結盟,意味着什麼?魔門無情無義,毫無倫理,一旦得了天下,只怕萬民都落得水火之中。而邪王石之軒,更是魔門中第一高手,蕭銑份屬陰癸派,一旦失敗,就等於魔門在南方地根基幾乎全部拔除,餘者也不能抗衡,妃暄豈是喜操干戈的人,只因一統的契機已現,萬民苦難將過。故才誠惶誠恐,不得不如此而已!”

徐子陵心中一寒。默然不說,他當然已經知道李家積蓄兵馬,準備起事,而且也知道李閥的實力,的確大有可能一戰而取關中。

但是就因爲如此,他才心中矛盾,他畢竟是南方漢人,雖然心仁,但是畢竟有自己的個性和看法。

見得如此,師妃暄嘆息一聲,在月下,只顯的她體態輕盈,姿容美絕,出塵脫俗,這時,眸子射出悲憫的目光,以平靜地語調淡淡說着:“我知道楊宣凝和你說過,李家有胡人血統,因此子陵心中有疑,是不是?”

徐子陵想不到她變得如此直截了當,當下說着:“不錯,師小姐有何見解呢?”

師妃暄嘴角逸出一絲苦澀的笑意,語音轉柔說着:“這正是妃暄不選他地緣故,五胡以來,雖然李閥等都有胡人血統,但是都敬慕華夏文化,你看他們平時,可有多少胡人野蠻之風?”

“楊宣凝自持漢統,如果再奪了南方,並且和宋閥結合,立刻成南北對立之勢,雖有胡漢之分,但是二地黎民何辜?這又是幾百年的南北朝分抗,如此殺來殺去,苦的還是百姓,師妃暄就是因爲這點,才支持胡漢結合的李閥,以平息大地爭端,爲萬世開太平,無論胡漢,都可生長在同一天空之下安居樂業。”

說着,目光直投徐子陵處,淡然問着:“以前事情不說,二百年已過,現在北方論得血統,多少人有胡人血統呢?這些百姓,又有何辜,子陵難道要幫助楊宣凝,再來一次殺胡令,殺盡北方半數人不成?”

徐子陵啞口無言,自她現身,所有主動全掌握在她手裡。她的說話更深合劍道之旨,直入人心,讓他無法反駁。

想到北方黎民無數,想起二百年南北對立造成的苦難,徐子陵默默與她互相凝視半晌後,終於嘆息地說着:“師小姐這次來,又要我作什麼呢?”

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第一章 醒來(下)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十九章 名傳(上)第四十六章 投名狀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八章 餘杭(下)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二章 明悟(下)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五十章 宇文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下)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第一章 醒來(下)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上)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二十八章 殺場(下)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十章 消息(上)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
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六十二章 生意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第一章 醒來(下)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十九章 名傳(上)第四十六章 投名狀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八章 餘杭(下)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二章 明悟(下)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五十章 宇文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下)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第一章 醒來(下)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上)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二十八章 殺場(下)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十章 消息(上)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