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虎頭蛇尾

之軒負手卓立山頭之上,春寒甚重,出奇地衣衫不覺背上掛着一個小皮袋,神色平靜。

在他的身邊,是一個大胖子,這人兩手不知是否因過多贅肉,顯的特別短少,而且還腆着一個大肚腩,扁平的腦袋瓜兒就像直接從胖肩長出來似的,兩片厚厚的嘴脣,他待在了石之軒的後面,有些不滿意的說着:“大哥,你怎麼如此相信楊宣凝,你不是說,他修煉過慈航靜齋一脈的心法嗎?而且,雖然蕭銑份屬陰癸派,但是總是我們聖門一脈,何必幫着外人呢?”

石之軒目光掃過胖子,皺眉說着:“安隆,楊宣凝是修煉過慈航靜齋一脈的心法,不過卻是奠基的,裡面的緣故我也查明白了,慈航靜齋能夠有今天的氣候,核心弟子,如最近新出的師妃暄自然不必說,但是其它外門弟子,沒有經過最後考驗的,也一一嫁給各地豪門爲妾爲妻,因此才如此消息靈通,神通廣大,楊素父子,也享受了幾個。”

“楊宣凝之母,是慈航靜齋外圍弟子?”

“正是如此,楊玄感造反,破壞了聖上第二次征討高麗,無非就是慈航靜齋利用內奸進行挑撥,說不定當年還和現在一樣,選他作天子,許下了許多諾言呢,比如說胡教的大力支持,不然楊玄感豈會如此衝動不智?不過,他只是被利用的人,所以死身家滅。”

“當年我力勸聖上討伐高麗,以求一戰得功,大事失敗,我自然要查個水落石出,楊宣凝之母害死丈夫楊玄感,卻到底母子天性。捨不得殺死楊宣凝,事敗後抗命出逃,結果被殺,楊宣凝和慈航靜齋,實有殺父殺母之仇,這點我估計他也明白,不然何必如此算計慈航靜齋。”

“這是私門恩怨,再說天下事,胡教和慈航靜齋。絕對不會選擇楊宣凝,楊宣凝也心中清楚,無論是公是私,都斷無和解之說,因此除了到了最後走狗烹,現在不必擔心楊宣凝與之聯合對付我們聖門。”

“但是也不必支持他啊?”

“安隆,你對天下事還沒有洞察清楚,如果我們讓蕭銑崛起,南方二強糾纏不休。最後只會便宜了慈航靜齋和她們挑選的李閥。而且,蕭銑是陰癸派的人,掃平了他,我正好一統聖門!”

“當然,慈航靜齋也清楚這點,這次,你知道來了多少人嗎?”

“四大聖僧,全部來了,說不定寧道奇也會來,而且。還潛來了上千僧兵,已經集中了胡教三成精銳高手,他們就要支持蕭銑,使南方分裂,不能統一,務必要狠狠打擊楊宣凝。”說到這裡。石之軒啞然冷笑的說着:“楊宣凝襲擊淨念禪院,殺死了空,奪取傳國玉璽,胡教和慈航靜齋怎麼會放過他?只是南方根基少,調遣集中也需要時間,再說,先前爲了李閥崛起而準備,一時沒有空閒,現在李閥基本準備完畢,自然要騰出手來。絞殺楊宣凝了。”

石之軒剖決如流,決大事洞察如火,這種智慧和氣度實在讓人心折。

從這點上講,安隆雖然是成功的商人,但是在政治和大局上遠遠不如,他凝視着石之軒,恍惚之間,似乎看到了沒有遇到碧秀心前的聖門不世邪王,毫無破綻。如此地氣定神閒,如此的從容不迫。如此的驚才絕豔。

如非如此,他也是天蓮宗宗主,豈會心悅誠服的臣服於石之軒?

“不過,楊宣凝也是陰狠之極,他知道與慈航靜齋一戰不可避免,就自己選擇戰場,攻打巴陵郡,就是設了一個陽謀,巴陵郡一滅,楊宣凝南可和宋閥呼應,上可到競陵取得飛匹牧場,可以說,南方大勢已成,再難有人匹敵,慈航靜齋無論怎麼樣,都必須出手,阻止此事,因此楊宣凝在戰略上實是佔了主動地位,你可知道,楊宣凝對我說了什麼嗎?”

“難道,楊宣凝還想一網打盡不成?”

“嘿嘿,他正有此意,如果可以,把四大聖僧連同僧兵精銳一網打盡,當然,這個目標有點困難,哪怕是我出手也是一樣,但是至少要南下僧兵全部消滅,這樣的話,至少在南方,慈航靜齋就已經再無可戰之士了。”石之軒啞然失笑的說着:“此子心狠手毒,膽大包天,實在讓我佩服,如果不是宋閥難動,再加上宋缺未必肯對慈航靜齋下毒手,不然的話,說不定連宋缺也會被他說動。”

安隆皺眉說着:“有一點我真不明白,慈航靜齋吃了這樣大虧,爲什麼不組織刺殺呢?就算殺不了楊宣凝,也可以刺殺得他的屬下,使之人人自危。”

“這是底線的問題,刺殺楊宣凝可以,但是楊宣凝對此非常警惕,處處甲士高手不離身,連我也無法刺殺,何況她們?如果刺殺下面官員,當然可以,但是這樣一來,就打破了底線了,動搖了楊宣凝根本,你覺得楊宣凝會如何對付?”

“南方寺廟雖少,但是也有上千之數,也有十幾萬和尚,楊宣

不可以盡廢思廟,盡殺和尚?反正都已經動了底線了事,本是理所當然,或者你覺得,楊宣凝會作不出?”

“我可以說,現在楊宣凝也已經來到了附近,帶領最精銳地高手,六郡中,已經投入其門下的道門弟子,會全盤出動,其中至少有三位接近宗師的一流道家高手,隨時準備雷霆一擊,或者快撤退,一切,都看巴陵郡中的演變了,藏於九地之下,於九天之上,楊宣凝還真有王者之斷啊!”

“就算如此,也用不着石大哥親自出手,石大哥現在的頭等大事,該是吸取捨利的聖氣,一年成功之後,自可統一兩派六道,爲何仍要冒險前來呢?而且,這事。如此重要,說不定連陰後也會來。”

“吸取捨利,並不是如此容易,如不利用這等巨大壓力來鞭策自己,我怎可無暇分心想起傷心往事,一心吸取呢?現在舍利已和我結合,每時每刻都在吸取,只等這一戰之後,必可吸取成功。世上論得武功,再無人能夠對抗於我!”石之軒緩緩的說着,迎着吹過山嶺的一陣長風,衣衫獵獵飛揚,由於他背後就是崖沿,整個人像嵌在星羅棋佈的夜空裡,望之直如神人,確有不可一世地霸道氣概。

安隆瞧往過去,見得明月剛好掛在他俊臉後方高處。金黃地月色下,愈顯得他卓爾不羣,瀟灑孤高,又君臨一切的氣質,一對眸子頓時亮了起來,沉聲說着:“既然石大哥已經決定,那我就跟隨大哥到底!”

石之軒凝視月空,突然之間,心神不由自主的回憶到以前,當時他也曾和秀心一起賞月。舉案齊眉,一切彷彿就在昨日。

轉眼之間,他又從夢想中醒了過來,心中泛起了無可壓抑的殺機。

十天期限,已過八天,餘下二天。轉眼瞬逝。

石之軒猜的不錯,此時,楊宣凝此時,已經到了宜春郡和巴陵郡之間,正處於一個山丘之間的小湖的邊上,又有五百人集中在此,其中,就有會稽孔道茂,此人是南方道家高手,幾近宗師。是可以以區區修煉士,而留名青史的大能。

這五百人中,就有不少是他們的子弟和朋友,以及召集而來地其它人員,其中真正不缺高手,又經過一些陣列訓練,再加上弩弓,實是楊宣凝最後的王牌。

這八百人,都帶着乾糧乾肉之類。個個沉默不言,隨時等候命令而出擊。

當然。還有三千精銳,也跟隨而來,但是他們規模太大,因此只有駐紮在豫章郡,但是一旦有煙花號令,每五十里一次,就可迅率軍而來,前後只需一日時間。

楊宣凝和一行高手,都端坐在月照之下,身體挺得筆直,靈臺間一片澄明,感受着天地之間,某一玄不可測的奧秘,以及深不可測的力量。

真氣在煉化中,龐大的元精一絲絲轉化,配合着天地精氣由頭頂入經脈之內。

這數日來,不理政事,專於在此山谷修養,竟然得以快精進,與量來說,增加不多,但是以質來說,幾乎就是重洗一次。

但是就在這時,楊宣凝和孔道茂,幾乎同時睜開了眼睛。

一位峨冠博帶的老人,留着五縷長鬚,面容古雅樸實,身穿寬厚錦袍,顯得他本比常人高挺地躲開更是偉岸如山,正凝神垂釣,頗有出塵飄逸的隱士味兒。

此人坐在對面湖邊,見得二人凝神而看,這人嘴角逸出一絲笑意,凝神注視手中垂絲,面露喜色:“上釣啦!”

魚竿上提,整條魚竿竟吃不住牽力的彎曲起來,腳旁地魚簍仍是空空如也,這顯然是此人釣到的尾大魚,但是釣絲緩緩離水,赫然竟是空絲,沒半個鉤子。

二人駭然瞧着仍是給扯得彎曲的魚竿,背脊直冒涼氣,世間竟有如此玄功。

楊宣凝冷笑的看着,就看見這熟悉的一幕,就知此人是寧道奇,這番作爲,無非是一種顯示實力的威嚇而已

再見得魚絲在半空蕩來蕩去,寧道奇就真的釣到大魚般一把揪着,手中還呈示出大魚掙扎,快要脫鉤,魚身溼滑難抓地動作景像,一番工夫後,寧道奇終把無形的魚解下,釣竿回覆本狀,寧道奇熟練的把“魚”放進魚簍去,封以簍蓋,然後朝楊宣凝瞧來。

雖然早有準備,但是楊宣凝從未見過這樣地一對眼睛。

這是一對與世無爭的眼神,瞧着它們,就像看時與這塵俗全沒關係的另一天地去,彷彿能永恆地保持在某一神秘莫測的層次裡,當中又蘊含一股龐大無匹的力量,從容飄逸的目光透出坦率、真誠。

不過,寧道奇也感覺到了楊宣凝好整餘暇地眼神,半點也沒有爲他的無上神功所撼動,寧道奇倏然輕拍腳旁地竹簍,露出垂釣得魚的滿足微笑,仰望天,柔聲道:“看!星空多麼美麗。”

楊宣凝隨他仰觀壯麗的夜空,點頭說着:“今晚的星空確是異乎尋常的動

寧道奇仍目注星空,油然自若地道:“唐王可曾聽過想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的故事嗎?”

楊宣凝知道他想點化自己,事實上,現在一舉一動,都是寧道奇盡其所有力量的體現,以營造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地氛圍,使他不自覺中受制於人,他心中起了譏諷之意,臉色不變:“這是莊子,大宗師中的話。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寧道奇的目光落到他身上,微微一笑:“唐王可知這是何意?”

楊宣凝嘆道:“前輩是要開導我,要我順乎自然行事,不過,什麼是自然呢?人各有志。前輩是不是要想把你的自然,強加到我的頭上呢?”

頓了一頓,臉色轉寒:“自然之道,不外弱肉強食,現在我軍強盛,甲士十萬,你竟然還來前勸我,真不知道來苦來由,再說,胡教於你何干。爲什麼要助紂爲虐呢?”

兩人互相對視,寧道奇目光清如水,帶着與世無爭的狀態,但是楊宣凝地目光已經鋒利透明,帶着殺機,稍作小動作。後面虎視耽耽的甲士就已經上了弩弓,隨時準備射。

“唐王心志之堅,精氣之盛,是老夫平生僅見,既然唐王心意已定,老夫也不多勸了,還望唐王記得上天有好生之德。”

說完,寧道奇負手身後,氣定神閒的淡然說着,然後飄身離去。一邊走,一邊歌聲:“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楊宣凝、孔道茂二人面面相覷,楊宣凝倒反而暗中佩服了一下,其實論言辭。寧道奇肯定還有得辯,但是這根本沒有意義。因爲他看出楊宣凝根本不可能爲他地言辭所動,而且楊宣凝也不會腦殘到單打獨鬥,既然親身而來沒有用處,不如立刻就走。

這點倒甚有宗師當斷者斷的氣魄,讓楊宣凝對他地感知改善了幾分。

“寧道奇果然一代宗師,武功真是深不可測。”孔道茂嘆息的說着。

“恩,也看他識趣不識趣了,據說慈航靜齋曾經借書於他,並且又借傳國玉璽於他,因此以此爲人情,說動得他前來,也算是合理,但是現在既然知道事不可爲,就此退去,不理我方爭鬥,那是上善,如果還干涉到底,寡人也只好千方百計的要他人頭,滅他道統,株連其九族了。”楊宣凝冷笑的說着,這是實話,也是心理話。

因爲再深入干涉,那就是徹底不死不休了,楊宣凝可不會和小強一樣,被追殺,被壓制,等日後自己成了氣候反而要寬容大量對待以前地敵人——必是殺頭祭臺的說。

也就是這時,突然之間,一處跳來了一人,這人上前,稟告的說着:“王上,城中傳來消息,蕭銑要動手了。”

楊宣凝望了他一眼,就是這傢伙來通報時,把寧道奇帶來了,心中冷哼一聲,但是卻沒有作,畢竟跟蹤的是寧道奇,非戰之罪,當下說着:“知道了,你退下吧!”

然後又苦笑的說着:“蕭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敢於動手,看來不但祝玉妍要來了,而且僧兵也會公認與之會合了,嘿嘿,陰癸派和慈航靜齋聯手,好了不起啊!”

但是,其實心中早有這個準備,因爲在原本世界中,日後石之軒得了舍利,祝玉妍和師妃暄就照樣聯手,現在不過是提前而已。

頓了一頓,又說着:“既然我的位置已經被查知,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立刻起兵,和大軍會合,命令煙花信號,我之御衛軍,向我目的地開到。”

孔道茂想了想,深是佩服,說着:“唐王果然英明神武。”

現在這樣情況,如果還想埋伏,只怕反被埋伏,寧道奇就算不出手,也會把消息告之,再不匯合大軍,只怕楊宣凝自己反過來受到埋伏,畢竟對方數百上千僧兵,又有四大聖僧,單憑實力,還在目前跟隨着楊宣凝的軍隊之上。

不過,其實被埋伏,也計算在內,楊宣凝有五百人,個個習得武功,再有弩弓據險而守地話,只要在三千之內,守上幾天不成問題,這樣的時間,援軍早就到了。

楊宣凝油然笑着說:“現在,我公然到軍中,要取巴陵,已經有軍一萬軍,再加上其它援軍,我可動員十萬,不知道她們怎麼樣應對呢?”

“如是慈航靜齋不來呢?”

“如是慈航靜齋被嚇着了,不肯就死,不來了,那也無所謂,我得了巴陵,附近郡縣隨手可得,就成了氣候,到時候以力破巧就是。”楊宣凝說着:“今次,我寧可力勝,不求智勝,只要我老實作事,不用花招,就必勝無疑,雖然伏擊可能流產,但是以後清算也不遲。”

孔道茂微笑道:“唐王如此有信心,我也放心了!”

二人不再說話,號令全軍正式出征,以匯合大部。

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死社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章 醒來(下)第八十九章 長安事急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十章 消息(下)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一章 醒來(上)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上)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四章 說意(下)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十章 消息(下)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四章 說意(上)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一百十七章 臨別第十八章 命數(下)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下)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二章 明悟(上)第六十七章 得將第四十九章 始拜君臣說龍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一百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四章 說意(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下)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八十三章 淡然入化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十章 消息(下)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二章 明悟(上)第七章 鹽路(下)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九章 水寇(上)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上)第九十一章 大婚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五章 小戰(下)第一章 醒來(上)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十九章 名傳(上)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一百十八章 積蓄雷霆第七十章 徐子陵
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十九章 名傳(下)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死社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一章 醒來(下)第八十九章 長安事急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十章 消息(下)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一章 醒來(上)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上)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四章 說意(下)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十章 消息(下)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四章 說意(上)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一百十七章 臨別第十八章 命數(下)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下)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二章 明悟(上)第六十七章 得將第四十九章 始拜君臣說龍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一百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四章 說意(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下)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八十三章 淡然入化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十章 消息(下)第八十五章 屠城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四十一章 突厥第二章 明悟(上)第七章 鹽路(下)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九章 水寇(上)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上)第九十一章 大婚第五十二章 一郡第七十三章 登基稱王第五章 小戰(下)第一章 醒來(上)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二十九章 讖言(下)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十二章 殺戮(上)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十九章 名傳(上)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一百十八章 積蓄雷霆第七十章 徐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