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叢林(上)

隋煬帝見已挽回兩敗之辱,且國內烽煙四起,遂於八月初四班師還朝。

而此時,已是大業十年十一月初冬,天氣清爽。

八月,楊公卿起義,十一月司馬長安起義、劉苗王起義、王德仁起義、左孝友起義,也就是這一年,隋朝天下正式步入了土崩瓦解的地步。

張宣凝腳踏於大地,已經行了十日,一開始腳很冷,踏於石上很是刺腳,但是十日過去,破爛的皮膚,已經癒合結繭。

在路上,已經感受到了天下一日日的崩壞,不時遇上逃難的人,而逃難的人多了,就時有着沿途的強盜與黑幫團肆無忌憚,因此道路之上,殺戮、搶劫、鬥毆,都不計其數。

經常可以在道路上,看見被拋棄的衣服和鞋子,還有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不遠處,還有屍體躺在地上,無人收拾。

“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此是英雄橫起之時。”

張宣凝現在放鬆着自己,隨手拔出刀來,這刀似乎平平無奇,但細看後卻感到無論刀把刀鞘,有一種幽遠高古樸拙的味道,真氣貫入,刀身立生變化,那是一道朦朦黃芒。

原本刀主蕭銑把玩此刀不下千百次,唯有合適的真主才能用之,所以對它並不怎麼樣重視,得之不算困難。

只是主人已改,名字已改,不再是井中月這個帶着禪味的名字,而是破軍殺刀,這個充滿霸氣的名字。

此時,雨水淋漓而下,他不避不讓,就在叢林之中挖坑。

深有三尺,寬有二尺,已經足矣!

張宣凝就將路邊的一個老年屍體,拉到坑中,然後掩土掩埋,望着雨水嘩啦而下,寒冷刺骨,他就在墳墓前打坐,任憑真氣緩緩而流,但是並不入靜,只是低頭靜靜而思。

人一死就滅與世上,如有福緣,才得入土爲安,但是奈何生前有多少事?

放不放得,在此時根本無有意義。

放得是已死,不放也枉然。

如此,說放得者,可斬之,說不放者,也可斬之,無非如此。

半刻,道路上隱有喊殺和馬蹄之聲,從遠而來。

這批三十人的騎隊,但是穿着亂七八糟的衣服,並非正規軍,也沒有弓箭可言,馬上射箭,必是精銳纔可爲之,等閒軍隊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鏘!”的一聲,本來回到鞘內的長刀已經徐徐拔出,雨點落於刀鋒之上,卻隱藏不了那道黃芒。

當三十餘騎從道路上閃過之時,張宣凝猛的撲出,長刀所向,那人也是勇士,在瞬間橫刀而擋。

“叮!”傳來一下金屬交擊的清響。

那騎全身劇震,口中鮮血噴濺,從馬上跌了下來。張宣凝身體落在他的身上,腳就踏在他的胸口,只聽他的胸骨連聲脆響,顯是無幸。

就在這時,後面一個騎兵已經以閃電一樣的度衝來,長矛破空刺來,張宣凝整個身體彈起,避開長矛,直與馬頭欲相撞,又以最小的距離交錯,手中長刀一側,也沒有絲毫其它動作,只是等在馬頭之上的那個位置,那騎兵心下大駭,但是偏偏無法改變馬勢。

“噗!”脖子自送上刀鋒,不費絲毫力氣,就由騎兵自帶的衝力,而把自己的腦袋切了下來,鮮血噴濺如泉,人身尤在策馬前行。

第三個騎兵拔出長刀,直劈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敵人,張宣凝這次不再逼讓,手中長刀閃動,只聽一聲巨響,二刀相交,無論是騎兵還是張宣凝,都是全聲一震,但是幾乎同時,張宣凝翻身又一刀,鮮血飛濺。

張宣凝落到路邊,再不回顧,收刀入鞘,直入叢林,其罷刀、殺人、跳躍,離開,都在眨眼間完成,行雲流水,毫無停滯。

前面十幾騎兵一齊勒馬,馬匹巨嘶,直立,才得停下,爲的人擺手制止了直接衝入叢林的動作,探吸一口氣,將聲音運勁傳送去:“你是誰?”

電光火舌之間,此人武功狠辣有效,令觀者生出寒意。

張宣凝頭也不回,穿入叢林,雖然這句話還在耳際縈繞,但是他毫不動容,更無絲毫回答的意思。

撥開長長的草葉,調息着內息,這裡的環境,他事先已經摸了清楚,無論怎麼樣,總比那些臨時經過的騎兵要熟悉。

別看剛纔輕鬆殺得三人,那已經是他全部力量的體現,此時,內息已經去了一半,但是心如止水,緩緩調息,也在慢慢的恢復。

嘩嘩的水流聲,清澈見底的小溪,點點水光反射着初冬裡的陽光,他低頭望着,水中一個持刀少年,清晰可見。

雖然初冬了,但是一些落葉,還沒有完全落盡,河流也很淺,露得裡面點點的石頭,想必,來年春天,水源擴大,可養得一方水土吧!

雨水還在下,風從大地上掠去,帶來了許多寒意,濛濛的一片,河流靜靜的流淌,也在靜靜的增加一些水量,岸上碎石之中,竟然還有一些綠草。

“哈哈哈哈!”無緣無故的快樂使他跳下石頭,一腳踏入水中,冰涼的感覺從腳底直往上升起來。

靜靜合上眼,不見叢林,不見人影,只有風吹過,甚至把地上**落葉都掃起,人生,真是寂寞啊,他在等待着那些騎兵的深入,然後就展開一場不死不休的游擊戰吧……

至於這騎兵是誰,屬於哪個勢力,是善是惡,他根本不想問,也不想知道,他看見了屍體,想掩埋了,就埋葬了,這是他想作的事情,他看見了騎兵,想殺了,就殺了,也是想作的事情,何必問得其它?

突然之間拔刀殺人,不受任何束縛,那是無與倫比的快樂事情,由心中釋放而出——馬嘶聲進一步傳來,而自己的呼吸已經平定。

林深深雨濛濛,不應有惑,舉刀齊眉,又何似在人間,以人練刀,纔是刀客人生之第一快事。

第九十九章 漢統興矣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七章 鹽路(上)第八章 餘杭(下)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六章 家酒(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二十七章 模糊(上)第七章 鹽路(下)第四章 說意(下)第五章 小戰(上)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五十章 宇文第二十五章 寶藏(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五章 小戰(下)第六十八章 破賊第十三章 香主(下)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九十五章 送於聖上糧第六十章 蛻化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六章 家酒(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五十章 宇文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七章 鹽路(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三章 拜禮(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二章 明悟(下)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五章 小戰(上)第二十三章 神似(上)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十七章 事先(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七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八章 餘杭(下)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十三章 香主(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死社稷
第九十九章 漢統興矣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七章 鹽路(上)第八章 餘杭(下)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六章 家酒(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八十一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二十七章 模糊(上)第七章 鹽路(下)第四章 說意(下)第五章 小戰(上)第六十六章 機運第五十章 宇文第二十五章 寶藏(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五章 小戰(下)第六十八章 破賊第十三章 香主(下)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二十四章 雪中(上)第十一章 賭場(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六十五章 關鍵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九十五章 送於聖上糧第六十章 蛻化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六章 家酒(下)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五十章 宇文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七章 鹽路(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五十九章 北上無變數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子定千秋第三章 拜禮(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九十章 西秦霸王第二章 明悟(下)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五章 小戰(上)第二十三章 神似(上)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十七章 事先(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十七章 事先(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七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八章 餘杭(下)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十三章 香主(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一百零一章 天子死社稷